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五蘊論

乐呵呵

资深人士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11-10-01
消息
1,149
荣誉分数
663
声望点数
273
大乘五蘊論是学习大乘佛教的基础。

我個人認為觀五蘊皆空是出離心升起的基礎, 也是發菩提心的基礎。

如何觀五蘊皆空?先要知道五蘊, 才能知道如何觀。

《大乘五蘊論》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1, No. 1612 No. 1612 [cf. No. 1613]

大乘五蘊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薄伽梵略說五蘊。一者色蘊。二者受蘊。三者想蘊。四者行蘊。五者識蘊   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云何 地界。謂堅強性。云何水界。謂流濕性。云何火界。謂溫燥性。云何風界。謂輕等動 性。云何四大種所造諸色。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所觸一分無表色等。 云何眼根。謂色為境清淨色。云何耳根。謂聲為境清淨色。云何鼻根。謂香為境清淨 色。云何舌根。謂味為境清淨色。云何身根。謂所觸為境清淨色。云何為色。謂眼境 界。顯色形色及表色等。云何為聲。謂耳境界。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俱 大種因聲。云何為香。謂鼻境界。好香惡香及所餘香。云何為味。謂舌境界。甘味酢 味醎味辛味苦味淡味   云何為所觸一分。謂身境界。除四大種。餘所造觸。滑性澁性重性輕性冷飢渴等 。云何名為無表色等。謂有表業及三摩地所生色等無見無對   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謂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 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   云何想蘊。謂於境界取種種相   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云何名為諸餘心法。謂彼諸法與心相應。彼復云何。謂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 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瞋慢無明見 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 眠尋伺   是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別境。十一是善六是煩惱。餘是隨煩惱。四是不決定   云何為觸。謂三和合分別為性。云何作意。謂能令心發悟為性。云何為思。謂於 功德過失及俱相違。令心造作意業為性。云何為欲。謂於可愛事希望為性。云何勝解 。謂於決定事即如所了印可為性。云何為念。謂於串習事令心不忘明記為性。云何三 摩地。謂於所觀事令心一境不散為性。云何為慧。謂即於彼擇法為性。或如理所引。 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
 
最后编辑:
云何為信。謂於業果諸諦寶中。極正符順心淨為性。云何為慚。謂自增上及法增 上。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云何為愧。謂世增上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云何無貪。謂貪對治。令深厭患無著為性   云何無瞋。謂瞋對治。以慈為性   云何無癡。謂癡對治。以其如實正行為性   云何精進。謂懈怠對治。心於善品勇悍為性   云何輕安。謂麁重對治。身心調暢堪能為性   云何不放逸。謂放逸對治。即是無貪乃至精進依止此故捨不善法。及即修彼對治 善法   云何為捨。謂即無貪乃至精進依止此故。獲得所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發悟性 。又由此故於已除遣染污法中無染安住   云何不害。謂害對治。以悲為性   云何為貪。謂於五取蘊染愛耽著為性   云何為瞋。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云何為慢。所謂七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 七邪慢。云何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過慢。謂於等計 己勝。或於勝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心高舉為性。云何 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心高舉為性。云何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 所證法中。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云何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 為性。云何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   云何無明。謂於業果及諦寶中無智為性。此復二種。所謂俱生分別所起。又欲纏 貪瞋及欲纏無明。名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云何為見。所謂五見。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云 何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染污慧為性。云何邊執見。謂即由彼增 上力故。隨觀為常或復為斷。染污慧為性。云何邪見。謂或謗因或復謗果。或謗作用 或壞善事。染污慧為性。云何見取。謂即於三見及彼所依諸蘊。隨觀為最為上為勝為 極。染污慧為性。云何戒禁取。謂於戒禁及彼所依諸蘊。隨觀為清淨為解脫為出離。 染污慧為性。云何為疑。謂於諦等猶豫為性。諸煩惱中後三見及疑唯分別起。餘通俱 生及分別起   云何為忿。謂遇現前不饒益事心損惱為性。云何為恨。謂結怨不捨為性。云何為 覆。謂於自罪覆藏為性。云何為惱。謂發暴惡言尤蛆為性。云何為嫉。謂於他盛事心 妬為性。云何為慳。謂施相違心悋為性。云何為誑。謂為誑他詐現不實事為性。云何 為諂。謂覆藏自過方便所攝心曲為性。云何為憍。謂於自盛事染著倨傲心恃為性。云 何為害。謂於諸有情損惱為性
 
南无阿弥陀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