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美国助理商务部长阿尔多纳斯(Grant Aldonas)18日宣布对中国纺织品制衣设立新的配额,以阻止中国纺纺品和成衣大量涌入,中国官方对此“深表遗憾”,但没有立刻提出任何报复措施。倒是美国一些消费者团体和商界、经济学界人士反映强烈。他们批评美国政府的决定是受国内政治驱使,担心美国市场上的纺织品价格上涨,使得普通消费者受害。在商务部宣布这一决定两天後,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不指明地警告说,“不断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阴云”正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危险。国际外汇市场也立刻作出反应:美元对日元、欧元和瑞士法郎的比价不断下挫。
“(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决定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那就是为了安抚美国产业界。但它同时也是一项冒险的决定。首先,它引发人们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另外它可能引起美国产业界其它行业的连锁反应,纷纷给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类似的保护政策,”美国马兰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潘那格瑞(Arvind Panagariya)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潘那格瑞教授:纺织品配额“最终目的是压人民币升值”
虽然美国最终必须在2005年1月前取消纺织品和服装的配额,但是根据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定,美国可以在中国对美纺织品激增时采取临时性的保障措施。中国商业部却说对这三种纺织品实现配额限制不符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的有关承诺。
潘那格瑞教授认为,鉴於今年以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增幅很快,美国的这一做法应该是合法的。不过,他强调指出,在本质上对中国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与近几个月美国政府一直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有密切的关系。他说,“美国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人民币升值。”
布什总统已经多次敦促中国应该让人民币汇率随市场浮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国贸易代表热立克(Robert Zoellick)最近去北京都是表明美国认为中国是“为谋求贸易优势故意压低人民币实际币值”。而中国方面坚持认为,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与人民币无关。
林哲: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的议案“肯定不会获得通过”
目前,美国国会正考虑几个议案准备对中国的所谓“不公正”的贸易行为提出警告或惩罚。一些国会议员威胁要对中国采取先发制人的贸易报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参议员德冰(Richard Durbin)和另外五名参议员联合在国会提出议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徵收惩罚性关税。
美国著名政策及公共关系研究机构CATO的高级研究员林哲(Brink Lindsay)在接受《华盛顿观察》专访时说,“这项议案几乎肯定不会获得通过。”
担任CATO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主任的林哲说,“布什政府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是出於国内政治的需要。面对疲软的经济,高涨的失业率和来自产业界的压力,政府不能不做些姿态,给人一个印象:政府很关心经济问题、失业问题。”
美国经济虽然在两年前已经走出衰退的困境,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美国劳工部刚公布10月份的失业率六个月以来首次下降到6 %,但10月失业大军仍然高达880万,其中约200万美国人已经失业27周以上。林哲认为,这才是美财政部长斯诺要亲自去北京向中国施加压力的真正原因。布什政府明白必须在缓解失业上做点事情才能有助於布什明年竞选连任。
布什政府向中国施压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美国制造业的压力。美国全国制造业者协会正式指控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给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带来“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从而让美国工人失去了大量工作机会。
然而,10月30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做证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中国政府有意操纵人民币汇率而让美国公司在竞争中处於不利地位。多名议员在听证会上仍然批评政府的中国政策不够强硬。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在听证会对斯诺说,“政府应该挺直腰杆,在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上采取坚定的立场。”
对人民币现行汇率不满的根源在於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截止今年8月中国对美贸易比去年增加了165亿美元,预计中国对美国的全年贸易顺差可达1200亿美元,而1995年才300亿美元。另一方面,美元持续贬值,而人民币一直保持自1994年以来一美元兑换8?28元的固定利率。这样人民币相对於包括美元在内其的主要自由兑换货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有助於中国商品在美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美国要求中国根据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升值。
人民币固定汇率怎麽了?
作为“世界的加工厂”目前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这些海外投资都以美元形式进入中国,用於购买土地,建筑材料和支付当地工人的工资。这些工厂开始生产後,多数产品都销往国外赚取美元,与此同时原材料和工人的工资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这样中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必须买进剩馀美元以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稳定。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停止购买这些美元,人民币币值必然快速增值。不难理解,这样中国央行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听任人民币升值必然在相对美元资产的人民币资产负债表上增加债务。其结果是,大量资金停留在流通领域内导致中国陷入通货膨胀的困境。这样的後果是:中国产品价格高涨,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终会损害中国的出口业和整个中国经济。
另外,中国也担心人民币升值会打乱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银行业和出口贸易。中国虽然拥有3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中国的银行由於自身的种种问题还不可能应付美元自由出入中国带来的问题。
人民币的这一固定汇率是从1994年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为什麽现在美国才提出异议呢?
林哲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和美国制造业的衰退没有必然联系。自二战以来,美元曾多次贬值,但制造业结构性的衰退从未停止。1950年,制造业在美GDP中占30%,1970年占20%,而在1990年只占16%。後工业时代的美国,各种特殊服务业,新的发明和创造以及其它高附加值行业,而非制造业,应该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和提供工作机会的主要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美国制造业自五十年代以来的持续衰退给美国带来的是福不是祸,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林哲说。
一些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能够出口大量高质量廉价工业品说明全球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了全世界避免通货膨胀的经济高速增长。这一作用在美国更为明显。在过去15年来自亚洲的廉价产品正是导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没有过多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总理温家宝11月22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有人说,人民币汇率固定不变,这不是事实。浮动的幅度小,这是事实。”但他承认,自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後,人民币浮动幅度小了。
一些金融专家指出,这一固定汇率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都同样有利。一方面,中美固定汇率有助於美国联邦储备局保持稳定的长期利率和低通货膨胀。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发展,联邦储备局把利率维持至45年来的最低点又不至於触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中国为了维持这一固定汇率必须购买大量美元并在海外投资,其中主要是用於投资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到今年8月,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国债已达创纪录的1225亿美元,成为仅次於日本的最大美国国债持有国。中国央行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国为国债支付的利息有可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助於美国经济的复苏。如果中国调高人民币汇率必然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个人消费和政府开销从此将减少一个主要财源。
很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对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克服重重困难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一直赞赏有加。中国在1998年艰难时世和最近“非典”时期的稳定币值努力帮助了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
华盛顿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大选年来临,美国政治会展现出它平时难得一见的一面。大选之年也是各种政治势力努力扩大影响,相互较量的时期。因此,政治因素往往成为美国政府在此期间出台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目前,中国正努力避免就贸易问题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最近反覆说明,拟定中的两个中国采购团延期赴美是因为部分团员未获得签证,而不是因为想以此报复美国。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北京方面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同时不立刻采取报复行动将有助与白宫顶住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压力,从而避免让中美贸易受到波折。
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经济学家总是着眼於事实。人民币升值就真的能够挽救美国的制造业是很值得怀疑的。对美国经济也不可能带来很大好处。根据设在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一份最新报告,人民币即使升值20%也只能减少美国预算赤字中的100亿美元,而2003年美国预算赤字高达5700亿美元。很显然,即使中国让步,短期内中国也很难同意让人民币升值20%。
难怪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罗切(Stephen Roach)日前在新加坡评论布什政府的这一做法时说,“这是一项错误时间的错误政策。”他指出,中国的金融业有它众所周知的困难,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这些问题更加恶化。“它不但会扰乱中国经济,而且会扰乱亚洲甚至更广泛的全球经济。”
“我相信中国最终会实现浮动汇率。世界上不存在什麽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林哲最後对《华盛顿观察》说。(华盛顿观察)
“(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决定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那就是为了安抚美国产业界。但它同时也是一项冒险的决定。首先,它引发人们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另外它可能引起美国产业界其它行业的连锁反应,纷纷给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类似的保护政策,”美国马兰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潘那格瑞(Arvind Panagariya)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潘那格瑞教授:纺织品配额“最终目的是压人民币升值”
虽然美国最终必须在2005年1月前取消纺织品和服装的配额,但是根据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定,美国可以在中国对美纺织品激增时采取临时性的保障措施。中国商业部却说对这三种纺织品实现配额限制不符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的有关承诺。
潘那格瑞教授认为,鉴於今年以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增幅很快,美国的这一做法应该是合法的。不过,他强调指出,在本质上对中国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与近几个月美国政府一直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有密切的关系。他说,“美国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人民币升值。”
布什总统已经多次敦促中国应该让人民币汇率随市场浮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国贸易代表热立克(Robert Zoellick)最近去北京都是表明美国认为中国是“为谋求贸易优势故意压低人民币实际币值”。而中国方面坚持认为,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与人民币无关。
林哲: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的议案“肯定不会获得通过”
目前,美国国会正考虑几个议案准备对中国的所谓“不公正”的贸易行为提出警告或惩罚。一些国会议员威胁要对中国采取先发制人的贸易报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参议员德冰(Richard Durbin)和另外五名参议员联合在国会提出议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徵收惩罚性关税。
美国著名政策及公共关系研究机构CATO的高级研究员林哲(Brink Lindsay)在接受《华盛顿观察》专访时说,“这项议案几乎肯定不会获得通过。”
担任CATO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主任的林哲说,“布什政府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是出於国内政治的需要。面对疲软的经济,高涨的失业率和来自产业界的压力,政府不能不做些姿态,给人一个印象:政府很关心经济问题、失业问题。”
美国经济虽然在两年前已经走出衰退的困境,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美国劳工部刚公布10月份的失业率六个月以来首次下降到6 %,但10月失业大军仍然高达880万,其中约200万美国人已经失业27周以上。林哲认为,这才是美财政部长斯诺要亲自去北京向中国施加压力的真正原因。布什政府明白必须在缓解失业上做点事情才能有助於布什明年竞选连任。
布什政府向中国施压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美国制造业的压力。美国全国制造业者协会正式指控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给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带来“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从而让美国工人失去了大量工作机会。
然而,10月30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做证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中国政府有意操纵人民币汇率而让美国公司在竞争中处於不利地位。多名议员在听证会上仍然批评政府的中国政策不够强硬。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在听证会对斯诺说,“政府应该挺直腰杆,在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上采取坚定的立场。”
对人民币现行汇率不满的根源在於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截止今年8月中国对美贸易比去年增加了165亿美元,预计中国对美国的全年贸易顺差可达1200亿美元,而1995年才300亿美元。另一方面,美元持续贬值,而人民币一直保持自1994年以来一美元兑换8?28元的固定利率。这样人民币相对於包括美元在内其的主要自由兑换货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有助於中国商品在美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美国要求中国根据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升值。
人民币固定汇率怎麽了?
作为“世界的加工厂”目前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这些海外投资都以美元形式进入中国,用於购买土地,建筑材料和支付当地工人的工资。这些工厂开始生产後,多数产品都销往国外赚取美元,与此同时原材料和工人的工资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这样中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必须买进剩馀美元以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稳定。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停止购买这些美元,人民币币值必然快速增值。不难理解,这样中国央行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听任人民币升值必然在相对美元资产的人民币资产负债表上增加债务。其结果是,大量资金停留在流通领域内导致中国陷入通货膨胀的困境。这样的後果是:中国产品价格高涨,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终会损害中国的出口业和整个中国经济。
另外,中国也担心人民币升值会打乱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银行业和出口贸易。中国虽然拥有3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中国的银行由於自身的种种问题还不可能应付美元自由出入中国带来的问题。
人民币的这一固定汇率是从1994年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为什麽现在美国才提出异议呢?
林哲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和美国制造业的衰退没有必然联系。自二战以来,美元曾多次贬值,但制造业结构性的衰退从未停止。1950年,制造业在美GDP中占30%,1970年占20%,而在1990年只占16%。後工业时代的美国,各种特殊服务业,新的发明和创造以及其它高附加值行业,而非制造业,应该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和提供工作机会的主要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美国制造业自五十年代以来的持续衰退给美国带来的是福不是祸,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林哲说。
一些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能够出口大量高质量廉价工业品说明全球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了全世界避免通货膨胀的经济高速增长。这一作用在美国更为明显。在过去15年来自亚洲的廉价产品正是导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没有过多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总理温家宝11月22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有人说,人民币汇率固定不变,这不是事实。浮动的幅度小,这是事实。”但他承认,自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後,人民币浮动幅度小了。
一些金融专家指出,这一固定汇率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都同样有利。一方面,中美固定汇率有助於美国联邦储备局保持稳定的长期利率和低通货膨胀。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发展,联邦储备局把利率维持至45年来的最低点又不至於触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中国为了维持这一固定汇率必须购买大量美元并在海外投资,其中主要是用於投资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到今年8月,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国债已达创纪录的1225亿美元,成为仅次於日本的最大美国国债持有国。中国央行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国为国债支付的利息有可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助於美国经济的复苏。如果中国调高人民币汇率必然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个人消费和政府开销从此将减少一个主要财源。
很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对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克服重重困难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一直赞赏有加。中国在1998年艰难时世和最近“非典”时期的稳定币值努力帮助了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
华盛顿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大选年来临,美国政治会展现出它平时难得一见的一面。大选之年也是各种政治势力努力扩大影响,相互较量的时期。因此,政治因素往往成为美国政府在此期间出台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目前,中国正努力避免就贸易问题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最近反覆说明,拟定中的两个中国采购团延期赴美是因为部分团员未获得签证,而不是因为想以此报复美国。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北京方面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同时不立刻采取报复行动将有助与白宫顶住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压力,从而避免让中美贸易受到波折。
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经济学家总是着眼於事实。人民币升值就真的能够挽救美国的制造业是很值得怀疑的。对美国经济也不可能带来很大好处。根据设在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一份最新报告,人民币即使升值20%也只能减少美国预算赤字中的100亿美元,而2003年美国预算赤字高达5700亿美元。很显然,即使中国让步,短期内中国也很难同意让人民币升值20%。
难怪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罗切(Stephen Roach)日前在新加坡评论布什政府的这一做法时说,“这是一项错误时间的错误政策。”他指出,中国的金融业有它众所周知的困难,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这些问题更加恶化。“它不但会扰乱中国经济,而且会扰乱亚洲甚至更广泛的全球经济。”
“我相信中国最终会实现浮动汇率。世界上不存在什麽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林哲最後对《华盛顿观察》说。(华盛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