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颗"风云"卫星密控全球 中国俯瞰世界风云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5月15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和第六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送入太空;6月,一颗真正的气象卫星将会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向公众展出,它是为防止发射失败而同时制造的中国最早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的“孪生”兄弟,重量超过1吨,它的“兄弟”于1988年被成功发射上天。

  据说这是全国第一次展出真正的卫星,这一切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到气象卫星身上……

  130只“天眼”密控全球

  自从1960年美国的“泰罗斯”1卫星在轨道上获取了第一批地球的影像图片以来,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发射了130多颗气象卫星,在地球上空构成了一张由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组成的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它们每天昼夜不停地向地球发回全球各个地区的图像照片和气象资料,成为人类追踪风云变幻的“天眼”。

  6颗“风云”卫星叱咤太空

  据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站长翁俊铿介绍,目前地球上空“中国制造”气象卫星有6颗,它们分别是“风云一号”A星、B星、C星、D星以及“风云二号”A星、B星。

  “风云一号”系列都是极轨气象卫星,它们具有和太阳同步的轨道,在地球上空850-900公里处绕地球作“两极之旅”。

  “风云二号”系列则是静止卫星,它们高悬在赤道上空约36000公里处,可覆盖地球近五分之一的地区,以与地球自转速度几乎同步的速度围绕地球转,以至它们看上去像是“静止”一样。

  中国是三个拥有“双眼”的国家之一

  据介绍,极轨气象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远洋航海、航空以及一些军事上所需的气象资料等;静止气象卫星则对灾害性天气系统,包括对台风、暴雨和植被生态动态突变的实时连续观测具有突出的能力。这样,这两种卫星就构成了一双全方位、点面结合的“天眼”。目前同时拥有“双眼”的国家全球只有三个:美国、俄罗斯、中国。

  气象卫星作用有多大

  气象卫星最重要的功用是预测并尽可能地降低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

  全球一年有25000人死于自然灾害。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000人丧生于自然灾害,财产损失约为5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亚洲是遭受灾害袭击最频繁的大陆,在1990-2000年期间,此地区自然灾害占所有事件的43%,并且80%的死亡人数是由此造成的。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人口达6亿多人次,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6%。

  全国44种自然灾害广东占了40种

  广东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在全国44种主要自然灾害中,广东占有40种,几乎无灾不有。广东平均每年发生的20-30次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春季有低温阴雨,初夏有强对流天气,4-9月为暴雨季节,7-9月为台风活动季节,秋季有寒露风,冬季有低温寒害和霜冻害,春旱秋旱年年有。在对广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天气种类里面,台风、暴雨、寒潮、干旱和雷电分列前5位。

  台风预报百分百不漏

  “气象卫星最典型的一个减灾防灾例子是台风的预报,在没有气象卫星之前,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提前掌握台风形成的消息。但现在不同,只要海面上一形成台风眼,就可以从卫星云图上观看到”。

  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大厅里,翁站长让我们看一台电脑上显示的某张云图。这张图上一个白色的螺旋形旋转的巨大云团正在形成。这是昨天刚接收到的一张卫星云图,显示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刚刚形成了一个台风。

  翁站长表示,现在的台风预报已经可是称得上是“百分百不漏”,甚至可提前一个月就目睹它的诞生与成长,并预报其走向。

  “天眼”观天作用大

  此外,通过气象卫星发送的云图上河流直径粗细的变化,可以分析出洪涝干旱的状况如何;利用遥感资料制作的十分清晰的全球植被彩色合成图,可以监测全球作物的长势及植被的变化,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利用植被指数还可以监测干旱等级和大范围的蝗灾等病虫灾害;近年来最热门的沙尘暴,也因“天眼”居高临下地观测而“一目了然”。

  借助“天眼”,在2001年,广东省气象部门共发出暴雨预警信号454次、台风预警信号364次。

  “风云一号”家族小资料

  “风云一号”A星、B星分别在1988年和1990年的9月份发射,它们都是试验星,运行不久就终止寿命,成为“太空垃圾”,永远漂浮在地球上空。

  1999年5月发射的老三C星,至今稳定工作满三年,整整超期服役1年,是“风云”家族目前正常运行的成员中寿命最长的,现在仍全天连续不断地向地面发送高清晰度的图像资料。

  最年轻的D星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具有比其兄长们都要强大的功能与实力,从其获取的地球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可以进一步处理加工出全球洋面温度、全球洋面上空悬浮物(即气溶胶)分布、全球陆面植被分布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