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3-22
- 消息
- 1,726
- 荣誉分数
- 57
- 声望点数
- 208
阅读菲利普・迪克的小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的作品有一种天生的、明净透彻的“肮脏”,如同阅读《一九八四》,没有阅读快感,只有冷酷的“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和“恐惧”这两方面,《黑客帝国》并没有走出前辈幻想小说家的视野,沃卓斯基所做的,是将这种“恐惧”继续延伸下去,并且运用结构主义的哲学理论,将其无限延伸。所谓的“真实的荒漠”,不过是又一层Matrix。
2003年6月25日,在奥威尔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比尔・盖茨发表了一个演讲:“奥威尔所描述的未来的可怕野蛮景象,即技术作为统治社会的工具,并未成为现实。”
二、技术的陷阱从计算机开始的“专业化世纪”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微软公司的创业史和另外一家赫赫有名的电脑公司――“苹果”紧密相连。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两个相继表示“‘1984’没有到来”的人,都是依靠技术致富的典型代表,是专业化技术人员的偶像。
在启蒙主义时期,所有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同时又是小说家和街头宣传员,他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向公众传达自己的哲学概念。到了20世纪,哲学已经逐渐获得数学、物理学的地位,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封闭的话语体系,日益专业化,不向公众开放。即使是齐泽克评论《黑客帝国》的文章,也没有多少“黑客迷”能够通读和理解。专业化是20世纪的人类社会运作的基石,所有的人被分门别类,划归到各种稳定的行业中去。齐泽克在《黑客帝国或颠倒的两面》中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社会是某种彻底的分裂物:一方面,专家们和科学家所用的客观语言再也不能转换成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普通语言……虽然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但这些话语却勾画了我们附庸风雅的大众的想像(比如说黑洞,宇宙大爆炸,超弦理论,量子震荡……)。不仅仅在自然科学里是这样,在其他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里也是如此,专业行话被看作是一种客观的洞见,任何人都不能质疑,同时也不能转化成我们的日常经验……这个客观现实的严峻对应面是,我们,从文化角度来讲,正面对着一个有着多元生活方式的世界,每个人都不能转化成另一个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证这种状态,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宽容他们的共存。”
专业化导致了每个人都是社会运作的螺丝钉。中国人对“螺丝钉”这一隐喻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专业化强调岗位分工和技术分工,技术成为在一个专业化社会里谋生的唯一工具,各种技术资格认证日益充满了个人履历表并且占据主要部分。所有的科幻小说,描述的不过是技术进步的两面:正面的光明或者背面的黑暗。杰克・威廉斯写了一本名叫《智能机器人》的小说,一本“肮脏”的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机器人在技术的各个层面都比人类优越,基于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理念”,机器人接管了整个世界,将所有的人变成了襁褓里的白痴――这部小说的主题,和《黑客帝国》基本接近。不同的是,小说的文字让人心悸,而电影的画面则让人心旷神怡。
《黑客帝国》的成功,相当大部分得益于它在技术上的成功。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是典型的技术主义狂魔,该片使用的“子弹时间”等虚拟电影摄影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影的经典镜头,被反复模仿。《黑客帝国2》又研发出前所未有的“动作捕捉”技术,照相机阵列将通过演员服装内的感应器记录下人物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实现把摄影机“放”在任何位置的“无缝”剪辑效果――通过捕捉人的动作,从而实现模仿和再创造,这是《黑客帝国》的技术胜利。然而,如果再深入一步,在诸多科幻小说家所创造的形形色色的以计算机和机器人为主题的小说中,通过模仿人而实现对人的控制,则是屡见不鲜的。
1984年,乔布斯宣称“‘1984’没有到来”。在这一年,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写出了《神经漫游者》:一个计算机牛仔通过各种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自己的神经系统连上计算机网络――这就是《黑客帝国》的技术哲学源头。
三、符号的帝国从波德里亚开始的“消费世纪”
几乎所有谈论《黑客帝国》文化的文章,都要提到一个细节和一个哲学家的名字:在《黑客帝国1》中,尼奥手中拿着的一本书名叫《仿真与拟像》。该书的作者是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波德里亚,生于1929年,现任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物的符号体系》、《生产的镜子》、《象征性的交流与死亡》、《仿真与拟像》、《消费社会》等。
据说,导演沃卓斯基是波德里亚的忠实信徒,要求演员在熟悉剧本之前,要先熟悉波德里亚的著作。甚至有消息说,沃卓斯基邀请波德里亚出演《黑客帝国》的一个角色,被波德里亚婉拒。出于礼貌。波德里亚还是赞美了一番《黑客帝国》的哲学含义。他说,《黑客帝国》把“真实的荒漠”这一哲学命题做到了极致――机器设备的扩张不可阻挡,人类要么在数字化的系统里被数字化,要么被系统抛离到边缘。波德里亚对《黑客帝国》的理解,显而易见没有达到齐泽克的水平。然而这并不妨碍沃卓斯基继续崇拜哲学,并且邀请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教授威斯顿在《黑客帝国2》中现身说法。
但是,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波德里亚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分析,可以照搬到《黑客帝国》身上:“文化,和‘新闻’中的伪事件一样,和广告中的伪商品一样,可以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参照规则被制造出来。人们在这里使用的,是那种‘模拟范例’的逻辑程序,或者是在那些其实只是形式和技术游戏的摆设里发挥作用的那种逻辑程序。”《黑客帝国》即是按照一定的技术游戏的逻辑程序制造出来的影像和符号与广告大餐。
“黑客迷”们津津乐道《黑客帝国》中的各种象征性符号,比如基督教的符号体系:尼奥的原名叫“安德森”,意为“人之子”;“尼奥”(neo)是“新”的意思,是“one”的颠倒,意为“第一个人”;女主角的名字“特蕾尼蒂”意为“三位一体”;而“墨菲斯”则是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还有诸多形形色色的象征性符号,充斥着电影画面,并且被“黑客迷”们奉为圭臬。甚至有中国的“黑客迷”从中看到了东方神秘主义、中国哲学以及佛教的影响。
罗兰・巴特写过一本名叫《符号帝国》的书,以日本为范例,分析了东方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程式化和符号化及其象征意味。虽然沃卓斯基兄弟聘请了来自香港的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中国哲学和佛教能够了解多少。在《黑客帝国动画版》制作团体里,沃卓斯基兄弟邀请了5位日本的动画技术大师。《黑客帝国动画版》由9个故事组成,本身就是动漫迷的沃卓斯基兄弟动手写作了其中的4个,来自日本的渡边信一郎和川尻善昭写作了3个。而整个《黑客帝国》系列故事的人物身份设定,和经典日本动漫如《圣斗士星矢》等,并没有太大差别。从这一点来说,《黑客帝国》是名副其实的“符号帝国”。波德里亚的著名概念“拟像”(深刻影响沃卓斯基兄弟的概念),意思就是大家只互相拷贝符号而不管真实世界的状况。
《黑客帝国》的成功,实际上是符号化消费的成功。波德里亚阐述道:“符号使人产生安全感。因此,我们在符号的掩护下并在否定真相的情况下生活着。奇迹般地安全:……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对真相的强烈映射并没有损害它,只是骗了它罢了。”而对符号的“消费”以及获得的“宁静”,通过技术手段则可以实现。在《黑客帝国》中,有一个名叫“神谕”的先知老太太,担任了尼奥的引导师的角色,作用等同于普通电影里的女巫角色。在《消费社会》里有一小节名为《转盘和计算机最小的公共文化》,里面有一句:“换句话说,通灵不再建立在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
对于热爱《黑客帝国》的观众来说,波德里亚同样有着一套理论:“其他人注定要献给一种神奇的经济和原封不动的物,以及作为物的其他所有东西(观点、娱乐、知识、文化):这种盲目拜物的逻辑就是消费的意识形态……它引起一种狂热,一种小摆设、小用具和吉祥物的狂暴世界。这些小玩艺个个都像表示一种价值的永恒,都想在无法通过恩赐拯救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拯救。”
但是,“拯救”的结果又如何?尼奥战胜Matrix之后又如何?齐泽克写道:“这个问题回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黑客帝国》不正重复了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普通人成为了囚徒,被紧紧捆绑在座位上,强迫观看所谓现实的诡异影像(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是现实)?当然,《黑客帝国》和它重要的区别在于,当其中某些人从他们的洞穴困局里逃出后,他们看见的不再是由阳光照射的明媚空间,至高至善的美,而是‘真实的荒漠’。”
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了柏拉图,归结到了理想国,归结到了基督教的千年王国和人文主义者的乌托邦――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初的恐惧:《一九八四》与《美丽新世界》。人们之所以疯狂地消费,之所以对符号产生盲目的信赖,之所以通过技术手段实践“反技术”的理论,原因在于人们心中的恐惧。而在波德里亚的理论里,消费是用来对抗政治的有力武器,“哪怕是无用的或是荒谬的东西,我们都去消费,其目的就是依靠欲望的力量使资本主义面临灾难。”
上述消费概念距离《黑客帝国》太过遥远。实际上,《黑客帝国》就是通过大众对其的文化消费推销了自己的世界观。换句话说,《黑客帝国》的世界观,是典型的为了消费社会而量体裁衣的结果,是技术的成功。众多论述《黑客帝国》的文章中都谈到了“真实”,波德里亚认为,“影像不再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虚拟的实在。”这就是《黑客帝国》比它的诸多前辈科幻小说家和哲学家们获得更大成功的原因所在。因而可以说,《黑客帝国》本身已经扭曲了我们对真实的感知――一个关于真实世界的无限循环。
2003年6月25日,在奥威尔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比尔・盖茨发表了一个演讲:“奥威尔所描述的未来的可怕野蛮景象,即技术作为统治社会的工具,并未成为现实。”
二、技术的陷阱从计算机开始的“专业化世纪”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微软公司的创业史和另外一家赫赫有名的电脑公司――“苹果”紧密相连。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两个相继表示“‘1984’没有到来”的人,都是依靠技术致富的典型代表,是专业化技术人员的偶像。
在启蒙主义时期,所有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同时又是小说家和街头宣传员,他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向公众传达自己的哲学概念。到了20世纪,哲学已经逐渐获得数学、物理学的地位,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封闭的话语体系,日益专业化,不向公众开放。即使是齐泽克评论《黑客帝国》的文章,也没有多少“黑客迷”能够通读和理解。专业化是20世纪的人类社会运作的基石,所有的人被分门别类,划归到各种稳定的行业中去。齐泽克在《黑客帝国或颠倒的两面》中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社会是某种彻底的分裂物:一方面,专家们和科学家所用的客观语言再也不能转换成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普通语言……虽然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但这些话语却勾画了我们附庸风雅的大众的想像(比如说黑洞,宇宙大爆炸,超弦理论,量子震荡……)。不仅仅在自然科学里是这样,在其他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里也是如此,专业行话被看作是一种客观的洞见,任何人都不能质疑,同时也不能转化成我们的日常经验……这个客观现实的严峻对应面是,我们,从文化角度来讲,正面对着一个有着多元生活方式的世界,每个人都不能转化成另一个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证这种状态,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宽容他们的共存。”
专业化导致了每个人都是社会运作的螺丝钉。中国人对“螺丝钉”这一隐喻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专业化强调岗位分工和技术分工,技术成为在一个专业化社会里谋生的唯一工具,各种技术资格认证日益充满了个人履历表并且占据主要部分。所有的科幻小说,描述的不过是技术进步的两面:正面的光明或者背面的黑暗。杰克・威廉斯写了一本名叫《智能机器人》的小说,一本“肮脏”的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机器人在技术的各个层面都比人类优越,基于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理念”,机器人接管了整个世界,将所有的人变成了襁褓里的白痴――这部小说的主题,和《黑客帝国》基本接近。不同的是,小说的文字让人心悸,而电影的画面则让人心旷神怡。
《黑客帝国》的成功,相当大部分得益于它在技术上的成功。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是典型的技术主义狂魔,该片使用的“子弹时间”等虚拟电影摄影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影的经典镜头,被反复模仿。《黑客帝国2》又研发出前所未有的“动作捕捉”技术,照相机阵列将通过演员服装内的感应器记录下人物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实现把摄影机“放”在任何位置的“无缝”剪辑效果――通过捕捉人的动作,从而实现模仿和再创造,这是《黑客帝国》的技术胜利。然而,如果再深入一步,在诸多科幻小说家所创造的形形色色的以计算机和机器人为主题的小说中,通过模仿人而实现对人的控制,则是屡见不鲜的。
1984年,乔布斯宣称“‘1984’没有到来”。在这一年,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写出了《神经漫游者》:一个计算机牛仔通过各种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自己的神经系统连上计算机网络――这就是《黑客帝国》的技术哲学源头。
三、符号的帝国从波德里亚开始的“消费世纪”
几乎所有谈论《黑客帝国》文化的文章,都要提到一个细节和一个哲学家的名字:在《黑客帝国1》中,尼奥手中拿着的一本书名叫《仿真与拟像》。该书的作者是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波德里亚,生于1929年,现任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物的符号体系》、《生产的镜子》、《象征性的交流与死亡》、《仿真与拟像》、《消费社会》等。
据说,导演沃卓斯基是波德里亚的忠实信徒,要求演员在熟悉剧本之前,要先熟悉波德里亚的著作。甚至有消息说,沃卓斯基邀请波德里亚出演《黑客帝国》的一个角色,被波德里亚婉拒。出于礼貌。波德里亚还是赞美了一番《黑客帝国》的哲学含义。他说,《黑客帝国》把“真实的荒漠”这一哲学命题做到了极致――机器设备的扩张不可阻挡,人类要么在数字化的系统里被数字化,要么被系统抛离到边缘。波德里亚对《黑客帝国》的理解,显而易见没有达到齐泽克的水平。然而这并不妨碍沃卓斯基继续崇拜哲学,并且邀请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教授威斯顿在《黑客帝国2》中现身说法。
但是,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波德里亚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分析,可以照搬到《黑客帝国》身上:“文化,和‘新闻’中的伪事件一样,和广告中的伪商品一样,可以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参照规则被制造出来。人们在这里使用的,是那种‘模拟范例’的逻辑程序,或者是在那些其实只是形式和技术游戏的摆设里发挥作用的那种逻辑程序。”《黑客帝国》即是按照一定的技术游戏的逻辑程序制造出来的影像和符号与广告大餐。
“黑客迷”们津津乐道《黑客帝国》中的各种象征性符号,比如基督教的符号体系:尼奥的原名叫“安德森”,意为“人之子”;“尼奥”(neo)是“新”的意思,是“one”的颠倒,意为“第一个人”;女主角的名字“特蕾尼蒂”意为“三位一体”;而“墨菲斯”则是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还有诸多形形色色的象征性符号,充斥着电影画面,并且被“黑客迷”们奉为圭臬。甚至有中国的“黑客迷”从中看到了东方神秘主义、中国哲学以及佛教的影响。
罗兰・巴特写过一本名叫《符号帝国》的书,以日本为范例,分析了东方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程式化和符号化及其象征意味。虽然沃卓斯基兄弟聘请了来自香港的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中国哲学和佛教能够了解多少。在《黑客帝国动画版》制作团体里,沃卓斯基兄弟邀请了5位日本的动画技术大师。《黑客帝国动画版》由9个故事组成,本身就是动漫迷的沃卓斯基兄弟动手写作了其中的4个,来自日本的渡边信一郎和川尻善昭写作了3个。而整个《黑客帝国》系列故事的人物身份设定,和经典日本动漫如《圣斗士星矢》等,并没有太大差别。从这一点来说,《黑客帝国》是名副其实的“符号帝国”。波德里亚的著名概念“拟像”(深刻影响沃卓斯基兄弟的概念),意思就是大家只互相拷贝符号而不管真实世界的状况。
《黑客帝国》的成功,实际上是符号化消费的成功。波德里亚阐述道:“符号使人产生安全感。因此,我们在符号的掩护下并在否定真相的情况下生活着。奇迹般地安全:……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对真相的强烈映射并没有损害它,只是骗了它罢了。”而对符号的“消费”以及获得的“宁静”,通过技术手段则可以实现。在《黑客帝国》中,有一个名叫“神谕”的先知老太太,担任了尼奥的引导师的角色,作用等同于普通电影里的女巫角色。在《消费社会》里有一小节名为《转盘和计算机最小的公共文化》,里面有一句:“换句话说,通灵不再建立在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
对于热爱《黑客帝国》的观众来说,波德里亚同样有着一套理论:“其他人注定要献给一种神奇的经济和原封不动的物,以及作为物的其他所有东西(观点、娱乐、知识、文化):这种盲目拜物的逻辑就是消费的意识形态……它引起一种狂热,一种小摆设、小用具和吉祥物的狂暴世界。这些小玩艺个个都像表示一种价值的永恒,都想在无法通过恩赐拯救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拯救。”
但是,“拯救”的结果又如何?尼奥战胜Matrix之后又如何?齐泽克写道:“这个问题回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黑客帝国》不正重复了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普通人成为了囚徒,被紧紧捆绑在座位上,强迫观看所谓现实的诡异影像(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是现实)?当然,《黑客帝国》和它重要的区别在于,当其中某些人从他们的洞穴困局里逃出后,他们看见的不再是由阳光照射的明媚空间,至高至善的美,而是‘真实的荒漠’。”
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了柏拉图,归结到了理想国,归结到了基督教的千年王国和人文主义者的乌托邦――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初的恐惧:《一九八四》与《美丽新世界》。人们之所以疯狂地消费,之所以对符号产生盲目的信赖,之所以通过技术手段实践“反技术”的理论,原因在于人们心中的恐惧。而在波德里亚的理论里,消费是用来对抗政治的有力武器,“哪怕是无用的或是荒谬的东西,我们都去消费,其目的就是依靠欲望的力量使资本主义面临灾难。”
上述消费概念距离《黑客帝国》太过遥远。实际上,《黑客帝国》就是通过大众对其的文化消费推销了自己的世界观。换句话说,《黑客帝国》的世界观,是典型的为了消费社会而量体裁衣的结果,是技术的成功。众多论述《黑客帝国》的文章中都谈到了“真实”,波德里亚认为,“影像不再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虚拟的实在。”这就是《黑客帝国》比它的诸多前辈科幻小说家和哲学家们获得更大成功的原因所在。因而可以说,《黑客帝国》本身已经扭曲了我们对真实的感知――一个关于真实世界的无限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