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7-08-08
- 消息
- 8,796
- 荣誉分数
- 1,390
- 声望点数
- 373
中共20大前,《华尔街日报》对中共最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人选的准确预测使其在全球媒体预测中最终胜出。1月4日,该报刊发重磅文章,披露了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为何突然放弃了被视为其“权力象征”的清零政策。此前习近平当局坚持的近三年极端清零政策,导致经济崩溃,造成无数次生灾害,文章指出,去年底在中国各大城市出现罕见的抗议浪潮,令习近平和他的核心圈子感到震惊,加上多个政府部门的紧急请求,最终促使习近平不得不放弃了清零政策。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写道,消息人士透露,去年11月前,尽管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各地都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措施,但全国感染率上升的报告仍在不断涌入中南海。清零政策的代价高昂,中国的出口和零售业大幅萎缩,地方财政被耗尽,部分民众的生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去年10月底二十大结束,习近平获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个任期,外界当时普遍预计,他会在此刻改变清零政策,但习近平当时并不准备改变其立场。当德国总理舒尔茨11月4日访问北京时,尽管中国国内的感染病例激增,商界人士敦促总理李克强放宽清零政策,但习近平没有暗示要对政策进行任何转变。
与此同时,Omicron的爆发在中国继续发酵,在秋天开始蔓延。北京没有加快疫苗接种计划、储备抗病毒药物和其它新冠治疗药物,也没有扩建和升级医院及急诊病房,而是选择投入更多资源建设临时隔离设施,实施严格的封锁并对公民进行大规模检测。报道披露,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习近平收到了大量信号,表明他的清零政策正在成为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动荡的根源。出口曾是中国在疫情大流行时期的主要增长引擎,但在10月份出现了两年半来的首次下降,而在上海春季封锁后的几个月里一直在增长的零售额也出现了下滑,据接近决策层的官员和顾问称,这些数据吓坏了中共最高层。但即便如此,习近平也不准备完全放弃清零政策。相反,他决定采取渐进的方式来放松措施,同时没有设置一个明确的退出时间表。据官员和顾问称,截至11月中旬,习近平仍在是否以及如何取消清零政策上犹豫不决。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11月下旬,中国大城市出现了罕见的抗议浪潮,加上政府许多部门的紧急请求,这最终促使习近平做出转变。当时,中南海开始收到报告,全国各地爆发小区居民联合起来小规模反对封控,反对将人限制在家中的规定。11月26、27日,抗议活动在中国一些最大和最富裕的城市爆发。官员和顾问说,罕见的公众愤怒表现,一些抗议者直接反对习近平和共产党,令习近平和他的核心圈子感到震惊。
另一方面,随着阻止病毒传播的战斗越来越徒劳,社会和经济成本不断上升,习近平接近决定放弃清零政策。12月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问北京,与习近平举行闭门会议。习近平首次承认疫情大流行已经进入了一个不那么致命的阶段,这标志着他思维上的转变。12月初,中共突然宣布基本取消清零政策。12月26日,北京宣布取消国际旅行限制,基本上结束了三年隔离期。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候任总理,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12月25日的全国电话会议上说,结束清零“时机成熟,基本条件具备”。华尔街日报审查了这次会议的书面会议摘要,官员和顾问确认文件是真实的。值得注意的是,李强在这次会议中敦促负责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其它经济部门的高级官员确认上述信息,他还不忘强调,这是习近平清零政策的“伟大成就”。
报道最后指出,但是,习近平全面放开的时机甚至备受一些党内高级政府卫生官员的质疑。中国流行病学家、国家卫生委员会高级顾问曾光12月16日在北京的一个公共卫生论坛上说:“如果我们纯粹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宁愿推迟重新开放的时间。”随后,这一无预期的逆转将中国推入了新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拥挤不堪,走廊上有很多坐在轮椅上和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医护人员人手短缺,同时不得不在带病工作,火葬场更是不堪重负。正如密歇根大学研究中国政治问题的教授Mary Gallagher所说,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人祸一样,现在对这位核心领导人的政治忠诚意味着没有异议、没有集体决策,中共内部在关键政策转变上缺乏辩论和讨论。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写道,消息人士透露,去年11月前,尽管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各地都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措施,但全国感染率上升的报告仍在不断涌入中南海。清零政策的代价高昂,中国的出口和零售业大幅萎缩,地方财政被耗尽,部分民众的生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去年10月底二十大结束,习近平获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个任期,外界当时普遍预计,他会在此刻改变清零政策,但习近平当时并不准备改变其立场。当德国总理舒尔茨11月4日访问北京时,尽管中国国内的感染病例激增,商界人士敦促总理李克强放宽清零政策,但习近平没有暗示要对政策进行任何转变。
与此同时,Omicron的爆发在中国继续发酵,在秋天开始蔓延。北京没有加快疫苗接种计划、储备抗病毒药物和其它新冠治疗药物,也没有扩建和升级医院及急诊病房,而是选择投入更多资源建设临时隔离设施,实施严格的封锁并对公民进行大规模检测。报道披露,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习近平收到了大量信号,表明他的清零政策正在成为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动荡的根源。出口曾是中国在疫情大流行时期的主要增长引擎,但在10月份出现了两年半来的首次下降,而在上海春季封锁后的几个月里一直在增长的零售额也出现了下滑,据接近决策层的官员和顾问称,这些数据吓坏了中共最高层。但即便如此,习近平也不准备完全放弃清零政策。相反,他决定采取渐进的方式来放松措施,同时没有设置一个明确的退出时间表。据官员和顾问称,截至11月中旬,习近平仍在是否以及如何取消清零政策上犹豫不决。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11月下旬,中国大城市出现了罕见的抗议浪潮,加上政府许多部门的紧急请求,这最终促使习近平做出转变。当时,中南海开始收到报告,全国各地爆发小区居民联合起来小规模反对封控,反对将人限制在家中的规定。11月26、27日,抗议活动在中国一些最大和最富裕的城市爆发。官员和顾问说,罕见的公众愤怒表现,一些抗议者直接反对习近平和共产党,令习近平和他的核心圈子感到震惊。
另一方面,随着阻止病毒传播的战斗越来越徒劳,社会和经济成本不断上升,习近平接近决定放弃清零政策。12月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问北京,与习近平举行闭门会议。习近平首次承认疫情大流行已经进入了一个不那么致命的阶段,这标志着他思维上的转变。12月初,中共突然宣布基本取消清零政策。12月26日,北京宣布取消国际旅行限制,基本上结束了三年隔离期。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候任总理,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12月25日的全国电话会议上说,结束清零“时机成熟,基本条件具备”。华尔街日报审查了这次会议的书面会议摘要,官员和顾问确认文件是真实的。值得注意的是,李强在这次会议中敦促负责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其它经济部门的高级官员确认上述信息,他还不忘强调,这是习近平清零政策的“伟大成就”。
报道最后指出,但是,习近平全面放开的时机甚至备受一些党内高级政府卫生官员的质疑。中国流行病学家、国家卫生委员会高级顾问曾光12月16日在北京的一个公共卫生论坛上说:“如果我们纯粹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宁愿推迟重新开放的时间。”随后,这一无预期的逆转将中国推入了新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拥挤不堪,走廊上有很多坐在轮椅上和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医护人员人手短缺,同时不得不在带病工作,火葬场更是不堪重负。正如密歇根大学研究中国政治问题的教授Mary Gallagher所说,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人祸一样,现在对这位核心领导人的政治忠诚意味着没有异议、没有集体决策,中共内部在关键政策转变上缺乏辩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