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世界与北京“脱钩”不易,全球经济戒中国之瘾恐代价高昂

lindamy

时代广场舞照跳
VIP
注册
2005-11-23
消息
30,365
荣誉分数
7,477
声望点数
373
世界与北京“脱钩”不易,全球经济戒中国之瘾恐代价高昂
DAMIEN CAVE, MOTOKO RICH, JACK EWING2020年6月15日

澳大利亚的龙虾业者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到今年年初,他们捕获的龙虾中有95%运到了中国。


澳大利亚的龙虾业者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到今年年初,他们捕获的龙虾中有95%运到了中国。 DAVID DARE PARK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人们长期担忧世界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随着新冠疫情加剧,许多国家正在试图减少与北京相关业务的接触。

日本已拨款22亿美元帮助企业将生产转出中国。欧洲贸易部长们强调了供应链多样化的必要性。包括澳大利亚和德国在内的几个国家已经采取行动,阻止中国等国收购因疫情封锁而陷入困境的企业。特朗普政府中的对华鹰派也继续敦促在经济上与北京“脱钩”。

但是,实际做出生产和销售的决定的是政府部门之外的公司,他们的考量要复杂许多。

戒中国之瘾并非易事。

尽管早期的新冠疫情不当处理破坏了其为世界生产及在世界范围内购买产品的能力,进一步暴露威权体制的缺陷并导致其加剧宣传战,中国的经济实力仍是避免全球持续衰退的最后希望。

“当这一切开始时,我们在想,我们还能去哪里?”西澳大利亚州第三代龙虾渔民费德勒·卡玛达(Fedele Camarda)说,该地区大部分的渔获都销往中国。“后来世界其他地方也受到了新冠病毒的侵害,而只有中国在逐渐恢复正常。”

“尽管只是一个市场,”他还说,“但它们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为了了解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动势和风险,《纽约时报》分析了三个国家的三家严重依赖中国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在努力评估与中国分道扬镳的代价有多大,或者能否负担得起。

乞求回归:澳大利亚的龙虾渔船

三代岩虾业者。左起:费德勒·卡玛达;费德勒的父亲贾科莫·卡玛达;费德勒的儿子詹姆斯·卡玛达;以及费德勒的侄子杰克·卡玛达。


三代岩虾业者。左起:费德勒·卡玛达;费德勒的父亲贾科莫·卡玛达;费德勒的儿子詹姆斯·卡玛达;以及费德勒的侄子杰克·卡玛达。 DAVID DARE PARK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上世纪90年代,卡马尔达在澳大利亚西海岸捕捞龙虾,他的渔获最后会出现在许多国家的餐桌上。

新鲜龙虾去了日本。虾肉罐头去了美国。其余的则去了澳大利亚国内或者邻国市场。

但从2000年前后开始,中国开始给活虾出更高的价格,并加大采购量。这带来澳大利亚龙虾产业对该市场近乎完全的依赖,以及一种自满情绪:到今年年初,澳大利亚95%的刺龙虾卖给了中国的销售商和餐馆。

“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我们讨论过解决这个问题的不同策略,”卡马尔达说。“就是没机会落实。”

而且,即使在1月25日对多样化的需求已成实锤之后,他们仍未付诸行动。

当时,因为疫情暴发,中国停止了龙虾的采购。官方关闭了出售新鲜肉类、蔬菜和海鲜的生鲜市场,这导致澳大利亚西海岸所有234艘龙虾船停止了捕捞。超过2000人没了工作。

澳大利亚的龙虾加工商试图快速实现市场多元化,给曾经合作过的每个国家的买家打电话,尝试恢复几十年前的老关系。行业协会请求澳大利亚政府提供帮助——要求今年增加配额、延长捕捞季节,以及向公众直接出售产品的自由,所有这些都得到了渔业管理部门的批准。

但这些并没有给卡马尔达带来太多好处。尽管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的某些食品出口有所增加(例如巴西的鸡肉),但2、3、4月出海的捕捞船很少,产量不大。

卡马尔达大约一个月前才重新出海。他的公司海王星3号(Neptune 3)又开始接到来自中国的订单,价格大约是1月的一半。订单都不大,但是该行业已经统一了意见,试图重建与中国的关系,而不是寻找其他市场。

“即使价格低了,产品数量减少了,我们还是需要找到服务那个市场的办法,因为满足那个市场对我们来说是可行的,”行业协会西部岩虾(Western Rock Lobster)的会长马特·泰勒(Matt Taylor)说。

大约一个月前,仍然存在一个主要挑战:运输问题。由于承担了世界上大部分货物量的客机因停航而减少运输量,龙虾的供应链被打乱。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再次介入,这一次提供了约7000万澳元,补贴海产品出口的包机。

尽管有人呼吁强化自给自足、市场多元化和主权,以及中国的行动打击了大麦和牛肉的出口,但澳大利亚并没有离开中国市场。它正在为重回那个市场进行补贴。

不是救星:德国对中国的乐观情绪减弱

照明设备商欧司朗和其他德国企业正在重新思考它们的供应链。


照明设备商欧司朗和其他德国企业正在重新思考它们的供应链。 ANDREAS GEBERT/REUTERS

德国工业上次面临严重衰退时,缓解来自中国。中国经济的急剧增长以及对西方技术的渴求,帮助德国出口商从10年前的严重衰退中迅速恢复过来。

“我2008年跑了两个市场:中国和中东,”总部设在慕尼黑的全球最大照明设备企业之一欧司朗(Osram)的首席执行官奥拉夫·柏利恩(Olaf Berlien)说。

但他不指望中国的销售会再次拯救德国工业。

“中国仍是一个市场,”柏利恩说,“但不是一个成长型市场。”

甚至在新冠冠病毒疫情迫使中国采取隔离措施之前,欧司朗就已经不再看好中国。中国的汽车销量在经历了多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在2019年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与美国的贸易战。

问题是,没有其他市场可以取代中国作为世界增长引擎的地位。柏利恩说,印度有潜力,但那里的市场太乱。油价暴跌让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中东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富有。

欧司朗对中国期望的降低,反映出欧洲各地正在越来越多地怀疑在需要的时候转向这个亚洲超级大国的益处。今年4月,欧盟贸易专员菲尔·霍根(Phil Hogan)呼吁就“战略自主意味着什么”展开讨论时,他呼应的是德国和法国官员的担忧。

欧司朗是一家为汽车和其他用途提供照明的公司,它不需要这种提醒。柏利恩说,欧司朗在中国有四家工厂,但由于中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公司在马来西亚、德国和美国生产更高端的产品。

“中国不再是世界工厂,”他说。

柏利恩说,他的公司和其他德国企业已经从过去的危机中吸取了教训,采取了措施确保自己不受供应链中断的影响,比如每个零部件或原材料都有至少两家供应商。

他还说,虽然欧司朗没有减少在华业务的计划,但新冠病毒危机会促使企业加大寻找离本土更近的供应商的努力。

“我与德国的许多经理和首席执行官谈过,我们都正在学到的东西是,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物流和供应链,”柏利恩说。

“供应链非常分散、非常脆弱,”他补充说。“由于都面临价格压力,我们选择的是最便宜的供应商,不管它们在世界什么地方。我们对近在咫尺的供应商认识不足。”

坚持到底:日本的豪华马桶

日本北九州市的东陶马桶制造厂。去年,中国占据了东陶海外销售额的一半。


日本北九州市的东陶马桶制造厂。去年,中国占据了东陶海外销售额的一半。 SAKURA MURAKAMI/REUTERS

东陶生产中国暴发户特别想要的东西:带有加热座圈、温水喷嘴、造型别致的陶瓷主体和自动马桶盖的电子智能坐便器。

东陶是日本最大的马桶制造商,1985年在北京成立了办事处,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随着中国的崛起也越来越大。去年,东陶海外销售额的一半来自中国,它在中国有七家工厂。

但即使在今年1、2月份,中国的隔离措施关闭了东陶的装配线,导致生产延误和收入损失之后,东陶也从未考虑过离开中国。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住房拥有率很高、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另一方面,许多中国工人拥有东陶需要的技术技能。

“中国与日本很近,而且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东陶发言人阿部园子(Sonoko Abe)说。

高管们每天开会讨论的是“我们如何能适应形势”,阿部女士说。尽管东陶在泰国和越南也有工厂,但公司没有试图转移生产,而是靠库存渠道。

其他的许多日本公司,即使有把目光转向别处的激励,也只是在缓慢地离开中国——如果它们有这种打算的话。

例如,日本的口罩制造商爱丽思(Iris Ohyama)在大连和苏州有为中国和日本市场生产商品的工厂。这家制造商正在利用政府的一些资助在日本开设新工厂生产线,以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并正在探索在法国和美国开设工厂的可能性。

但公司没有停止在中国生产的计划。“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市场非常重要,”该公司发言人木户敦子(Atsuko Kido)说。

中国市场目前也很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说,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2020年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而美国经济预计今年将收缩约6%,欧元区将收缩7.5%。

高盛(Goldman Sachs)驻东京的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师凯希·松井(Kathy Matsui)说,在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即便是那些反对中国政治的人也感到,他们需要中国经济来维持繁荣。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她说。“因此,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来说都至关重要。”

 
行了,澳洲哭着喊着要跟中国挂钩。
所谓脱钩完全是意淫。
 
看来如果戒了,估计地球污染会好多了,不再掠夺性地对待地球。
 
澳洲是典型的搭车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家,产业结构又单一,真不知道怎么能和中国脱钩。
别人喊脱钩,澳洲应该忙着劝才对。
端起饭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是找死。
 
6 hr 42 min ago
Even if Europe wanted to break away from China post-Covid, it couldn't
Analysis from CNN's Luke McGee

This aerial photo taken on June 16, 2020 shows trucks at a logistics center in Nantong, in China's eastern Jiangsu province.

This aerial photo taken on June 16, 2020 shows trucks at a logistics center in Nantong, in China's eastern Jiangsu province. AFP/Getty Images

The pandemic has kick-started a difficult global conversation about whether Western liberal democracies should radically rethink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hina,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upon whom many of these nations' economies rely.

This has been especially confronting for the European Union, which has spent the past few years actively seeking greater engagement and cooperation with Beijing,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smoother two-way investment and access to one another's considerable markets.

At a glance, an EU-China reset looks simple enough.

Despite the bloc's move towards China, the transatlantic relationship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United States-led Western order. A European pause on the current talks with China to take stock of what's happened and what European priorities might be post-Covid, while economically costly, could be wise. It would also be welcome and popular in Washington.

However, China's actions since the pandemic began have not led to the conclusion in Brussels that now is the time for Europe to go cold on China.
Read the full story:

Even if Europe wanted to break away from China post-Covid, it couldn't

RELATED
Even if Europe wanted to break away from China post-Covid, it couldn't
 
是否脱勾不確定,但未來商品肯定长价,將來GST也会长,否則这次撒的钱从哪儿来?所以,慢慢囤些日用品,反正家里有地放
 
制造业部分回归,就业率提升,税收也会提升
美梦啊!這儿的每小時人工是多少?工作效率和質量如何?一条轻轨都能建成這樣,制造业回归真是好事?到時候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指日可待!
 
玻璃大王曹旺德怎么说美国工厂的?他为啥要把工厂办到美国去?

这里制造的产品有比中国出来的产品更差吗?
说工作效率,福特制工作方法是在美国发明的还是中国发明的?当年也是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指日可待了?
经营企业的各种方法是在美国发明的还是中国发明的?
中国国营企业什么效率,你真的知道吗?
中国的民营企业天生就会经营,然后把经验传给全世界了吗?
谁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哪里能发明能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弄清楚了吗?
咱只看自身利益,日常生活用的80%产自中国,大件產品除了零件也是北美組装,若全搬回來價格肯定上漲,买不起就只能省着用了,現在多囤点
 
澳洲是典型的搭车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家,产业结构又单一,真不知道怎么能和中国脱钩。
别人喊脱钩,澳洲应该忙着劝才对。
端起饭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是找死。
早死早托生!靠旅遊也完了
 
早死早托生!靠旅遊也完了
我觉得世界上真能靠旅游过日子的,只有小镇,养不了几个人。一个国家想靠旅游根本没戏。除非是像摩纳哥之类弹丸之地,还必须加上赌博才行。
很多穷地方想靠旅游发财,都不可能。事实上越是穷地方旅游越卖不出价钱。
 
Even if Europe wanted to break away from China post-Covid, it couldn't
https://www.cnn.com/profiles/luke-mcgee
Analysis by Luke McGee, CNN

Updated 2:25 AM ET, Wed June 17, 2020

 
Even if Europe wanted to break away from China post-Covid, it couldn't
CNN Profiles - Luke McGee - Senior producer - CNN
Analysis by Luke McGee, CNN

Updated 2:25 AM ET, Wed June 17, 2020



为什么?
粘上了?
 
谷歌前总裁上BBC节目 纵论华为“威胁”和中美科技脱钩的是与非
戈登·克雷拉BBC安全事务记者

Schmidt and Huawei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美国高科技巨头谷歌前总裁、现任五角大楼国防创新委员会主任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接受BBC广播四台专题节目《新科技冷战》访问时指称,华为从事了“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对西方国家构成“国家安全挑战”。

不过,施密特在作出以上表述同时也明确指出,西方国家应该与中国在科技领域展开竞争,而不是简单化地脱钩或脱离关系。

英国当下正在重新审评是否应该继续允许华为帮助修建5G移动通讯网络的事宜,而此时此刻,继香港安全法等系列事件,英国政界要求与华为全面脱钩的呼声日盛。

US flag and Huawei logo

图片版权REUTERSImage caption美国禁止向华为出售芯片,却允许本国公司参与与华为一起制定5G标准

华为“可与情报机构等同看待”

施密特告诉BBC说:“华为毫无疑问从事了一些在(西方)国家安全方面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

他认为可以把华为与英国的GCHQ和美国的NSA等“讯息情报部门”等同看待。

施密特还指称:“毫无疑问流经华为路由器的数据最终被显然是(中国)国家的部门所掌握。”

“不管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我们确认它发生了。”

华为公司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坚决否认是中国国家体系的一部分,也坚决否认将用户数据交给过中国政府部门。

华为英国主管——高级副总裁张国威(Victor Zhang)在接受BBC采访时说:“这根本不是事实。”

张国威说:“华为是私营企业,百分之百由员工所有。华为独立于任何政府,也包括中国政府。”

承认有中国偏见

施密特承认,华为如今是美国最高决策层面对的“一大难题”:因为这家业务遍布全球的中国公司生产了比所有竞争对手都好的产品。

施密特对BBC说:“我们现在需要选项,这一点极为重要。”

“我们对华为的回应……应该是通过拥有一个一样好的产品、产品线来展开竞争。”

施密特这位曾担任美国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总裁超过15年的国际科技业知名人士坦承,至少他本人长期以来一直低估了中国公司创新的能力。

“我多年与中国公司打交道的时候一直对他们存在偏见”,他说。“他们很善于仿效别人的东西,他们很会团队组织,他们很会搞人海战术,但是他们搞不出什么新东西。他们非常会剽窃我们的东西。现在是抛弃这些偏见的时候了。”

“在关键的研发创新方面,中国人可以和西方同样优秀,甚至可能更优秀。”

“他们肯于花大钱。他们以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方式,以国家主导的方式投资于创新。我们需要迎头赶上。”

在承认中国创新能力的同时,施密特则否认中国举国体制方式比西方自由体制更加优越。但他指出,西方必须知己知彼,充分利用自己的强项,方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百战不殆。

他认为西方的一大优势是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与生活环境更能吸引人才:“多数人才更愿意在西方国家居住和工作,而不是在中国。”

Eric Schmidt at Google's Nasdaq debut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施密特2001年加盟谷歌,曾长期就任公司总裁一职

西方需要迎头赶上

施密特认为,美国和硅谷(矽谷)的最大问题是长期忽视或无视政府可能在研发创新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其实,硅谷任何成功的创新项目从始至终都会有联邦政府科技补助金的影子”,他说。

施密特去年曾主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次研讨会,专门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研讨会结论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迅速令人关注。

他说:“我认为他们比我们还落后几年……但没有5年、10年那么多;而且有证据显示,中国今后几年内就可能追赶上我们。”

“所以问题就是:如果赶上了会如何呢?显然,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到军事和国家安全方面。”

他还补充说,中国在量子计算等方面已经与西方国家齐头并进。

科技脱钩并非上策

尽管如此,施密特对美国政界一些人希望推动的美中科技脱钩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样做只能最终让世界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

他说:“一旦(科技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分支了,就不会再合流了。”

“我们都因共享平台和相互交换知识而获益……我担心一旦科技平台分支,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会越来越少。”

“脱钩还是不脱钩,中国都会最终成为科技强国;他们有资源,有钱,有技术。”

“问题是,他们最终是在一个全球共通的平台上运作还是自起炉灶?分离程度越大,危险也越大。”

“对西方来说,(让中国技术)继续在西方也拥有的平台上更有利。”

强悍的竞争对手

施密特警告说,西方各国不应人为地袒护本国高科技企业,因为西方也有自身的弱点,特别是在半导体芯片产能方面。

他认为,应该继续允许中国企业使用西方公司设计的芯片,否则一旦中国开始拥有自身研发芯片的能力,对西方来说将更加不利。

各国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也是施密特访谈中批评的对象。他总结认为,半数以上美国硅谷的企业最初都是由外国移民创建的。

历数了自己在硅谷的多年经历,施密特认为,应对中国挑战的最好办法是利用西方自身的内在优势而强势竞争。

“竞争将会是激烈和残酷的——大批对手相互竞争,而我们将力争取胜。”

施密特上述言论发表于BBC广播4台节目《新科技冷战》(The New Tech Cold War)。上述节目英国夏日时间6月19日上午1100时首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