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一代风流宋美龄横跨三个世纪(图)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于 2003-10-24 11:32:00
一代风流宋美龄横跨三个世纪
人民网10月24日电/蒋介石遗孀宋美龄北京时间24日11时17分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宋美龄出生于1897年,1996年,宋美龄答记者问时,这样说道:"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决不□且地活着"。
广为流传的所谓宋氏三姐妹"霭龄爱钱、庆龄爱国、美龄爱权"的说法,似乎已成定论。张紫葛先生的>一书,却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宋美龄原来绝不仅仅是美丽、风度、地位和权力的化身。现已年逾80高龄的张紫葛教授出身微寒,1938年自武汉大学毕业进入大公报,后巧遇宋美龄,并被赏识留用为秘书。张紫葛先生在其书中所述都是他所亲身经历,"一概本其原貌"。
关于蒋宋联姻,宋美龄初时拒绝(甚至始终不情愿)、宋霭龄积极包办、蒋介石为联美而婚等等传说几乎已是众人皆知,而此书中却有难得一见的宋美龄亲口辩诬。当她听到自己的一位得力助手也相信这些传闻时,用指头敲着桌子说:"我的朋友,我简直没想到你也相信这些编造出来的谎言。"
宋美龄说,她1922年在孙中山家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他那对闪亮的眼睛告诉我:他是个英雄。...相比之下,远比我二姐夫(孙中山)英俊。"两人之间可以说是一见锺情,当即互换了电话号码,其后便开始鱼雁传书,感情与日俱增。
蒋介石也向孙中山吐露了此意,并想请宋庆龄帮忙,孙"大表赞同,而孙夫人则极为反对"。大姐宋霭龄初时也曾附和她母亲一道反对这宗婚姻,但后来都被宋美龄说服。"这项婚姻自始至终是我自己作主,与我阿姐何干?" (至于"委员长和我结了婚才走亲英美路线,更是天大的笑话。"
书中还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宋美龄在武汉保卫战中,冒着枪林弹雨,"四次到前线,五次差点送了命"的事迹。在桂永清军长被蒋介石下死命令24小时内夺回兰封县城,而手下两个师的兵力拼死强攻全部阵亡后,桂与部下光杆师长李良荣无言相对、泪如雨下之时,头带钢盔、身着军服的宋美龄竟然出现在阵地。
在71军死守河南富金山的第九天,前沿阵地战壕里的团长沈芝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夫人,您、您、您怎么来这儿啦?"军长宋希廉闻报后要来奉陪,也被宋美龄严令挡在了山头指挥部。宋美龄不但带来了最急需的武器弹药,还带来了蒋介石的亲笔信,还有自己真情的鼓励:"你们打得好!打得日寇闻风丧胆!" (在九江万家岭吴奇伟的第四军前沿阵地上,宋美龄和军长夫人龙文娱两位女中豪杰都是"军服绑腿,步履矫健",出没在日寇飞机狂轰乱炸之下的防空洞里,仅差一步之遥便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
她在阵前说:"这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我正该上火线。"她还是携带大批生活补给品,前往上海前线战地。当宋美龄的车队在上海越过阵地时,遭到日军猛烈炮火轰击,她的座车被炸翻,宋美龄的肋骨及脊椎多处受伤。当年的皮肉伤早已痊愈,但这些年来,每逢天气骤变,她的腰部还是因此酸痛不止。
1941年,宋美龄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身份力劝蒋介石,在昆明成立飞虎队,她设法邀请美国飞行员罗奇布鲁克为顾问,礼聘美国空军上校陈纳德为队长,重金募集美国空军退休人员。然而,当时中国在外交上仍是受人歧视,美军方百般阻挠中国成立飞虎队,美国务院也处处刁难,以拒发护照、不准出境、开除军籍来要胁飞虎队成员。但宋美龄坚持认为,组织飞虎队可以维护中国大西南与缅甸之间空间走廊的畅通,再者也能运送战略物资到重庆。美方阻扰成立飞虎队的情况,一直到开罗会议之前,才稍稍改变。后来飞虎队也频频立功,证实对抗战颇有助益。
就在筹组飞虎队的那年夏天,驻纽约的采购航空器材小组紧急向宋美龄报告,说美国可能将与日本妥协,方案也已拟妥,只等罗斯福总统认可。宋美龄担心美日一旦妥协,来自美国的战略物资势必随之断绝,中国很难独力抵抗日本的猛烈的攻击。宋美龄协同大哥宋子文与蒋介石一起密商,认为唯有英国才能制衡美国,因为美日妥协,有损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于是宋子文秘密前往美国,与媒体大亨鲁斯研究对策。经巧妙安排,鲁斯授意记者在香港报纸上透露出美、日准备妥协的消息。这一消息迅速传到了英国本土,再加上中国驻英国大使顾维钧居中穿针引线,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便决定与中国同时向美国施压。这时,宋子文又和鲁斯策划在《时代周刊》登出一篇来自英国伦敦的消息指出,英国普遍认为,若美国和日本妥协,就是和侵略者相互握手,是企图损害盟友的懦夫行径。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这篇报道,怒不可遏。于是,美日妥协方案只好不了了之,使得中国又一次避免了被美国出卖的危命运。最后,日本于同年12月7日,突袭夏威夷珍珠港,美国才正式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书中"我属于我自己"这一章,张紫葛写了一次他和宋美龄偶然单独相处的经历。某日批完公文之余,宋美龄要张紫葛"讲点有趣的故事,醒醒脑筋"。两人都谈及个人的"恋爱故事"。宋美龄说:"我年轻的时候有点重感情,多次接触爱情。自从进入政治生活,就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再也不曾想到别的了。"当时的张紫葛十分幼稚,冲口而出:"民间传说的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并被迫当场说出了这些传说的内容:"与前夫刘纪文明离暗不离、和吴国桢搞婚外恋、玩弄空军飞行员等等",并"以为她听了会暴跳如雷"。
岂知宋美龄听了却若无其事:"你对我毫无顾忌,太好了。人,尤其是政治领袖,最可怕、最可悲的,就是耳目闭塞。我和刘纪文根本没有结过婚,分手后更无私交来往"。至于吴国桢,作为部下、朋友,她仅信任、喜欢吴国桢而已。说到飞行员,宋美龄说,飞行员对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关系重大,她从这点出发,喜欢每个飞行员。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她拥抱、甚至亲吻他们,但她从来没想过要和他们中的任何人发生性关系。"我绝不是说,我成了神,我超脱了生物本能。譬如说,我拥抱飞行员、亲吻他们时,也常有本能的快感,甚至闪过性的冲动,但也只是一闪罢了,这是自然的嘛。你不知道,胡说八道攻击我的还多啦!可是,我一概不理。我照我认定的做人标准,勇往直前。我对我自己的行动负责,绝不掩饰,绝不赖帐,更不偷偷摸摸!"
宋美龄的一生可说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在名利、权财与魅力交织的历史漩涡里,她随中国走过动荡的岁月。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曾赴美进行"中国救济联盟"募捐之旅,当时她的激昂演说感动了许多美国人,令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从挺身站出呼吁团结抗日,到四巨头开罗会议上大显身手,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总是光芒四射,纵使如今蒋家王朝逐渐褪色,后世对这位"第一夫人"仍然怀念。
宋美龄通晓国际政治,外交手腕灵活,在早年曾被评选为全美国最受景仰的十大女性之一,在历史舞台上也总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宋美龄曾在美留学,外语流利。她聪慧灵敏,辩才出众,这都使她在美国社会享有崇高声望。1942年,宋美龄赴美,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便邀请她前往白宫作客,罗斯福总统夫人埃利娜更是把宋美龄视为自己子女般亲切款待。
由于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症,不良于行,平日都以轮椅代步,因此在第三任12年总统任期内,埃利娜经常代表丈夫亲访各地,鼓舞士气,与宋美龄在战时展现出的坚毅个性、带头奋进的女性风范,有许多相似之处。埃利娜对宋美龄心仪已久,因为两人不论在性格、处事风格、阅历都很相近。埃利娜对蒋、宋、孔家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再加上宋美龄英文流利,两人毫无语言隔阂,于是一见如故。罗斯福总统夫人不仅给宋美龄介绍华府名流,还为她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时出席的世界各国记者多达170人,美国着名出版家鲁斯曾多次替蒋宋家族在媒体着文介绍,鲁斯手下的期刊书籍在美国社会影响甚深,《时代杂志》更是多次刊登宋美龄的玉照及专访。当时,宋美龄在美国可说是"家喻户晓"。
宋美龄访美,万人争睹其风采的盛况,为美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宋美龄轰动",许多人都想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对于这位带有东方神秘面纱的女子,美国人原本以为她也是一位性格内向的东方女子。宋美龄用流利的英语在大各城市进行的演说,她那面带微笑的开朗性格,以及与生俱来的魅力,都使她与美国民众更为亲近,并获得种种好评。特别是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一场演讲,赢得国会议员热烈的掌声,一时佳评如潮。宋美龄落落大方,仪态从容,拥有出身贵族世家的雍容华贵,但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气。只见她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激昂愤慨,一直掌握着听众的情绪。演讲结束时,在经久的掌声中,罗斯福总统夫人把宋美龄拥入怀中,喜不自胜,并当场赞誉她是中国女性在美国国会讲台上发表演讲的第一人。
成功的演讲之后,宋美龄在美国进行募捐。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各大城市都有获得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的家庭主妇、工人们纷纷为苦难的中国人民慷慨解囊,尽力帮助浴血抗日的中国民众。美国人民捐款是如此热情,以至使美国政府在各大报头版向民众疾呼,不要忘了美国国内也有许多人亟待救济。
虽然美国一向以民族大熔炉自居,但仍免不了白种人的优越感,社会对有色人种存在排挤、轻视等现象。然而,宋美龄访美时,许多白人对她优美的仪态如疑如醉,凡是有宋美龄出现得公共场合,都有大批民众疯狂涌来,只是为了一睹宋美龄的风采。这使当时美国华侨的社会地位大大高升。
然而,岁月无情,随着蒋家势力逐渐消退,蒋夫人也日趋没落,从早年全美最受景仰的十大女性之一,渐渐平淡无闻。但蒋夫人曾经绽放的光芒,仍令后世难以忘怀。
宋美龄自1950年元月从美国回到台湾,直到1990年9月离台,在台生活总共有40余年的时间。从官方新闻看,她白天常陪蒋介石外出视察,实际上,宋美龄是一个十足的夜猫子。
当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的住处士林官邸,俨然是一个电影城,而且她又是一个标准的电影迷,看起电影来可谓没完没了。每天晚饭后,宋美龄只要兴致一来,就叫副官喊来放电影的师付,决定放什么片子。放电影的时候,士林官邸内不论官阶大小,都可以自由欣赏。
在美国呆过11年的宋美龄,比较欣赏外国片子,她看电影时全神贯注。但蒋介石对电影则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不过,他对60年代流行的黄梅调电影较感兴趣。电影的吸引力对夫妻两人也不一样,宋美龄是一定从头看到尾,蒋介石则是以自己的作息为量。蒋介石对电影通常只看个40分钟,看看时间快到9点了,便高声叫道:"好!停!"这时,电影机暂时关闭,开灯。蒋介石向宋美龄道声晚安,和随从一起上楼。等他们走后,宋美龄再继续看,这已经成为官邸的传统。因为蒋介石从没完整看过一部电影,他的随从人员也经常自我调侃说,进官邸以来,从来没看过一部完整的电影。宋美龄则是看完电影,再和其他人一起下象棋、聊天,要到□晨才休息。
那时,蒋介石与宋美龄是分房而居。等睡到日上三竿,约摸上午11点,宋美龄醒来,在床上吃早点,她的早点十分简单。午餐,宋美龄依然以素菜为主,加上一些鱼。晚餐的量比较多,但还是以精致清淡为原则。
"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之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这是年轻时的蒋介石写给宋美龄的情书中的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蒋对宋的爱慕。然而,婚后不久,蒋介石的红粉知已陈小姐掀起了一场场春闺风云。蒋介石的花边新闻不断,竟令宋美龄气得两度远走异国他乡,还曾经上演当场"捉双在床"的闹剧。爱也爱过,恨也恨过,如今年逾百岁的宋美龄回首这段情缘,或许时间使昔日的爱憎淡然消逝了。
1927年夏天,蒋介石面对清丽聪慧的宋美龄,彷佛坠入情网般写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之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这封信中,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情意表露无遗,像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大男孩一样,羞涩地等着她的回音。
为了宋美龄,蒋介石入教受洗,在宋霭龄的力促下,这桩富有政治权势前景的婚姻一拍即合。同年12月,他们就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美琪大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在这场轰动全球的世纪婚礼上,372位才华出众的上海美丽名媛,接待来自各地17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
据悉,当时单单是宋美龄的结婚礼服,上海一家国际英文报纸就以半个版来描绘:"新娘穿着一件漂亮的银色旗袍,白色的柔纱用一枝橙黄色的花别着,轻轻地斜披在身上,看上去非常迷人,她那美丽的桃花透孔面纱上,还戴着一个由橙黄色花蕾编成的小花冠,饰以银线的白色软缎拖裙从她的肩上垂下来。她穿着银白色的鞋和长裤,捧着一束白色和银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麝香石竹花和棕桐叶子。"
有人说这桩婚姻是"各取所需"的政治结合。不过,以当时宋家在上海的社会地位、才貌双全的宋美龄来看,除了蒋介石,确实再难找到门当户对的配偶,但不可否认,蒋宋联姻也使宋家在当时的中国各方面更上层楼。
宋美龄与蒋介石共同生活50年,如同弹指一挥间。随着蒋家淡出政坛,宋家影响力日渐式微,繁华落尽,宋美龄的晚年不复往日。这是她自己选择的婚姻,既享受了蒋家的荣光,但也担负了世人对蒋家的非难。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于 2003-10-24 11:32:00
一代风流宋美龄横跨三个世纪
人民网10月24日电/蒋介石遗孀宋美龄北京时间24日11时17分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宋美龄出生于1897年,1996年,宋美龄答记者问时,这样说道:"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决不□且地活着"。
广为流传的所谓宋氏三姐妹"霭龄爱钱、庆龄爱国、美龄爱权"的说法,似乎已成定论。张紫葛先生的>一书,却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宋美龄原来绝不仅仅是美丽、风度、地位和权力的化身。现已年逾80高龄的张紫葛教授出身微寒,1938年自武汉大学毕业进入大公报,后巧遇宋美龄,并被赏识留用为秘书。张紫葛先生在其书中所述都是他所亲身经历,"一概本其原貌"。
关于蒋宋联姻,宋美龄初时拒绝(甚至始终不情愿)、宋霭龄积极包办、蒋介石为联美而婚等等传说几乎已是众人皆知,而此书中却有难得一见的宋美龄亲口辩诬。当她听到自己的一位得力助手也相信这些传闻时,用指头敲着桌子说:"我的朋友,我简直没想到你也相信这些编造出来的谎言。"
宋美龄说,她1922年在孙中山家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他那对闪亮的眼睛告诉我:他是个英雄。...相比之下,远比我二姐夫(孙中山)英俊。"两人之间可以说是一见锺情,当即互换了电话号码,其后便开始鱼雁传书,感情与日俱增。
蒋介石也向孙中山吐露了此意,并想请宋庆龄帮忙,孙"大表赞同,而孙夫人则极为反对"。大姐宋霭龄初时也曾附和她母亲一道反对这宗婚姻,但后来都被宋美龄说服。"这项婚姻自始至终是我自己作主,与我阿姐何干?" (至于"委员长和我结了婚才走亲英美路线,更是天大的笑话。"
书中还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宋美龄在武汉保卫战中,冒着枪林弹雨,"四次到前线,五次差点送了命"的事迹。在桂永清军长被蒋介石下死命令24小时内夺回兰封县城,而手下两个师的兵力拼死强攻全部阵亡后,桂与部下光杆师长李良荣无言相对、泪如雨下之时,头带钢盔、身着军服的宋美龄竟然出现在阵地。
在71军死守河南富金山的第九天,前沿阵地战壕里的团长沈芝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夫人,您、您、您怎么来这儿啦?"军长宋希廉闻报后要来奉陪,也被宋美龄严令挡在了山头指挥部。宋美龄不但带来了最急需的武器弹药,还带来了蒋介石的亲笔信,还有自己真情的鼓励:"你们打得好!打得日寇闻风丧胆!" (在九江万家岭吴奇伟的第四军前沿阵地上,宋美龄和军长夫人龙文娱两位女中豪杰都是"军服绑腿,步履矫健",出没在日寇飞机狂轰乱炸之下的防空洞里,仅差一步之遥便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
她在阵前说:"这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我正该上火线。"她还是携带大批生活补给品,前往上海前线战地。当宋美龄的车队在上海越过阵地时,遭到日军猛烈炮火轰击,她的座车被炸翻,宋美龄的肋骨及脊椎多处受伤。当年的皮肉伤早已痊愈,但这些年来,每逢天气骤变,她的腰部还是因此酸痛不止。
1941年,宋美龄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身份力劝蒋介石,在昆明成立飞虎队,她设法邀请美国飞行员罗奇布鲁克为顾问,礼聘美国空军上校陈纳德为队长,重金募集美国空军退休人员。然而,当时中国在外交上仍是受人歧视,美军方百般阻挠中国成立飞虎队,美国务院也处处刁难,以拒发护照、不准出境、开除军籍来要胁飞虎队成员。但宋美龄坚持认为,组织飞虎队可以维护中国大西南与缅甸之间空间走廊的畅通,再者也能运送战略物资到重庆。美方阻扰成立飞虎队的情况,一直到开罗会议之前,才稍稍改变。后来飞虎队也频频立功,证实对抗战颇有助益。
就在筹组飞虎队的那年夏天,驻纽约的采购航空器材小组紧急向宋美龄报告,说美国可能将与日本妥协,方案也已拟妥,只等罗斯福总统认可。宋美龄担心美日一旦妥协,来自美国的战略物资势必随之断绝,中国很难独力抵抗日本的猛烈的攻击。宋美龄协同大哥宋子文与蒋介石一起密商,认为唯有英国才能制衡美国,因为美日妥协,有损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于是宋子文秘密前往美国,与媒体大亨鲁斯研究对策。经巧妙安排,鲁斯授意记者在香港报纸上透露出美、日准备妥协的消息。这一消息迅速传到了英国本土,再加上中国驻英国大使顾维钧居中穿针引线,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便决定与中国同时向美国施压。这时,宋子文又和鲁斯策划在《时代周刊》登出一篇来自英国伦敦的消息指出,英国普遍认为,若美国和日本妥协,就是和侵略者相互握手,是企图损害盟友的懦夫行径。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这篇报道,怒不可遏。于是,美日妥协方案只好不了了之,使得中国又一次避免了被美国出卖的危命运。最后,日本于同年12月7日,突袭夏威夷珍珠港,美国才正式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书中"我属于我自己"这一章,张紫葛写了一次他和宋美龄偶然单独相处的经历。某日批完公文之余,宋美龄要张紫葛"讲点有趣的故事,醒醒脑筋"。两人都谈及个人的"恋爱故事"。宋美龄说:"我年轻的时候有点重感情,多次接触爱情。自从进入政治生活,就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再也不曾想到别的了。"当时的张紫葛十分幼稚,冲口而出:"民间传说的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并被迫当场说出了这些传说的内容:"与前夫刘纪文明离暗不离、和吴国桢搞婚外恋、玩弄空军飞行员等等",并"以为她听了会暴跳如雷"。
岂知宋美龄听了却若无其事:"你对我毫无顾忌,太好了。人,尤其是政治领袖,最可怕、最可悲的,就是耳目闭塞。我和刘纪文根本没有结过婚,分手后更无私交来往"。至于吴国桢,作为部下、朋友,她仅信任、喜欢吴国桢而已。说到飞行员,宋美龄说,飞行员对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关系重大,她从这点出发,喜欢每个飞行员。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她拥抱、甚至亲吻他们,但她从来没想过要和他们中的任何人发生性关系。"我绝不是说,我成了神,我超脱了生物本能。譬如说,我拥抱飞行员、亲吻他们时,也常有本能的快感,甚至闪过性的冲动,但也只是一闪罢了,这是自然的嘛。你不知道,胡说八道攻击我的还多啦!可是,我一概不理。我照我认定的做人标准,勇往直前。我对我自己的行动负责,绝不掩饰,绝不赖帐,更不偷偷摸摸!"
宋美龄的一生可说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在名利、权财与魅力交织的历史漩涡里,她随中国走过动荡的岁月。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曾赴美进行"中国救济联盟"募捐之旅,当时她的激昂演说感动了许多美国人,令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从挺身站出呼吁团结抗日,到四巨头开罗会议上大显身手,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总是光芒四射,纵使如今蒋家王朝逐渐褪色,后世对这位"第一夫人"仍然怀念。
宋美龄通晓国际政治,外交手腕灵活,在早年曾被评选为全美国最受景仰的十大女性之一,在历史舞台上也总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宋美龄曾在美留学,外语流利。她聪慧灵敏,辩才出众,这都使她在美国社会享有崇高声望。1942年,宋美龄赴美,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便邀请她前往白宫作客,罗斯福总统夫人埃利娜更是把宋美龄视为自己子女般亲切款待。
由于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症,不良于行,平日都以轮椅代步,因此在第三任12年总统任期内,埃利娜经常代表丈夫亲访各地,鼓舞士气,与宋美龄在战时展现出的坚毅个性、带头奋进的女性风范,有许多相似之处。埃利娜对宋美龄心仪已久,因为两人不论在性格、处事风格、阅历都很相近。埃利娜对蒋、宋、孔家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再加上宋美龄英文流利,两人毫无语言隔阂,于是一见如故。罗斯福总统夫人不仅给宋美龄介绍华府名流,还为她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时出席的世界各国记者多达170人,美国着名出版家鲁斯曾多次替蒋宋家族在媒体着文介绍,鲁斯手下的期刊书籍在美国社会影响甚深,《时代杂志》更是多次刊登宋美龄的玉照及专访。当时,宋美龄在美国可说是"家喻户晓"。
宋美龄访美,万人争睹其风采的盛况,为美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宋美龄轰动",许多人都想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对于这位带有东方神秘面纱的女子,美国人原本以为她也是一位性格内向的东方女子。宋美龄用流利的英语在大各城市进行的演说,她那面带微笑的开朗性格,以及与生俱来的魅力,都使她与美国民众更为亲近,并获得种种好评。特别是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一场演讲,赢得国会议员热烈的掌声,一时佳评如潮。宋美龄落落大方,仪态从容,拥有出身贵族世家的雍容华贵,但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气。只见她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激昂愤慨,一直掌握着听众的情绪。演讲结束时,在经久的掌声中,罗斯福总统夫人把宋美龄拥入怀中,喜不自胜,并当场赞誉她是中国女性在美国国会讲台上发表演讲的第一人。
成功的演讲之后,宋美龄在美国进行募捐。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各大城市都有获得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的家庭主妇、工人们纷纷为苦难的中国人民慷慨解囊,尽力帮助浴血抗日的中国民众。美国人民捐款是如此热情,以至使美国政府在各大报头版向民众疾呼,不要忘了美国国内也有许多人亟待救济。
虽然美国一向以民族大熔炉自居,但仍免不了白种人的优越感,社会对有色人种存在排挤、轻视等现象。然而,宋美龄访美时,许多白人对她优美的仪态如疑如醉,凡是有宋美龄出现得公共场合,都有大批民众疯狂涌来,只是为了一睹宋美龄的风采。这使当时美国华侨的社会地位大大高升。
然而,岁月无情,随着蒋家势力逐渐消退,蒋夫人也日趋没落,从早年全美最受景仰的十大女性之一,渐渐平淡无闻。但蒋夫人曾经绽放的光芒,仍令后世难以忘怀。
宋美龄自1950年元月从美国回到台湾,直到1990年9月离台,在台生活总共有40余年的时间。从官方新闻看,她白天常陪蒋介石外出视察,实际上,宋美龄是一个十足的夜猫子。
当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的住处士林官邸,俨然是一个电影城,而且她又是一个标准的电影迷,看起电影来可谓没完没了。每天晚饭后,宋美龄只要兴致一来,就叫副官喊来放电影的师付,决定放什么片子。放电影的时候,士林官邸内不论官阶大小,都可以自由欣赏。
在美国呆过11年的宋美龄,比较欣赏外国片子,她看电影时全神贯注。但蒋介石对电影则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不过,他对60年代流行的黄梅调电影较感兴趣。电影的吸引力对夫妻两人也不一样,宋美龄是一定从头看到尾,蒋介石则是以自己的作息为量。蒋介石对电影通常只看个40分钟,看看时间快到9点了,便高声叫道:"好!停!"这时,电影机暂时关闭,开灯。蒋介石向宋美龄道声晚安,和随从一起上楼。等他们走后,宋美龄再继续看,这已经成为官邸的传统。因为蒋介石从没完整看过一部电影,他的随从人员也经常自我调侃说,进官邸以来,从来没看过一部完整的电影。宋美龄则是看完电影,再和其他人一起下象棋、聊天,要到□晨才休息。
那时,蒋介石与宋美龄是分房而居。等睡到日上三竿,约摸上午11点,宋美龄醒来,在床上吃早点,她的早点十分简单。午餐,宋美龄依然以素菜为主,加上一些鱼。晚餐的量比较多,但还是以精致清淡为原则。
"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之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这是年轻时的蒋介石写给宋美龄的情书中的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蒋对宋的爱慕。然而,婚后不久,蒋介石的红粉知已陈小姐掀起了一场场春闺风云。蒋介石的花边新闻不断,竟令宋美龄气得两度远走异国他乡,还曾经上演当场"捉双在床"的闹剧。爱也爱过,恨也恨过,如今年逾百岁的宋美龄回首这段情缘,或许时间使昔日的爱憎淡然消逝了。
1927年夏天,蒋介石面对清丽聪慧的宋美龄,彷佛坠入情网般写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之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这封信中,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情意表露无遗,像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大男孩一样,羞涩地等着她的回音。
为了宋美龄,蒋介石入教受洗,在宋霭龄的力促下,这桩富有政治权势前景的婚姻一拍即合。同年12月,他们就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美琪大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在这场轰动全球的世纪婚礼上,372位才华出众的上海美丽名媛,接待来自各地17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
据悉,当时单单是宋美龄的结婚礼服,上海一家国际英文报纸就以半个版来描绘:"新娘穿着一件漂亮的银色旗袍,白色的柔纱用一枝橙黄色的花别着,轻轻地斜披在身上,看上去非常迷人,她那美丽的桃花透孔面纱上,还戴着一个由橙黄色花蕾编成的小花冠,饰以银线的白色软缎拖裙从她的肩上垂下来。她穿着银白色的鞋和长裤,捧着一束白色和银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麝香石竹花和棕桐叶子。"
有人说这桩婚姻是"各取所需"的政治结合。不过,以当时宋家在上海的社会地位、才貌双全的宋美龄来看,除了蒋介石,确实再难找到门当户对的配偶,但不可否认,蒋宋联姻也使宋家在当时的中国各方面更上层楼。
宋美龄与蒋介石共同生活50年,如同弹指一挥间。随着蒋家淡出政坛,宋家影响力日渐式微,繁华落尽,宋美龄的晚年不复往日。这是她自己选择的婚姻,既享受了蒋家的荣光,但也担负了世人对蒋家的非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