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十七大热门话题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话题一:认识新媒体

  著名学者方汉奇教授认为:“信息应该是真实的,内容应该是健康的,应该是能够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的,维护我们的社会安定。”并提醒网络媒体“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增加信息量,这是我们网络媒体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一件事,因为它的时效性会比其他媒体更强,而如果是提供了错误的导向,它的影响就比其他的媒体所起的负面的作用更大,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话题二:网络媒体的自律

  北京广播学院社会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冯宋彻教授,在肯定和强调“自律”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指出:“在网络领域,仅仅依靠网络伦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伦理道德毕竟是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它还需要硬性的法律手段来支撑。对于那些缺乏起码道德责任感或良心已经泯灭的人来说,网络伦理自律可能不足以阻止他们在网络领域的损人利己行为。因此,网络立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话题三:网络传播的文化冲击与人文反思

  清华大学外语系博士生导师王宁教授认为:“(1)网络文化是一种以高科技为传播方式的文化,因此欣赏或从事网络文化传播必须熟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对不通电脑者无疑是一种挑战;(2)网络文化是快捷的文化样式,往往良莠不齐,精芜并存,因此我们需要对之进行选择和分析,选择那些最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3)网络文化是传统的印刷文字文化的必要补充,它的诞生使得文化传播更加便利和快捷,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文化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4)网络文化的诞生也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对上述这些特征我们应当有着充分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够思考出应对网络文化冲击的对策。”

话题四:公信力―――互联网发展的生命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分析网络媒体在建立公信力方面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是网络媒体从业者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相对弱些。二是网络传播形式的一些特殊要求导致其在传播内容做到真实可信方面更有难度。三是网络传播中传受关系的特殊性也容易影响到网络媒体的声誉。四是网络媒体管理上的不规范致使其不良传播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

话题五: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认为:“电脑传媒对大众文化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人文社会景观有提升和降位的双重可能性,这种变化可以使文化的精英立场丧失部分空间,但也可以使真正的学术思想获得一个平台。”

  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是一个大众文化媒体,它具有大众本色。”

话题六:网络技术创新与全球化传播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导师、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教授说:“我国的互联网发展确实非常快,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技术和主要设备还是从国外进口,目前的互联网技术确实基本被国外所把持和垄断,这是因为我们开发互联网比人家落后20年的结果。但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运转的重要支撑环节,无论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是从国家安全考虑,我们都必须开发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开发方面,我们与国际的差别还不是很大,大家都在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发,因此我们有比较多的互联网技术开发机会。因此,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方面,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技术,这样在重要方面才不受制于人。”

话题七:网络版权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在谈到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如何在网络空间得到有效的保护的问题时说:“精神权利是作者的重要权利,不论是离线环境还是在线环境,都应该受到保护,应该说原则上没有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限制著作权的情况下,比方说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的文章,可以不经作者的许可,但是应当注明作者姓名。网络环境下刊登别人的作品,也应该注明作者姓名。版权管理信息不仅涉及作者的精神权利,而且涉及作者的经济权利。例如,将他人作品的管理权利信息改成我的,我就会轻易取得本不该属于我的报酬。技术引起的问题如果触犯了法律,我认为主要应当依靠法律解决。当然,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从技术角度起到保护版权的作用。”

话题八:网络传播与青少年亚文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肖鹰教授认为:“网络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由于网络匿名性常常可以表达在现实生活当中不能表达的一切,所以它会提供他人介入青年的内心,也提供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内心交流冲撞。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引导和相应的一些教育辅助手段,我想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甚至可以利用网络的匿名性来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认同环境。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诸如发表言论的空间,表达意见的空间,甚至表达感情的空间。我觉得网络给我们自由的时候,实际上又在提示每个人要有更重要的责任。”

话题九:舆论引导与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提出了舆论引导成功与否的判别标准:经过我们的舆论引导,是否能够使人民群众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也就是说是否使他们对于现实状况的了解更加清晰了,更加全面了,认识更加深刻了。
 
话题十:互联网发展与网络媒体建设

  在对互联网的发展评析中,北京大学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沈懿博士提出:对于网络媒体发展的界限与自由的平衡,我们现在有一种观点―――对网络媒体上出现的负面问题看得更重,认为是陷阱,但是对于束缚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些问题研究得不够。

话题十一:网络媒体的经营与管理

  北京广播学院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周鸿铎教授认为:第一,提高媒介经营者的素质;第二,在经营理念上明确媒介的经营与一般企业的经营区别和联系;第三,建立和健全关于媒介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法规。

话题十二: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王四新谈到是否可以对网络言论进行控制的看法时认为:“应该说是可以通过法律或者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言论进行监控,比如公安部门可以根据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顺藤摸瓜找到发布特定言论的人,然后再根据有关法律对他进行追诉。当然网络言论的控制还可以从发言者这个角度来实现,比如我们国家法律规定了在我们国家许多规范互联网内容的法律里面,对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表达、什么样的内容不能够表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用户在发言的时候,可以考虑这些要求,决定自己说什么和不说什么。”

话题十三:网络媒体的新闻与传播

  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嘉宾主持雷跃捷教授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主参与性,新闻发布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和虚假性给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受利益的驱动,一些网站经营者有意制造假新闻,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很大的威胁;片面追求‘快’而使新闻不‘全’,很容易造成新闻不真实。一段时间来,假新闻的不断出现,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把握好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关系到舆论导向是否正确,关系到新闻报道是否成功。那么,到底如何把握好新闻真实性呢?首先,要绷紧“政治家办网”的这根弦,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学习和掌握一些网络信息资源真假鉴别判断方法,对于正确认识新闻的真实性是很有帮助的;第三,认真进行核实是杜绝假新闻的有效途径。”

话题十四:网络媒体的品牌经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符国群教授认为:“网络媒体品牌的打造,首先必须和用户的生活相联系。网络品牌塑造过程中,定位非常重要。”
北邮通信集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徐华飞博士说:“网络媒体的价值在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性,避免趋同性,是网络媒体的品牌经营的一个策略,栏目是网络媒体的产品或者业务内容。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品牌栏目是网络媒体品牌经营的重要策略。”

话题十五:网络媒体的竞争与发展

  网络媒体如何竞争与挑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谢新洲教授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我们国家网络媒体管理规定的完善与发展,原创性新闻会在网络媒体中体现得越来越重要。从粘贴新闻到原创新闻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胡正荣教授认为“互联网面对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政策方面的挑战,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度等给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第二,技术上的挑战,现在的窄带文本信息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音视频信息服务产品的需要。因此,急需宽带化改造。第三,互联网急需增加内容和服务的品种,深度开发信息产品。第四,加大商业运作的比重,通过创造性的信息产品与服务,创造利润。”

话题十六:互联网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家、中科院钱华林研究员对我国目前的互联网规模做了分析:“目前我们的网民已经达到6800万人,上网的计算机有2500多万台,这样的规模很快就达到世界第二了。所以从网络规模来看,我们跟国外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网络的技术我们可以分两个方面讲,一方面网络设备技术,像我们国家一些大的公司,比如说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都有高档的路由器、交换机设备提供使用。这些设备已经和国际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差距了;另外一方面的技术是网络应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应用目前是以常规的检索、网站的查阅为主,高档的科技方面的应用、网格方面的技术我们和国外还是略有差距。”

  在分析制约互联网和网络新媒体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症结时,特邀嘉宾主持、清华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林闯教授指出:“快速健康的互联网关键是如何解决它的安全问题和提高网络速度问题,以及网络服务质量问题。这些原因主要是理论上和技术上一些难点造成,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狠抓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已经下了很大力气,尤其在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立了大量的项目,我们国家的科研队伍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望我们很快地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一直致力于教育网络建设的原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教授张兴华谈到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时说:“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泛滥,确实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何解决不良信息泛滥问题,国内外都有很多办法,有的公司开发出有关软件,可以屏蔽不良信息的网站,因为不良信息的网站每天在不断变化,屏蔽不良信息的软件每天也要更新,这种软件一般由家长购买,安装在家庭的计算机上,就可以防止这些不良信息。希望家里有计算机的家长购置这种软件,以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话题十七: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教授对网络媒体如何承担文化传播任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网络承担文化传播的任务一方面需要不断地直击式地反应各种文化信息,提供各种文化产品,把网络变成一个展示文化存在的平台,将人类的文化积累摆在网上,丰富人们的文化选择的空间。同时,网络媒体由于能够激发很多针锋相对的讨论和探讨,在共时的、直接的交流交锋中间,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看法得以深化,使得人们的文化意识在沟通和交流中间获得一种相互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