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美国总统布什告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将考虑向朝鲜提供安全保障,这种安全保障的方式可能是与朝鲜核危机有关的六国签署共同声明。这一消息近日被国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些舆论甚至认为,这是美国调整其对朝鲜政策的端倪。
平壤评估:华府依然坚持敌意
这一结论是对朝鲜半岛局势,尤其是对布什政府外交理念和决策流程的严重误判。有几个事实至少说明这一研判的不谨慎和不严密:
一、布什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的有关表态,支吾其词,语焉不详,为其愿意向朝鲜提供的安全保障设置了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限制条件,如“以书面形势固定下来”、“不是正式条约”、“不会经美国国会批准”等等。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称,布什上述表态,其实是明确排除的东西多于包含的东西。换言之,所谓的安全保障到底是什么东西,依然是一个谜。
二、美国内部考虑向朝鲜提供安全保障,非自今日始。早在今年四月北京三方会谈之后,华盛顿在评估三方会谈结果时,“鸽派”便已提出,美国有必要向朝鲜提供“非正式安全保障”。九月,华府内部又有消息说,布什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朝鲜的谈判策略,愿意逐渐解除对朝鲜的制裁,甚至有可能同意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条件是朝鲜必须同时撤出其核设施,并允许核查人员在其境内自由活动。
笔者当时撰文指出,华盛顿的让步,与其说是后退,还不如说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它意味着华盛顿将出台一套从政治、经济到军事的对朝鲜新策略;而就外交谈判层面而言,也意味着华盛顿将逼迫平壤将核危机谈判从核计划表层转入朝鲜半岛常规武器和军力部署的深层;而事情一旦进展到这一步,平壤将面临一个两难和被动的局面,局势可能非金正日所能掌控。
三、平壤方面一段时间来,也一直在对不断游移的华盛顿立场进行跟踪评估。就此次布什的表态而言,其可能发生的立场变化早在平壤掌握之中。就在布什向胡锦涛作出愿意提供安全保障的表态之前,十月十六日,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称美国的“非正式让步”并不显示其真正放弃对北韩的敌视立场,相反倒是布什面临明年大选而进行的策略调整。十月二十日,朝鲜在其东海岸至少试射了一枚岸对舰导弹。
面临大选,布什调整外交政策
无可否认,从今年八月开始,由于大选将临,尤其是美军在伊拉克陷于泥淖以及国内经济持续萧条,布什政府正在对其外交政策作出较大幅度的修正。其主基调是:在今后一年多时间里,美国在处理全球危机时不会采取象对伊拉克那样的强硬政策,而是趋于同国际社会妥协;具体说来就是不采取代价昂贵的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代价较小的外交活动。可以预见,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底前,除非再次发生美国本土遭到重大袭击事件,美国的对外政策走向基本上将以上述基调为主要指针。
最近的一系列迹象,显示了美国上述外交策略的调整:首先,在伊拉克问题上,随着“伊拉克稳定小组”的成立,“鹰派”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被严重削权,而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则迅速上升;其次,在中东局势和参加伊拉克维和部队方面,华盛顿都改变了原先的刚愎自用的外交做法,而转为相对平缓与温和;第三,在对华政策方面,美国最近也开始趋于平缓。布什之所以最终接受“鸽派”的意见,愿意对朝鲜作出部分让步,可以在这一大框架下找到答案。
以退为进,隐藏更大危险
然而,这一让步充其量只是策略性调整。布什对外政策的根本理念并未发生变化;见之于朝鲜核危机问题,华盛顿的根本战略依然未变。最近,美国国内出版了一本新书,题为《America Unbound:The Bush Revolution in Foreign Policy》,作者为资深的外交事务分析专家。该书认为,布什的单边主义外交思想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场革命,突破了战后美国外交的传统框架。
书中透露,一般人们认为,布什的外交思想是受到其身边的新保守主义人士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误解。该书引述内部资料证明,布什早在二零零零年大选前,便已确立了其外交思想的基本框架。因此,只要布什明年连任,其外交思想必定得以延续。
即便从最近布什的策略性调整来看,有可靠消息显示,美国方面的考虑是:在向平壤提供非正式安全保障的同时,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裁减常规兵力、销毁化学武器和弹道导弹、停止洗钱和国际走私,以及全部释放被绑架的日本人质;在经济改革方面,要求平壤从经济特区开始着手,邀请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技术人员现场传授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验,并逐步向其他地方推广。
美国的这一新策略,对平壤而言,不啻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的是朝鲜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方面的一个全新框架。因此,美国的新策略,既符合其内部大选的需求,同时也将把朝鲜逼到一个更为两难和危险的境地。
平壤评估:华府依然坚持敌意
这一结论是对朝鲜半岛局势,尤其是对布什政府外交理念和决策流程的严重误判。有几个事实至少说明这一研判的不谨慎和不严密:
一、布什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的有关表态,支吾其词,语焉不详,为其愿意向朝鲜提供的安全保障设置了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限制条件,如“以书面形势固定下来”、“不是正式条约”、“不会经美国国会批准”等等。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称,布什上述表态,其实是明确排除的东西多于包含的东西。换言之,所谓的安全保障到底是什么东西,依然是一个谜。
二、美国内部考虑向朝鲜提供安全保障,非自今日始。早在今年四月北京三方会谈之后,华盛顿在评估三方会谈结果时,“鸽派”便已提出,美国有必要向朝鲜提供“非正式安全保障”。九月,华府内部又有消息说,布什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朝鲜的谈判策略,愿意逐渐解除对朝鲜的制裁,甚至有可能同意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条件是朝鲜必须同时撤出其核设施,并允许核查人员在其境内自由活动。
笔者当时撰文指出,华盛顿的让步,与其说是后退,还不如说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它意味着华盛顿将出台一套从政治、经济到军事的对朝鲜新策略;而就外交谈判层面而言,也意味着华盛顿将逼迫平壤将核危机谈判从核计划表层转入朝鲜半岛常规武器和军力部署的深层;而事情一旦进展到这一步,平壤将面临一个两难和被动的局面,局势可能非金正日所能掌控。
三、平壤方面一段时间来,也一直在对不断游移的华盛顿立场进行跟踪评估。就此次布什的表态而言,其可能发生的立场变化早在平壤掌握之中。就在布什向胡锦涛作出愿意提供安全保障的表态之前,十月十六日,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称美国的“非正式让步”并不显示其真正放弃对北韩的敌视立场,相反倒是布什面临明年大选而进行的策略调整。十月二十日,朝鲜在其东海岸至少试射了一枚岸对舰导弹。
面临大选,布什调整外交政策
无可否认,从今年八月开始,由于大选将临,尤其是美军在伊拉克陷于泥淖以及国内经济持续萧条,布什政府正在对其外交政策作出较大幅度的修正。其主基调是:在今后一年多时间里,美国在处理全球危机时不会采取象对伊拉克那样的强硬政策,而是趋于同国际社会妥协;具体说来就是不采取代价昂贵的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代价较小的外交活动。可以预见,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底前,除非再次发生美国本土遭到重大袭击事件,美国的对外政策走向基本上将以上述基调为主要指针。
最近的一系列迹象,显示了美国上述外交策略的调整:首先,在伊拉克问题上,随着“伊拉克稳定小组”的成立,“鹰派”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被严重削权,而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则迅速上升;其次,在中东局势和参加伊拉克维和部队方面,华盛顿都改变了原先的刚愎自用的外交做法,而转为相对平缓与温和;第三,在对华政策方面,美国最近也开始趋于平缓。布什之所以最终接受“鸽派”的意见,愿意对朝鲜作出部分让步,可以在这一大框架下找到答案。
以退为进,隐藏更大危险
然而,这一让步充其量只是策略性调整。布什对外政策的根本理念并未发生变化;见之于朝鲜核危机问题,华盛顿的根本战略依然未变。最近,美国国内出版了一本新书,题为《America Unbound:The Bush Revolution in Foreign Policy》,作者为资深的外交事务分析专家。该书认为,布什的单边主义外交思想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场革命,突破了战后美国外交的传统框架。
书中透露,一般人们认为,布什的外交思想是受到其身边的新保守主义人士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误解。该书引述内部资料证明,布什早在二零零零年大选前,便已确立了其外交思想的基本框架。因此,只要布什明年连任,其外交思想必定得以延续。
即便从最近布什的策略性调整来看,有可靠消息显示,美国方面的考虑是:在向平壤提供非正式安全保障的同时,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裁减常规兵力、销毁化学武器和弹道导弹、停止洗钱和国际走私,以及全部释放被绑架的日本人质;在经济改革方面,要求平壤从经济特区开始着手,邀请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技术人员现场传授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验,并逐步向其他地方推广。
美国的这一新策略,对平壤而言,不啻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的是朝鲜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方面的一个全新框架。因此,美国的新策略,既符合其内部大选的需求,同时也将把朝鲜逼到一个更为两难和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