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17年后的辉煌
11月16日下午5点,经过长途旅行的中国女子排球队胜利凯旋,她们在日本以11战全胜的战绩夺得了第9届女排世界杯的冠军,自1986年以来,中国女排重新夺回了阔别17年之久的世界冠军。
1981年11月16日晚,在同样的大阪府立体育会馆,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当年的女排精神就是竹棚精神。老女排是在汗水、泪水与血水中夺冠的。漳州基地和郴州基地里破旧的竹棚早已没有,但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玩儿命训练的竹棚精神,锻造了钢铁般意志的中国女排。也许有人不会相信,那时竹棚的地板没有漆,球员训练时身上扎了许多刺,流着鲜血,姑娘们还笑着说看谁的刺多。就是这样一支铁军,实现了“五连冠”辉煌。经过竹棚精神的锻造,中国女排创造了“中国时代”。但回顾之后女排的沉沦,缘由也正是那“冠军光环”。
光环下 整整14年
自从张蓉芳率队夺取1986年世锦赛冠军后,中国女排再未夺取世界冠军,“冠军光环”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我们14年。
1988年,中国女排以世界冠军的姿态,出征韩国汉城奥运会。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他各队的进步与自己实力的下滑,位置摆得较高。国人也给了中国女排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夺世界冠军,就算没完成任务。在与前苏联队的比赛中,自身位置失衡,竟然导致一局以0比15失利,当时所有队员几乎崩溃,前苏联队和秘鲁队夺取冠亚军,李耀先辞职。
此后胡进成为主帅,他于1989年率队夺取世界杯第三。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世锦赛中,负于前苏联队,获亚军。1991年,胡进率队夺取世界杯亚军,夺取冠军变得如此艰难。此后,中国女排滑落谷底。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遭遇滑铁卢,仅取第七名,而当时参赛的球队仅有8支,胡进辞职。1994年,栗晓峰率领中国女排,仅得世锦赛第八,栗晓峰辞职。
1995年,郎平归来,人们希望这个“铁榔头”能够率队赢回失去的荣誉。当年,郎平率队夺取世界杯第三,1996年夺取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1998年夺取世锦赛亚军。在中国女排早已不具备前三名实力的情况下,郎平能够率队夺取世界亚军,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当时正是“古巴王朝”不可一世的时代。
1998年底,郎平因身体无法扛负教练工作为由提出辞职,她哭着将象征着帅印的排球交给了胡进。1999年,中国队仅得世界杯第五,2000年悉尼奥运会第五,女排精神的核心――顽强拼搏战斗作风,几乎丧失殆尽,胡进辞职。
适应潮流 重新再来
总有一种感情让人牵挂,总有一种爱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哪怕似水流年,那尘封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尊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铭记。只有彻底抛开光环,才能重生。
2001年4月14日,陈忠和执教的新一届中国女排在湖南郴州正式组队,这一刻,中国女排真正吹响了东山再起的号角。在袁伟民执教时代,陈忠和就是队内陪练,此后除栗晓峰执教时期以外,基本上都是历届国家队助理教练。他见证了中国女排五连冠和陷入低谷的全过程,他始终在世界排坛的前沿,对世界排坛新变化了然于胸。
当时,陈忠和说:“我有信心率领中国女排东山再起,有信心重夺世界冠军。”当陈忠和公布国家队队员名单时,圈内外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保留了一名老队员吴咏梅,其他都是22岁左右的年轻球员,是历届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次,难道他忘记了以老带新这个规律吗?陈忠和当时对记者这样反问道:“你觉得,近几届女排有什么可以继承的吗?”言外之意,中国女排必须重新再来,用他的话说就是重新种颗树。他说:“世界女子排坛发生了巨变,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对手。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来培养有潜力的年轻人,2001年培养,2002年崛起,2003年重新进入世界第一集团,2004年雅典奥运会出成绩。”当时这批年轻人身材出众,技术粗糙,但大家都有一颗奋斗的心。冯坤、周苏红、赵蕊蕊、刘亚男、杨昊、王丽娜、张娜……都是属于那种玩儿命拼杀的球员。陈忠和说:“球队必须要首先从作风入手,比赛可以输,斗志绝不能输。这些年轻人都是联赛涌现出来的,我对她们充满信心。”
魔鬼式的训练非常艰苦,没有一名姑娘不落泪,尤其是刚组队时,陈忠和训练强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一天三练是常事,而接着的小灶让球员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001年6月,新一届中国女排在太仓四国赛首次亮相中夺取冠军,虽然这个冠军不值一提,但缺少自信的中国女排重新看到了崛起的希望,也证明陈忠和执教思路的正确。2001年底,作风硬朗、身材高大、男子化风格明显的中国女排击败俄罗斯队、古巴队等强队,夺取在日本举行的大冠军杯邀请赛冠军。2002年,中国女排夺取德国世锦赛第四。之后,每名年轻球员都经历了较大的起伏,但陈忠和充分给予她们信心和时间。通过一年的磨练,中国女排打法日趋成熟。2003年6月,中国队以两个3比2击败美国队和俄罗斯队,夺取瑞士精英赛冠军。随后,中国队再次夺取大奖赛冠军。一位国际排联资深官员这样对本报记者说:“本届中国女排与1981年时的中国女排不具有可比性,因为时代不同,对手情况不同。这届中国女排攻击力是历史上最强的。通过技术统计,这届中国队的快攻速度比1981年那届中国队还快,身材比哪届都高。陈忠和的眼光是世界性的。”
欢呼与清醒 别累着女排
17年,也许时间实在太久了,当16日的晚上,杨昊终于一锤定音后,国内欢声一片,大学生们又打出了“振兴中华!”的横幅。甚至,有媒体写出了:“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不久,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又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几批女排姑娘17年一次又一次艰难而顽强的冲击,中国女排终于重返世界之巅。……中国女排重夺冠军,是体育界学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具体体现。”自老女排的开碑巨响,这么多年始终轰然,越是声波的外缘,仿佛越是真切,情感的链子也就拉得越紧。因此,当陈忠和新一代巾帼翩然封后时,国人的豪情即刻喷发,这实在是对美好现在的欣喜,更是对历史情感的呼应,一切都可以理解。说是:“老女排精神的回归”,也不错,新女排与老女排,本来就共系一条脐带。新女排这次在技战术上有了进步,特别是在心理上有了突破,有了前所没有的自信和志在必得的斗志,在与美国队这场最关键的比赛中,在1比2落后的情况下,不急不躁,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便是最好的证明。但把夺冠与申奥成功、甚至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相提并论,这实在让年轻的女排姑娘们难以承受了。先不说女排夺冠与载人航天没有必然联系,如今的中国体育也远非20年前可比。20年前,中国正是改革初期,中国体育也正百废待兴,第一个重大比赛的世界冠军,自然尤其不同一般的意义和鼓舞;今天,中国体育已经到了一年拿十几世界冠军的地步,我们手里有几十面奥运会金牌。如果还总是拿女排说事儿,难道体操队、游泳队、射击队…那些更重要比赛的冠军就白拿了?要知道,排球世界杯仅仅是奥运会、世锦赛之外的第三大赛事。
历史可值怀念,但历史不能供奉。女排夺冠归来,其成功的定义角度万千,有说这届女排传承了老女排的光荣传统,有说陈忠和继承了袁伟民的衣钵。少有人论及当今排球赛制的变化及女排技战术的变迁,少有人关注陈忠和隐忍苦磨的三年“长征路”,更少有人探究新女排姑娘们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唯物与唯心,横向与纵向,往往容易混淆本末。
如果从技战术的角度分析,新老女排之间的确出现了比较坐标的断裂。首先看身高,老女排最高的是1.84米的郎平,其他副攻和二传身高多在1.80米以下。而新女排平均身高达到1.88米,1.97米的赵蕊蕊更是世界身材最高的副攻。
身高的优势直接带来战术的变革,老女排时代,发球都是清一色“飘发”,在现在被称为“送分球”或“菜球”,而新女排的杨昊、王丽娜、周苏红等都能发出威胁性很大的“大力球”,即便刘亚男的飘球,也在“真飘”与“假飘”之间迷惑对手。从世界杯技术总结看,中国队发球直接得分或发球破对方一传成功率居诸强前列。
国际女排名宿卡尔法利直言,中国女排的创造性打法代表了世界新趋势。何谓“创造性”,卡氏总结为“技术全面的二传和防守、快速多变的立体进攻”。时下的评论是,如果没有赵蕊蕊和冯坤,中国女排顶多还是世界二流。类似的假设同样成立,如果没有技战术的飞跃,即便再浑厚的精神力也无济于事!
还有一种心理研究起来很有意思。对于本届女排,老百姓除了渴盼胜利的激动外,还有对女排姑娘们欣赏的愉悦。
其实想想也就不奇怪了。现在的女排姑娘们,都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代,成长在乐观、多元、民主和剧速的社会氛围里,她们少了一些使命,多了一分自在;少了一些负累,多了一分洒脱。因此,当赵蕊蕊扣死一个关键球后,没有咬牙切齿的痛快,有的是浅浅的酒窝甜甜的笑;当周苏红扣飞一个后排球后,没有责怪自己的悔恨和懊恼,有的是甩甩辫子的轻逸和队友亲拂脸蛋的调皮。人只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时代当然也在塑造不同的人。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称赞说,中国女排是一支美丽的队伍。这是一句人性化的评价,它淡化了议论,强化了感觉;淡化了复杂,弘扬了简单。
所以,当姑娘们把金牌衔在嘴里时,她们噙满欢愉的热泪,却没有哭。
回味不能回放,你不能指望现在的新女排沿着老女排的足迹再来一次五连冠。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独步天下固然令人向往,但现实不等同于愿望,一次世界冠军就是一次世界冠军,如今的夺冠已不是22年前的内容,千万别生拉硬扯跟国家兴亡连上说事。
女排夺冠的报道很多,最深刻的却是排球人自己的三句话,陈忠和对记者说“千万别把我捧上天”;梁艳说“现在的女排很漂亮,这也是资本嘛” ;郎平说“体育就是体育,别让女排再承载过多的东西”,说得都很实在,不是官话套话。咱别累着人家女排,也别累着自己,明年还有奥运会呢。
凤凰卫视2003年11月17日
11月16日下午5点,经过长途旅行的中国女子排球队胜利凯旋,她们在日本以11战全胜的战绩夺得了第9届女排世界杯的冠军,自1986年以来,中国女排重新夺回了阔别17年之久的世界冠军。
1981年11月16日晚,在同样的大阪府立体育会馆,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当年的女排精神就是竹棚精神。老女排是在汗水、泪水与血水中夺冠的。漳州基地和郴州基地里破旧的竹棚早已没有,但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玩儿命训练的竹棚精神,锻造了钢铁般意志的中国女排。也许有人不会相信,那时竹棚的地板没有漆,球员训练时身上扎了许多刺,流着鲜血,姑娘们还笑着说看谁的刺多。就是这样一支铁军,实现了“五连冠”辉煌。经过竹棚精神的锻造,中国女排创造了“中国时代”。但回顾之后女排的沉沦,缘由也正是那“冠军光环”。
光环下 整整14年
自从张蓉芳率队夺取1986年世锦赛冠军后,中国女排再未夺取世界冠军,“冠军光环”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我们14年。
1988年,中国女排以世界冠军的姿态,出征韩国汉城奥运会。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他各队的进步与自己实力的下滑,位置摆得较高。国人也给了中国女排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夺世界冠军,就算没完成任务。在与前苏联队的比赛中,自身位置失衡,竟然导致一局以0比15失利,当时所有队员几乎崩溃,前苏联队和秘鲁队夺取冠亚军,李耀先辞职。
此后胡进成为主帅,他于1989年率队夺取世界杯第三。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世锦赛中,负于前苏联队,获亚军。1991年,胡进率队夺取世界杯亚军,夺取冠军变得如此艰难。此后,中国女排滑落谷底。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遭遇滑铁卢,仅取第七名,而当时参赛的球队仅有8支,胡进辞职。1994年,栗晓峰率领中国女排,仅得世锦赛第八,栗晓峰辞职。
1995年,郎平归来,人们希望这个“铁榔头”能够率队赢回失去的荣誉。当年,郎平率队夺取世界杯第三,1996年夺取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1998年夺取世锦赛亚军。在中国女排早已不具备前三名实力的情况下,郎平能够率队夺取世界亚军,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当时正是“古巴王朝”不可一世的时代。
1998年底,郎平因身体无法扛负教练工作为由提出辞职,她哭着将象征着帅印的排球交给了胡进。1999年,中国队仅得世界杯第五,2000年悉尼奥运会第五,女排精神的核心――顽强拼搏战斗作风,几乎丧失殆尽,胡进辞职。
适应潮流 重新再来
总有一种感情让人牵挂,总有一种爱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哪怕似水流年,那尘封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尊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铭记。只有彻底抛开光环,才能重生。
2001年4月14日,陈忠和执教的新一届中国女排在湖南郴州正式组队,这一刻,中国女排真正吹响了东山再起的号角。在袁伟民执教时代,陈忠和就是队内陪练,此后除栗晓峰执教时期以外,基本上都是历届国家队助理教练。他见证了中国女排五连冠和陷入低谷的全过程,他始终在世界排坛的前沿,对世界排坛新变化了然于胸。
当时,陈忠和说:“我有信心率领中国女排东山再起,有信心重夺世界冠军。”当陈忠和公布国家队队员名单时,圈内外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保留了一名老队员吴咏梅,其他都是22岁左右的年轻球员,是历届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次,难道他忘记了以老带新这个规律吗?陈忠和当时对记者这样反问道:“你觉得,近几届女排有什么可以继承的吗?”言外之意,中国女排必须重新再来,用他的话说就是重新种颗树。他说:“世界女子排坛发生了巨变,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对手。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来培养有潜力的年轻人,2001年培养,2002年崛起,2003年重新进入世界第一集团,2004年雅典奥运会出成绩。”当时这批年轻人身材出众,技术粗糙,但大家都有一颗奋斗的心。冯坤、周苏红、赵蕊蕊、刘亚男、杨昊、王丽娜、张娜……都是属于那种玩儿命拼杀的球员。陈忠和说:“球队必须要首先从作风入手,比赛可以输,斗志绝不能输。这些年轻人都是联赛涌现出来的,我对她们充满信心。”
魔鬼式的训练非常艰苦,没有一名姑娘不落泪,尤其是刚组队时,陈忠和训练强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一天三练是常事,而接着的小灶让球员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001年6月,新一届中国女排在太仓四国赛首次亮相中夺取冠军,虽然这个冠军不值一提,但缺少自信的中国女排重新看到了崛起的希望,也证明陈忠和执教思路的正确。2001年底,作风硬朗、身材高大、男子化风格明显的中国女排击败俄罗斯队、古巴队等强队,夺取在日本举行的大冠军杯邀请赛冠军。2002年,中国女排夺取德国世锦赛第四。之后,每名年轻球员都经历了较大的起伏,但陈忠和充分给予她们信心和时间。通过一年的磨练,中国女排打法日趋成熟。2003年6月,中国队以两个3比2击败美国队和俄罗斯队,夺取瑞士精英赛冠军。随后,中国队再次夺取大奖赛冠军。一位国际排联资深官员这样对本报记者说:“本届中国女排与1981年时的中国女排不具有可比性,因为时代不同,对手情况不同。这届中国女排攻击力是历史上最强的。通过技术统计,这届中国队的快攻速度比1981年那届中国队还快,身材比哪届都高。陈忠和的眼光是世界性的。”
欢呼与清醒 别累着女排
17年,也许时间实在太久了,当16日的晚上,杨昊终于一锤定音后,国内欢声一片,大学生们又打出了“振兴中华!”的横幅。甚至,有媒体写出了:“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不久,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又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几批女排姑娘17年一次又一次艰难而顽强的冲击,中国女排终于重返世界之巅。……中国女排重夺冠军,是体育界学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具体体现。”自老女排的开碑巨响,这么多年始终轰然,越是声波的外缘,仿佛越是真切,情感的链子也就拉得越紧。因此,当陈忠和新一代巾帼翩然封后时,国人的豪情即刻喷发,这实在是对美好现在的欣喜,更是对历史情感的呼应,一切都可以理解。说是:“老女排精神的回归”,也不错,新女排与老女排,本来就共系一条脐带。新女排这次在技战术上有了进步,特别是在心理上有了突破,有了前所没有的自信和志在必得的斗志,在与美国队这场最关键的比赛中,在1比2落后的情况下,不急不躁,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便是最好的证明。但把夺冠与申奥成功、甚至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相提并论,这实在让年轻的女排姑娘们难以承受了。先不说女排夺冠与载人航天没有必然联系,如今的中国体育也远非20年前可比。20年前,中国正是改革初期,中国体育也正百废待兴,第一个重大比赛的世界冠军,自然尤其不同一般的意义和鼓舞;今天,中国体育已经到了一年拿十几世界冠军的地步,我们手里有几十面奥运会金牌。如果还总是拿女排说事儿,难道体操队、游泳队、射击队…那些更重要比赛的冠军就白拿了?要知道,排球世界杯仅仅是奥运会、世锦赛之外的第三大赛事。
历史可值怀念,但历史不能供奉。女排夺冠归来,其成功的定义角度万千,有说这届女排传承了老女排的光荣传统,有说陈忠和继承了袁伟民的衣钵。少有人论及当今排球赛制的变化及女排技战术的变迁,少有人关注陈忠和隐忍苦磨的三年“长征路”,更少有人探究新女排姑娘们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唯物与唯心,横向与纵向,往往容易混淆本末。
如果从技战术的角度分析,新老女排之间的确出现了比较坐标的断裂。首先看身高,老女排最高的是1.84米的郎平,其他副攻和二传身高多在1.80米以下。而新女排平均身高达到1.88米,1.97米的赵蕊蕊更是世界身材最高的副攻。
身高的优势直接带来战术的变革,老女排时代,发球都是清一色“飘发”,在现在被称为“送分球”或“菜球”,而新女排的杨昊、王丽娜、周苏红等都能发出威胁性很大的“大力球”,即便刘亚男的飘球,也在“真飘”与“假飘”之间迷惑对手。从世界杯技术总结看,中国队发球直接得分或发球破对方一传成功率居诸强前列。
国际女排名宿卡尔法利直言,中国女排的创造性打法代表了世界新趋势。何谓“创造性”,卡氏总结为“技术全面的二传和防守、快速多变的立体进攻”。时下的评论是,如果没有赵蕊蕊和冯坤,中国女排顶多还是世界二流。类似的假设同样成立,如果没有技战术的飞跃,即便再浑厚的精神力也无济于事!
还有一种心理研究起来很有意思。对于本届女排,老百姓除了渴盼胜利的激动外,还有对女排姑娘们欣赏的愉悦。
其实想想也就不奇怪了。现在的女排姑娘们,都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代,成长在乐观、多元、民主和剧速的社会氛围里,她们少了一些使命,多了一分自在;少了一些负累,多了一分洒脱。因此,当赵蕊蕊扣死一个关键球后,没有咬牙切齿的痛快,有的是浅浅的酒窝甜甜的笑;当周苏红扣飞一个后排球后,没有责怪自己的悔恨和懊恼,有的是甩甩辫子的轻逸和队友亲拂脸蛋的调皮。人只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时代当然也在塑造不同的人。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称赞说,中国女排是一支美丽的队伍。这是一句人性化的评价,它淡化了议论,强化了感觉;淡化了复杂,弘扬了简单。
所以,当姑娘们把金牌衔在嘴里时,她们噙满欢愉的热泪,却没有哭。
回味不能回放,你不能指望现在的新女排沿着老女排的足迹再来一次五连冠。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独步天下固然令人向往,但现实不等同于愿望,一次世界冠军就是一次世界冠军,如今的夺冠已不是22年前的内容,千万别生拉硬扯跟国家兴亡连上说事。
女排夺冠的报道很多,最深刻的却是排球人自己的三句话,陈忠和对记者说“千万别把我捧上天”;梁艳说“现在的女排很漂亮,这也是资本嘛” ;郎平说“体育就是体育,别让女排再承载过多的东西”,说得都很实在,不是官话套话。咱别累着人家女排,也别累着自己,明年还有奥运会呢。
凤凰卫视200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