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华人成多伦多第二大族裔
| 登录者: 柠檬 | 加贴日: 2002-05-27 | 读数: 344 | 排名: No.52 (本周) |
据多伦多贸易局发表的报告指出,新移民及少数族裔人口,已超越本
地出生的主流人口。其中,华人人口及中文已成为大多伦多地区的第
二大族裔及语言。报告认为这庞大的新移民,不论在经济和专业领域
上,都会带来大多伦多的无限生机。而华人社区代表则认为,在多元
文化角度,华人新移民的潜力,应不会构成被主流人口针对的对像,
亦不会因而深化种族歧视。但新移民饱受剥削和不公平对待,短期难
有改善。
多伦多贸易局(TORONTO BOARD OF TRADE)有关多伦多及大多伦多地区
的人口、族裔和语言分布的报告显示,依据1999年的审计调查,在多
伦多320人口中,每两个人中,就有一名是移民。而每三个人中,就
有一名是少数族裔人士。在80万新移民中,分别有80种语言,新移民
来自全球各地的200个国家和地区。
该局负责报告的顾问称,市内的少数族裔,以华人、南亚裔及黑人为
大多数,占少数族裔人口总和70%。华人更是人口之冠。另外,除英
语外,中文已成为市内及大多伦多地区最多人使用的语言。相对,廿
五年前,多伦多少数族裔只占总人口极少数,且多是来自欧洲。而今
日的华人新移民,大都具备专业技能,有良好教育基础,这点,为多
伦多未来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另外,在庞大的华人社区,消费力亦是各少数社群之冠,每年消费总
额高达52亿。华人消费倾向,多用于食肆、摄影、电子产品和参加健
身中心。不少大公司都把少数族裔社区,视为主要消费目标对像。可
以预见,每年数以亿计的消费,将随着少数族裔社区的人口增长而上
升。在这种情况下,多伦多市和少数族裔都是一个双赢局面。在二十
年之后,多伦多和大多伦多地区的族裔比例、人口语言等将有更戏剧
性的转变。
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林立表示,多伦多贸易局的有关少数族
裔人口增长报告,可说是十分正面和中肯。以多市华人社区而言,今
日的新移民,多来自中国大陆。去年就有36000人。而今日在大多市
生活的华人,非官方的统计,已高达40万。再者,依据每年都有大约
20000名华人新移民抵达,这个成几何级数的华人移民人口的增长,
不论对华人社区或整个大多伦多地区,乃至加拿大的经济和专业领域
都有益。
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大都具有良好教育水准或专业技能,他们抵
达后,可以迅速地投身主流社会。不似老华侨因言语障碍,而局限于
从事洗衣、餐馆的服务性行业。今日的新移民,反过来协助老华侨融
入主流。在这班新移民脚步站稳后,对华人参政的帮助亦会更多。可
以说,华人在经济、专业领域和政治层面上,在未来的日子,将有更
大的成就。
“但无可否认,华人新移民愈来愈具竞争力,将会削弱主流白人的就
业机会。但应该不会因而导致族裔歧视问题的深化。在多元文化大原
则下,少数族裔的成长,对主流社会应该不会带来巨大的矛盾。”
平权会多伦多分会行政主任辛伟泉认为,少数族裔社区对社会的贡献
,主流社会全单照收,但反过来,新移民在就业和专业认可资格上,
仍备受不公平对待。长远来说,这使加拿大或少数族裔社群,都处在
不健康中成长。
辛伟泉称,若单说消费能力,新移民特别是华人移民,他们在多伦多
,甚至在整个加拿大,在经济层面,普遍都获主流白人的认同。例如
各大公司、银行、地产,乃至汽车和一般消费,都以华人和新移民作
为主要的顾客对像。多伦多贸易局该份报告,是正面道出新移民和华
人对大多伦多地区的经济效益,但不够全面性。“可以说,主流白人
乐意要赚华人或新移民的钱。但反过来,则吝啬平等对待新移民的就
业机会、专业资格和薪酬,这是绝对不健康的单向发展。”辛伟泉解
释,随着移民人口增加,未来大多伦多地区在人口结构、语言等都会
起着明显的变化。主流商界将会迎合新移民口味,弹性地争取这个庞
大的消费市场。但最可惜,在目前政府的就业政策上,对新移民本身
的专业资格大都不承认,直接削弱了这些新移民的就业机会。不少华
人专业人士抵达后,医生变成酒楼伙记;教师则转行做三行;即使,
有部分幸运的可以重操故业,但论职位和薪酬,均与同等学历、资历
、经验的本地人有相当大的距离,换而言之,这是主流机构对新移民
的剥削歧视。
“在这情况下,不少新移民,特别是学有专长的华人移民,在长期不
公平的对待下,不论在家庭经济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很大压力。加上
加国人口老化及就业人口比例距离愈来愈大,若不调整,对整个社会
和少数族裔都没有好处。”
和谐运动创始人王裕佳称,新移民,特别是华人,教育水平较本地人
高。但收入则比本地人严重偏低。主要原因是主流社会仍未承认新移
民本身的专业资格和在原居地的工作贡献,另外,特别是主流仍有不
少人或机构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有色人种。
王裕佳认为,虽然新移民或华人对加国经济和消费做出极大贡献。但
现阶段,新移民遭受主流社会不公平的对待,仍十分普遍。他个人认
为,短期内难有改善。唯有凭着新移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加上促使政
府,社区压力,教育来争取各族裔平等的理想。
| 登录者: 柠檬 | 加贴日: 2002-05-27 | 读数: 344 | 排名: No.52 (本周) |
据多伦多贸易局发表的报告指出,新移民及少数族裔人口,已超越本
地出生的主流人口。其中,华人人口及中文已成为大多伦多地区的第
二大族裔及语言。报告认为这庞大的新移民,不论在经济和专业领域
上,都会带来大多伦多的无限生机。而华人社区代表则认为,在多元
文化角度,华人新移民的潜力,应不会构成被主流人口针对的对像,
亦不会因而深化种族歧视。但新移民饱受剥削和不公平对待,短期难
有改善。
多伦多贸易局(TORONTO BOARD OF TRADE)有关多伦多及大多伦多地区
的人口、族裔和语言分布的报告显示,依据1999年的审计调查,在多
伦多320人口中,每两个人中,就有一名是移民。而每三个人中,就
有一名是少数族裔人士。在80万新移民中,分别有80种语言,新移民
来自全球各地的200个国家和地区。
该局负责报告的顾问称,市内的少数族裔,以华人、南亚裔及黑人为
大多数,占少数族裔人口总和70%。华人更是人口之冠。另外,除英
语外,中文已成为市内及大多伦多地区最多人使用的语言。相对,廿
五年前,多伦多少数族裔只占总人口极少数,且多是来自欧洲。而今
日的华人新移民,大都具备专业技能,有良好教育基础,这点,为多
伦多未来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另外,在庞大的华人社区,消费力亦是各少数社群之冠,每年消费总
额高达52亿。华人消费倾向,多用于食肆、摄影、电子产品和参加健
身中心。不少大公司都把少数族裔社区,视为主要消费目标对像。可
以预见,每年数以亿计的消费,将随着少数族裔社区的人口增长而上
升。在这种情况下,多伦多市和少数族裔都是一个双赢局面。在二十
年之后,多伦多和大多伦多地区的族裔比例、人口语言等将有更戏剧
性的转变。
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林立表示,多伦多贸易局的有关少数族
裔人口增长报告,可说是十分正面和中肯。以多市华人社区而言,今
日的新移民,多来自中国大陆。去年就有36000人。而今日在大多市
生活的华人,非官方的统计,已高达40万。再者,依据每年都有大约
20000名华人新移民抵达,这个成几何级数的华人移民人口的增长,
不论对华人社区或整个大多伦多地区,乃至加拿大的经济和专业领域
都有益。
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大都具有良好教育水准或专业技能,他们抵
达后,可以迅速地投身主流社会。不似老华侨因言语障碍,而局限于
从事洗衣、餐馆的服务性行业。今日的新移民,反过来协助老华侨融
入主流。在这班新移民脚步站稳后,对华人参政的帮助亦会更多。可
以说,华人在经济、专业领域和政治层面上,在未来的日子,将有更
大的成就。
“但无可否认,华人新移民愈来愈具竞争力,将会削弱主流白人的就
业机会。但应该不会因而导致族裔歧视问题的深化。在多元文化大原
则下,少数族裔的成长,对主流社会应该不会带来巨大的矛盾。”
平权会多伦多分会行政主任辛伟泉认为,少数族裔社区对社会的贡献
,主流社会全单照收,但反过来,新移民在就业和专业认可资格上,
仍备受不公平对待。长远来说,这使加拿大或少数族裔社群,都处在
不健康中成长。
辛伟泉称,若单说消费能力,新移民特别是华人移民,他们在多伦多
,甚至在整个加拿大,在经济层面,普遍都获主流白人的认同。例如
各大公司、银行、地产,乃至汽车和一般消费,都以华人和新移民作
为主要的顾客对像。多伦多贸易局该份报告,是正面道出新移民和华
人对大多伦多地区的经济效益,但不够全面性。“可以说,主流白人
乐意要赚华人或新移民的钱。但反过来,则吝啬平等对待新移民的就
业机会、专业资格和薪酬,这是绝对不健康的单向发展。”辛伟泉解
释,随着移民人口增加,未来大多伦多地区在人口结构、语言等都会
起着明显的变化。主流商界将会迎合新移民口味,弹性地争取这个庞
大的消费市场。但最可惜,在目前政府的就业政策上,对新移民本身
的专业资格大都不承认,直接削弱了这些新移民的就业机会。不少华
人专业人士抵达后,医生变成酒楼伙记;教师则转行做三行;即使,
有部分幸运的可以重操故业,但论职位和薪酬,均与同等学历、资历
、经验的本地人有相当大的距离,换而言之,这是主流机构对新移民
的剥削歧视。
“在这情况下,不少新移民,特别是学有专长的华人移民,在长期不
公平的对待下,不论在家庭经济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很大压力。加上
加国人口老化及就业人口比例距离愈来愈大,若不调整,对整个社会
和少数族裔都没有好处。”
和谐运动创始人王裕佳称,新移民,特别是华人,教育水平较本地人
高。但收入则比本地人严重偏低。主要原因是主流社会仍未承认新移
民本身的专业资格和在原居地的工作贡献,另外,特别是主流仍有不
少人或机构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有色人种。
王裕佳认为,虽然新移民或华人对加国经济和消费做出极大贡献。但
现阶段,新移民遭受主流社会不公平的对待,仍十分普遍。他个人认
为,短期内难有改善。唯有凭着新移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加上促使政
府,社区压力,教育来争取各族裔平等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