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佛陀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13-08-30
- 消息
- 4,516
- 荣誉分数
- 1,090
- 声望点数
- 223
ལེགས་པར་བཤད་པ་རིན་པོ་ཆེ་ཟ་མ་ཏོག་ལྟ་བུའི་གཏམ་ལས། ཞེ་སྡང་བྲལ་བར་མ་གྱུར་ན། །ཇི་སྲིད་འཚོ་བར་གནོད་དང་བཅས། །ཁྲོ་བ་གཅིག་པུ་བཅོམ་པ་ཡིས། །རྣམ་པར་སྡང་བ་ཐམས་ཅད་བཅོམ། །ཞེས་གསུངས།
《善說篋譚》:
若未離瞋心,生活定受損,若唯摧瞋心,一切損則滅。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藏文化微博
http://weibo.com/sdjzwh
--------------------------------------------------
敬錄自《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別人當面對自己拳打腳踢、強搶硬奪、惡語中傷以及暗中說些難聽刺耳的話等,我們不但不該對他們滿懷瞋怒,反而應當生起慈悲之心饒益他們。否則,如果隨著忿恨的心態所轉,就會導致所謂的“瞋恨摧毀千劫所積之資糧”的後果,《入行論》中說:“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又說:“罪業莫過瞋,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想到瞋恚的過患以後,我們隨時隨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單巴仁波切所說:“瞋敵乃是業力迷亂現,當斷瞋恚惡心當熱瓦。”
阿底峽尊者也曾親口說過:“不瞋作害者,若瞋作害者,如何修安忍?”
所以,當有人對自己出言不遜或無辜加害等等之時,我們如果能斷除自己瞋怒、懷恨的心理,就能淨除諸多罪障,依靠安忍可以圓滿廣大的資糧。因此需要將加害者看成上師一樣,所說的“若無生瞋境,於誰修安忍”也在於此。
當今時代有人說:“某某是一位好上師或好比丘,只是瞋恨心很大。”其實在世界上沒有一個比瞋恨更嚴重的過失了,怎麼會有瞋恨心大的同時又是一位好上師或者好比丘的人呢?如印度單巴仁波切也說:“百種貪心之業不及一剎那瞋心罪業大。”很顯然,口出此言的人並沒有懂得這一道理。
作為正法真正融入相續的修行人,身語意三門就像腳踩在棉花上或者米粥裡加入酥油一樣柔軟、調和。相反,自己成辦區區善事或護持一分淨戒就認為我已經如何如何了不起,相續中常常充滿我慢,對方言詞稍有不當便說:“他輕視、侮辱了我!”心中憤憤然、氣沖沖,這說明正法與自相續已經脫離開了,是自心絲毫也沒有得受法益的標誌。如金厄瓦格西說:“我們越聞思修行我執越重,而忍耐力比新肌(傷口或瘡口癒合時所生嫩肉)還弱,比心量狹小的衛藏厲鬼(當地一種鬼神,據說心胸狹窄嫉妒心極強,對其稍有不滿便立即製造違緣)更加暴躁易怒,這是聞思修已經顛倒的標誌。”
因此,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謙虛謹慎、身居卑位、身著破衣、恭敬上中下所有的人,以慈悲菩提心作為基礎,以正法調伏自相續,這才是修行的無誤要點,它已遠遠勝過了無益於自心成千上萬的高高見解及甚深修行。
--------------------------------------------------
http://www.xianmifw.com/treasure/book.php?id=7
安忍波羅蜜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
當遭遇怨敵傷害時,淺慧之人的瞋心會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就採取各種報復手段——當然,導致的後果也可想而知。
釋迦牟尼佛曾著重指出:所有痛苦與快樂,皆是源於自己以前的業力。如果把受苦的原因怪罪於外境與別人,而不知勵力懺悔業障,那只會增上無邊煩惱。就像一個患了膽病的人,隨意享用油膩食物,結果加重了病情,這時候他只該責怪自己,而不應遷怒於食物,對它大生瞋心。
——法王晉美彭措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每一次遇到別人為難你時、對你態度不好時、或者傷害你時,都是修遠離瞋恚的機會,這時不能放過,應當如法地思維、觀察善法,以正念提醒自己:我現在不能動瞋心,這一動瞋心就是火燒功德林,就是百萬障門開,就會損壞我多劫以來勤修的善根。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
再從正面想:現在我不生瞋心,就能消除多生的業障,就能修集很大的福德,就能成就安忍波羅蜜,所以我應當歡喜順受。像這樣思維好瞋恚的過患和安忍的利益後,就讓心安住不動,由此讓自己所行的善法達到圓滿。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
當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我們的一貫做法,是責怪和抱怨他人,但是,抱怨卻會使我們失去諸多訓練忍辱的機會,製造更多的罪惡和內心的痛苦,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放下抱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
我們自己的內心越清淨調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對我們造成的困擾和傷害就會越小,所以那些會激怒我們,讓我們感覺受到傷害和干擾的“可惡”的人和事,就像一位嚴苛的老師,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的問題。沒有它們,我們往往很難意識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
敬錄自 希阿榮博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
--------------------------------------------------
十分見效的美容秘笈——佛陀告訴我們:喜歡發脾氣的人,今生會長得越來越難看,來世還會投生為醜陋者。所以,若想長得漂亮,光用昂貴化妝品是不夠的,還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亂發脾氣,也不能動不動就口不擇言地傷人。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
用石頭打狗,狗不追人而反咬石頭;用石頭打獅子,獅子不追石頭而直接攻擊人。同樣,在遇到痛苦、打擊時,愚者只知一味怨恨外境,從來不往內觀察,看自己有何不足;智者卻明白痛苦並非來自怨敵,而是源於自己的煩惱,若沒有煩惱,怨敵再厲害也無濟於事。所以,不一樣的智慧,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佛經中說,我們的心一旦被瞋心之箭射中了,當下就會處於“無心”的狀態,所作所為極不明智,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幹什麼,直到事後冷靜下來,才開始後悔不已。瞋心之箭令人防不勝防,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警惕!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人如懷有瞋心,則始終得不到自在,連快樂的機會也沒有,別人更不會恭敬自己。想消除瞋心,我們就要想方設法修持自他平等,要懂得:自己喜歡快樂,別人也是;自己不願受苦,別人也是;如此推己及人,就知道別人在傷害自己時,也是身不由己,有他的煩惱纏縛,便不至於斤斤計較,甚至還祝願他盡早獲得安樂
敬錄自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的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
《善說篋譚》:
若未離瞋心,生活定受損,若唯摧瞋心,一切損則滅。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藏文化微博
http://weibo.com/sdjzwh
--------------------------------------------------
敬錄自《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別人當面對自己拳打腳踢、強搶硬奪、惡語中傷以及暗中說些難聽刺耳的話等,我們不但不該對他們滿懷瞋怒,反而應當生起慈悲之心饒益他們。否則,如果隨著忿恨的心態所轉,就會導致所謂的“瞋恨摧毀千劫所積之資糧”的後果,《入行論》中說:“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又說:“罪業莫過瞋,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想到瞋恚的過患以後,我們隨時隨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單巴仁波切所說:“瞋敵乃是業力迷亂現,當斷瞋恚惡心當熱瓦。”
阿底峽尊者也曾親口說過:“不瞋作害者,若瞋作害者,如何修安忍?”
所以,當有人對自己出言不遜或無辜加害等等之時,我們如果能斷除自己瞋怒、懷恨的心理,就能淨除諸多罪障,依靠安忍可以圓滿廣大的資糧。因此需要將加害者看成上師一樣,所說的“若無生瞋境,於誰修安忍”也在於此。
當今時代有人說:“某某是一位好上師或好比丘,只是瞋恨心很大。”其實在世界上沒有一個比瞋恨更嚴重的過失了,怎麼會有瞋恨心大的同時又是一位好上師或者好比丘的人呢?如印度單巴仁波切也說:“百種貪心之業不及一剎那瞋心罪業大。”很顯然,口出此言的人並沒有懂得這一道理。
作為正法真正融入相續的修行人,身語意三門就像腳踩在棉花上或者米粥裡加入酥油一樣柔軟、調和。相反,自己成辦區區善事或護持一分淨戒就認為我已經如何如何了不起,相續中常常充滿我慢,對方言詞稍有不當便說:“他輕視、侮辱了我!”心中憤憤然、氣沖沖,這說明正法與自相續已經脫離開了,是自心絲毫也沒有得受法益的標誌。如金厄瓦格西說:“我們越聞思修行我執越重,而忍耐力比新肌(傷口或瘡口癒合時所生嫩肉)還弱,比心量狹小的衛藏厲鬼(當地一種鬼神,據說心胸狹窄嫉妒心極強,對其稍有不滿便立即製造違緣)更加暴躁易怒,這是聞思修已經顛倒的標誌。”
因此,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謙虛謹慎、身居卑位、身著破衣、恭敬上中下所有的人,以慈悲菩提心作為基礎,以正法調伏自相續,這才是修行的無誤要點,它已遠遠勝過了無益於自心成千上萬的高高見解及甚深修行。
--------------------------------------------------
http://www.xianmifw.com/treasure/book.php?id=7
安忍波羅蜜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
當遭遇怨敵傷害時,淺慧之人的瞋心會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就採取各種報復手段——當然,導致的後果也可想而知。
釋迦牟尼佛曾著重指出:所有痛苦與快樂,皆是源於自己以前的業力。如果把受苦的原因怪罪於外境與別人,而不知勵力懺悔業障,那只會增上無邊煩惱。就像一個患了膽病的人,隨意享用油膩食物,結果加重了病情,這時候他只該責怪自己,而不應遷怒於食物,對它大生瞋心。
——法王晉美彭措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每一次遇到別人為難你時、對你態度不好時、或者傷害你時,都是修遠離瞋恚的機會,這時不能放過,應當如法地思維、觀察善法,以正念提醒自己:我現在不能動瞋心,這一動瞋心就是火燒功德林,就是百萬障門開,就會損壞我多劫以來勤修的善根。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
再從正面想:現在我不生瞋心,就能消除多生的業障,就能修集很大的福德,就能成就安忍波羅蜜,所以我應當歡喜順受。像這樣思維好瞋恚的過患和安忍的利益後,就讓心安住不動,由此讓自己所行的善法達到圓滿。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
當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我們的一貫做法,是責怪和抱怨他人,但是,抱怨卻會使我們失去諸多訓練忍辱的機會,製造更多的罪惡和內心的痛苦,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放下抱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
我們自己的內心越清淨調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對我們造成的困擾和傷害就會越小,所以那些會激怒我們,讓我們感覺受到傷害和干擾的“可惡”的人和事,就像一位嚴苛的老師,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的問題。沒有它們,我們往往很難意識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
敬錄自 希阿榮博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
--------------------------------------------------
十分見效的美容秘笈——佛陀告訴我們:喜歡發脾氣的人,今生會長得越來越難看,來世還會投生為醜陋者。所以,若想長得漂亮,光用昂貴化妝品是不夠的,還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亂發脾氣,也不能動不動就口不擇言地傷人。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
用石頭打狗,狗不追人而反咬石頭;用石頭打獅子,獅子不追石頭而直接攻擊人。同樣,在遇到痛苦、打擊時,愚者只知一味怨恨外境,從來不往內觀察,看自己有何不足;智者卻明白痛苦並非來自怨敵,而是源於自己的煩惱,若沒有煩惱,怨敵再厲害也無濟於事。所以,不一樣的智慧,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佛經中說,我們的心一旦被瞋心之箭射中了,當下就會處於“無心”的狀態,所作所為極不明智,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幹什麼,直到事後冷靜下來,才開始後悔不已。瞋心之箭令人防不勝防,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警惕!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人如懷有瞋心,則始終得不到自在,連快樂的機會也沒有,別人更不會恭敬自己。想消除瞋心,我們就要想方設法修持自他平等,要懂得:自己喜歡快樂,別人也是;自己不願受苦,別人也是;如此推己及人,就知道別人在傷害自己時,也是身不由己,有他的煩惱纏縛,便不至於斤斤計較,甚至還祝願他盡早獲得安樂
敬錄自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的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