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飞船经历过的重要飞行事件

shoppingcart

新人
注册
2003-05-24
消息
3,480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0
--------------------------------------------------------------------------------

2003-09-23 12:22:15 新华网 『文章内容彩信发送』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田兆运 奚启新)为了将人类送上太空,实现世世代代的夙愿,无数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建造了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直接参加飞行活动的航天员,更是以他们高度的智慧、敢于探险的胆识、熟练的驾驶技术,开拓人类从未进行过的伟大事业。他们在航天活动中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称颂。


  载人飞船的航天活动,自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上天开始,至1998年底,短短的37年中,进行了共6种型号119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其中114次飞行任务取得成功,成功率达到95%。


  另一方面,载人航天是一项前无古人、异常庞大复杂并带有很大探险性的活动。虽然从一开始就从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上严密进行论证、设计和试验,但难免有不周到之处。因此,在美、苏实施各自的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在地面试验、训练、发射、在轨运行、返回再入中,都曾发生过重大灾难性的事故,为此付出了15名航天员的生命和其它政治、经济上的巨大代价。与载人飞船试验训练有关而死亡的航天员8名,其中地面模拟训练死亡1人,地面试验死亡3人,返回再入死亡4人。就飞行安全性来说,1961-1998年底,共有268名航天员启航,安全返回地面的264名,安全生还率达到98.9%。


  每次载人飞船发射都非常壮观,每艘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都很激动人心,每次灾难性事故都使千百万人寝食不安。整个载人航天是一部史诗,一部巨著;每次飞行都是一首美好的诗篇,一则令人难忘的故事。下面记录的是三次影响重大的飞行事件的前后经过。


  东方1号飞船将人类第一次送入太空


  苏联东方号载人飞船工程从1957年开始论证,1959年春完成设计,1960年初运载火箭和飞船都研制出来,并于当年1月进行了两次无人亚轨道飞行试验。1960年5月15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东方号发射工位,首次进行无人驾驶的卫星式飞船1号的发射试验,以考核飞船密封性能和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通信系统工作情况。在返回时,由于飞船姿态控制系统故障,制动火箭点火后将返回舱推向了更高的轨道,1962年9月5日飞船才进人大气层烧毁。


  1960年8月19日,载有两只狗两只大白鼠、40只小老鼠和其它一些动植物的卫星式飞船2号发射入轨,进行了生物和航天医学试验,检验了飞船的安全性能和返回系统。返回舱飞行18圈后,返回着陆成功。


  1960年12月1日,又发射了卫星式飞船3号,船上装有两只小狗和一些植物,飞行27圈后再入回收时失败。


  1961年3月9日,苏联发射卫星式飞船4号,船内装有模拟假人及1只几内亚猪、1只狗、若干小动植物。该飞船和载人飞船状态完全一致,结果获得圆满成功,按指令在指定地点着陆。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员培训中心,准备上天的首批航天员季托夫、加加林、邦达连科等人正在进行一系列上天前的模拟训练。


  1961年3月23日,邦达连科在为期10天的地面训练的最后一天,在充满高浓度氧气的气压室里训练后,他用酒精棉球擦拭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然后顺手将棉球扔向一旁,恰巧落在炽热的电热器上,火苗一下蹿了起来,立即引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是第一个死于事故的未上天的航天员。


  1961年3月25日,又一次进行了卫星式飞船5号的发射试验,获得了圆满结果。


  至此,苏联已进行了9次无人飞船试验,除了用卫星式飞船编号的5次外,另外4次用了卫星编号。9次试验中,失败4次,成功5次,其中最后两次连续成功。苏联决策机关认为已完全具备了载人飞船的发射能力。


  1961年4月8日,苏联国家航天委员会研究决定发射载人的东方1号飞船。10日晚,加加林被决定为第一个上天的航天员,季托夫为替补航天员。


  11日2时,已对接成水平整体状态的东方号运载火箭和飞船运往发射阵地,然后进行火箭飞船的测试、加注。


  12日7时10分,加加林进入东方1号飞船座舱,等待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太空飞行时刻的到来。苏联火箭之父、东方号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坐阵指挥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射。


  9时07分,东方号火箭载着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东方号火箭发射工位发射升空。两分钟后,捆绑在东方号火箭上的4个助推器分离并脱落。又过30秒,卫星整流罩打开并被抛掉。起飞后5分钟,芯级发动机关机,2级火箭点火。当飞船达到预定轨道时,火箭关机。东方1号飞船按预定程序同火箭分离,进入了一条近地点181公里、远地点327公里、倾角为65度的椭圆轨道。


  加加林驾驶飞船飞行44分钟后,飞船开始调姿,准备返回。至78分钟,制动火箭点火,仪器舱与座舱分离。距地面7公里时,加加林连同座椅一起被弹射出来。在4公里的高度时,他从座椅中又一次被弹射分离出来,乘降落伞徐徐落在萨拉托夫州的斯梅洛夫卡村。

  这一历史行程从发射到着陆历时108分钟。


  加加林1934年3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格扎茨克卢希洛镇的木匠家。1955年参加空军,成为空军飞行员。后来被挑选为苏联第一批航天员。1964年4日14日,加加林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后又获得列宁勋章。1968年3月27日,已晋升为上校的加加林与另一名飞行教官在演习飞行中,因为天气不好出事故而丧生。为了纪念他,苏联将他的出生地改名为加加林区,将发射东方1号飞船的发射阵地命名为加加林发射阵地,并在阵地旁边修建了加加林塑像,把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员培训中心命名为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加加林山。国际航空联合会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加加林金质奖章,以奖励那些有突出贡献的航空人员。


  二、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


  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于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一项大型登月航天工程。1961年5月25日正式宣布开始实施,1969年5月18日发射了阿波罗10号飞船,进行了登月全过程的演练并安全返回。


  1969年7月16日是人类首航月球的日子。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人们正在忙碌着,准备在此将人类首批赴月使者送上月球。


  土星Ⅴ号运载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耸立在39A发射台上。飞船上载有指令长N・A・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E・E・奥尔德林和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


  在离发射台5公里的控制室里,1300多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格林尼治时间13时32分(以下所用时间均指格林尼治时间),火箭点火发射。土星Ⅴ火箭在火山爆发似的气浪中,腾空而去。


  第1级火箭工作2分42秒后燃尽而分离。这时,飞行的速度已达到了2.7公里/秒,高度67公里。


  发射后3分17秒,抛掉救生塔。


  发射后9分11秒,速度增加到6.8公里/秒,距发射点1550公里,飞行高度为182公里,第2级火箭关机并分离。


  第3级运载火箭可以多次启动。它第1次启动于发射后9分5秒,第1次关机于起飞后11分40秒。这时飞船已加速到7.7公里/秒,进入了近地点180公里、远地点185公里的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


  发射后2小时44分,第3级火箭再次点火加速。工作约5分钟后,3级火箭再次关机。此时,飞船离地球高度为328公里,速度达到10.9公里/秒的速度,飞船按计划进入登月过渡轨道。


  7月16日16时40分,指令舱从第3级火箭中脱开,并调头180度,然后再和与火箭连在一起的登月舱对接。重新对接后的飞船和3级火箭再次分离。


  飞船在起飞前的对接顺序是登月舱-服务能-指令舱,经过调头对接后,飞船舱段的排列顺序变为服务舱-指令船-登月般。整个调头过程直到14时12分才结束。


  第3级火箭完成任务后,点燃剩余燃料,奔向绕太阳飞行的轨道。


  当飞船飞离地球12万公里,快飞完距地球1/3的路程时,3名航天员已顺利完成第1天的航行。


  第2天,即17日16时17分,在飞往月球的过渡轨道上,点燃飞船小发动机进行第1次轨道修正。


  第3天,即18日20时40分,飞船距地球约32万公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检查舱内设备,并为地球上的人们拍摄登月舱内实况录像。


  7月19日11时33分,飞船到达了地球和月球引力相等的分界点。此时,飞船离地球37万公里,距月球仅有2.8万公里。


  7月19日16时50分,服务舱制动发动机点火,飞船速度不断降低。当速度降至2.57公里/秒时,飞船被月球吸引拐了弯,随后进入近月点103公里、远月点312公里的椭圆轨道。


  阿波罗绕月飞行了12圈后,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代号为“鹰”的登月舱。又飞行了1圈后,登月舱和指令舱分离。


  科林斯仍留在指令舱内,继续沿环月轨道飞行。


  登月舱分离后启动下降发动机,使速度降至31米/秒,然后下降到距月面15公里的高度。


  当“鹰”下降到9000米时,计算机报警灯亮了。这表明计算机出了故障。从9000米到1900米的几分钟内,弄得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休斯敦航天中心的人都十分紧张。休斯敦指挥人员判断可能是计算机过载运行所致,指挥部叫航天员不要什么事都询问计算机。两名航天员互相鼓励:“沉着,沉着!”关闭了输入计算机的交会对接雷达数据,计算机报警灯才熄灭了。


  登月舱继续下降。


  离月球高度还有1000多米时,航天员发现预定的着陆点是一个怪石磷峋的火山口。航天员改为半自动操作,越过火山口,选择了一个较为平坦的地方降落。实际着陆点比预定区域中心偏离9.5公里。


  登月舱座舱里的蓝灯一闪一亮,说明长1.5米的探针已触到月面,登月舱就停在那里不动了。


  此时是1969年7月20日格林尼治时间20时17分43秒,“鹰”在月球静海西南角着陆。人类派出的两个探险者第一次成功地来到月球。


  两名航天员利用4个多小时做好了出舱登月的准备工作,然后激动而急切地向地面指挥中心请求,放弃原计划5小时的用餐休息时间,提前出舱登月。


  7月21日2时39分,登月舱的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在奥尔德林的帮助下,倒着钻出舱口。阿姆斯特朗稳稳地站在舷梯上,奥尔德林准备好了电视录像机和照相机,分分秒秒地拍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珍贵镜头。阿姆斯特朗一步步地爬下舷梯,到了最后一层,他若有所思地向月面迈出了左脚,轻轻地用穿着月面靴的脚蹭蹭月面。此时是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时56分。接着,他使劲踩了一下,既不滑也不下陷,于是右脚也踏上了月面。


  他激动地说:“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19分钟后,奥尔德林也一级一级地从舷梯上走下来。当剩下最后两级时,索性一步跳了下来。


  他们拿出一块薄薄的金属纪念牌,上面镌刻着地球东西两半球的画面和一段留言:“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我们代表人类来这里进行了一次和平旅行。”


  接着,他们在月面上竖起了一面美国国旗,两个人站在国旗旁,接受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休斯敦指挥大厅里的祝贺。


  随后,他们开始了紧张的科学探测,放置了1台激光反射器、l台测量月震的月震仪、l个捕获太阳风粒子的铝箔帆。他们同时还拍照了月面照片,搜集到2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


  5时10分,两个人把两箱月球标本装进登月舱后,互相招呼着钻进狭小的舱口。为了减轻返回时的负担,他们再一次打开舱口,脱下了在月面上用过的背包、航天服、手套和靴罩,连同其它不再需要的物品,统统扔到月面上。一切安排就绪以后,他们才吃饭并睡了7小时。


  17时54分,他们利用下降段作发射架,打开自动开关,点燃了爆炸螺栓,推力为15.6千牛的上升发动机点火,登月舱以10.8米/秒的速度离开月面。


  飞离月面780米后,他们改为手动操作。飞行4分钟后,进入近月点19.2公里,远月点83.3公里的环月轨道,并逐渐接近指令舱。


  21时15分,随着“哐当”一声响,登月舱稳稳地啮合在指令舱上。等候在指令舱的科林斯早就漂到对接通道口迎接他们两人的返回。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带着月球样品,费力地爬过连接通道回到指令舱。


  载着两位航天员成功地登月和返回的登月舱,完成使命以后,最后与指令舱分离了。它载着航天员在月面用过的手套、安全帽等物品,继续在月球轨道上运行。


  7月22日5时30分,启动服务舱的主发动机,飞船以2.4公里/秒的速度,脱离环月轨道,进入月-地过渡轨道。


  22日17时39分,阿波罗11号又一次通过了月球和地球引力分界点。


  7月24日16时20分8秒,飞船飞回到距地球高度 1500公里处,指令舱已飞入返回走廊。在此之前15分钟,与3名航天员飞行中相依为命的服务舱也被抛掉。


  24日16时35分8秒,指令舱以11公里/秒的速度冲入大气层。由于高速再入,使飞船周围空气温度上升到2700摄氏度,指令舱底部和它的周围烧成了一个大火球。当高度降到60公里时,指令舱以45度角圆底朝前飞行,并不断调姿,利用空气阻力减速。


  在20公里的上空时,执行监视任务的喷气飞机已看到火球。执行回收任务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也发现了目标。


  在8公里高度上,指令舱降落伞打开,随后打开3个大主伞。


  4日16时50分22秒,飞船指令舱在预定海域―夏威夷西南太平洋海面上溅落。


  阿姆斯特朗高喊:“我们已经降落。”休斯敦控制中心的人们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指令舱大头朝下沉入海里,3个圆形救生圈又把它浮到海面。


  3个人在热烈的掌声中挥手走进大黄蜂号的隔离室。在此等候的总统尼克松隔着玻璃向他们表示了祝贺。


  25日,他们回到休斯敦空军基地,隔着玻璃与家人会了一面。因为他们要同带回的月球样品一起,到月球资料研究所接受1个月的身体、防疫方面的检查。


  8月10日,经认真检查,未发现异常现象。


  8月11日,他们提前离开月球资料研究所,回到温暖可爱的家。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于俄亥俄州瓦帕科内塔。1962年选为航天员以前是飞行员。1966年3月16日曾与D・R・斯科特同乘双子星座飞船进入太空。由于他对航天活动的重大贡献,阿姆斯特朗获美国自由勋章、美国航天局卓越服务奖章和国际航空联合会金质奖章。


  三、阿波罗和联盟号飞船联合对接飞行


  1962年6月,在苏联和美国载人飞船相继进入太空不久,苏联科学院和美国航天局就签订了第一个太空合作协议。1969年,双方把载人航天飞行中的安全及相互救援问题作为合作的首选问题,酝酿进行两种飞船对接的可行性。1970年10月,两国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具体研究实现两国飞船对接的技术途径及所需经费。


  197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莫斯科签署一项美苏进行联合载人空间飞行协议。协议上说:“发展苏联和美国载人飞船和空间站的相容会合与对接系统,以提高载人太空飞行的安全性,并为将来进行联合科学实验提供机会。”协议定于1975年安排一次阿波罗和联盟号飞船的联合飞行,使两国航天员到彼此的飞船互访。


  此后,两国航天专家解决了为实现对接而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两种飞船会合对接时的距离测量问题、通信问题、对接机构插入定位问题、气压及成分不同的问题、发射窗口问题等。这些问题中,最难解决的是两种飞船生命保障系统体制不一样的问题。阿波罗飞船内为纯氧环境,气压大约为地面的1/3。而联盟号飞船内用21%的氧和79%的氮,混合大气压约为1个大气压。联盟号航天员直接进入低气压的阿波罗飞船,会造成减压病,体内液体会形成氮气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双方反复协商,最后决定在两船之间设计一个对接过渡舱。过渡舱长3.15米,直径1.42米,两端可以分别与两艘飞船对接。同时设计了爪式对接机构,两艘飞船均可实施主动对接。其它问题经过协调也都―一得到解决。

  1975年7月15日格林尼治时间12时20分,联盟19号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加加林发射阵地准时发射升空(误差小于5毫秒)。飞船上的两名航天员是指令长阿・列昂诺夫上校和随船工程师瓦・库巴索夫。列昂诺夫曾在上升2号飞船中作为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而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库巴索夫在联盟6号飞船上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太空焊接实验,也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苏联进行了实况转播,1亿多人收看了这一壮观景象。美国驻苏大使、美国航天局副局长及其他官员到拜科努尔发射场观看了发射。

  飞行530秒后,运载火箭末级发动机关机,飞船和火箭分离。飞船进入了近地点180公里,远地点228公里,倾角5l.8度的初始轨道。

  联盟19号在第4、第17两圈的远地点,分别做了两次机动飞行,使飞船进入了225公里的圆轨道,以等待和美国阿波罗飞船对接。两次机动飞行都极其成功,设计要求轨道最大偏差1500米,到达轨道时间允许最大偏差90秒,但实际轨道最大偏差仅为250米,时间相差仅7.5秒。


  联盟19号发射后7小时30分,美国土星1B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阵地发射阿波罗18号飞船上天。


  飞船上乘载着3名航天员。指令长是美国空军准将斯坦福尔德。他参加过3次太空飞行,包括乘坐阿波罗18号飞船1969年5月18-26日的月球轨道飞行,获得过美国航天局服务功勋章3枚。登月舱驾驶员斯莱顿和指令舱驾驶员布兰德则是第1次参加太空飞行。


  阿波罗飞船进入了近地点149公里、远地点167公里、倾角引51.8度的轨道。


  飞行1小时后,阿波罗与土星1B运载火箭分离,并执行了调头飞行,以便从运载火箭里拉出对接密封舱,然后完成了可能和火箭碰撞而进行的躲避操纵,并为对接作好姿态调整。


  在第3次经过远地点时,阿波罗做了机动飞行,使飞船进入169公里的圆轨道。以后又进行了5次机动飞行。


  在联盟19号飞行至36圈,阿波罗飞行到29圈,即联盟号发射51小时49分钟之后,两船进行了对接。对接完成得非常顺利,比原计划还提前了几分钟。


  接着进行航天员互访活动。阿波罗飞船的指令长斯坦福尔德和对接驾驶员斯莱顿首先进入对接过渡舱,然后关闭通往阿波罗飞船的舱门,将对接船充上氧、氮混合大气,并调整舱内压力。待和联盟号气压平衡后,将对接船和联盟号的通道舱门打开。


  阿波罗飞船两名航天员进入了联盟号。


  斯坦福尔德紧紧握住列昂诺夫的手。


  列昂诺夫微笑地用英语说:“很高兴见到您!”


  两人相互拥抱,非常激动。


  通过电视转播,全世界数以万计的观众目睹了这一重要历史场面。


  会见期间,美国总统福特同航天员通了电话。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向两国航天员发了贺电。


  会见中,两国航天员交换了国旗,共同进餐,一起做体操,还联合举行了太空答记者问的电视节目,回答了苏、美新闻记者的问题。第一次会见进行了10小时。


  会见完毕后,美国航天员返回阿波罗飞船。


  第2天,联盟号飞船的指令长对阿波罗飞船进行了回访。


  在对接状态下,共飞行了两天。


  分离后,7月19日又做了32项科学实验,其中联合实验5项。此5项中有1项是著名的人造日蚀实验。两飞船对接分离后,阿波罗飞船作为遮掩物挡住太阳,联盟号的航天员进行了观测并拍下日冕照片,并报告了美丽的日冕情况。另外还进行了带状菌生物节律、微生物交换、紫外吸收等实验,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分离后,联盟19号又经过43小时的飞行,于7月20日在哈萨克的阿尔卡利克东北87公里处安全着陆。


  阿波罗18号飞船分离后,又继续飞行了6天,7月24日返回,溅落于夏威夷以西434公里的太平洋上。返回时,由于回收系统开关故障,致使有毒的四氧化二氮气体泄漏,进入返回舱,航天员眼睛被刺激和灼伤,并引起肺炎。


  联盟号和阿波罗飞船联合对接飞行,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各国都表示欢迎。中国当时正准备在这期间发射一颗卫星,应美国之约,也推迟到了7月26日才发射。(完)
 
漏掉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大时间:
还是看CNN的说法吧:

http://edition.cnn.com/2003/TECH/sp...anhu/index.html

Of course, as any space historian knows, cosmonaut Yuri Gagarin was the first man in space
。。。
But was he really the first?
。。。。。
Several centuries earlier -- legend says about 1500 AD, around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 a Chinese stargazer named Wan Hu dreamed of going where no man had gone before and set out to turn that dream into space age reality.
。。。
But despite the somewhat cranky nature of spacecraft he was certainly on the right track.

万户老前辈也真是牛啊,献身精神确实厉害。

研究方向和路线正确,尽管失败也是英雄,捆绑式火箭技术(他用了47枚啊,至今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有这个技术)。
月球上的著名“万和环型山”就是美国人登上月球后为纪念这位宇航先驱而命名的。
 
最初由 铀235 发布
月球上的著名“万和环型山”就是美国人登上月球后为纪念这位宇航先驱而命名的。

请教: 是哪里看到的?
 
最初由 neverever 发布


请教: 是哪里看到的?


补充资料两份:

CNN, English:
http://edition.cnn.com/2003/TECH/space/09/30/china.wanhu/index.html

China's Ming Dynasty astronaut
Legendary 16th century official was space pioneer
By Joe Havely
CNN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3 Posted: 0700 GMT ( 3:00 PM HKT)


HONG KONG, China (CNN) -- Astronaut Yang Liwei's history-making flight to the stars will almost certainly transform him into an instant hero for millions of Chinese.

His flight aboard the Shenzhou V spacecraft has shown China capable of joining an elite club of space powers that until Wednesday included just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 as its members.

Of course, as any space historian knows, cosmonaut Yuri Gagarin was the first man in space.

His 1961 flight aboard a Soviet Vostok space capsule, catapulted the former air force pilot into the history books and set alarm bells ringing in the Western world that the final frontier was about to turn a very communist shade of red.

But was he really the first?

Several centuries earlier -- legend says about 1500 AD, around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 a Chinese stargazer named Wan Hu dreamed of going where no man had gone before and set out to turn that dream into space age reality.

According to the legend, Wan, a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 was obsessed by the stars and planned a rather harebrained scheme to get himself closer to them.

Something of a nutty professor character, Wan set out to make himself the world's first astronaut.

Picking up on China's recently developed expertise in rocketry, he took up the task of building himself a space ship.

Centuries before the Wright brothers took to the air or the Germans launched their V1 and V2 rockets, Wan was convinced that the weapons of war could also be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his ticket to the stars.

He was somewhat ahead of his time.

Big bang

Gagarin: First in space and hero of the Soviet Union... but did someone boldly go before him?
Wan's pioneering spacecraft was built around a sturdy chair, two kites and 47 of the largest gunpowder-filled rockets he could lay his hands on.

Come the launch day, Wan dressed himself in his imperial finery, strapped himself in the chair and called upon his 47 servants, each armed with a flaming torch, to light the 47 fuses.

Their job done, the servants speedily retreated to a safe distance ... and waited.

What came next, the legend goes, was an enormous bang.

When the smoke eventually cleared, Wan and his chair were nowhere to be seen.

Whether Wan actually made it or not has never been made clear.

The prognosis does seem a little doubtful.

But despite the somewhat cranky nature of spacecraft he was certainly on the right track.

Four-and-a-half centuries later and those same principles behind the first Chinese rockets did indeed lift Gagarin on his historic flight beyond Earth's gravity.

Another four decades on and China finally followed suit, launching a man into space and turning Wan Hu's centuries-old dream into reality.


强国论坛,中文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7543065&typeid=14


没有伟大的万户,何来杨立伟
[宋襄公] 于 2003-10-16 10:20:05上贴

--------------------------------------------------------------------------------






可以这样说,杨立伟并不是中国第一个飞向蓝天的宇航员,中国第一个飞向蓝天的宇航员,正是全世界航天人公认的中国明朝时,伟大的航天先躯者万户。从这个意义上讲杨立伟是第二人,但杨立伟是中国第一个飞到太空的太空人。


没有万户,何来杨立伟?万户是伟大的巨人


我很奇怪,在举国关注神五上天的时候,从我们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一般大肆炒作的媒体,竟无人提到这位世界宇航的先躯者,我再次深感遗憾的是,这位先驱者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之所以全世界宇航界会公认这位伟大的先躯者,不仅是他飞天的理想首次在世界发明,更是他的勇气和智慧促使他用发明和行动,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冲向太空的壮举,也更因为他是使用火箭飞行的第一人,他的世界首枚载人火箭,仍是世界各国冲向太空的各类火箭的祖先,他以中国人的智慧告诉后世:人类想冲上太空的必由之路就是使用火箭。所以,万户不仅是世界航天的伟大实践者,也是航天火箭理论的首创者。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宇航员身后的火箭发动机点燃时,万户都在他们的前面,而他们也都是在步随着万户的后尘。从这个意义上讲,万户不知伟大过杨立伟多少,而我们连篇介绍杨立伟时,却为何不肯提一下万户的名字,许多中国人在看世界上第413个宇航员上天时,却不知400年前第一个上天的宇航员中国人万户的名字。

在火箭的故乡,世界宇航的故乡,万户是寂寞的

所幸,万户在世界航天大国中是不寂寞的。美国宇航局为万户在他们的航天纪念地竖起了雕像,俄罗斯也为这为这位伟大的中国人竖起了雕像,可以说,载人航天成功的大国为万户塑像,已是证明他们已实现了万户的理想的一个夸耀。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科书中,无一例外地都要讲到这位伟大的中国人和他的首次航天壮举。但在这位中国人的故乡他却有些寂寞,我们为了自己的业绩,已经无需提到这位先躯者。而世界每一个太空人,几乎都在不同的场合提到过万户,提到过他们中的这位第一人。我肯定的是:世界各国无人会为神五和杨立伟塑像,但万户椅下的火箭和万户仰望天空形象的塑像,却会一个又一个地被载人航天成功的国家所立起。因为人类迈向科学文明的第一步都是无比伟大的,伟大的中国人万户在400年前,迈过了人类是永远留在地球,还是要走向太空的伟大分界线。


应公认万户的功绩,应隆重为万户公开塑像并揭幕,确立中国是世界宇航的发源地


过去因为某种原因,我们经常羞于提起这位伟大的先躯者。而在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太空大国时,就要大肆宣扬万户的伟大业绩,以确认中国是世界航天的策源地,中国人中的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航天者(航天者必须是使用火箭,所以使用飞机者不算)。这样,中国在世界航天大国中的地位才算特殊,也必为激励国人为赶超世界先进航天科技而努力,这努力就有伟大的源头。建议在适当的时候,新建一座万户的飞天塑像,将他安放在适当的地点,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去亲自揭幕。这是我们后来中国人应当做到的。

伟大的中国人---全世界航天的先躯者万户。



*****************************************


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 每当我们想起, 就更让我们敬畏: 这就是头上闪耀的星空和我们内心永恒的道德准则。




回复关系:
没有伟大的万户,何来杨立伟(宋襄公: 2003-10-16 10:20:05)2464 B (0/10/1)

研究方向和路线正确,尽管失败也是英雄,捆绑式火箭技术(他用了47枚啊,至今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有这个(太一: 2003-10-16 10:28:02)60 B (0/1/0)
 
其他: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2/20030106/902280.html
万户归来:悲悲喜喜中国千年太空梦
.....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不幸火箭爆炸,他也被炸死了。

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


http://it.sohu.com/01/95/article213009501.shtml
图文:最早的载人航天:万户飞天


2003-09-09 14:30  作者: 火箭  转自: 图形科普网站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奸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李广太听到飞龙坠毁消息,如坐针毡,战战兢兢赶到京城时,洪武皇帝已奄奄一息,口中念念有词:“我乘飞龙去矣!”4年后,在李广太等人的谋划下,朱棣终于夺得皇位,迁都大都,改名北京。

  
 
日本:

http://www.spaceref.co.jp/homepage/colum/china.htm

中国航空宇宙科学技戌の檫半と国肴?力

1999年11月3日にワシントンDCで檫催された、第一回国肴宇宙ビジネス会阻において
中国国家宇宙局、外?部部樘 ル┼・ジ(Luo Ge)氏が半言した内容である。



代表者、?樵家方、そして会?の皆さん方
まず始めに、中国国家宇宙局局樘、ルアン・エンジ(Luan Enjie)と中国代表?に代わってアメリカ・スペ┼ス・ファンデ┼ション、 スペ┼スニュ┼ス、ISBA轹?者の尤切なお招きに?して感著の意を表させて下さい。私哌はこの会阻がおおいに成功することを?っています。

私哌は、新しいミレニウム(1000年)の入口において、アメリカや世界の他の国々からの私哌の同?者哌と意?の交?、そして宇宙??の?在と未来の状?を?し合う?会を持つことができたことを、うれしく思っています。私哌は、宇宙科学テクノロジ┼とその?用の急速な半哌が、人?の纠玖的な半展と、社会的咄?において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るという事?を目?できることに喜びを感じております。

このような到哌は、政府の亵明な先?の明のある政策と力?いサポ┼トと同?に、催固たる樘年の技戌と、宇宙科学者哌のパイオニア精神?しには得られなかったでしょう。そして、ここで私哌は、宇宙テクノロジ┼の咄?に?献した全てのひとに尊敬の念と感著の意を表したいと思います。

中国の人々の宇宙秣行への?は、哞い昔から始まっていました、そしてそれは、女神チャンが月へと秣ぶという有名な?砧でした。中国の宇宙秣行の先耢者であるワンフ┼(Wanhu)は、数百年前に秣行を?みています。中国の宇宙??は、?冱的には人民共和国の建国されたすぐ後の1956年に始まりました。

私哌の宇宙科学とテクノロジ┼は、かき集めから成樘し、40年以上にわたる科学者と技戌者哌の根??い、独自の努力によって半展しました。?在、それは中国の国家秸?の半展と、人々の生活水?向上のための需要を?たす重要な役割を持っています。このことは、中国の近代化プロセスの促咄と世界平和の居持に多大な?献をしています。

中国は?在完成した宇宙科学、テクノロジ┼、??システムを催立しています。私哌は、9.2tを低?道に、1.5tから3tを静止?道喵移?道に?せることができる9肺?の樘征ロケットを既に檫半しています。このような打ち上げ能力によって、私哌は国内と国肴市?においての?客からの要求を?たすことができます。

?在までに、私哌は、20回以上にわたり、国肴的商?的打ち上げミッションを成功しており、それらを含む58回の打ち上げを行なっています。同?に、中国は??通信、テレビ中纠、?象、天然儋源、地球友?、科学?蛸のための徐星を檫半し、打ち上げています。また、中国は有人宇宙?画を始めています。この宇宙船は私哌の努力により完成し、近々打ち上げられる予定です。

?在、中国の宇宙技戌は国家秸?と人々の生活の中に幅?く使われています。徐星通信とテレビ中纠は国全体をカバ┼しています。教育番酵の??者数は国全体で俭1?人にものぼります。中国の回?可能な徐星と中国?ブラジル共同地球友?徐星は、地域靳?、地冱整?、水管理、石油探?の分野で幅?く利用されています。北?と静止?道上にある?方の?象徐星は、全国に24?殓?象予?を供斤します。中国は、平和的宇宙利用、秸?半展、人々の??に?用させる宇宙科学、テクノロジ┼半展させるために特?の?政支援等を行っているにも轹わらず、中国の秸?とテクノロジ┼は未だに檫半途中にあります。

私哌は、宇宙科学とテクノロジ┼を私哌自身の?みで檫半するにあたって、その分野での他の国々と?惯?な?力とやりとりに非常に重点を置き、宇宙?力?定を10以上の国と地域と劫んでいます。最近、中国?ブラジル地球儋源徐星(CBERS)の打ち上げが成功しました。また、私哌は、ドイツ、フランスとDFH-3とシノサット?画で?力を、またロシア呗邦政府とその他の国々と宇宙科学とテクノロジ┼の分野で、交?を行っています。アメリカとの商?的打ち上げサ┼ビスの?力は、?多の困膣を?り越え、催?な哌成をもたらすことができました。これらすべての?力とやりとりはすべて平等性、相互利益、互?主柳に基つくものであります。

21世硷において、宇宙科学とテクノロジ┼はより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また、人?の生存と半展に莫大な影?を与えます。

中国政府は、宇宙科学の檫半と?用により多くの注意を?い、国家秸?の成樘に?する要求を?たし、人々の生活水?向上、?境保罪、自然?害の葚?、世界平和の居持のために宇宙??の半哌の速度を速めます。宇宙科学とテクノロジ┼の檫半と探求は、高いリスクと投儋を伴う妖腙で困膣な事?であり、一つの国、また民族だけでは哌成出来ません。そして、全世界の共同の努力と?力が求められています。中国政府は、他の国との公平、相互利益、共通半展に基つく宇宙??の交?、?力を支持しています。私哌は、平和的な半展と宇宙利用に打ち搡み、そして、いつも完全な商?的な?点になっている、どの国にとっても、また世界の宇宙??を半展させるために妨げになる政治的なもくろみに反?しています。宇宙??の政治的?威である中国国家宇宙局は、他の国の仲殓と?力と交?をし玖け、人?の文明と咄化に?献します。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http://mitglied.lycos.de/leopold_25/gesch.html

Die Geschichte der Hubschrauber

Der Traum vom Fliegen







Seit Jahrtausenden tr漉mt die Menschheit vom Fliegen. Ca tausend vor Chr. trauten es die Menschen nur den G鲷tern, und Fabelwesen zu, sich vom Boden zu erheben, und wie ein Vogel zu fliegen. Sp漪er, 750 v. Chr, versuchten sich laut dem Mythos von D滗alus und Ikarus die ersten Menschen am Fliegen. D滗alus und Ikarus wollten, wie es hei唪, mit selbst gefertigten Fl?eln aus der Gefangenschaft des Milon fliehen. Jedoch schmierten sie ab, und landeten unsanft im Meer. Die ersten "Flugmaschinen" basierten immer darauf, den Vogelflug nachzuahmen, was bis heute nie gelang. Es gab die verschiedensten Ideen, den Traum vom Fliegen zu erm鲧lichen. Der chinesische Mandarin Wanhu zum Beispiel wollte vor rund 500 Jahren , mit einem Stuhl, an dem Raketen angebracht waren, in die Luft geschossen werden. Den Ausgang dieses Flugversuches kann man sich denken. 300 v. Chr. wollte Alexander der Gro咤 in einem K滏ig, den Greife tragen sollten, in die Luft steigen. 1630 erst erfolgte der erste bemannte Drachenaufstieg in Deutschland. Leonardo da Vinci zeichnete 1483 den ersten Flugapparat, der einem Hubschrauber am ehesten gleicht. Da Vinci ging damals von der Tatsache aus, dass wenn man den vom ihm gezeichneten "Helix" mit ausreichender Geschwindigkeit rotieren l潴st, dass er sich dann in die Luft erheben w?de. Auf diesem Prinzip basieren Hubschrauber von heute auch. Da Vinci hatte damals nur noch keine ausreichende Kraftquelle, um seine Idee zu verwirklichen. Der Ursprung des Wortes Helikopter liegt ebenfalls in dieser Zeit. Es setzt sich aus den W鲵tern "Helix" (Spirale) und "pteron" (Fl?el) zusammen. In den folgenden 200 Jahren waren keine nennswerten Fortschritte auf diesem Gebiet gemacht worden. 1783 jedoch, nachdem die Idee des Vogelfluges l漕gst aufgegeben war, hatten die Br?er Montgolfier einen Hei哽uftballon gebaut, den sie in einem Park, in Annonay vorf?rten. Dieser Ballon jedoch, war noch an Seilen gesichert. Pil圄re de Rozier flog 1783 als erster Mensch ungesichert mit einem Ballon. Die 25 min?ige Fahrt gilt als Beginn der Luftfahrt.

© (der zwei Bilder) 1973, 1980 Tessloff Verlag ・ N?nberg

Die ersten Drehfl?ler

um 1940 gab es bereits den ersten wirklich brauchbaren Hubschrauber, die Fw-61, die von Professor Henrich Focke in Bremen entworfen und gebaut wurde. Vorher jedoch gab es eine Menge Fehlschl溏e. Die meisten der in dieser Zeit gebaute "Hubschrauber" waren Koaxialrotor betriebene Flugger漪e. 1817 hatte zum Beispiel ein Uhrmacher aus Wien einen, mit einem Uhrwerk betriebenen Koaxialrotor-Drehfl?ler gebaut, der 160 Meter hoch stieg, und anschlie咤nd an einem Fallschirm zur Erde herab schwebte. Der erste Blattstrahl-Hubschrauber flog 1943, entwickelt von Friedrich Dobbelhof. Er nannte sich WNF 342. Schon fr?er, 1862 entstanden die ersten Kipprotoren, und Blattverstellungseinrichtungen. Nach 1920 entwickelte Marquis Pablo Pateras Pescara einen Hubschrauber, mit einem 180 PS starken Motor. Nun konnte man die Rotorkreisfl溷he neigen und den Pitch aller 16 Rotorbl漪ter variieren. Dieses Modell konnte bei einem Triebwerksausfall den Rotor vom Getriebe auskuppeln, so das der Rotor, von der Luft getrieben, den Hubschrauber langsam zu Boden gleite lie?(Autorotation). 1923 war diese Maschine bereits in der Lage, eine Strecke von 500 m hin und zur?k zu fliegen. Ein Jahr sp漪er wurde von Pescara mit 12,5km/h der Weltrekord im Hubschrauberfliegen aufgestellt. Sp漪er folgten immer leistungsf滂igere Hubschrauber wie etwa 1945 die WNF 342 V4 und noch sp漪er, um 1970, die Merckle SM 67. Der Hubschrauber entwickelte sich ?er einen l漕geren Zeitraum zu einem Rettungsger漪, einem Sportger漪, einem sehr erfolgreichen Transportmittel.


Werbung anzeigen

Hier gibt es werbefreien Webspace Sch?zen Sie Ihren Computer vor Viren und Hackern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