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太过诡异了. ZT

贵圈

政府都对党
注册
2014-10-21
消息
32,814
荣誉分数
6,142
声望点数
373
1. 日本撤侨传出悲伤消息 37岁负责官员疑跳楼自杀

2.半官媒惊曝:武汉肺炎大量死者被定为普通肺炎​
www.creaders.net | 2020-02-01 14:07:15 法广 | 8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tu_06.gif
  
w1024-p16x9-c812-intiarp9161915.jpg

武汉定点医院一床难求,患者用衣柜隔离。
中国『财经』周六发布的长篇报道令人惊骇,这篇题为“统计数字之外的人:他们死于‘普通肺炎’?”暗示未能确诊新冠状病毒或者死于这一病毒的患者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该刊记者近日来“采访的10余位病患家庭,多数家庭感染。他们还搀扶着病危的老人、孕妇辗转在各家医院,他们的家人们正处于生死一线。”

记者写到,刘梅的婆婆在家中没了呼吸,送去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刘梅告诉记者,婆婆在1月21日出现一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在武汉第一医院诊断结果显示肺部高度感染,但辗转数家医院都未能被住院收治,只能在家自我隔离,直至病危,老人被送上救护车后,家人再也没见到,只收到一张火花单,显示老人死亡原因是病毒性肺炎,但刘梅的婆婆并未被计入武汉肺炎确诊死亡数据,因为她没有得到住院资格,也没有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只能被算作因“普通肺炎”而去世的不幸者。
武汉一床难求的情况至今仍没有得到缓解。这其实也是正在武汉见证的公民记者陈秋实观察到的情况,他除夕到达武汉后,向外界发出的一系列视频日复一日地证实者这一状况。“确诊、疑似数字攀升到同时,仍有很多疫情统计数字之外的人命悬一线。”
一位被征用医院的科室主任告诉财经记者,“这两天医院门诊一天有120左右发热病人,其中大约80名有肺部感染,但只有5名可能最终被收进医院”,医院只能让剩下75名病患回到家里去:“患者没办法,我们也没办法”。
据了解,只有被收治入院的患者才能被统计为疑似,才有资格做核酸试纸检查。但是由于医院一床难求,大部分患者不可能被医院收治,因此也失去了做核酸试纸检查的机会。根据医生的表述,做完核酸试纸检查的患者,至少80%能被确诊,然后转往其他定点医院。
记者了解到前述定点医院已有至少5起死亡疑似病例是未被确诊的,因此不能计入确诊死亡人数,这就意味着,目前外界所看到的确诊、死亡病例数字,不能反映实情。
医疗资源空前紧张一床难求
被医院收治之路难于上青天,一种途径是靠社区排队,另一途径是去有核酸性试纸的定点医院排队,如确诊医院就不能拒收。两条路都很难。财经记者评述:“但对于重症患者来水,每一分钟都可能是生与死的煎熬”。
但是,武汉某定点医院一位医生表示,该院收了600位重症病人,但无一确诊,因为“缺试纸,但我们也搞不懂为什么会缺”。
什么样的患者才能用上核酸试纸,武汉市第三医院的医生表示,医生认为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才能住院并做核酸检测。据另外的医务人员表示,“申请做核酸检查只能让医生开疑似病例报告卡,但只有很紧急的情况才会填写这个报告卡。”
根据报道,不少患者和医生感到困惑的是,武汉卫健委在27号已表示,原则上每天可检测样本近2000份,但为什么总缺核酸试纸;而且做了检测也无法第一时间出具确诊报告。正常情况下,48小时出结果。拿不到确诊报告,就没有床位。
还有,根据病患家属,即便社区和医院都建议患者立即住院,仍然不能保证有床位可以住进去。一家定点医院就因床位紧张,有大量拿着住院单排队无法住进来的病例。
医生表示,被收入的重症患者才能算疑似,需要确诊进一步治疗,如果没有确诊就去世了,不会被计算为确诊死亡人数,只能算“肺部感染死亡”。
结论,大量的病患者在确诊流程和统计数字之外。
网民反应强烈
许多患者竟然不在统计数字之内,微博上网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的谴责。师文灿:“80名患者肺部感染,只有5名才能住院,住院的才算疑似。想想都恐怖”
姚炎曦说:“这才是真正武汉的现实情况,那些虚伪的数字,虚伪的报道根本无法掩饰民众的水深火热,有太多的家庭都是一家被感染,随时可能家破人亡,但是依然确诊不了,住不了院,很多老人就是在等死,太残酷了! 一场人祸,用一个个鲜花的生命,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买单,制造这场人祸的所有人应该几辈子都得在地狱吧!” 橘黄:“很多都在确诊前就去世了,这些将来都不会被记入死亡率里。也不会被记入这次历史性事件。”西瓜贩:“早期官方不公布造成现在疫情爆发,爆发后又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救治,得不到及时救治又会存在传染他人的风险,这简直是恶性循环啊……”
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当时决定封城的时候我脑子里就闪过了这样的结果,瞬间崩溃大哭。不是缺试纸,缺的是医疗资源,试纸代表了资源的配额,获准测试确诊的才能享受免费治疗。即使自己自费治疗,医院没床位,依旧住不进去,更别谈确诊。人命如蝼蚁,静悄悄的死去。这篇文章估计活不了多久,且看且珍惜 ”。
有些网民认为国家权力背后作怪:网民斯卡莱表示:“永远学不会说真话。一个连真实数据都不敢面对的国家,绝不可能看到每一个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听霸:“就跟犯罪率一样,不立案,就少了,作为数字很好看,作为人就太惨了。” “造孽啊!危难时刻自己的祖国无法救治自己,能不能对事实也坦诚一点呢?为什么要偷换概念,不确诊死亡的就不是死亡?真实的数据为什么如此无法让大领导们接受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们不配了解真相么?”

3. 短短11天,苏莱曼・巴马丁、何建华、程建阳、刘大庆、尹祖川、李弦、曾文聪、张新忠8名警察先后倒在抗击疫情一线……疫情面前,警察不退!缅怀!致敬! 有照片, 全部是青壮年.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发生一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也有可能透过粪便途径传播,或是粪便里的病毒形成气溶胶(固态悬浮粒子)再传播。

病毒与微小颗粒结合, 看来是可能的. 不一定要附着在液滴上, N95防护微小颗粒, 效果远好于普通医疗口罩.

怪不得领导都带N95呢.
 
新型冠状病毒也有可能透过粪便途径传播,或是粪便里的病毒形成气溶胶(固态悬浮粒子)再传播。

病毒与微小颗粒结合, 看来是可能的. 不一定要附着在液滴上, N95防护微小颗粒, 效果远好于普通医疗口罩.

怪不得领导都带N95呢.
我去,平时拉的便便原来都会跑到空气里:oops:
 
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后,不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利用遗体进行其它形式的丧葬活动。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遗体置工作指引(试行)》,其中明确提出,遗体应当就近全部火化,不得采用埋葬或其它保存遗体方式,不得移运。

文件提出按照“以人为本、依法规范、及时稳妥、就近火化、疑似从有”的原则要科学规范处置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加强卫生防护,防范疾病传播风险。根据规定,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后,由所在医疗机构报告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报本级民政部门,民政部门通知相关殡仪馆做好遗体接运、火化等准备工作。对于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由所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按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规定,对遗体进行消毒、密封,密封后严禁打开。
 
搜索"野味"大数据揭秘:果子狸蝙蝠过去十年热度不减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 于 2020-02-01 17:14: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3155 次)

随着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扩展,“野生动物”、“野味”再次成了公众关注的热词。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现在一种蝙蝠身上,科学家正在寻找新型冠状病毒中间贮主。

发布《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 ,报告用数据显示了此次疫情爆发背后,“野味”的暗流涌动和用户观念的转变。

276d-intiarp7741451.jpg


  报告数据显示,在过去近十年里,穿山甲和豪猪是人们最关注的野味,二者加在一起占比近5成,其次是竹鼠、蝙蝠、果子狸、狍子、蛇等。其中,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前,蝙蝠和果子狸得到了用户的持续关注,搜索热度走势不降反升。

  与此同时,民间对于野味的多样化需求还催生了上游产业链,报告显示,特种养殖、竹鼠养殖、果子狸养殖的搜索指数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

  一个例子是,2013年中国多地爆发H7N9型禽流感,但与此同时,“野鸡的做法”这一关键词的搜索量却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当时的H7N9型禽流感并没有阻止野鸡成为人们的盘中餐。

2d3d-intiarp7741537.jpg


  另一个例子与蝙蝠有关,以蝙蝠粪便制成的“夜明砂”仍然是热搜药引,并呈逐年上涨态势。

  可以确定的是,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同样与野生动物有莫大的关系。一时间,拒绝野味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报告显示,疫情爆发之后,人们对于“野味”的搜索和关注度达到了历史峰值,但和过去不同的是,人们如今的关注点都放在野味的危害上。

7f86-intiarp7741605.jpg


  根据百度数据,“新型肺炎是什么野味传染的”、“吃蝙蝠会得什么病”等成为过去一周用户搜索最多也最关心的内容。

  此外,报告显示,过去一周,百度全平台新增的阐述野味危害相关内容量(视频、图文)是过去十年的总和;在微博

平台上,#管住嘴拒绝吃野味#、#拒绝吃野味#话题阅读量分别超过了8000万和5000万,拒绝野味正在成为全民共识。

  记者留意到,用户如果通过百度

搜索“野味”,一条拒绝野味的温馨提示会被放在搜索结果的首位。
 
戒除食用野生动物势在必行啊.

顺便摧枯拉朽, 整肃一下中医和保健.

以蝙蝠粪便制成的“夜明砂”仍然是热搜药引
 
太过诡异了.

加拿大联邦卫生部长Patty Hajdu周五表示,加拿大不会因为新冠病毒疫情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她说,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做出这样的宣布,不会限制外国人进入本国。美国已经于周五宣布类似的限制。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图片来源:REUTERS/Blair Gable

Hajdu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直在密切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她说,卫生部一直认为没有证据显示那些没有症状的人会传染病毒,尽管德国的一份报告是这么说的。

如果没有症状的人会传染病毒,那么感染者在发病之前就已经不知觉地传染病毒给别人,这种情况下,当局将很难控制。

Hajdu说:“我们的防疫措施完全到位,没有延误,我们对病毒的科学认识也是及时的。加拿大人的感染风险非常低。”

美国于周五就冠状病毒疫情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同时临时禁止过去14天曾经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Delta和AA等多家航空公司已经取消飞中国大陆的所有航班至3月底。
 
有一点怀疑,病毒会找动物做宿主,那会不会找细菌做宿主,那要防范的就多了。
 
搜索"野味"大数据揭秘:果子狸蝙蝠过去十年热度不减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 于 2020-02-01 17:14: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3155 次)

随着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扩展,“野生动物”、“野味”再次成了公众关注的热词。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现在一种蝙蝠身上,科学家正在寻找新型冠状病毒中间贮主。

发布《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 ,报告用数据显示了此次疫情爆发背后,“野味”的暗流涌动和用户观念的转变。

276d-intiarp7741451.jpg


  报告数据显示,在过去近十年里,穿山甲和豪猪是人们最关注的野味,二者加在一起占比近5成,其次是竹鼠、蝙蝠、果子狸、狍子、蛇等。其中,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前,蝙蝠和果子狸得到了用户的持续关注,搜索热度走势不降反升。

  与此同时,民间对于野味的多样化需求还催生了上游产业链,报告显示,特种养殖、竹鼠养殖、果子狸养殖的搜索指数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

  一个例子是,2013年中国多地爆发H7N9型禽流感,但与此同时,“野鸡的做法”这一关键词的搜索量却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当时的H7N9型禽流感并没有阻止野鸡成为人们的盘中餐。

2d3d-intiarp7741537.jpg


  另一个例子与蝙蝠有关,以蝙蝠粪便制成的“夜明砂”仍然是热搜药引,并呈逐年上涨态势。

  可以确定的是,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同样与野生动物有莫大的关系。一时间,拒绝野味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报告显示,疫情爆发之后,人们对于“野味”的搜索和关注度达到了历史峰值,但和过去不同的是,人们如今的关注点都放在野味的危害上。

7f86-intiarp7741605.jpg


  根据百度数据,“新型肺炎是什么野味传染的”、“吃蝙蝠会得什么病”等成为过去一周用户搜索最多也最关心的内容。

  此外,报告显示,过去一周,百度全平台新增的阐述野味危害相关内容量(视频、图文)是过去十年的总和;在微博

平台上,#管住嘴拒绝吃野味#、#拒绝吃野味#话题阅读量分别超过了8000万和5000万,拒绝野味正在成为全民共识。

  记者留意到,用户如果通过百度

搜索“野味”,一条拒绝野味的温馨提示会被放在搜索结果的首位。
都是中医偏方啊!
 
戒除食用野生动物势在必行啊.

顺便摧枯拉朽, 整肃一下中医和保健.

以蝙蝠粪便制成的“夜明砂”仍然是热搜药引
支持,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人中黄,人中白,秋石,百草霜,五灵脂,紫河车...
 
新文化革命势在必行。

SARS恶疾降临人间都没能够引发政府和民间的丝毫移风易俗的意愿。

新冠又来。该醒醒了吧?

难道真要事不过三?

中国新文化革命势在必行。

CFC发起人。贵圈包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