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巨鳄”演绎中关村攻略

情何以堪

总瓢把子
注册
2002-03-24
消息
1,75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在四月底,全球五百强企业SUN、斯伦贝谢以及日本知名企业MIST软件公司和IT Frontier公司“首脑”们的手,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林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就在同一天,这四家公司同时把钟情的“绣球”抛向了中关村科技园区。

SUN公司中国工程院院长宫力说:“从此,公司百分之十以上的研发工作将转移到中国。”至此,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已达四十五家。中关村国际化研发中心的聚集效应已经形成。

事实上,国际商界一直在关注着中关村。目前云集在中关村的外资企业已经有两千多家,仅去年就有三百七十四家外资企业入驻,平均每天一家。微软、IBM、英特尔、摩托罗拉、西门子、松下等全球五百强企业都已入园。

“女孩并非临出嫁那一天才开始激动”,一位跨国公司老总这样形容道,“事实上,我们对中关村钟情已久。”在这里,全中国最聪明的“脑袋”、最闪光的创意、最一流的技术早已成了那些跨国“巨鳄”们觊觎已久的“香饽饽”。

一位跨国公司老总在中关村俗称电子一条街的白颐路上转了一圈后吃惊地发现,这里居然聚集了人民大学、农科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而紧邻的学院路上更是云集了北航、北师大、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语言学院等八大院校。就在这一带,大约有六万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三十万名在校大学生撑起了中关村的辉煌和荣耀。

当年IBM留在中关村便是看重了这一难得资源。IBM公司在全球有六个研究中心,中国的研究中心就建在上地,而当时上地还没有光缆,IBM是靠点对点通讯来传输数据,非常不便。但IBM还是留下来了。他们的理由是:“IBM公司华人员工百分之九十是清华的,上地离清华只有三公里,便于随时吸收人才”。

除此以外,作为中国主要高新技术的发源地,中关村已经成了国内高科技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扎堆于此的联想、方正、长城、四通、紫光、中软、用友、金山、希望、太极、连邦等主流企业,使得高科技产业在中关村已经成行成市。浓厚的高科技氛围、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每年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得那些傲视群雄的跨国“巨鳄”们不惜血本来演绎一段精彩的中关村攻略。

人们也许不会忘记,就在一个多月以前,一场名为“中国经济沙龙――中关村之夜”的活动,吸引了包括四十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总裁或首席代表在内的八十家国外企业的代表以及二十四个驻华使馆的官员前来“捧场”。当晚,一部反映中关村最新面貌的电视录像令这些“大腕”们兴奋不已。三星、索尼、汇丰银行、LG电子等五百强更是摩拳擦掌,准备与中关村进行一次令人激动的“联姻”。

看来,这场由跨国公司演绎的中关村攻略势必更加精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