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陈水扁的“中期考试成绩”

阿搜

搜公馆少爷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9,686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如何看陈水扁的
  “中期考试成绩”

--------------------------------------------------------------------------------

● 李气虹

  昨天是陈水扁就任台湾总统满两周年的日子,他又像去年同一天那样去做义工,给自己营造亲民、努力的形象。对于陈水扁两年来执政的成绩,多个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给予肯定,但5000名失业劳工走上街头抗议,台北股市也大跌215点,似乎呈现两极化的评价。

  当民进党还是在野党时期,5月20日曾是该党组织各种社会运动上街游行的日子。自从陈水扁两年前在这一天宣誓就任总统以来,“五二零”变成台湾媒体眼中一个具有指标性的时间点。一进入五月,各大媒体就开始关注陈水扁会发表哪些重要讲话、民众对其政绩是否满意。

  为了利用媒体的这种心态,“五二零”又变成政治人物习惯性想以一些动作和言论,来向支持者灌输有利于自己争取选票的讯息。所以,台独势力在一个星期前的周末发动近万人上街的“台湾正名”大游行,统派团体也在上个星期天组织“反台独救台湾”的游行进行反制。国民党出资拍摄广告指“绿色(民进党标志颜色)执政,品质不保证”,并讽刺陈水扁标榜的“新中间路线”是“新蛇行路线”;亲民党也列举民进党执政之“最”,例如失业率创新高记录等等;民进党则公布民调显示民众对陈水扁主政的满意度接近六成(59.2%)。

  当然,民调并非绝对客观,不同的问题设计会引导出不同的结果。国民党喉舌《中央日报》昨天就根据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调查,侧重指出51%的民众对陈水扁政府的财经表现给予负面评价。不过,在政大选研中心的同一份民调中,感到满意的受访者有52.3%,这同联合报系民调中心(58%)、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56.7%)所做的民调,都显示民众对陈水扁主政的满意度确实突破五成。

  无可否认的,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大陆采取更灵活的对台策略以及民进党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使台湾经济形势好转的预期心理、两岸关系相对平静,以及陈水扁的执政团队摸索了两年,基本累积了掌握政府运作的相关经验,都是台湾民众对他主政的整体印象改观的有利因素。

  如果要问这两年来台湾政府的政绩,总统府和行政院必定列出以下的“成就”: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台美关系得到实质提升、两岸关系稳定、金门马祖地区与福建沿海地区实施“小三通”、经济发展质询委员会议提出322项共识和建议、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的两岸经贸政策、开放大陆记者驻点采访及大陆人民来台观光等等。

  但是,这些只表示陈水扁政府“做了些什么”,并不必然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加入世贸组织是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成绩,台美关系提升是布什政府调整其中国战略的结果。北京对于改打“经贸牌”以牵制台独势力越来越有信心,也就少用“文攻武吓”的战术,才是两岸关系停滞而“稳定”的关键因素。

  至于经发会的322项共识究竟有哪些实质意义,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心里最清楚。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日前就直言,陈水扁对于“三通”只会说不会做。连在前年总统选举中支持陈水扁的奇美集团董事长许文龙,也批评扁政府干预太多。

  正因为实际施政效果乏善可陈,加上最近台湾深受缺水之苦,陈水扁决定采取一系列的动作来吸引媒体的目光、转移民众的视线。他爬阿里山看日出,以显示自己体力充沛、干劲十足;率领各媒体的总编辑到金门大胆岛和展开“用心看台湾”之旅,显示自己有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并以“爱台湾”的温情包装缓冲舆论对他的批判力度。最后再以出版个人写真集《总统开门》,说明自己比过去前几任总统更亲民。

  只问表面做了多少事,却不问实际客观效果,那是在做秀(表演)。政策思考能不能超越每四、五年一任的循环,将决定政治家与政客的差别。陈水扁是否已做到他曾经自我期许的“全民总统”,或是只做到“民进党总统”,还是一直就跳脱不出“总统候选人”的思考,两年后选民将有更清楚的答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