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我还算半拉"愤青",还不太懂事 (一) zt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wuwei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wuwei

初级会员
VIP
注册
2002-01-30
消息
11,781
荣誉分数
578
声望点数
273
姜文:我还算半拉"愤青",还不太懂事 (一) zt



  一流的好演员是你看他的戏会忘了好坏,跟着走了

  二流的是看他的戏你会叫好

  三流的是你能看出毛病来的

  四流的你会对他表示同情,多不容易呀

  记得作家王朔好像说过这么句话,原话记不太清了,大意是:如果你看了一
本非常好的小说,你就会很想去认识(了解)这个作家。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
是:因为你被作品感染了,打动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于是爱屋及乌
地会对创造了它的人产生好感,好奇,甚至是一种崇拜。如果将这句话的含义引
申到电影里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被一部好电影或者一个好角色打动了,
你也会非常想去了解这个电影或者角色的创造者。姜文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在无数
电影观众心目中,用作品打动你感染你,进而使你对他产生强烈好奇的一位电影
人。

  最近,在青年导演陆川广受期待与好评的电影处女作《寻枪》里,姜文扮演
了一个丢了枪的警察马山。带着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姜文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
导演的这次合作等等诸多疑问,本报记者最近专访了主演并监制这部电影的姜文。

  采访时间是4月26日下午6点半,地点是北京日坛公园附近一座古香古色的套
院中的一家餐厅。刚刚结束在某网站与影迷网上聊天的姜文,以及《寻枪》的导
演陆川、电影学院教授倪震老师等人准时到达。

  一见面,记者上前与姜文打招呼,姜文的亲切随和使记者大感意外(早就听
说姜文很狂,采访起来很困难),他握住记者的手说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完全
没有传说中“大腕儿”的架子。

  话题自然从《寻枪》开始。知道姜文在贵州生活过,我们的谈话就从《寻枪》
中的贵州方言谈起―――

  宁静和伍宇娟是中国最独特的两个女演员

  记者:你原来在贵州生活过一段时间,那么《寻枪》中你用的贵州方言,是
你一直没丢下呢还是为了这部电影又重新拣起来的?

  姜文:那得拣。我6岁前在唐山,10岁以前6岁以后在贵阳,所以6到10岁这4
年说的就是贵州话,你要不说贵州话跟小孩们都没法儿玩,后来到北京就给改回
来了。(贵州话)我听起来都特别亲切,但是好久没说了,不过回去几天就能恢
复过来。

  记者:对你而言,通常对于角色的职业身份的适应需要多长时间?

  姜文:当然时间越长越好了。所以过去演员有下生活的说法,都是戏剧学院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套东西,《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谈到
过这点,这也是演员创作最起码的(依据)。现在都瞎演了,都无所谓了(姜文
显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其实这种在戏剧学院受的训练对我们日后的表演非常
有好处。

  记者:《寻枪》中是有你很多中戏的同学和你合作吗?你是否也参与了演员
的挑选工作?对他们有何评价?

  姜文:其实《寻枪》整个班底几乎都是《鬼子来了》的人。实际上演员都是
我提的。宁静是贵阳人,伍宇娟是湖南人,其他两个演员是四川人,刘小宁小的
时候也在成都呆过,所以我们是故意找的这些演员。因为四川话湖南话跟贵州话
很像,贵州人能听出来,外地人根本听不出来多大区别。我想着重说说伍宇娟和
宁静这两个女演员。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她们口音上容易接近角色,二我觉得她
们是中国最独特的两个女演员。这两个人的脸(给人感觉)特别不确定,让人看
了会有种危险感,她做什么你都信,可能什么都做得出。这一点对于演员来说是
非常好的条件,所以这两个人是我心目中最出色的女演员的样子,对于这个戏也
是最合适的。

  有机会我还会再做这样的事

  记者:这次与年轻导演陆川的合作,是否与当年自己做导演拍摄第一部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遇到的诸多困难与无助感有关?

  姜文:这个说来话长。从几方面说吧,第一,我觉得陆川有一个非常精彩的
剧本,并且用非常正式的方式―――一封信贴在剧本上托人送给我。我挺喜欢这
种做法,不像个骗子做的事,踏实;第二,剧本写得不错,见到这个人我也觉得
我愿意跟他合作。有人问我说你跟一个年轻的导演合作风险多大呀,我说有什么
风险呀,有名的导演照样有风险,也有拍砸的时候,江郎才尽的时候,给我带不
来欣喜的时候,我知道他的两把刷子抡出来是个什么样。都是炒作的欣喜而已,
我不指望什么腕儿能给我添彩儿,如果有也是因为投资大、挣钱多。但是我从做
演员那天就不是把它(拍戏)当成生意做的,80年上戏剧学院是因为喜欢演戏才
去的。演戏能挣钱了我不拒绝,可是你要让我为了挣钱放弃一部好戏,那我不干。
所以年轻导演与名导演比没有劣势只有优势。

  另一方面,当年我做导演拍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遇到很
多的困难,没什么人帮助我,除香港人台湾人投资以外,能帮助我的就是摄影师
和演员。斯琴高娃老师听说我要拍戏,她连本子都没看就来了。演日本鬼子松井
的老演员方化老师,生着病,我对他说特想跟您合作。这些老演员在我心目中的
位置特别高,超过好莱坞那帮多少倍。我见到方化我会哆嗦,而他见了面还给我
鞠躬,说:你给了我第二次艺术生命。我觉得他们给我的这种信任和帮助是特别
可贵的。当初我战战兢兢地找他们,可能就像陆川找我似的,但是人家那回答那
感觉对我的触动……(姜文显得很动情)所以我觉得除了这些支持以外得不到其
它任何支持。甚至好多人,尤其做导演的老是希望我这儿出点毛病,你知道吗,
呵呵……还有凯歌导演给了我意外的帮助,我当时特别感动。最后在紧要关头没
钱的时候,德国导演施隆多夫(《铁皮鼓》导演)看了一段样片,说这小子片子
拍得不错,然后花了18万马克帮我把后期做完了,我受到了很大震动和教育。所
以后来看到陆川给我写的信、见到我的眼神,我就想这事不能算了。不就是没人
信他吗?凭什么不信他呀,是因为他没拍过,没拍过才应该信他呢!拍过了就没
有信不信的问题了。最后在韩三平和王中军(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老板)
的资金的有力支持下,事儿就办成了。所以,我觉得有机会我还会再做这样的事,
并且我希望大家都做这样的事。

  太懂事儿的导演没意思

  记者:你觉得现在年轻导演与上一代导演相比优势与不足有哪些?

  姜文:我觉得他们没什么不如上一代的,上一代有的是经验而已,但是经验
对于创作往往是有害处的。他们有的是优点,最本质的就是那种“愤青”和“不
懂事”。太懂事儿的导演没意思,他能做什么呀?八面玲珑的那种搞不了创作,
就是“想不开”的那种人才能搞创作。张艺谋拍《红高粱》时候就天天想不开,
那种感觉特别可爱,所以片子拍出来有劲儿。我看贾樟柯身上有这种劲儿,我拍
《阳光灿烂》和《鬼子来了》时候也是,已经完全不懂人事了。否则你怎么能把
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给叼出来呢?对方方面面都特懂事就不懂怎么拍电影了,直接
搬外交部去得了,那不是搞创作的人。

  其实大家的“枪”都丢了
 
姜文:我还算半拉"愤青",还不太懂事 (二) zt

--------------------------------------------------------------------------------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相会在银河 ] [ 帮助 ]

--------------------------------------------------------------------------------

送交者: -世中 于 May 22, 2002 at 22:29:21:

In Reply to: 姜文:我还算半拉"愤青",还不太懂事 (一) zt posted by -世中 on May 22, 2002 at 22:28:01:

  记者:拍摄《寻枪》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姜文:这个没法回答。如果非要说就是进度出奇的快和顺利,整个拍摄周期
才39天。贵州老阴天,可是我们要什么天有什么天。

  记者:看《寻枪》的剧本时最有感触的是什么?

  姜文:我不敢说,怕惹事(笑)。其实除了剧本和(陆川)做事的方式好以
外,还有一点我一直没说过,就是我自己当时就是那个状态。“枪”丢了?我的
“枪”就丢了。我被缴械了,“家伙儿”没了,呵呵……我觉得只能那个时候演,
我这个感觉有地儿宣泄了。正糟着心呢,不用演,还能给剧本以不止表面上的那
种丰富。其实大家的“枪”都丢了,只不过有人没发现罢了。

  当记者问到《鬼子来了》的时候,姜文似乎有一肚子话要说。尤其是说到关
于日本一直竭力想要掩盖当年侵略屠杀中国人的罪行时候,姜文显得有些激动,
并且对于这部影片未能最终通过审查表示遗憾和有些想不通。“我还是有点儿解
不开扣,所以我还算半拉‘愤青’,还不太懂事。呵呵!”

  我演爱情片会比我以前任何一个角色演得都好

  记者:听说你最喜欢的电影是黑泽明的《保镖》?

  姜文:是最喜欢的之一。《保镖》是黑泽明拍得比较帅气的片子,也是他最
上座的片子,(拍得)很干净。其实黑泽明不是我最喜欢的导演,我原来最不喜
欢他。刚上中戏那会儿看《罗生门》我还纳闷,这什么破电影呀这么有名?不懂。
主要是不喜欢日本人那股劲儿,一惊一乍的。多少年后《鬼子来了》去戛纳有人
评论说有黑泽明的味道,我这个糟心呦!后来我就重看,看看他的东西到底哪好,
(结果)发现《七武士》、《罗生门》确实拍得好,我产生了共鸣,跟它有了呼
吸感,我知道黑哥要说什么了。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演一部爱情片,感情戏,特纯情的那种?

  姜文:(马上接)愿意呀!这个我最拿手。就没人想到过这个我最拿手,我
现在觉得别人演的那些感觉都不对,差着十万八千里。我话也不能说太大了,如
果现在有人找我演,我觉得会比我以前任何一个角色演得都好。

  一个演员的不确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中国其他男演员里有没有你觉得不错的?

  姜文:我觉得中国男演员最好的有葛优、赵本山。还有两个,一个叫王劲松,
一个叫孙红雷,我将来拍戏会找他们(合作)。赵本山其实是个非常好的演员,
他只是让小品演局限了。其实我觉得形容一个好演员什么话都不能形容,惟一可
以形容的就是“他是一个好演员”。我觉得我要有幸让他们为我演一部戏,那将
是我最幸福的一件事。

  记者:你认为最好的世界级的演员有谁?

  姜文:他俩(王劲松和孙红雷)就是世界级的好演员,比很多好莱坞演员要
棒。好莱坞有好多演员都是傻子,根本不会演戏,什么凯文・科斯特纳呀,汤姆
・克鲁斯呀,都是傻子。白兰度是好的,德尼罗是好的,尼克尔森是好的,爱德
华・诺顿是好的,丹尼尔・戴・刘易斯是好演员。女演员好的有斯特里普,格伦
・克洛斯(《致命的诱惑》主演)。《天生杀人狂》里那女孩(朱丽叶・刘易斯
)是好演员。一流的好演员是你看他的戏会忘了好坏,跟着走了;二流的是看他
的戏你会叫好;三流的是你能看出毛病来的(笑);四流的你会对他表示同情,
多不容易呀。一个演员的不确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还有极端性和幽默感,这些最
后会形成一个演员的可塑性。葛优身上有这点,你看《霸王别姬》他说那句台词
的时候我会毛骨悚然,我觉得他是难得的好演员,现在却被当成装傻充愣的代表
了。巩俐身上也有这种气质,但是拍她的人都没有展现出她这种气质。《红高粱》
和《菊豆》里有一些。现在被用没了,有点可惜。我觉得咱们中国有世界一流的
演员,世界一流的摄影师,世界一流的导演?这比较可疑(众笑),世界一流的
编剧是肯定没有。

  记者:你自己身上有这种不确定性吗?

  姜文:我就不说我自己了吧。起码我已经给大家造成了很大误会了,这就是
不确定性带来的,所以大家怀疑我是不是能演一个情圣(笑)。其实那个(角色
)离我最近(众笑)。但是大家都误认为我是《红高粱》那样的,我很幸灾乐祸。
姜文边吃边对旁边的倪震老师说:这哥儿俩问的问题挺有意思,一般人不问这些
问题。

  我的话剧正在计划当中

  记者:对于圈内外对你的一致赞扬有何感触?

  姜文:那就坏了(笑),这太可怕了。有人问我《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不是
中国新电影的方向,我断然拒绝。这不是虚伪,首先我很高兴,但是不能那样(
说),那(电影)就变成太单一的一个方式了。

  此时导演陆川问姜文:“电影学院和中戏现在像你这种类型的有力度的演员
几乎没有了,你觉得是不是教育的原因?”对此,姜文说:“我不同意这个(说
法)。社会也在变化,我们上学时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还有,
现在没了。现在都是一下课大款们就把戏剧学院小蜜(女生)开车接走。这就是
社会变化带来的代价,大浪淘沙,乱七八糟被淘出去了,剩下的就是好的。比如
王劲松和孙红雷。”

  记者:你还会演话剧吗?有没有想过以后当老师,把表演经验转向教学方面


  姜文:(话剧)正在计划当中,而且可能会有葛优出现。我是中戏戏剧研究
所的老师,我给中戏好几个班上过课。在教学方面我的作用可能会微乎其微,我
觉得做一个东西来看可能更重要。就是往中国电影这个大池子里砸一大砖头进去。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得先夺“枪杆子”,光当秀才不行。你是不是
觉得我白话儿半天像老师呀(笑)?

  现在好多人都把我当姜武了

  记者:听说说你喜欢看《空镜子》?

  姜文:喜欢,非常好。(写的)都是平民小事,但是不俗,很干净,不凌乱。
演员也选得好,其实一个好导演有一半才华在于他会不会选演员。科波拉冒着找
不到投资的危险坚持用白兰度演《教父》,结果成了一部经典,如果没有白兰度

  《教父》就是一部很庸俗的电影。

  记者:姜武的表演也是越来越成熟了并且很受观众欢迎。

  姜文:对,现在都是“哗”一帮子人跑过来对我说你是姜武吧?原来是把他
当成我,现在都把我当成他了。我已经开始警觉了,我觉得该遏制一下他了(笑
)。别看他蔫了吧唧的,但是很有心。小时候我4岁已经上学了,可他4岁了还不
会说话呢,说的都是自己造的话,出了我们家门没人听得懂。那会儿他说要在《
洗澡》里演一个傻子,我就发现这小子是有阴谋的。因为谢晋跟我们哥儿俩说过
你们俩都能演傻子,我当个乐儿就过去了,因为我坚信演员到了最高境界才能演
傻子,所以一直没敢动。没想到他动了这根筋了,把傻子给演了。

  我这一辈子是为电影活的

  记者:你还看好其他哪些年轻导演?

  姜文:我其实特希望不是学电影的人去拍电影,脑子里很干净,没有限制。
因为他不一定懂技术,要的是结果,于是超出技术之外的东西就产生了。孟京辉
的《像鸡毛一样飞》我很喜欢,张杨的《昨天》是个戏剧性很强的东西,很容易
拍得夸张,搂不住了,但是张杨控制得很好,处理得恰如其分,他没有被看上去
可以炫耀的东西诱惑,(拍得)很有节制,这个是很难得的。还有贾樟柯的电影
都很棒,《小武》和《站台》我都喜欢,我觉得其实在他很混的外表下面(其实
)特别的敏感。包括陆川的《寻枪》,既不是一个妥协的片子也不是一个自我陶
醉的片子,商业和艺术结合的很成功。

  导演陆川对姜文说:我觉得你很像电影学院的学生,而且是特别好的那种学
生,天天都在谈电影。

  姜文:(很调侃的)陆川你的观察是敏锐的,甚至是敏感的,但是你的总结
往往是错误的(众大笑)。天天在谈电影的人、执着要做一件事的人不一定都是
好学生。我接触过一些不被学校看作好学生的人,挺轴的。反正我这一辈子是为
电影活的,对我来说说别的都没有价值。我觉得只有拍电影有意思,演戏有意思。
只要说这个(电影)说5天都行,说别的就特没劲。有人说中国电影落后,其实各
行各业都落后,都有待于发展、提高,但是好事,说明这个国家有活力,年轻,
还有“愤青”的感觉。我觉得中国电影应该重新洗牌,换局,这样更彻底。

  谈话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姜文绘声绘色侃侃而谈。他的声音很沉,语速不急
不缓,严肃中不乏调侃,很尖锐也很幽默,聪明中透着狡黠,敏感而又大气,整
个过程更像是一堂妙趣横生的电影课,令人意犹未尽。姜文说他想办一次导演处
女作的影展,由他来主持,每个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参展,姜文认为一定挺振奋人
的。看着他那么有想法的样子,相信他的这一计划不久就会实现。

  世中王崴/文

  中国青年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