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茶马盐铁

我想看看自定义头衔到底能有多少字。继续加,看系统什么时候把这个字符串截断。呃,居然还有?那就继续吧。
注册
2015-08-14
消息
30,146
荣誉分数
7,569
声望点数
273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逍道一

刚刚(7 月 30 日),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的政治局会议召开。

没有意外,最近的经济热词“内循环”再次出现在了政治局会议通稿上。

会议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 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锤定音,这是国家经济战略大转向的信号,也是区域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因为内循环将引发一次彻底的城市格局大洗牌。

2020 波诡云谲,已经超乎你我最狂野的想象。

澳洲火灾、新冠疫情、欧美围堵、大国冲突、东亚洪水……似乎排除万难,还有万难。焦虑与彷徨,让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你我,显得愈发渺小无力。

国家、城市、财富、还有我们自己“向何处去”?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我们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最近,我们生活的城市,陆续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重庆超广州,一线城市要变天?

都说苏州没落了,增幅却好过上海?

南京一季度还正增长,二季度显然跌的有点惨?

明明东莞更依赖出口,反而佛山退得更狠?

西安增速笑傲江湖,大西北的春天来了?

诡异得摸不着头脑的排名,将人们的困惑推向高潮。

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都隐藏在高层今年频频提及的 3 个字里——

“内循环”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现在熟知的城市格局,其实已经历过三波大洗牌。

1978 年以前,中国城市格局鲜明反应了第一代领导人的资源挹注。彼时第三产业几乎可以忽略,排名完全取决于北京的一双手——对各地国营工业的投入。

直辖市特殊的权力架构,带来的政治资源优势,远胜今日。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图片来源:吴晓波频道

改革开放直接引发了第一次城市大洗牌。 这一波洗牌又分为 3 条线索。

首先是大型国有投资项目的布局依旧可以左右排名,其最大受益者是计划单列市。

其次是外资进入焕发了沿海的活力。广州 GDP 分别在 1981 年、1989 年超过重庆、天津,夯实了第三城的地位。深圳 GDP 在 1990 年跻身 TOP15,与武汉、南京等量齐观。同时期的佛山、东莞也茁壮成长,珠三角生机盎然。

再次是乡镇企业激活县域经济。苏州、无锡领衔苏南模式,长三角与珠三角相得益彰。

第二次城市大洗牌是中国加入 WTO, 主线只有一个——出口加工型城市一飞冲天。

苏州、无锡再借入世东风,完全压制了武汉、成都等内地特大城市。

温州、泉州、东莞、佛山等普通地级市依靠外贸,实现屌丝逆袭。

东莞也是在这个时期,收获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其出口额一度超过广州。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图片来源:吴晓波频道

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属于对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

外贸受阻,上面风头无两的明星城市顿时黯淡。4 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铁公基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

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条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得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

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图片来源:零壹智库

1998 年中国外贸依存度 (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为 31.8%,2008 年达到历史峰值。但从那时开始,内需就成为中国的关注点,2019 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又回到了 31.8%。

不过高层关于内循环的完整表述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并未动摇。所以 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备份”中国。

说回到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 3 位大赢家,理解北京、深圳腾笼换鸟,以及杭州弯道超车,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循环。这也是中国“备份”中国,以及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关键。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黄奇帆在“内循环”最新演讲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

“一是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尽快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以创新创业 引领内循环 ;二是要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机遇,以新基建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 赋能内循环; 三是要创新发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布局优化,以培育新增长极和动力源 拉动内循环。

关键词很好抓: 创新、科技、数字化,这可以视为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题眼。

再回看文章开头大家关于上半年城市排名的困惑,就很容易解答了。

西安增速笑傲江湖,人家身居内陆受疫情冲击小不假,可你知不知道西安当年为引进三星,布局存储器下了多大血本?

东莞企稳回升不是出口加工业的回春,而是深圳外溢,说明华为落子松山湖开始发挥积聚效应。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图片来源:中国海关杂志

苏州风头压倒上海,更说明打通内循环的重要性。

在完备的中高端产业链配套体系下,苏州才能迅速打通国内、接单国际。5 月 18 日,苏州通过一场云对接就拿下 4000 亿的订单和项目。今年上半年苏州电子、机械、专业设备制造产值分别同比增长 2.9%、4.9%、4.8%。

而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更是同比增长 603%。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美国早已不满足跟中国打毛衣战,随着华为屡遭八国联军围追堵截,你就不难发现科技战的戏码有多重。

科技,现在又成为“内循环”下城市洗牌的王炸 。是不是有点老生常谈,新瓶装旧酒?

当然不是!

所谓创新驱动、科技革命、数字引领、产业转移,喊了那么多年,你见多少城市真正实现过呢?

这几年中西部强省会突飞猛进,却没有一座城市真正接过北京、深圳、杭州的接力棒。

原因何在?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后发城市想用科技实现中高端突破,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抢人、抢企业、抢产业;第二种是自己培育。

先从第一种说起。

毫无疑问,中国一流公司仍然高度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也是绝大多数国内先进产业的聚集地。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2019 年世界 500 强中国上榜公司,图片来源:《财富》

非沿海城市只有 14 家世界 500 强,除了武汉、长春各有一家汽车公司,其他 12 家全部是能源矿产企业。

过去几十年,沿海向内地全产业转移的案例少得可怜。如果转移没有大规模出现,意味着“内循环”很难实现。

别说中高端产业,低端产业宁可去越南,都不来内地。

影响产业和企业转移的,有 8 大要素: 普通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能源成本、资本供给、制度成本、产业链和物流成本、高级智力资源、税收。

内地城市除了普通劳动力这 1 项外,其余 7 项都不占优。甚至连廉价土地,沿海也不缺,比如深圳贵了,还可以去东莞。

但内地城市有希望争取产业链和物流。重庆就曾大规模促成沿海消费电子制造产业整体转移,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2008 年,重庆启动招商时就不走寻常路,采取集群招商, 不只要引进 代工厂,同时把上游供应链全部整合过来 。 这样就最大限度把电子制造的产值留在本地。

内地能与重庆比肩的是武汉的汽车产业,但武汉汽车产业属于在传统优势上深耕,不算转移。不过武汉做到了第二条超车路径,自己培育新增长极。

2006 年,武汉决心进军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成立了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两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武汉新芯订单数量断崖下跌,不得不寻求出售。外资虎视眈眈,好在武汉顶住了压力。

2016 年,武汉在新芯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江存储,迎来 NAND FLASH 存储器基地落户。这是中国第一座真正大规模量产 NAND FLASH 的城市,成功背后是武汉持续 10 年的坚持。

合肥用同样的方法,培育起多个新兴产业链,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合肥分享这个头衔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 这座全中国最敢“赌”的城市,靠风投成为最强逆袭者 》。

先进产业链的引进与培育,不仅是城市竞争的需要,更是内循环的需求。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除了产业链,沿海与内地的差异还取决于物流成本。从沿海到内地的雁阵没有实现,反而去了东南亚,很大原因也系于此。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承载物流的基建设施对内循环同样意义非凡,这关乎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

管清友用“一个地球、三个世界”将全球产业分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欧美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市场;第二类是中国、东南亚国家作为全球的生产制造基地;第三类是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提供能源、矿产、粮食。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内部也要实现类似的分工:北上深代表消费、金融市场,东北提供粮食,西北提供能源。

现在回头看,国家这几年提的一系列概念:

屡次强调“东北振兴”,保障东北。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通西北,补齐区域最后一块拼图。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唤醒大后方。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这三处直接对应我国粮食和能源产区,或是能源管道的接入地。新疆连接中哈油气管道,黑龙江连接中俄石油管道,云南连接中缅石油管道。

中国早就开始准备后手。

过去外循环的模型下,海运包打天下,沿海掌管一切。现在 转向内循环,物流交通不能不畅。这就凸显出了新基建的重要性。

每一个战略概念环环相扣,不是仓促应对,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国内呈现“北重南轻”“重内地轻沿海”的城市格局。

改革开放彻底颠覆这种格局,南方和沿海不仅赶上了北方和内地,甚至大大甩开对方。

就连沿海地区内部,也呈现出南强北弱的趋势,真正代表沿海发达地区的是东南沿海,而不是北方沿海。

在很多人眼中,内陆深处的成都、重庆,甚至比海边的山东更有“沿海”的气象。

北方沿海弱于东南沿海原因很复杂,但有个客观外因无法忽视:我们理解的沿海地区发达,根本原因是得益于航运便利,但不是只要沿海就有这样的优势。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全球航线图清晰展现出世界海运主航道的分布,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恰恰是与主航道重合的省份。

不过这样的外循环路线,存在阿克琉斯之踵,比如马六甲海峡。为保障内循环的能源安全,中国在积极开拓新路线。

7 月下旬,载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极开采的 14.4 万吨轻质低硫原油的船,在烟台港靠岸,这是俄罗斯首次通过北极航线向中国运输石油。

全球变暖增加了北极航线的通航时间,这为内循环的能源保障,添了一条生命线。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这也让北方城市,迎来了新的机会。

内循环为中国很多城市,都注入了更多想象力。

比如高层前一阵刚刚去吉林调研,农业是重点,而不是东北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

内循环同样寻求最优配置,在东北发展现代农业,可能成为振兴工业之外的选项和突破口。与其沉湎于东方德意志的过去,不如拥抱中国北海道的未来。

刚刚政治局会议定调,内循环带来大震动,这些地方终于要起飞了


再比如胡焕庸线以西的区域,之前并不是国家重仓的对象。随着内循环的提出,随着中美冲突的快速加剧,西北战略纵深的价值顷刻凸显。

西北过于广袤,仅凭一个西安,其区域联动效应有限。所以乌鲁木齐与郑州、重庆、成都、西安这 4 座国家中心城市,一齐入列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就顺理成章。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这个国家头部城市的繁荣。虽然中国头部区域很稳定,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要求中国的城市布局加入更多的战略考量。

另外对于中国这样市场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本身也需要更多城市去带动更多区域。

对后发城市来说,它们其中很多城市都辉煌过,很多城市也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

但历史性机遇仍在,如何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大城市化、都市圈化、城市群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又兼顾区域相对平衡与战略空间考量。这些都等待着更系统的安排与更成熟的智慧。

新一轮城市大洗牌的序幕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中国的雁阵》宁南山

《城市竞争的中国局》元淦恭说
 
这位老兄, “ 智谷趋势 ”的文章就不要拿来当真了吧。 这个公号从来就是吹鼓手一个, 而且是无脑吹鼓的那种。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中央这么决定了, 但是我觉得这个公号放大中央决定的可能性极高。

看看就行了, 不必当真。
 
这位老兄, “ 智谷趋势 ”的文章就不要拿来当真了吧。 这个公号从来就是吹鼓手一个, 而且是无脑吹鼓的那种。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中央这么决定了, 但是我觉得这个公号放大中央决定的可能性极高。

看看就行了, 不必当真。

悉禁评八年折腾来折腾去,除了权斗之外似乎没有做好了一件事。如此看来,这个内循环只怕是又一场大灾难。
 
悉禁评八年折腾来折腾去,除了权斗之外似乎没有做好了一件事。如此看来,这个内循环只怕是又一场大灾难。
呵呵, 先看看吧。

我觉得,就算想内循环, 也不见得就能达到内循环的。 中国经济已然是市场经济占主导了, 不可能不与外界有交流的。
又不可能他一声令下,就真的内循环了。总归还是要根据经济规律来办事。

这东西, 也就说说而已。 对美国表达一下“我不怕你”的信息。
 
以前叫闭关锁国,现在叫内循环。以前叫水灾,现在叫扩大水域面积。
 
中國夠大,有縱深,能迴旋。這是天生優勢,沒辦法。

美國也能迴旋,跟病毒迴旋。
 
脫鉤不可能的,除非中國要脫。現在美國的口罩超過80%還得靠中國。

我預測,用不了多久,中國會封鎖美國。
 
以前叫闭关锁国,现在叫内循环。以前叫水灾,现在叫扩大水域面积。
关键是不闭也不行了,人家对中国关闭了。
 
中國夠大,有縱深,能迴旋。這是天生優勢,沒辦法。

美國也能迴旋,跟病毒迴旋。
人口多,耕地少,还是先解决粮食问题吧,不然又要发粮票了。
 
人口多,耕地少,还是先解决粮食问题吧,不然又要发粮票了。


人窮的時候飯量大。
現在餓了吃肉。
 
人口多,耕地少,还是先解决粮食问题吧,不然又要发粮票了。
每个国家都有战略储备粮,中国的储备有多少没人知道。但是当年在争夺粮食定价权的斗争中,好像轻松打败了国际游资。
 
每个国家都有战略储备粮,中国的储备有多少没人知道。但是当年在争夺粮食定价权的斗争中,好像轻松打败了国际游资。
有多少粮仓其实是空的,恐怕也没人知道。
 
关键是不闭也不行了,人家对中国关闭了。
什么叫“不闭也不行了”?
现在对中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关闭,就算美国, 也只是企图关闭, 根本做不到彻底关闭。
没了美国, 欧盟还是对中国开放的。 商品物资的交流从没断过。甚至德国带领下的大部分欧洲因此跟特朗普还闹得不愉快, 怎么中国这里就说关就关了呢?

除了美国和欧洲, 还有非洲, 还有一带一路那么多国家, 俄罗斯, 中亚, 东南亚。。。 那么多国家和市场, 都没说对中国关闭,也不可能对中国关闭,那么 凭什么中国就要自暴自弃的搞什么内循环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