一塔湖图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10-01-07
- 消息
- 163
- 荣誉分数
- 13
- 声望点数
- 128
大学的最后半年,我来到北京大学的生命中心做毕业论文。当时实验室里的课题,一个是从孕妇尿里提取一种可以抗衰老的激素,一个是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我的指导教授是北大知名的蛋白质工程专家茹炳根。
每天早上,我都要到楼下的大型离心机室,从一个大塑料桶里捞出一大块牛内脏,称重之后,用打机打碎,然后用硅藻土搅拌,再放进离心机里离心。一个实验往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成。
实验室里有专门的实验员(我们都叫她“杨阿姨”)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常见的缓冲液,只要跟杨阿姨打声招呼,她很快就给配好了。做完实验后的仪器,往水池子里一放就完事,杨阿姨会用洗涤剂刷干净,再用去离子水冲3遍,最后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当时我们用的取样器的笔头很贵,都是进口的。在外国,这种笔头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掉。但是那时我们用完了还要洗干净再接着用。那么多笔头,洗起来很麻烦。杨阿姨就请学校附近的铁匠打了一个铁皮盒子,一面是封闭的,一面上面有很多尖尖的突起,尖头是开放的,盒子旁边有个接头,可以接上一条皮管子。把这个盒子和水龙头连起来,一开水管,靠水的压力,尖头处就会像喷泉一样喷出水。把笔尖套在尖头上,就可以一次冲洗很多笔尖了。我至今都很怀念杨阿姨的这个小发明。
因为每个人都要用很多去离子水,实验室的去离子水箱总是很快就空了,可是谁也不愿意去打水,因为打水的地方离实验室很远。杨阿姨就想了个法子,让实验室里所有的人都值日。她排了个时间表,轮到谁谁就去打水。当然,排这个时间表不容易,因为有人上午要上课,下午才来实验室;有人一个星期只有某几天才来;还有人轮到时也不一定露面,比如保送研究生的小民,每天忙着准备出国,很少出现在实验室里。杨阿姨排时间时都要照顾到这些。大家都说,排这张日程表,都快赶上做一道GRE的逻辑题了。
在茹老师和各位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都顺利完成了论文,我的论文还得了“优”。我们当中的不少人后来都出国了。在美国,我再次碰到了小民。这位某省前高考状元,在斯坦福大学读完博士后,没有做博士后,也没有找工作,而是直接创业开公司了。
小民告诉我,茹老师也来美国访问了。可惜我知道消息时已经太晚,没能见上茹老师一面。我很想告诉他,在生命中心做论文的那段经历决定了我的一生,在后来的日子里,那些实验技能成为我谋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