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明天奠基(图)

记得忘记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03
消息
1,56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杨磊黄宏)欣逢盛世喜事多。上月,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动工。明天,武汉市第六座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将在青山举行奠基仪式。这是武汉第二座公铁两用桥,她将改变武汉长江大桥独立支撑武汉铁路过江46年的现状。

值得武汉人骄傲的是:天兴洲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有四条并行轨道、载荷最大的公铁两用桥。这座大桥也是我国第一座能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斜拉桥,列车时速可达200公里。

天兴洲长江大桥是武汉中环线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总投资110.6亿元,是武汉市投资最大的桥,省、市与铁道部合作建设。工程预计四年半完工。大桥桥型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大桥位于长江二桥下游9.5公里处的天兴洲分汊河段上,正桥长4657米,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在距离天兴洲大桥4公里处的青山落步嘴,即将动建该市高速客运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武汉“第六道”彩虹带来三大变化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宏

天兴洲大桥是武汉市中环线的一部分,又是该市第二条过江铁路通道,其建成后,将对该市交通、经济发展,至少带来三大可喜的变化。

【变化一】打通中环线控制点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中环线重要控制点,其建成后将连通中环线,缓解中心城区过江交通压力,是联系各大工业组团、开发区、生活新区的货运通道和进出中心城区的快速环线。

据武汉市城投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环线西段已建成、南段正在建、北段在启动,待天兴洲大桥进入施工后,东环也将提上日程。当中环线将基本形成后,过境车辆由中穿城市改为经中环线绕城而过,减轻了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变化二】提高铁路过江能力

有关人士称,从铁路角度来看,修建武汉第二过江铁路通道,并且为四线铁路,将大大缓解“武汉铁路枢纽”过江能力紧张问题,也是完善铁路枢纽布局的重要举措。

武汉铁路枢纽贯通南北、起承东西,但它被长江、汉江分割,长江北岸有汉丹、麻武、长荆铁路接轨,长江南岸有武九铁路引入。目前仅由1958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沟通长江南北,一条京广线过江,铁路过江能力处于超饱和运营状态。

据称,该桥建成后不仅可压缩客车在武汉枢纽的运营时间,而且可增加枢纽的机动灵活性。

【变化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天兴洲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大大改善武钢工业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武钢到汉口地区乃至阳逻港,提供一条快捷的通道,从而为武钢、武汉石化等重点企业的扩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也为青山地区居民往来长江两岸提供了便利。

更重要的是,大桥建设让中环线形成一个闭合环路,沿线的武钢、沌口、四新地区和光谷、谌家矶、江岸开发区、江汉开发区、东西湖等大小工业新区串联起来,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同时辐射武湖、阳逻等新兴生态工业园、卫星城。



铁路枢纽新格局――武汉将排全国“老四”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宏)有关部门透露,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建成后,武汉将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正式成为全国第四大铁路交通枢纽。

据铁四院有关人士分析,武汉到广州、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贵阳等城市,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在国内处于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枢纽位置,但此前仅一条京广线跨越长江,铁路枢纽地位受到限制。

天兴洲大桥建成后,则武汉不仅有了第二条跨越长江的铁路通道,且是四线高速客运,这将极大地改变武汉现在铁路运输格局,使其成为全国第四大铁路交通枢纽。



大桥修宽了人行道消失 专家称:这更人性化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宏)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将不设人行道。对此,有市民称,这是不是缺乏“人性化”,重车不重人了呢?昨日,有专家称,实际上这更人性化。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两侧都有人行道,白沙洲大桥两侧只设有检修道,而天兴洲大桥也是如此,公路扩为六车道了,行人却不能上下桥。

这是不是建设单位越来越“小气”,故意省掉这两股人行道?负责天兴洲大桥结构设计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颜爱华称,这是由天兴洲大桥的规模、地理位置、桥梁功能定位等因素决定的。

据分析,天兴洲大桥正桥就达4.2公里,从桥的这一边到那一边,实际上有五六公里,若行人过桥则耗时较多。另外,桥上公路为封闭式的快车道,车辆时速达80公里,行人在桥上走,也不安全。而现在车辆交通发达,坐车过江很方便。天兴洲大桥不在市中心,根据交通预测和调查,行人通过该桥步行过江的数量较少,没有必要在上面设人行道。



四项第一“托举”天兴洲彩虹

●五大工程举起天兴洲大桥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路桥下游约9.5公里处的天兴洲分汊河段上,正桥全长4657米,公路桥面全宽27米,铁路桥宽16.8米。该工程分五大部分,项目工期4.5年,计划于2003年底动工,2008年建成。

主桥:南汊采用主跨504米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桥上铁路正线为四线。北汊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公铁引桥并行布置,公路引桥在上游,铁路引桥在下游,设计时速200公里。

公路引线:北起江岸区平安铺,南至洪山区武青四干道,大桥跨越长江中的天兴洲。公路引桥由平安铺立交、和平大道立交、武青三干道立交、武青四干道立交组成,全长6700米,公路桥面宽27米,设6个机动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铁路引线:北起京广线滠口站,南至江夏区乌龙泉站,全长60.3公里。新建武汉站设在青山落步嘴附近,主站房按最高聚散人数5000人设计,设到发线8条、站台5座。

洲头守护:属天兴洲大桥建设的配套工程,计划在明年丰水期到来前完成。守护工程由护岸、护滩带、坡顶防冲草坪绿化三部分组成。

大桥拆迁:正桥青山片计划345户,拆迁企事业单位10家,总拆迁面积6.6万平方米,涉及补偿费用9000多万元。另外,近期还将对洲头、江岸区谌家矶地区征地。

●解读天兴洲大桥“十最”

【最自豪的】四项“第一”可称雄

正桥世界跨度最大:在当今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中跨度第一,主跨504米;居第二的为丹麦的一座海峡大桥,跨度为490米。该桥在我国实现了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从300米级到500米级的飞跃。

结构荷载世界最重: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线铁路修建的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可以同时承载2万吨的荷载,是目前世界上载荷最大的公铁两用桥。

运营时速国内最高:是我国第一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大跨度斜拉桥,开通后,列车速度目标值可达200公里/小时,汽车可达80公里/小时。

环保措施国内最强:是国内首例设置声音明洞隔离设施的铁路工程。铁路桥的城区部分全部采用无缝线路,设置声音屏障、实行桥梁减震等非常完备的综合治理措施。

【最惊人的】一桥承载抵四桥

负责天兴洲大桥结构设计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颜爱华称,该桥荷载特别大。据其计算,该桥四线铁路、六线公路,其承载量比武汉现有的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军山大桥合起来还要大。

也就是说,在上述四座特大桥梁上,该摆火车的地方摆火车,该摆汽车的地方摆汽车,其载重量还不及天兴洲大桥一座桥梁的载重量。

【最好奇的】百亿资金怎么筹

天兴洲大桥总投资达110.6亿(包括客运站、铁路编组站),其中正桥投资31.1亿元,铁路相关工程投资56.5亿元,公路相关投资12.6亿元,长江南岸铁路引线及相关工程征地拆迁投资10.4亿元。这么巨大的投资,怎么筹集呢?

据了解,经铁道部、湖北省、武汉市多次协商,并经国家计委批准,武汉天兴洲大桥采取“合作建设、共同管理、分开经营、委托维护”的建设管理体制。根据部省协议,铁道部、湖北省的出资代表分别为郑州铁路局、武汉天兴洲道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其中正桥投资中,铁道部、省市投资比为7?3。

目前,武汉天兴洲道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香港某公司合作,自筹资金6.8亿元人民币合资建桥,武汉方面占51%的股份。另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分别为该桥建设出具了14亿、1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承诺函。

【最悬念的】铁路进不进市中心

目前,最具悬念的是,天兴洲大桥客运铁路专线最终走向:是走武汉市政府推荐的“武东方案”,还是走原计划的“沙湖方案”?

沙湖方案:让火车经过城区中心。即铁路线过天兴洲大桥,越过楠姆庙后,即折向西南,经过青山、徐东路、沙湖、湖北大学、小东门等处,到达武昌站。这一方案的优势是高速客运站与武昌站合一,乘客换乘便利。

但是,由于该方案需途经老城区,周边交通拥堵严重,拆迁量大,且影响城区环保和发展。在铁路外迁已成趋势时,武汉市推荐“武东方案”,让铁路尽量绕行市中心。

武东方案:高速铁路沿现有的武东铁路走,由东湖风景区以东地区穿过,避开沙湖、湖北大学、小东门等中心城区地段,减少对城区环境、噪声污染。但武东方案可能涉及到东湖风景区,目前有关部门尚未明确。

【最独特的】桥梁景观独具一格

天兴洲大桥在景观建设上强调“一桥一景”。为此,专家专门开展了大桥景观和两岸用地规划的概念设计,用美学的原则对桥梁造型进行了优化,并在桥梁环境规划中引入了生态湿地、人工生态地景、运动公园等。

据悉,目前大桥外观主体设计为:南汊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北汊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公铁引桥并行布置,公路引桥在上游,铁路引桥在下游。目前景观具体正在设计中,会在结构尺寸比例、色彩、桥头绿化与小品等量协调。

【最要说的】9日是奠基不是开工

建设单位称,9日将举行天兴洲大桥奠基仪式和洲头护卫开工。为何大桥只是奠基,而不是整个工程全面建设呢?

据了解,由于铁路引线由“沙湖线”改走“武东线”,设计单位对原来的“可研报告”作了较大调整。目前,“工可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但尚未审批,因此不是开工。

有关人士称,天兴洲洲头守护工程的开工,正桥青山片的拆迁,以及洲头和江岸谌家矶地区的征地,说明天兴洲大桥建设序幕已经拉开。

【最经济的】公铁合建,部省合建

天兴洲长江大桥采用公铁合建、部省合建,即湖北省暨武汉市与铁道部合作建设的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专家称,这样可以做到铁路和公路共享桥位资源,减少城市拆迁量,节省投资。此外,对于长江航运,公铁合建还能减少江中桥墩数量,减轻对航运的影响。

【最慎重的】筹备花了上十年

据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关人士透露,从1993年开始调查设计到现在,该院参与天兴洲大桥设计筹备工作已达11年。为何这座大桥筹备时间这么长?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颜爱华称,该桥建设投资超过武汉市前面五座长江大桥的总投资,政府很慎重,要看什么时候建设最妥当,如交通运输是否已很紧张,是否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武汉建了这么多桥,但经济发展了,现有桥梁还不够用,所以政府决定要新建这座桥。

【最先动的】洲头守护率先开工

9日,天兴洲洲头守护工程率先开工,投资达8033万元,为将要建设的大桥的稳固性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武汉天兴洲道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新华介绍,该项目的建设,一是可以抑制洲头至大桥轴线段左右缘的逐年崩退和洲头窜沟的发展;二是可以保证天兴洲大桥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安全;三是有利于桥区河段河势稳定及大桥主通航孔航道的畅通;对桥区工农业布局及发展、居民生活、防洪、堤防、旅游和环保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

【最可惜的】不能从桥上下到洲头

天兴洲是武汉市在长江上最大的岛,面积近5000亩,居民4000多人。有市民提出,借天兴洲大桥建设之机,将天兴洲作为旅游资源,像湘江上的橘子洲那样开发。

据了解,洲头守护有利于将来的旅游开发,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发天兴洲旅游资源的消息。天兴洲大桥没有设计从桥上到桥下洲头的通道,往来洲头还得靠船只。据有关人士透露,由于大桥分公铁两层,公路桥的桥面距离洲上约有30多米高,要在两侧设上下桥通道,要大大增加建设成本。



链接 13座跨江大桥遥相呼应



江城武汉,长江、汉水在这里交汇。桥,不仅是市民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也成为城市特有的人文景观。自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来,该市在长江、汉水上已建大桥11座,拟建、在建大桥2座,俨然一个桥梁博物馆。

目前,长江武汉段已建和拟建的有6座跨江大桥: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和天兴洲长江大桥;汉江上则有江汉一桥、江汉二桥、晴川桥、月湖桥、江汉五桥、江汉铁路桥、蔡甸江汉大桥等7座桥。



6座大桥连起三环线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前武汉市在长江上建成6座大桥,连成内环、中环、外环共3个环线交通。

其中,已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构成内环线,全长28公里;已建成的白沙洲长江大桥和即将兴建的天兴洲长江大桥构成中环线,全长88公里;已建成的军山长江大桥和在建的阳逻长江大桥构成外环线(即武汉绕城公路),全长188公里。

武汉天兴洲大桥线路效果图
 
强烈支持!

公路桥面离天兴洲只有30多米,那铁路桥面就只有20多米,不知道净空够高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