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er-ABC
投机如同火中取粟
- 注册
- 2002-01-20
- 消息
- 1,753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程序员:三十里铺
作者:林雷 2003-10-13 23:26:40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互联网周刊 2003年10月13日 张路
如同一首民歌《三十里铺》所言,路行三十要有个歇脚的地方,人行三十也要喘口气。在IT,特别是程序员这个特殊的职业,流传一种说法:30岁是职场上的一道槛,事业上此时会发生了许多变化。30岁和程序员真有某种特殊的联系吗?程序员到底能不能做到30岁以上呢?
J曾是一名计算机老师,因为厌倦了学校平淡的生活,应聘到一家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公司做底层程序员。刚开始的一两年,凭着一股热情和钻劲儿,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开发中,甚至购置了睡袋以备晚上加班。两年中,他掌握了极其专门的硬件参数、规格、开发细节等知识,成为部门的骨干。
逼近30岁的那几个月,他开始感到有些困惑。自己在公司虽然还算受重视,但是技术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样烂熟于心的东西,公司只需要自己惯性运作,实际不愿支付经验转换的成本;而公司的原始积累还远远未完成,自己仍然要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加班,通宵达旦的干。因为缺乏人际交往,家里一直催着的婚姻大事,至今还八字没一撇。很多同时期来的人都打算往管理转了,可是自己对管理缺乏兴趣,还是乐于从事技术工作。下一步怎么办?J想到了辞职,但还没有什么方向。
相比J,M要幸运得多。作为清华计算机本科、中科院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M在做项目经理时就能够月收入2万,先后换过3家公司,对所谓30岁的说法不以为然。M以前的项目都是用CMM做,项目管理很好,而核心的也就几个人。手下带过的人,当然是刚毕业的最差,因为要获得30岁时的经验,显然需要一个过程。M最开始做程序是用Debug单步跟踪、分析、定位;后来开发图形界面的上层程序,哪怕半年写1万行,也觉得不叫程序;只有到后来转到做底层开发以后,虽然半年只写到2000行,但是却感到了写程序的快乐。M认为30岁以后程序员的体力不是问题,好的程序员不经常熬夜,有也是临时的。M接触过国外、比如印度的一些公司,技术人员们没有固定办公室,用互联网联系;很多人年龄都在35岁以上,技术很熟练,思想敏捷,让人敬佩。
M的职业观也很灵活。刚刚辞职在家,接点活干,非常忙。M有几个同学在外企做程序,日子过得更舒服,但是几年下来,个人、技术均无进展。究其原因,除了像微软研究院、Intel等一些少数外企还做些研发外,其它外企都是挑国外剩下的做,反而是国外一些小公司倒是把最核心技术放在中国来开发。其它像金山这样的一些本土企业应该也不错。做为程序员,机遇、环境、职业(项目)都很重要,它不但直接决定现在的收入水平,更决定未来不同的命运。而程序员这个行业又有极强的主导性,如何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恰恰是决定乾坤的关键棋子。
程序员圈子里流传过一套书叫做《编程之禅》和《编程之道》。创造力、逻辑、判断、体力、智力、手段都是所谓道的一部分,书中有个比喻,程序员编程时,只有硬盘在响。创造本身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但是创造者的果实却是世俗的。换句话说,年龄的问题本是见仁见智的,但是“30岁的槛”却是世俗的。国内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好到为程序员做好一生的职业规划的地步,因此路还得自己来走。不要让过度的重复劳动损害了创造力,也不要太迷信技术的力量,而忽略了世俗世界的张力。“三十里铺是一个小村庄,小村庄是我们经过的地方。经过的地方向着遥远的别处,遥远的别处还是三十里铺。”
作者:林雷 2003-10-13 23:26:40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互联网周刊 2003年10月13日 张路
如同一首民歌《三十里铺》所言,路行三十要有个歇脚的地方,人行三十也要喘口气。在IT,特别是程序员这个特殊的职业,流传一种说法:30岁是职场上的一道槛,事业上此时会发生了许多变化。30岁和程序员真有某种特殊的联系吗?程序员到底能不能做到30岁以上呢?
J曾是一名计算机老师,因为厌倦了学校平淡的生活,应聘到一家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公司做底层程序员。刚开始的一两年,凭着一股热情和钻劲儿,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开发中,甚至购置了睡袋以备晚上加班。两年中,他掌握了极其专门的硬件参数、规格、开发细节等知识,成为部门的骨干。
逼近30岁的那几个月,他开始感到有些困惑。自己在公司虽然还算受重视,但是技术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样烂熟于心的东西,公司只需要自己惯性运作,实际不愿支付经验转换的成本;而公司的原始积累还远远未完成,自己仍然要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加班,通宵达旦的干。因为缺乏人际交往,家里一直催着的婚姻大事,至今还八字没一撇。很多同时期来的人都打算往管理转了,可是自己对管理缺乏兴趣,还是乐于从事技术工作。下一步怎么办?J想到了辞职,但还没有什么方向。
相比J,M要幸运得多。作为清华计算机本科、中科院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M在做项目经理时就能够月收入2万,先后换过3家公司,对所谓30岁的说法不以为然。M以前的项目都是用CMM做,项目管理很好,而核心的也就几个人。手下带过的人,当然是刚毕业的最差,因为要获得30岁时的经验,显然需要一个过程。M最开始做程序是用Debug单步跟踪、分析、定位;后来开发图形界面的上层程序,哪怕半年写1万行,也觉得不叫程序;只有到后来转到做底层开发以后,虽然半年只写到2000行,但是却感到了写程序的快乐。M认为30岁以后程序员的体力不是问题,好的程序员不经常熬夜,有也是临时的。M接触过国外、比如印度的一些公司,技术人员们没有固定办公室,用互联网联系;很多人年龄都在35岁以上,技术很熟练,思想敏捷,让人敬佩。
M的职业观也很灵活。刚刚辞职在家,接点活干,非常忙。M有几个同学在外企做程序,日子过得更舒服,但是几年下来,个人、技术均无进展。究其原因,除了像微软研究院、Intel等一些少数外企还做些研发外,其它外企都是挑国外剩下的做,反而是国外一些小公司倒是把最核心技术放在中国来开发。其它像金山这样的一些本土企业应该也不错。做为程序员,机遇、环境、职业(项目)都很重要,它不但直接决定现在的收入水平,更决定未来不同的命运。而程序员这个行业又有极强的主导性,如何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恰恰是决定乾坤的关键棋子。
程序员圈子里流传过一套书叫做《编程之禅》和《编程之道》。创造力、逻辑、判断、体力、智力、手段都是所谓道的一部分,书中有个比喻,程序员编程时,只有硬盘在响。创造本身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但是创造者的果实却是世俗的。换句话说,年龄的问题本是见仁见智的,但是“30岁的槛”却是世俗的。国内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好到为程序员做好一生的职业规划的地步,因此路还得自己来走。不要让过度的重复劳动损害了创造力,也不要太迷信技术的力量,而忽略了世俗世界的张力。“三十里铺是一个小村庄,小村庄是我们经过的地方。经过的地方向着遥远的别处,遥远的别处还是三十里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