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与实战 大陆导弹的战略使用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十二月四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文/亓乐义),陈水扁日前透露,解放军在大陆东南沿海部署四百九十六枚战术导弹,这和美国情资所公布的四百五十枚相差不远。但具体数目很难掌握,大陆导弹阵地曾经由伪装而骗过美国的卫星侦察,专家认为,这些毕竟是少数,大陆沿海导弹部署经美国卫星反复观测,大致规模不会离谱,重点是,大陆如何把这些常规导弹作为「战略使用」。


按大陆二炮(战略导弹部队)的设想,常规导弹作为战略使用主要表现在「威慑」和「实战」二方面,而第一次的威慑行动就运用在一九九五年七月的东海试射,主要针对李登辉访美并警告「台湾分裂势力」,三天内共试射六枚M族导弹,据称其中一枚因故障而自行引爆,另一枚误差三公里,因此美国质疑大陆导弹的可靠性,对台亦无产生太大震撼效果。


一九九六年三月,大陆在台湾「总统」大选前又试射四枚导弹,靠近基隆和高雄外海,意在测试导弹封锁能力,因美国严重关切而发挥实质性的威慑,按大陆的话说此为「示形造势」,以公开或若明若暗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战役战术演习,以对方收敛或放弃挑战大陆为目标。不过,这次试射并未影响李登辉高票当选,其最终效果显现在中美亚太安全战略的相互克制上。


事隔多年,大陆近来一连串发射宇宙飞船所展现的精准测控和定位能力,乃至火箭的稳定性,使美国重新评估中国大陆导弹的威力,从而使大陆导弹的「威慑」效应更具发挥空间。专家认为,如果台海发生临战前的状态,试射导弹将是大陆首选的威慑利器,目标区将按危机程度而定,导弹飞越台岛或打掉「国军」外岛一个据点都有可能。


如果进入战时,大陆导弹部队将选择一些敏感目标进行「警告性打击」,时机将按国际环境、预设的战争规模和地缘条件而发,目标选择将以机场、港口、指挥部、通信枢纽、防空阵地和重要电子战役设施为主,目的是瘫痪台军防务,为后续解放军的制空制海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大陆常规导弹部队在实战运用方式上,大致分为「独立」和「联合」使用,前者以达到某种特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突击作战,后者则和其它军兵种进行联合作战。大陆估计,有效封锁台湾需要五个常规导弹旅,为登陆作战提供掩护则需要八个常规导弹旅,前者预计二○○五年完成,后者延至二○一○年,按大陆目前的紧迫感,美方评估上述建军可望提前达成。


当然,使用战术导弹并非百利而无害,包括它的武器行动整体性强,后勤保障的要求高,受敌威胁大,而且使用上听命于政治和外交的制约,分寸不易掌握。
 
最初由 moyuer 发布
凤凰卫视十二月四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文/亓乐义),
按大陆二炮(战略导弹部队)的设想,常规导弹作为战略使用主要表现在「威慑」和「实战」二方面,而第一次的威慑行动就运用在一九九五年七月的东海试射,主要针对李登辉访美并警告「台湾分裂势力」,三天内共试射六枚M族导弹,据称其中一枚因故障而自行引爆,另一枚误差三公里,因此美国质疑大陆导弹的可靠性,对台亦无产生太大震撼效果。
我靠,懂不懂战略啊?误差三公里?十公里以上才叫战略呢!要是误差在三米以内,98%台湾人都会嚷嚷要独立了。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呵呵,就算大陆的导弹随便打中台湾的一个养猪棚,也会引起台湾大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