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
政府都对党
- 注册
- 2014-10-21
- 消息
- 32,810
- 荣誉分数
- 6,140
- 声望点数
- 373
奇迹唱片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0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4344
《奇迹唱片行》是一本由[英] 蕾秋·乔伊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一):始于聆听,归于内心
文 / 沈筼筜
看《奇迹唱片行》时,外面响起细碎的雨滴落在窗棚的声音,立秋之后的几日总是这样,傍晚或者夜晚,会有场绵密的雨,伴着远处几声沉闷的雷声,如这本书的主题,音乐。有种充沛的、暂时的,却又实实在在穿透过身体的触感。合上这本书时,脑袋里不断有熟悉的感觉和场景被唤醒,那种在咖啡馆偶然听到熟悉又深刻的歌曲时,淌过温暖和亲切;那种坐在地铁里,独自静听耳机里的音乐,幻想这趟地铁不会停下来时的自悦和孤独;还有那些在音乐里遇见的不愿草率的眼神和微笑、那些内心伤痛曲折的表达,那些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延绵的寂寞和闪烁的执着——都是那么似曾相识。曾在一部电影里看过的一段关于音乐的对话,男女主坐在街边的石梯上,他说,“哪怕多平淡的场景,音乐都能赋予它深厚的意义。而平淡,突然间变成了美丽而热烈的珍珠,从音乐中破壳而出。”音乐,就有这样的一股力量,充盈平淡及人心。
《奇迹唱片行》,说的是弗兰克,一个全身家当只有黑胶唱片的男人,决定在渐衰、濒临拆改的联合街上开一家唱片行,没有店名,橱窗内不做任何的展示。只有走进店里,才可以看到它的原貌——小小的明亮的店内塞满了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乐等各种黑胶唱片。不论了不了解音乐,或不知该听哪类型的音乐,这都没有关系,只要告诉店主弗兰克此刻的心情或遭遇,他总能在满满当当的堆积里找到适合的,能安顿好情绪和收放好身心的唱片。就是这样一家温暖的妥帖的唱片行,很快也成为了联合街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它们就像一套多室一厅的房子,那些店铺就是卧室,可随意串门出入,而一厅就是大家常活动的公共空间——酒吧,在这个空间可以调侃和嬉闹,也可以倾诉和安慰。
在某天,一位从穿着上就可以判断出不属于这个地方的女人昏倒在唱片行的门口,这事传遍了联合街,所有的人都在想怎么救这个女人,互相出主意。等大家安静下来时,却发现这个女人已经醒来并且离开了,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成了一个谜,留在空气里,大家为此讨论纷纷,试图真实还原她的身份和经历。只有弗兰克比他们想得更多,因为他在她身上只看到静默,没有任何旋律,像以往来他店里的只听肖邦的男人,家里没有唱片机的小男孩,申请贷款时认识的负责人亨利等这些人,他都可以清楚知道他们会需要什么音乐,但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出来,这让他陷入思索。
等到这个女人之后几次光顾唱片行时,除了她的名字以及她快结婚的信息以外依旧一无所知,伊尔莎·布劳克曼是她的名字。弗兰克不断克制着内心翻滚的情绪,在伊尔莎面前做出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直到伊尔莎邀请他定期为她讲音乐时,他彻底无法淡定了,不断焦虑着要讲些什么,要怎么讲,以及她会不会喜欢,那个状态就好比是伊尔莎和他的初次约会一样,流露出纯真和甜蜜。随着他们的接触更加深入,也使伊尔莎的真实身份被意外曝光了。原来她曾是小提琴家,懂音乐,那本联合街里的人们大都喜欢的《四季》唱片里正是她的演奏。弗兰克拒绝她心意的那天,唱片行被烧了,助理基特也被烧伤了,接着整条街道也永远改了模样,有些人搬走了,有些人去世了。弗兰克,也因此潦倒漂泊,不复往日的活力,被内心隐藏的那份伤痛给推倒了。直到二十一年后,伊尔莎重新回到这里,也重新聚来了过去的一些人,他们决定一起用音乐唤醒弗兰克,让他和内心的那份伤痛和解,正是那首他母亲佩格生前最喜欢听的,葬礼上也放的《哈利路亚大合唱》。他和伊尔莎的唱片行也重新开店了。
看完整个故事,感受就如春雨后清新的空气、微风轻拂过的湖水、秋日里湛蓝的天空、童年里纯净的目光,舒缓,宁静和平和。那些用文字描述过的乐曲正化作音符,跳跃在耳边,感受到力量和温暖。文字里没有浓重的力度,也没有深沉的考究,就只是讲述一次次平常的相遇、心灵的相契和灵魂的交流,由一张张静默的黑胶唱片所穿引着。这是作者蕾秋·乔伊斯一贯的风格,温暖平常,切开生活的一角缓缓地展示给我们看,不是一副俨然叉腰讲道理的姿态。音乐在弗兰克心中的诠释,就像一座花园,处处撒有种子,如果人们只专注于自己所知的东西,就会错过许多美好的事物。或许,这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音乐不过就是由于那生活本质里面,一缕细若游丝的歌吹,如欲望本身一样痛切而又虚无,如生命一样沉重而又轻盈。那挥之不去的歌声,细细疗愈了梦想里左右两难的灵魂,乃至于现实里动弹不得的肉身。它,始于聆听,归于内心。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二):昨夜星辰恰似你
今夜无眠,我起身去书房,打开书房滑动门的时候,寂静的夜也被徒然渲染了一层冷寂的气氛,我打开门,坐下来,拉开帘,品一杯茶,放一首歌,看着四周静寂的夜色,黑压压一片,让人有了看书的雅兴,于是静下心来打开一本书,听着一首的歌,满足!人呐,就是这样一种生物,极其容易满足。
蕾秋•乔伊斯(Rachel Joyce)于1962年出生在伦敦,英国畅销书作家,BBC资深剧作家,《星期日泰晤士报》专栏作者。作为剧作家,于2007年获 Tinniswood 最佳广播剧奖。她还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国家剧院担任主要角色。 乔伊斯于20年的舞台剧和电视职业生涯之后转向写作,2012年出版小说《一个人的朝圣》入围当年的布克文学奖级荧联邦书奖,畅销在40个国家,获得“年度作家”称号,此后又连续出版过《时间停止的那一天》《一个人的朝圣2:奎妮的情歌》等作品,了解了乔伊斯如此多的经历,才发现原来她真的是一位写作很厉害的作者,她的文笔并不华丽,而是一位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经沉淀写下来的那份宁静与劝诫。
《奇迹唱片行》描写的便是一首一首的歌,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我本人比较喜欢的歌吧,我喜欢古风文艺一点的歌曲,比如古风圈大佬银临和阿杰携手共唱《牵丝戏》很好听的一首歌,调子很舒缓,很古风,其实所谓古风歌曲,和别的一些歌不同点就在于90%的古风歌,基本上都有属于它的一段故事,或者换个说法说就是90%的小故事,都被改成了古风歌曲,不得不说近年来喜欢古风的人越来越多,确实是一个好的迹象。 我个人还比较喜欢音频怪物所唱的《长安忆》一首挺久的歌了,相信混迹于古风圈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也是很棒的一首歌,喜欢的可以去了解听一下啦。始于古风,终于古风,此生入古风,做鬼也风流。
今天呢,我并没有提到过关于《奇迹唱片行》这本书的任何内容,只是说了一下我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因为看完这本书呢,我就打算写一下自己对于歌曲,对于这本书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首自己心心念念的歌曲,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有,年轻人大多喜欢流行歌曲,摇滚乐……,老年人则大多喜欢历史歌曲。年轻人听歌,听的是对于生活不易要努力的信心;中年人听歌则是对于前半生的回忆和后半生的计划;老年人听歌就非常简单了,他们喜欢的歌基本上就是关于年轻时候存有最美好的一段回忆的那首歌。
这世间总有那么一首歌,能够燃起你心中那一团热血。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三):那么鲜活而灿烂的日常
这一次我们不谈音乐,即使书名和全书的线索几乎都是音乐。
瑞秋·乔伊斯前面的几本书,主题都跟个人的命运相关。平凡不起眼的小人物,被暗流汹涌的生活裹挟着不自觉向前,等到他突然意识到必须要做点什么、唤回点什么、留住点什么时,太多光阴和青春都已经过去了。而我们的主人公,面对这样的浮生现实,却没有感觉到任何无奈与悲哀(因为人生好像就是这样的吧),而是始终坦然地、安宁地去迎接每一日的每一时(有没有过愤怒的时刻呢?有那么片刻吧。但那是一种青春的愤怒,一念便成一生的留恋)。无论是《一个人的朝圣》里的哈罗德,《奎妮的情歌里》包括奎妮在内的一众养老院居民,还是《时间停止的那一天》里的拜伦,都是如此。叫人看后纠结、忧愁、铭记。我本以为,她的写作风格会一直这样:永远诉说不动声色的变迁、挣扎与和解,永远叫人辨不清是惆怅还是甘心,而《奇迹唱片行》,仿佛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这是一个异常明显的温暖故事。弗兰克从小跟着喜爱音乐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她能传给他的只有聆听和找寻的技巧与本能,别无其他。因为母亲自身人生轨迹的不正常,因为这种单亲组合家庭的不正常(跟别的单亲家庭也很不一样),因为母亲抚育他的方式的不正常,索性也就极大地暗示了:今生今世他都不会有和其他人一样的人生。于是他干脆把所有的不甘、思念、激烈和热爱,全都投诸经营一家唱片行中。他不是一味地卖给顾客他们点名需要的唱片,而是能够从顾客的表情和气场中感受到他们心底的呐喊,而为之量身推荐可以治愈他们的声音。在他看来,音乐甚至比人类还要有情感,有动作,有灵性,以及生命力,而让有生命的音乐与有生命的人去正确地相遇,在他看来,是最有意义也最幸福的事。是的,有生以来,他几乎都在这么做着。他那么有耐心,一直都是。童年的时候,“他可以手里捏着面包,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只为能招只鸟儿前来。”
寂寞么?更像自呀。其实书中的每个人;弗兰克的母亲、基特、茉德,在普通人眼里,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一个人,自在,安适。
而普通人的幸福呢?那种脱离了类似宗教般的投入和奉献之外,寻常的、简单的、怦然心动、富足平的幸福?弗兰克曾经险些经历,却被(母亲)生生斩断了。而当他以为即使不要寻常人的幸福,也可以很自在安然地过下去时,偏偏,命运就是要让他不安!一场发生在唱片行外的意外,打破了他原本没曾刻意规划过的日常。这是怎样的邂逅和转变?嗯,不能讲,自己看书。我们不得不感慨,人真是难以言说的生灵。弗兰克在年轻时代想要经历的寻常幸福被他人拦截,在中年时候,当幸福就要笼罩他时,他却主动让它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的还有唱片行所在的联合街。这里的其他小店铺,都和弗兰克的唱片行一样,曾经卑微而坚实地挺立着,装点也丰富着最世俗也最安宁的市井人生。联合街也和弗兰克的音乐一样,在打量、窥探、思索、吟唱、思念、祝福。可是为什么无论怎样的执著与坚持,总逃不脱时过境迁?唱片也是,商店街也是,人的纯真和相信也是。总有终归于沉默的时候,而只要保持沉默,它们总有一天会开始埋藏,与之相关的你的一部分只存在于记忆之中,或许可以一辈子就这么把这些搁置一旁。
还好,即使弗兰克们依然经历了苍凉与零落,他们不会被世界遗忘——就像哈罗德、奎妮和拜伦们一样。真心善待过世界的人,一定不会被遗忘,瑞秋的书里终究会肯定这一点。真好,真应该这样。结尾异常激动人心,也异常情意融融,简直就是一个盛况,一次宏大的祝愿。——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阖上书之后,我突然觉得心里通透:作为一个出版从业者,像弗兰克一样,就这样默默地把自己坚信是好的东西、值得去领略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给大家,不用太计较是否有回应,是否不合时宜,是否会一直孤单、寂寞,是否再也体验不到寻常人的幸福;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就好了,只要这样坦然、安心、快乐就好。
你一定懂得我说的快乐的含义。
又,总归还是要提一点音乐的。今天下午,在放空了三个小时的风中行走和仔细看了黄昏的灰云翻滚后,我心里突然涌起了旋律。那是一种特别自在安适的心境。看来以前真的是把日子过得太忙碌太苍白了,忽略了音乐原来是那么美丽的东西。那么鲜活而灿烂。
或者说,被许许多多微小又平凡的事物装点过的生活本身,一直鲜活而灿烂,闪耀到让我们无论如何,都看得到。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四):再平凡的坚持,也能孕育奇迹
lt;奇迹唱片行>是英国BBC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继<一个人的朝圣>之后,沉淀三年的又一全新力作。书中讲述了坚持只卖黑胶唱片的唱片行店主弗兰克与伊尔莎,意外相识相知,陷入热恋,却又蒙受层层阻力,跨越了二十年终于成功携手的传奇爱情故事。而期间弗兰克独自承受着唱片商供货的逼迫,地产商金钱的诱惑,以及伊尔沙的离去和唱片行的失火。他用音乐解救了每一个来唱片行寻求帮助的人,而在大火之后,伊尔莎来唤醒他之前,他也只好面对现实选择放弃。
作品中有市井街头的百态,有平凡朴实的人情,有总想隐藏遗忘的过去,有奇迹一般的爱情,更有很多乐章背后的故事。书中人物的平凡到近在眼前,在阅读时,看到他们每一个人被解救出困境,内心也会同样有得救的治愈感,因为我们多数人也经历过同样的困惑。
在被一个个暖心的情节治愈之后,我们会发现<奇迹唱片行>的主题并不是常挂在嘴上,却不常见的奇迹。它真正的主题是坚持,甚至是平凡到允许放弃的坚持,也能孕育奇迹。这份坚持的主题之所以能够直击灵魂深入人心,是因为它始终都在平凡的外衣之下,与现实生活并无差距。青春叛逆,情窦初开,生离死别,逆境生长,梦起梦灭,倾家荡产,绝境重逢,即便是再普通再平凡的人,都必然的会经历其中几重起伏,也正是这些元素组成了弗兰克的一生。在失去了一切之后,弗兰克选择了放弃,放弃了自己曾对音乐,对黑胶唱片的坚持,向残酷的现实低头进了工厂维持生计。然而,他从未想过在放弃以后,那曾经的坚持会在二十年后,给他带来一生挚爱。
这本书是一组渐入佳境沁人心脾的乐章。如同唱片已完但音乐入体不止,唱片行人去人来所携带的亲情,友情,爱情,坚持,不羁也都融入了弗兰克的生命,让他坚持到刚好足够努力,哪怕放弃也足够遇到奇迹。
蕾秋乔伊斯的整部作品都在告诉人们坚持的意义,不只是弗兰克,伊尔莎收获了与弗兰克的爱情也正是因为在放弃之前做了尽力的坚持。但是与弗兰克不同的是,伊尔莎对与自己注定要离开舞台的命运心知肚明,且无力回天,尽管如此她还是忍着病痛硬坚持到最后一刻。也正是因为她的坚持到最后,才刚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伊尔莎明明知道是注定失败的事,弗兰克不得不放弃也是残酷的现实,我们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又何止一两件呢?
对于眼前类似的事,平凡的我选择放弃,但再放弃前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坚持,虽然失败的结果注定,但它抹不掉坚持的意义,再平凡的坚持,也能孕育出奇迹。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五):深夜唱片行
之前看过日版的深夜食堂,午夜12点,报时钟响起,城市的一隅,属于一家食堂的时间开始了。菜谱只有猪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点。这就是老板的经营方针。特殊的风格和怀念的味道,招来了不少的客人。大家喝着小酒,吃着自己钟情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惫,谈论着遇到的趣事,或是独自品味忧愁。
在食物的香气里,在深夜特有的幽静和食堂内的袅袅暖意间,一出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有悲有喜,暗合着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尽在这四方食堂间。
这儿有家唱片行。门上没有店名,橱窗内没有展示,店里却塞满了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乐等各种黑胶唱片。它时常开到深夜。孤独的、失眠的、伤心的或是无处可去的……形形色色的人来此寻找唱片,或者,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
而老板弗兰克,只要告诉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讲讲你的故事,他总能为你找到最合适的唱片。音乐始于静默,又回归静默,就像旅程一样。
看这本书真的很感动,因为他讲的是关于悲伤和救赎的温柔故事。那些与开一家店相关、难以言说的奇异风景,都被发现并写下来了。每个平凡无奇的日常都藉此说满深刻的爱。
就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他帮助过那个金发的小男孩,也许对于小男孩来说,唱片行是他的避风港,温暖的部分就在于老板弗兰克为小男孩做的一切...这本书是温暖的,你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能在这家唱片行得到治愈。
2018-08-21 04:0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4344
《奇迹唱片行》是一本由[英] 蕾秋·乔伊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一):始于聆听,归于内心
文 / 沈筼筜
看《奇迹唱片行》时,外面响起细碎的雨滴落在窗棚的声音,立秋之后的几日总是这样,傍晚或者夜晚,会有场绵密的雨,伴着远处几声沉闷的雷声,如这本书的主题,音乐。有种充沛的、暂时的,却又实实在在穿透过身体的触感。合上这本书时,脑袋里不断有熟悉的感觉和场景被唤醒,那种在咖啡馆偶然听到熟悉又深刻的歌曲时,淌过温暖和亲切;那种坐在地铁里,独自静听耳机里的音乐,幻想这趟地铁不会停下来时的自悦和孤独;还有那些在音乐里遇见的不愿草率的眼神和微笑、那些内心伤痛曲折的表达,那些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延绵的寂寞和闪烁的执着——都是那么似曾相识。曾在一部电影里看过的一段关于音乐的对话,男女主坐在街边的石梯上,他说,“哪怕多平淡的场景,音乐都能赋予它深厚的意义。而平淡,突然间变成了美丽而热烈的珍珠,从音乐中破壳而出。”音乐,就有这样的一股力量,充盈平淡及人心。
《奇迹唱片行》,说的是弗兰克,一个全身家当只有黑胶唱片的男人,决定在渐衰、濒临拆改的联合街上开一家唱片行,没有店名,橱窗内不做任何的展示。只有走进店里,才可以看到它的原貌——小小的明亮的店内塞满了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乐等各种黑胶唱片。不论了不了解音乐,或不知该听哪类型的音乐,这都没有关系,只要告诉店主弗兰克此刻的心情或遭遇,他总能在满满当当的堆积里找到适合的,能安顿好情绪和收放好身心的唱片。就是这样一家温暖的妥帖的唱片行,很快也成为了联合街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它们就像一套多室一厅的房子,那些店铺就是卧室,可随意串门出入,而一厅就是大家常活动的公共空间——酒吧,在这个空间可以调侃和嬉闹,也可以倾诉和安慰。
在某天,一位从穿着上就可以判断出不属于这个地方的女人昏倒在唱片行的门口,这事传遍了联合街,所有的人都在想怎么救这个女人,互相出主意。等大家安静下来时,却发现这个女人已经醒来并且离开了,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成了一个谜,留在空气里,大家为此讨论纷纷,试图真实还原她的身份和经历。只有弗兰克比他们想得更多,因为他在她身上只看到静默,没有任何旋律,像以往来他店里的只听肖邦的男人,家里没有唱片机的小男孩,申请贷款时认识的负责人亨利等这些人,他都可以清楚知道他们会需要什么音乐,但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出来,这让他陷入思索。
等到这个女人之后几次光顾唱片行时,除了她的名字以及她快结婚的信息以外依旧一无所知,伊尔莎·布劳克曼是她的名字。弗兰克不断克制着内心翻滚的情绪,在伊尔莎面前做出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直到伊尔莎邀请他定期为她讲音乐时,他彻底无法淡定了,不断焦虑着要讲些什么,要怎么讲,以及她会不会喜欢,那个状态就好比是伊尔莎和他的初次约会一样,流露出纯真和甜蜜。随着他们的接触更加深入,也使伊尔莎的真实身份被意外曝光了。原来她曾是小提琴家,懂音乐,那本联合街里的人们大都喜欢的《四季》唱片里正是她的演奏。弗兰克拒绝她心意的那天,唱片行被烧了,助理基特也被烧伤了,接着整条街道也永远改了模样,有些人搬走了,有些人去世了。弗兰克,也因此潦倒漂泊,不复往日的活力,被内心隐藏的那份伤痛给推倒了。直到二十一年后,伊尔莎重新回到这里,也重新聚来了过去的一些人,他们决定一起用音乐唤醒弗兰克,让他和内心的那份伤痛和解,正是那首他母亲佩格生前最喜欢听的,葬礼上也放的《哈利路亚大合唱》。他和伊尔莎的唱片行也重新开店了。
看完整个故事,感受就如春雨后清新的空气、微风轻拂过的湖水、秋日里湛蓝的天空、童年里纯净的目光,舒缓,宁静和平和。那些用文字描述过的乐曲正化作音符,跳跃在耳边,感受到力量和温暖。文字里没有浓重的力度,也没有深沉的考究,就只是讲述一次次平常的相遇、心灵的相契和灵魂的交流,由一张张静默的黑胶唱片所穿引着。这是作者蕾秋·乔伊斯一贯的风格,温暖平常,切开生活的一角缓缓地展示给我们看,不是一副俨然叉腰讲道理的姿态。音乐在弗兰克心中的诠释,就像一座花园,处处撒有种子,如果人们只专注于自己所知的东西,就会错过许多美好的事物。或许,这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音乐不过就是由于那生活本质里面,一缕细若游丝的歌吹,如欲望本身一样痛切而又虚无,如生命一样沉重而又轻盈。那挥之不去的歌声,细细疗愈了梦想里左右两难的灵魂,乃至于现实里动弹不得的肉身。它,始于聆听,归于内心。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二):昨夜星辰恰似你
今夜无眠,我起身去书房,打开书房滑动门的时候,寂静的夜也被徒然渲染了一层冷寂的气氛,我打开门,坐下来,拉开帘,品一杯茶,放一首歌,看着四周静寂的夜色,黑压压一片,让人有了看书的雅兴,于是静下心来打开一本书,听着一首的歌,满足!人呐,就是这样一种生物,极其容易满足。
蕾秋•乔伊斯(Rachel Joyce)于1962年出生在伦敦,英国畅销书作家,BBC资深剧作家,《星期日泰晤士报》专栏作者。作为剧作家,于2007年获 Tinniswood 最佳广播剧奖。她还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国家剧院担任主要角色。 乔伊斯于20年的舞台剧和电视职业生涯之后转向写作,2012年出版小说《一个人的朝圣》入围当年的布克文学奖级荧联邦书奖,畅销在40个国家,获得“年度作家”称号,此后又连续出版过《时间停止的那一天》《一个人的朝圣2:奎妮的情歌》等作品,了解了乔伊斯如此多的经历,才发现原来她真的是一位写作很厉害的作者,她的文笔并不华丽,而是一位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经沉淀写下来的那份宁静与劝诫。
《奇迹唱片行》描写的便是一首一首的歌,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我本人比较喜欢的歌吧,我喜欢古风文艺一点的歌曲,比如古风圈大佬银临和阿杰携手共唱《牵丝戏》很好听的一首歌,调子很舒缓,很古风,其实所谓古风歌曲,和别的一些歌不同点就在于90%的古风歌,基本上都有属于它的一段故事,或者换个说法说就是90%的小故事,都被改成了古风歌曲,不得不说近年来喜欢古风的人越来越多,确实是一个好的迹象。 我个人还比较喜欢音频怪物所唱的《长安忆》一首挺久的歌了,相信混迹于古风圈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也是很棒的一首歌,喜欢的可以去了解听一下啦。始于古风,终于古风,此生入古风,做鬼也风流。
今天呢,我并没有提到过关于《奇迹唱片行》这本书的任何内容,只是说了一下我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因为看完这本书呢,我就打算写一下自己对于歌曲,对于这本书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首自己心心念念的歌曲,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有,年轻人大多喜欢流行歌曲,摇滚乐……,老年人则大多喜欢历史歌曲。年轻人听歌,听的是对于生活不易要努力的信心;中年人听歌则是对于前半生的回忆和后半生的计划;老年人听歌就非常简单了,他们喜欢的歌基本上就是关于年轻时候存有最美好的一段回忆的那首歌。
这世间总有那么一首歌,能够燃起你心中那一团热血。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三):那么鲜活而灿烂的日常
这一次我们不谈音乐,即使书名和全书的线索几乎都是音乐。
瑞秋·乔伊斯前面的几本书,主题都跟个人的命运相关。平凡不起眼的小人物,被暗流汹涌的生活裹挟着不自觉向前,等到他突然意识到必须要做点什么、唤回点什么、留住点什么时,太多光阴和青春都已经过去了。而我们的主人公,面对这样的浮生现实,却没有感觉到任何无奈与悲哀(因为人生好像就是这样的吧),而是始终坦然地、安宁地去迎接每一日的每一时(有没有过愤怒的时刻呢?有那么片刻吧。但那是一种青春的愤怒,一念便成一生的留恋)。无论是《一个人的朝圣》里的哈罗德,《奎妮的情歌里》包括奎妮在内的一众养老院居民,还是《时间停止的那一天》里的拜伦,都是如此。叫人看后纠结、忧愁、铭记。我本以为,她的写作风格会一直这样:永远诉说不动声色的变迁、挣扎与和解,永远叫人辨不清是惆怅还是甘心,而《奇迹唱片行》,仿佛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这是一个异常明显的温暖故事。弗兰克从小跟着喜爱音乐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她能传给他的只有聆听和找寻的技巧与本能,别无其他。因为母亲自身人生轨迹的不正常,因为这种单亲组合家庭的不正常(跟别的单亲家庭也很不一样),因为母亲抚育他的方式的不正常,索性也就极大地暗示了:今生今世他都不会有和其他人一样的人生。于是他干脆把所有的不甘、思念、激烈和热爱,全都投诸经营一家唱片行中。他不是一味地卖给顾客他们点名需要的唱片,而是能够从顾客的表情和气场中感受到他们心底的呐喊,而为之量身推荐可以治愈他们的声音。在他看来,音乐甚至比人类还要有情感,有动作,有灵性,以及生命力,而让有生命的音乐与有生命的人去正确地相遇,在他看来,是最有意义也最幸福的事。是的,有生以来,他几乎都在这么做着。他那么有耐心,一直都是。童年的时候,“他可以手里捏着面包,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只为能招只鸟儿前来。”
寂寞么?更像自呀。其实书中的每个人;弗兰克的母亲、基特、茉德,在普通人眼里,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一个人,自在,安适。
而普通人的幸福呢?那种脱离了类似宗教般的投入和奉献之外,寻常的、简单的、怦然心动、富足平的幸福?弗兰克曾经险些经历,却被(母亲)生生斩断了。而当他以为即使不要寻常人的幸福,也可以很自在安然地过下去时,偏偏,命运就是要让他不安!一场发生在唱片行外的意外,打破了他原本没曾刻意规划过的日常。这是怎样的邂逅和转变?嗯,不能讲,自己看书。我们不得不感慨,人真是难以言说的生灵。弗兰克在年轻时代想要经历的寻常幸福被他人拦截,在中年时候,当幸福就要笼罩他时,他却主动让它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的还有唱片行所在的联合街。这里的其他小店铺,都和弗兰克的唱片行一样,曾经卑微而坚实地挺立着,装点也丰富着最世俗也最安宁的市井人生。联合街也和弗兰克的音乐一样,在打量、窥探、思索、吟唱、思念、祝福。可是为什么无论怎样的执著与坚持,总逃不脱时过境迁?唱片也是,商店街也是,人的纯真和相信也是。总有终归于沉默的时候,而只要保持沉默,它们总有一天会开始埋藏,与之相关的你的一部分只存在于记忆之中,或许可以一辈子就这么把这些搁置一旁。
还好,即使弗兰克们依然经历了苍凉与零落,他们不会被世界遗忘——就像哈罗德、奎妮和拜伦们一样。真心善待过世界的人,一定不会被遗忘,瑞秋的书里终究会肯定这一点。真好,真应该这样。结尾异常激动人心,也异常情意融融,简直就是一个盛况,一次宏大的祝愿。——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阖上书之后,我突然觉得心里通透:作为一个出版从业者,像弗兰克一样,就这样默默地把自己坚信是好的东西、值得去领略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给大家,不用太计较是否有回应,是否不合时宜,是否会一直孤单、寂寞,是否再也体验不到寻常人的幸福;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就好了,只要这样坦然、安心、快乐就好。
你一定懂得我说的快乐的含义。
又,总归还是要提一点音乐的。今天下午,在放空了三个小时的风中行走和仔细看了黄昏的灰云翻滚后,我心里突然涌起了旋律。那是一种特别自在安适的心境。看来以前真的是把日子过得太忙碌太苍白了,忽略了音乐原来是那么美丽的东西。那么鲜活而灿烂。
或者说,被许许多多微小又平凡的事物装点过的生活本身,一直鲜活而灿烂,闪耀到让我们无论如何,都看得到。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四):再平凡的坚持,也能孕育奇迹
lt;奇迹唱片行>是英国BBC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继<一个人的朝圣>之后,沉淀三年的又一全新力作。书中讲述了坚持只卖黑胶唱片的唱片行店主弗兰克与伊尔莎,意外相识相知,陷入热恋,却又蒙受层层阻力,跨越了二十年终于成功携手的传奇爱情故事。而期间弗兰克独自承受着唱片商供货的逼迫,地产商金钱的诱惑,以及伊尔沙的离去和唱片行的失火。他用音乐解救了每一个来唱片行寻求帮助的人,而在大火之后,伊尔莎来唤醒他之前,他也只好面对现实选择放弃。
作品中有市井街头的百态,有平凡朴实的人情,有总想隐藏遗忘的过去,有奇迹一般的爱情,更有很多乐章背后的故事。书中人物的平凡到近在眼前,在阅读时,看到他们每一个人被解救出困境,内心也会同样有得救的治愈感,因为我们多数人也经历过同样的困惑。
在被一个个暖心的情节治愈之后,我们会发现<奇迹唱片行>的主题并不是常挂在嘴上,却不常见的奇迹。它真正的主题是坚持,甚至是平凡到允许放弃的坚持,也能孕育奇迹。这份坚持的主题之所以能够直击灵魂深入人心,是因为它始终都在平凡的外衣之下,与现实生活并无差距。青春叛逆,情窦初开,生离死别,逆境生长,梦起梦灭,倾家荡产,绝境重逢,即便是再普通再平凡的人,都必然的会经历其中几重起伏,也正是这些元素组成了弗兰克的一生。在失去了一切之后,弗兰克选择了放弃,放弃了自己曾对音乐,对黑胶唱片的坚持,向残酷的现实低头进了工厂维持生计。然而,他从未想过在放弃以后,那曾经的坚持会在二十年后,给他带来一生挚爱。
这本书是一组渐入佳境沁人心脾的乐章。如同唱片已完但音乐入体不止,唱片行人去人来所携带的亲情,友情,爱情,坚持,不羁也都融入了弗兰克的生命,让他坚持到刚好足够努力,哪怕放弃也足够遇到奇迹。
蕾秋乔伊斯的整部作品都在告诉人们坚持的意义,不只是弗兰克,伊尔莎收获了与弗兰克的爱情也正是因为在放弃之前做了尽力的坚持。但是与弗兰克不同的是,伊尔莎对与自己注定要离开舞台的命运心知肚明,且无力回天,尽管如此她还是忍着病痛硬坚持到最后一刻。也正是因为她的坚持到最后,才刚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伊尔莎明明知道是注定失败的事,弗兰克不得不放弃也是残酷的现实,我们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又何止一两件呢?
对于眼前类似的事,平凡的我选择放弃,但再放弃前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坚持,虽然失败的结果注定,但它抹不掉坚持的意义,再平凡的坚持,也能孕育出奇迹。
《奇迹唱片行》读后感(五):深夜唱片行
之前看过日版的深夜食堂,午夜12点,报时钟响起,城市的一隅,属于一家食堂的时间开始了。菜谱只有猪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点。这就是老板的经营方针。特殊的风格和怀念的味道,招来了不少的客人。大家喝着小酒,吃着自己钟情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惫,谈论着遇到的趣事,或是独自品味忧愁。
在食物的香气里,在深夜特有的幽静和食堂内的袅袅暖意间,一出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有悲有喜,暗合着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尽在这四方食堂间。
这儿有家唱片行。门上没有店名,橱窗内没有展示,店里却塞满了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乐等各种黑胶唱片。它时常开到深夜。孤独的、失眠的、伤心的或是无处可去的……形形色色的人来此寻找唱片,或者,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
而老板弗兰克,只要告诉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讲讲你的故事,他总能为你找到最合适的唱片。音乐始于静默,又回归静默,就像旅程一样。
看这本书真的很感动,因为他讲的是关于悲伤和救赎的温柔故事。那些与开一家店相关、难以言说的奇异风景,都被发现并写下来了。每个平凡无奇的日常都藉此说满深刻的爱。
就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他帮助过那个金发的小男孩,也许对于小男孩来说,唱片行是他的避风港,温暖的部分就在于老板弗兰克为小男孩做的一切...这本书是温暖的,你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能在这家唱片行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