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ween in Canada
-在加拿大过“鬼节”
任素贞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每年的阴历十月初一是中国的“鬼人节” ,是专门祭奠家中已经去世的冥冥之人的日子。人们来到死者的墓前,摆上供品,烧香磕头,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悼与思念。上大学后,从课本上和人们的交谈中也时常听到有关洋人过鬼节的事情,但终究是人云亦云,从未身临其境体味过。我时常遐想一向性情洒脱、善于嘻戏,甚至是“恶作剧” 的西方人在过鬼节时候,是否会去抓一些或者是制造一些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青面獠牙、蓬头垢面“的鬼来凡间大闹一番呢?
在多伦多这个典型的维多利亚区生活了半年多,我对周围的一切从陌生到熟悉,对各家门前的花草树木、水车曲径了如指掌,家家门前不断变换的装饰就像一张张日历,标识着四季的更替,大小节日的沓至。深秋时节,漫步在如火如荼的枫林间,踏足在沙沙作响的行人道上,我突然发现黄昏夕阳下,家家户户的庭院草地上都布置了几座假坟,几个骷髅头骨,门前还有用竹竿竖起的巫婆随风飘扬。户户门前都放置了一个挖空了心的南瓜,南瓜内烛光灼灼,仿佛南瓜小精灵人降临人间。哦,我盼望已久的“鬼节” 已悄然而至了,正是这盏盏南瓜灯点亮了孩童的心扉,它是户主欢迎孩童敲门索取糖的信号。
我所称的“鬼节” ,即万圣节(Halloween) ,在北美流行已久。本来罗马教会与英国教会的万圣日( All Saint's Day) 定在11月1日,罗马教会同时规定信徒在这天望弥撒,英国中世纪称这天为All Hallow's, 将10月31日称为万圣节(Halloween, Hallow's Eve) 。如今万圣节的宗教色彩愈来愈淡,不过是孩子们的节日而已,然而营造节日氛围自然还得靠大人们张罗。万圣节的前一个周末,房东Elena专门驱车带我来到一家大型超市“鬼节饰物”专卖区,在这儿,从骷髅、假发、面具到扮鬼的各种服饰应有尽有。面对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道具、饰物,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个念头,感到精明的商家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商机,孩子们的开心之时,便是商家们大饱中囊之际,难怪就连圣诞节的促销也来得一年比一年早了。
回到家,我和Elena便房前屋后的忙了起来,把南瓜面具往车库两旁的灯上一套,就有了“南瓜掺望员” ,这样, 一来省却了重拉电线的麻烦,二来车库前还增加了两位义务岗哨,日夜坚守,看家护院.我们把从超市买回印有“鬼童” 的塑料袋装满落叶杂草,扎上口,摆到门廊前的楼梯上,这些鼓鼓囊囊的袋子俨然是几个蹲在台阶上玩耍的孩子,而在我看来更象孩提时的我,坐在台阶上,眼巴巴地等待下班归来的父母,急于打开他们的手提包,看看今天他们又带回了什么好吃的。
在我住的那条街的尽头也有一栋硕大的房子,主人是个中学校长,难怪他家门前的装饰那样别致、周全,就连庭院前草坪中央的那棵松树上都悬挂着十几具“吊死鬼” ,我不仅没有感到阴森、恐惧,而是透过这装饰,仿佛看到了男女主人为了孩子们节日快乐的匠心独运,由衷地感到真正理解关心孩子们的还是这些园丁。我举起手中的相机,变换着角度,提前过了一把“鬼节瘾” 。
或许是因为人到中年的我依然童心不泯,或许是因为我太急于拥有加拿大过鬼节的感受,或许是因为好友Lina 又恰好在那天加盟与我入住同一屋檐下,那天的我真的就像个八、九岁的孩子,兴奋异常。为给Lina接风,我特邀Elena 和 前来送行的Diane共入午餐,饱餐了一顿“三鲜水饺” 。吃罢,大家围桌寒暄几句,煮好的咖啡都没来得及品完,就嚷嚷着“时装大赛”立马开始。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那天可是四个女人,那就全是戏了。可谓是中西合璧,首先是大家身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旗袍、唐装粉抹登场,瞧 ! Elena穿上我的唐装是不是也很古典?
继而是装以西方风格的晚礼服、职业装亮相,然后进入主题---西方终极装束---扮鬼相。买回的假发、巫婆帽都被派上了用场,大家浓妆艳抹,可无论怎样乔装打扮,都无法与“鬼” 妣美,充其量不过是几个跳粱小丑!
不知不觉中夜色已悄悄降临,家家户户的房前都有了一个从南瓜里向外张望的人。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门铃声,一批批扮相各异的孩子们出现在眼前,他们有的一头披肩白发,配衬上鲜艳耀眼的服装,有的画上脸谱,像鬼,更像一幅幅京剧脸谱杰作。房东Elena的大孙子Anthony 眉毛描得又粗又浓,下眼敛涂上深黑的眼影,使本来就够大的一对眸子,看上去就像两个黝黑深邃的洞,上下唇拢不到一起,满口大牙一个劲儿地朝外呲着,活脱一个金庸小说中的“侠客” 再现;小孙子 Alex一身黑装,大红领子高高地竖着,一块儿白布遮住了半边脸,也许担心白布会随时掉下来,他始终仰面朝天,整个一个“蒙面大盗” 。
孩子们手中都持有一个大布袋,挨门挨户地进门便说:“ Trick or treat! Money or eat! ” 大人们都以愉快的心情、笑脸盈盈地接待这些特殊的小客人,端出早已备好的糖果、小吃等,慷慨地往孩子们的大布袋子里装,一边口里还念念有词:“You got the treat! ” 我尽了一会儿大人的职责,再也按奈不住了,拉着Lina戴上假发、巫婆帽,也加入了“Treat or trick” 一族。街坊的朋友们被我们的“壮举” 逗得开怀大笑,我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童趣,重温童趣!
回到自己的房间已将近九点,稍做调整,刚刚进入读书状,被身后突来的一声怪叫吓了一跳,回头望去,更是魂不守舍、惊恐万状,莫不是真的“鬼来了” ?来者身披大白袍,头上蒙着一层银灰色的面罩,金黄色的头发在银灰色面罩的虚掩下,灯光下,好似光秃秃的头上抹了一层彩色涂料,铁青的脸上一张血盆嘴大开,一排金黄的大牙直冲我呲咧着,手里还举着一把明明晃晃的刀。见我真的害怕了,来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赶紧将头上的面罩拽下,原来是Elena 的亲家母Maria。虽说我受惊不小,可我真的非常感激Maria的恶作剧,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鬼节的“鬼气” 。
来到楼下客厅,大家仔细探究了Maria的道具。原来,用来蒙头的面罩是Elena儿媳妇的银灰连裤袜,金黄的大门牙是桔子皮的雕刻品,白色长袍是她的披肩,而那把亮铮挣的刀则是她顺手从厨房摸起的我从国内带来的切菜刀。谁曾想这刀还能在这种场合露峥嵘。洋人的刀都是像匕首那种式样的长刀,用我们的刀切菜,洋人行动笨拙、很不在行,然而作为“鬼魔” 挥舞大刀,"草菅人命",那持刀的一招一势倒也功夫不浅。大家趁兴又是一番装扮,留下了这张 “美魔名女”照。
我加拿大的鬼节将成为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我愿尽我所能将这” 鬼节“展示给我的学生、朋友。
附笔:
在六、七十年代,结伴来取糖的多是10岁以下的孩子,近一、二年却换上了15岁或更年长的大孩子。当年幼童的天真浪漫变成了现在大部分孩子的粗暴无礼,更使人忧虑的是,贼人乘机假扮大孩子窜门而入。近来,传媒频频报道有恶作剧者在糖果中下毒或在苹果中放刀片,所以政府呼吁父母必须检视糖果,才可让孩子吃,但还是时有悲剧发生。
2001年11月1日于多伦多
-在加拿大过“鬼节”
任素贞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每年的阴历十月初一是中国的“鬼人节” ,是专门祭奠家中已经去世的冥冥之人的日子。人们来到死者的墓前,摆上供品,烧香磕头,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悼与思念。上大学后,从课本上和人们的交谈中也时常听到有关洋人过鬼节的事情,但终究是人云亦云,从未身临其境体味过。我时常遐想一向性情洒脱、善于嘻戏,甚至是“恶作剧” 的西方人在过鬼节时候,是否会去抓一些或者是制造一些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青面獠牙、蓬头垢面“的鬼来凡间大闹一番呢?
在多伦多这个典型的维多利亚区生活了半年多,我对周围的一切从陌生到熟悉,对各家门前的花草树木、水车曲径了如指掌,家家门前不断变换的装饰就像一张张日历,标识着四季的更替,大小节日的沓至。深秋时节,漫步在如火如荼的枫林间,踏足在沙沙作响的行人道上,我突然发现黄昏夕阳下,家家户户的庭院草地上都布置了几座假坟,几个骷髅头骨,门前还有用竹竿竖起的巫婆随风飘扬。户户门前都放置了一个挖空了心的南瓜,南瓜内烛光灼灼,仿佛南瓜小精灵人降临人间。哦,我盼望已久的“鬼节” 已悄然而至了,正是这盏盏南瓜灯点亮了孩童的心扉,它是户主欢迎孩童敲门索取糖的信号。
我所称的“鬼节” ,即万圣节(Halloween) ,在北美流行已久。本来罗马教会与英国教会的万圣日( All Saint's Day) 定在11月1日,罗马教会同时规定信徒在这天望弥撒,英国中世纪称这天为All Hallow's, 将10月31日称为万圣节(Halloween, Hallow's Eve) 。如今万圣节的宗教色彩愈来愈淡,不过是孩子们的节日而已,然而营造节日氛围自然还得靠大人们张罗。万圣节的前一个周末,房东Elena专门驱车带我来到一家大型超市“鬼节饰物”专卖区,在这儿,从骷髅、假发、面具到扮鬼的各种服饰应有尽有。面对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道具、饰物,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个念头,感到精明的商家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商机,孩子们的开心之时,便是商家们大饱中囊之际,难怪就连圣诞节的促销也来得一年比一年早了。
回到家,我和Elena便房前屋后的忙了起来,把南瓜面具往车库两旁的灯上一套,就有了“南瓜掺望员” ,这样, 一来省却了重拉电线的麻烦,二来车库前还增加了两位义务岗哨,日夜坚守,看家护院.我们把从超市买回印有“鬼童” 的塑料袋装满落叶杂草,扎上口,摆到门廊前的楼梯上,这些鼓鼓囊囊的袋子俨然是几个蹲在台阶上玩耍的孩子,而在我看来更象孩提时的我,坐在台阶上,眼巴巴地等待下班归来的父母,急于打开他们的手提包,看看今天他们又带回了什么好吃的。
在我住的那条街的尽头也有一栋硕大的房子,主人是个中学校长,难怪他家门前的装饰那样别致、周全,就连庭院前草坪中央的那棵松树上都悬挂着十几具“吊死鬼” ,我不仅没有感到阴森、恐惧,而是透过这装饰,仿佛看到了男女主人为了孩子们节日快乐的匠心独运,由衷地感到真正理解关心孩子们的还是这些园丁。我举起手中的相机,变换着角度,提前过了一把“鬼节瘾” 。
或许是因为人到中年的我依然童心不泯,或许是因为我太急于拥有加拿大过鬼节的感受,或许是因为好友Lina 又恰好在那天加盟与我入住同一屋檐下,那天的我真的就像个八、九岁的孩子,兴奋异常。为给Lina接风,我特邀Elena 和 前来送行的Diane共入午餐,饱餐了一顿“三鲜水饺” 。吃罢,大家围桌寒暄几句,煮好的咖啡都没来得及品完,就嚷嚷着“时装大赛”立马开始。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那天可是四个女人,那就全是戏了。可谓是中西合璧,首先是大家身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旗袍、唐装粉抹登场,瞧 ! Elena穿上我的唐装是不是也很古典?
继而是装以西方风格的晚礼服、职业装亮相,然后进入主题---西方终极装束---扮鬼相。买回的假发、巫婆帽都被派上了用场,大家浓妆艳抹,可无论怎样乔装打扮,都无法与“鬼” 妣美,充其量不过是几个跳粱小丑!
不知不觉中夜色已悄悄降临,家家户户的房前都有了一个从南瓜里向外张望的人。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门铃声,一批批扮相各异的孩子们出现在眼前,他们有的一头披肩白发,配衬上鲜艳耀眼的服装,有的画上脸谱,像鬼,更像一幅幅京剧脸谱杰作。房东Elena的大孙子Anthony 眉毛描得又粗又浓,下眼敛涂上深黑的眼影,使本来就够大的一对眸子,看上去就像两个黝黑深邃的洞,上下唇拢不到一起,满口大牙一个劲儿地朝外呲着,活脱一个金庸小说中的“侠客” 再现;小孙子 Alex一身黑装,大红领子高高地竖着,一块儿白布遮住了半边脸,也许担心白布会随时掉下来,他始终仰面朝天,整个一个“蒙面大盗” 。
孩子们手中都持有一个大布袋,挨门挨户地进门便说:“ Trick or treat! Money or eat! ” 大人们都以愉快的心情、笑脸盈盈地接待这些特殊的小客人,端出早已备好的糖果、小吃等,慷慨地往孩子们的大布袋子里装,一边口里还念念有词:“You got the treat! ” 我尽了一会儿大人的职责,再也按奈不住了,拉着Lina戴上假发、巫婆帽,也加入了“Treat or trick” 一族。街坊的朋友们被我们的“壮举” 逗得开怀大笑,我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童趣,重温童趣!
回到自己的房间已将近九点,稍做调整,刚刚进入读书状,被身后突来的一声怪叫吓了一跳,回头望去,更是魂不守舍、惊恐万状,莫不是真的“鬼来了” ?来者身披大白袍,头上蒙着一层银灰色的面罩,金黄色的头发在银灰色面罩的虚掩下,灯光下,好似光秃秃的头上抹了一层彩色涂料,铁青的脸上一张血盆嘴大开,一排金黄的大牙直冲我呲咧着,手里还举着一把明明晃晃的刀。见我真的害怕了,来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赶紧将头上的面罩拽下,原来是Elena 的亲家母Maria。虽说我受惊不小,可我真的非常感激Maria的恶作剧,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鬼节的“鬼气” 。
来到楼下客厅,大家仔细探究了Maria的道具。原来,用来蒙头的面罩是Elena儿媳妇的银灰连裤袜,金黄的大门牙是桔子皮的雕刻品,白色长袍是她的披肩,而那把亮铮挣的刀则是她顺手从厨房摸起的我从国内带来的切菜刀。谁曾想这刀还能在这种场合露峥嵘。洋人的刀都是像匕首那种式样的长刀,用我们的刀切菜,洋人行动笨拙、很不在行,然而作为“鬼魔” 挥舞大刀,"草菅人命",那持刀的一招一势倒也功夫不浅。大家趁兴又是一番装扮,留下了这张 “美魔名女”照。
我加拿大的鬼节将成为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我愿尽我所能将这” 鬼节“展示给我的学生、朋友。
附笔:
在六、七十年代,结伴来取糖的多是10岁以下的孩子,近一、二年却换上了15岁或更年长的大孩子。当年幼童的天真浪漫变成了现在大部分孩子的粗暴无礼,更使人忧虑的是,贼人乘机假扮大孩子窜门而入。近来,传媒频频报道有恶作剧者在糖果中下毒或在苹果中放刀片,所以政府呼吁父母必须检视糖果,才可让孩子吃,但还是时有悲剧发生。
2001年11月1日于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