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挣得比管道工强不了多少吗?

wikilala

知名会员
注册
2010-08-28
消息
323
荣誉分数
57
声望点数
138
https://www.taisha.org/abroad/sh/gs/200810/20081030135359.html
谈我在加拿大做医生的经历
互联网 2008年10月30日 我要说两句


从中国移民来的父母大多数都对孩子寄托了巨大的期望,希望用他们自身的牺牲换来子女在这一片新天地有一个美好和光荣的未来。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这无非意味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也就是晋升与我们所认可的三大行业:医生,会计师,及律师。在此中,医生普遍被认为是最崇高的行业,道理很简单,比起相同等级的行业,做医生乃以救人扶伤为本,道德高尚,受人崇拜;其次,加拿大医学院门槛高,有幸录取者少有,则物以稀为贵。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不少于我相同背景的医学生,他们的父母都以她们为荣,收到录取信当天如同鲤鱼越过龙门一样,身价百倍,父母的脸上如同贴了金一般。

我们的故事都很相似,大家都是移民来家,家境并不富裕,靠努力读书换来出人头地的机会。有一点相同的是,我们的父母们都对我们有着莫大的期望,也是因为这种压力,间接地造就了我们的成功。聚在一起时,大家时常提起当年考取医学院的艰辛,在希望渺茫的环境下做出最大的努力,面对挫折的彷徨,还有对梦想成真的渴望;仿佛只要走进了医学院,我们就完成了我们的使命,人生也就会产生巨大变化。

如今的我,已基本上完成了实习生涯,对医学这门行业也有了更实际的了解。回头看,当年的我如果假如把父母的寄托当成做医生的动机,不仅是十分幼稚的,而且会造就我一辈子的遗憾。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同学,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放弃了自我的梦想,如今不仅怨恨父母,还对医学感到厌烦。所以我想把我的真实故事写出来,让那些徘徊在大学门槛的学子们了解做这行所得到的收获和相对要付出的代价。我认为报考医学院这个决定具有深远影响;除非家境富裕,时间充沛,不然耗上三-六年换来可能只有无限的遗憾。

做医生的好处我想不用作太多解释。年薪高,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这些长处我向大家都很清楚。可是做医生要付出的代价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光芒的背后有埋藏了多少的辛酸和痛苦?一位医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在你决定走上这条路时,你的动机是什么?有什么让你兴奋?什么是你一生中不可舍弃的?假如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认为你具备了这些条件,那么恭喜你,你将会成为一名很好的医生。如果你觉得你不适合,那么你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选一门适合你的行业。如果你还是徘徊不定,那么你应该利用时间去发展你的兴趣爱好,从而找到你所适合的行业。

很多人问我,申请医学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有些人认为读本科的专业很重要,有些人认为大学成绩很重要,有些人说要做大量义工,有某些专长或拿到过特殊的荣耀(比如多大就有一名多伦多华裔小姐),有些人说是看你的课外活动多不多,推荐信写得好不好,面试好不好等等。这些条件没有一项是最重要的,可以说都很重要。从一个评审人的角度看(我去年担任过这个角色),最重要的是综合指数,也就是说这个人适不适合做一名医生。我这么说好像很含糊,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每个评审人的背景不同,评审的角度也相对不同。所以我认为,只要你对这行有足够的了解,相信自己绝对胜任,那么我相信你的决心一定能够打动你的评审官。

做医生要读很多书,几乎是众所皆晓,很多时候要读到凌晨3-4点,也有彻夜不眠的;这些很多学生在本科也有体会,不过多数是考试前一个礼拜。 读医很辛苦,有时实习完了还要复习第二天的课。即使成为了医生,还要不断进修,维持知识的更新。我想有能力考医学院的学子都是读书的尖子,所以我不认为这是最难的。

做医生要花很多年的时间。从大学本科开始读3-4年,医学院3-4年,实习2-6年,有时在进入医学院之前还需要进修2-5年,加起来就是8-19年的光阴。最年轻的医生正式执照是一般最年轻是25岁,平均年轻是30岁,中等33-35岁,也就是说,在这以前你不能独立开业,收取所谓的高薪,只能拿entry level 的工资,估计5-6万。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此同时,你的大学,高中同学陆陆续续地进入轨道,收入比你高,建立他们的家庭。而你却在书本和病患中度过你的青春,背着重债,没时间组织家庭。试问如果你不热衷你的事业,你如何为它付出这么多?

讲到收入,很多人被医生的高薪所吸引,殊不知,要赚钱其实有比作医生更好的职业,为钱做医生是最不值得的。医生的薪水和读书的时间基本有相对的关系,所以你要早点执业就要准备较低的收入。我很少看到有人专门为钱读医,因为能进医学院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所以不管在任何一行都能有一番作为,可以在他行更快更轻松地赚到钱。再说,医学院的学费大约在1万8-2万左右(本地学生,外地要5万以上),几年下来就是6-8万,还不记住宿和书本等其他,一般一年需要3.5万左右。毕业生平均负债10万,可起薪(住院医生)却只有4.5万;如果等到执业时还债,加上利息就是12万。同样时间里,你在金融业的同学可能已经达到10万年薪,住好房开好车。我朋友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上次有人提到医生的高收入,认为这是吸引学子们绞尽脑汁挤入医学院的一项重要因素。不可否认,医生的收入是可观的,但我认为这要付出相对代价的。简单介绍一下所谓的高收入。一位家庭医生(百分六十左右的医学院毕业生会加入这行)的年均统收入(gross income)估计在20-25万左右;假如打入成本,即办公室租金(具体不清楚,大约6-10万/年),秘书人工(6-7万/年),+/-护士人工(7-9万/年),保险(2万/年),杂物费(不详),各项医学协会会员费(2万/年),会计(2万/年),其它(不详),最后减去收入所得税(40-50%,即3-5万),这样如此推算下来医生能拿到手的也所剩无几,大概7-9万,可能也就比普通人好一点。不过边远地区的医生由政府补贴,提供无成本经营(zero overhead)的最好,能提高净收入3-5万;但是要签合同,在同地区服务5年以上才符合条件。有人会说,这么好的条件我当然愿意去,不过你得考虑,这些地区着实远,离大城市(如多伦多)约5-8小时,有的地方还得搭飞机,那里贫困,没有大城市的繁华,更没有好吃的中餐,你即使有了钱也没地方花;你会和朋友失去联络,你的伴侣可能找不到心仪执业;所以即使政府不断提高福利,还是没有足够的医生提供服务。

公平的说,医生也有富裕的。医学界有的行业工资相对高,但是住院位子少,竞争非常激烈,不亚于医学院竞争,这些包括皮肤科,眼科,心内科,泌尿科等;安省每年只提供20-30座。他们年收入最高可达百万,净收入不晓,不过要纳30-50万收入税;不过据说压力很大,比如眼科据说有很高的忧郁症和自杀率。专科医生平均收入在30万左右,净收入相对高,有15-20万的。

好处说完了,现在来看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加国医生多数属于fee-for-service,即每看一位病人,收一份钱,率由政府所定。效率高的医生和草率的医生能看多人,收入相对就高。我们的工作时间比正常人要多出许多,还要在晚上和周末值班,有时病人有时会在不适当的时候找你,你还得耐心帮他们解决问题,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工作时间数内科最少,早8晚5,加班每星期2-4次,加起来每周60-80小时,比起常人的40小时可见差距。外科最忙,早8晚不定,有时一天工作12小时,加起来每周80-100小时。所以医生的钱并不好赚,还得纳50%税。还有,医生数自顾,没有失业保险,没工作就没收入,开销照常。医生责任重大,一有医疗事故便麻烦重重,虽然有保险赔钱,还是有很多会要开,上法庭等等;这些足以降低营业时间,减少收入。

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揭晓华丽的面纱,把我们真实的工作环境表达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不是白拿钱的。有些人会说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比起很多人已经不知好了多少;也有人会抱怨他们的医生只顾拿钱,不负责任等。我只想说,我们的压力无法用文字表达,只有尝试过的人才有权评论,希望大家能体谅。我也知道医生当中也有不合格的黑马,但是这些人需要广大群众站出来指出,不要在这些医生面前畏畏缩缩,出了诊所再描黑所有医生。医疗系统的质量需要人民的反馈来不断改善。

这是我们的故事,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讲到做医生的不容易,不得不提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从医学院的最后两年开始直到完成住院医生,整整7年时间(不算家庭医生)我们每一天都是这样兢兢业业地为广大民众服务。医生就像消防员一样,需要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因为病人不可能选定时间来看病。除了正常的上班时间以外,夜晚及周末多数由housestaff(也就是住院医生和实习医生)包班。最忙的数急症,内科和外科。

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的时间相同(多大除外)。在内科,我们周日8am 上班 至下午5pm, 当日如果值班,便继续由5pm工作到中午12pm,加起来便是28小时一个班。周末早上8/9am 到次日8/9am。在外科,我们从上午6am 到晚上6-7pm, 值班相同,也是到次日12pm (连续30小时)。 初级医生值班次数多,每四日一次。假设你周一值班,那么周一上午8点报到,周二12点回家,周三8-5点,周四8-5点,周五再次值班到周六,如此推算。我们这些实习医生刚开始都很不习惯,因为值班彻夜不眠,打乱了我们的生物钟。很多时候,我们忙到了凌晨4-5点钟的时候眼皮就开始打架,但是还要继续工作。有的时候,我们有幸抽出1-2小时睡一个短觉,不过在极度疲劳的状况下总觉得睡了比没谁要更累。最不容易的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还要继续读书补充知识。有些同学在晚上不敢睡,怕睡得太熟听不见传呼机叫他们起来工作,这样的事情十分常见。

住院医生相对比实习医生要辛苦很多,因为他们不仅要见急症室的新病人,还要处理病房病人的种种问题。他们的传呼机几乎每半小时会响一次,护士找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往往都是开一些止痛药或安眠药什么的。内科医生还要处理紧急情况,比如病人突然呼吸/心跳停止(code blue)。 高级住院医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接所有急症室的会症,根据病情决定要不要收,再分配给手下的初级住院医生及实习医生。他们是整个值班小组的头,承担一切责任,压力很大。外科医生也是非常繁忙的,若有急症病人要开刀,他们可能一整晚都困在手术室。

外科医生的耐力十分令人敬佩。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每天基本要工作10来小时。有时碰到困难的案例,手术可能会拖很长时间。我曾试过一天8小时站在手术台前帮医生开刀,其间只有20分钟吃午餐加上厕所。我们有的同学不幸在开刀前忘了吃早餐,搞得差点在手术台上晕倒。在手术台上,我们的职责是帮助主刀医生,也就意味着retracting (用器具把障碍物移开)。试想一下,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手要用力往外拉,肚子饿了要挨着,尿急了要忍着,腿麻了也不能坐下,这种种没有一定的耐力是做不到的。还有,外科主治医生晚上值班不论什么时间,只要需要开刀都必须亲自主刀,不能让手下的住院医生代替。

人不能没有情感生活。医生也是人,虽然他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他们也离不开爱人的嘘寒问暖。可惜的是,在这门行业,很多事情往往都身不由己。

从60年代到80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清楚,大学里爱的难舍难分的情侣们到了毕业分配是多数要分道扬镳,少有人能承受两地相思的痛苦。如今中国开放了,再也没有当年的牛郎织女,恋爱自由已经不是一种奢侈。这种体会在我们年轻一辈不容易被理解,可是在医学的行业确是屡见不鲜。爱情,几乎是作为一名医生所需要牺牲的条件之一。

我建议想读医学院的同学不妨读一读Dr. Vicent Lam写的书“Bloodletting and Miraculous Cures,” 里面很确切地讲到一名华裔女大学生为了完成父母的意愿读医学院,逼迫自己在大学本科期间不谈恋爱,最后考进了离家较远的医大又要坚决放弃大学的爱人。这本书把医学生的爱情生活描写得十分生动,加上题材与作者皆是华裔,读之觉得分外贴切。

读医最困难的一点就是要远离家乡- 当然,如果你有幸能在当地的城市被入取,那么便是万幸中的大幸。可是,医学院竞争激烈,在没有众多选择的情况下,学生们往往以进入为首, 饥不择食,有哪所收就去哪所,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个事业的转折点上还要经历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在搬到一个新城市的同时,你要放弃你以前的生活,不得已于以往的朋友疏远,有令一半的人也有可能要两地分居。这些条件对那些已婚,伴侣工作灵活的人倒不算什么,可对于双方都在读书的人就不容易了。我认识的许多同学都不能维持两地分居,最后都以分道扬镳收场。这里的酸甜苦辣只有当局者最清楚。

有些乐观的人会提出在医学院内重新找一个伴侣。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不过相同的问题又会再一次发生。医学院毕业后要申请住院位子,最后结果取决于申请人和多申请的双方的共同协议。具体不容易解释,总的来说,申请者报了支援和所愿地区后要到最后一刻才会知道自己的去向,而且一旦结果公布便产生法律效应,不得更改,也就和当年国内的分配工作差不多。在医学院内建起的感情往往在此刻受到挑战,也有一部分人因不能接受两地分居而分手。

同样的,在2,3,到5年的住院医生完毕后要根据工作的地点再次面临迁居。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移动下,没有一个能配合的伴侣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单身医生不敢草率建立感情的原因之一。可惜时光不等人,这几大转折点都是谈恋爱和组合家庭的最好年龄(20-22本科毕业,23-26医学院毕业,28-32完成住院)。这样的条件对女性医生尤为苛刻,加上女医生本来就不好找对象,所以想报读医学院的女生需要格外警慎。
 
医生到底有没有plumber挣得多啊?这么长骗大论的。:(
 
知道美国1个医生,每年40万美元以上。现在受雇。自己开业时赚得更多。是女的
加拿大医生,估计在20万-45万加元之间,去掉费用
 
十年前申请个护照还得需要太平绅士签字。。记得有医生,中小学学校校长,专业人士比如PEng。。当然也有律师,律师收费:buttrock:
 
医生到底有没有plumber挣得多啊?这么长骗大论的。:(
肯定没有 plumber挣得多,或者差不多。 这是个数学问题。
 
医生,考试成绩最高的一帮学生。严谨
律师,最能忽悠的一帮学生。通透

医生收入要是跟管工一样,除非你的血管也跟下水管路一样粗。他敢开业,你不一定就敢去。
 
多数人是想当然觉得他们肯定挣很多。 有医爸医妈父母吗,交流一下
 
虎妈虎爸们,肿么办?从小教孩子修理茅房!
 
加拿大的医生是自雇的,退休木有退休金!
 
虎妈虎爸们,肿么办?从小教孩子修理茅房!
既要读书,数理化钢琴绘画诗歌文学
又要做事,做deck,铺地砖,修厕所通下水道。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闲着没事儿,还能把西洋歌剧与河北梆子揉在一块儿唱!
 
现在的二代孩子选择职业,都是自己喜欢为第一考虑因素。家长探讨哪个职业挣得多,白搭。:rolleyes:第一代移民有多少需要靠孩子养老的?家长尽责任了就行,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p
 
现在的二代孩子选择职业,都是自己喜欢为第一考虑因素。家长探讨哪个职业挣得多,白搭。:rolleyes:第一代移民有多少需要靠孩子养老的?家长尽责任了就行,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p
你扪心自问你尽到责任了吗?:rolleyes:简称你自尽了吗?:buttrock: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