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风格将亮相美国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12月8日消息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援引《远东经济评论》李淑珊(Susan V. Lawrence)的文章分析认为,中国总理温家宝将首次正式出访美国,中国政府期望温家宝的风采能令美国官员和公众为之心折,帮助他完成两项任务:其一,缓解中美双方紧张的贸易局势;其二促使美国减少对台湾陈水扁的支持。


在中国的官方媒体上,温家宝的个人风格被描述为勤勉、精干、务实、谦逊。同时,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不讳言他所体察到的普通民众的疾苦。


这种个人风格令温家宝在国内颇受欢迎,也帮助他在3月份继任总理后的3次出访中获得了外交胜利。其中的两次出访格外困难,一次是在急性重症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最为肆虐的时候出访曼谷;另一次是在香港民众上街抗议安全立法提案的前夕访问香港。然而,温家宝12月7日至10日的美国之行很可能会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况,甚至更充满挑战性。


无论是在曼谷、香港还是巴厘岛,温家宝面对的都是抱著欣赏态度的听众,因为在那些地方中国被视作地位重要的大国,自然会引人瞩目。但与此不同的是,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中国只是一个遥远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要依赖美国市场和美国的投资。


该文称,由于美国国内的总统大选正逐渐升温,61岁的温家宝必须突出强调自己的使命,争取给美国的决策者、各层代表、商人和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他打算说服美国人不把中国当作影响美国失业率的替罪羊,那么,他还需要给这些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在向纽约、华盛顿和波士顿的商界人士演讲时,在与美国官员的会谈中,温家宝要就对中国从事不公平贸易的指控进行辩护,并努力使布什(George W. Bush)及其政府相信,让中美双边贸易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他还将呼吁华盛顿政府做出更大的努力,阻止台湾陈水扁分裂台湾的企图。在呼吁的同时,他也要强调中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台湾独立”的决心,包括使用战争手段。


此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渐扩大,美国方面有人指责称,中国未能全面履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时做出的市场开放的承诺,从而使美国公司无法利用在中国的商业机会缩小贸易逆差。温家宝此行要著力辩解的主要问题即在于此。另外,布什政府还抱怨中国国有企业比其他公司在运营方面享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以及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同时,部分国会议员仍将坚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货币价值,人为的降低出口产品价格,尽管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调查的结果与此相反。


在美国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的同时,中国逐渐兴起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这就是出现上述针对中国的指责的背景。一些制造业组织和劳工团体以及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指责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至少部份地造成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有些令人尊敬的经济学家质疑这种联系的逻辑性。但由于布什政府密切关注明年的总统大选,所以他们对中美贸易上的互利互惠基本上缄默不语。鉴于美国国会现在正准备限制中国进口产品,温家宝希望布什政府能站出来讲话。


温家宝已经会见了布什政府的3位高层经济官员,结果不尽相同。10月28日,他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长唐纳德・埃文斯(Donald Evans)。据一位参加会谈的美国官员称,温家宝在会谈中给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没有对美方的抱怨采取防御态度、抱以敌意或者试图推诿。这位官员表示,温家宝显然对这些问题非常熟悉,他本人也很睿智,表达清晰而简洁,切中问题要害。他说,温家宝一直在悉心聆听,试图做出解答。


温家宝向埃文斯保证,中国将努力地让中美贸易“基本保持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预计今年将超过1,200亿美元。温家宝还同意中国必须更努力地保护知识产权。埃文斯后来对路透社(Reuters)表示,中国目前的领导人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愿意坐下来,就问题的解决之道进行建设性的、诚恳、友好的对话。他所指的领导人显然是温家宝。


虽然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对话”,但埃文斯回到美国以后,仍重申了国内的论调,强调了中国对美国企业的不公平竞争环境以及中国假冒产品的问题。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宣布对中国3类纺织出口产品实行进口配额,并初步批准对中国的电视机进口征收反倾销关税。这些措施令中国深感不安。此外,美国商务部还正在考虑业界提出的对中国其他进口产品加以限制的请求,包括家具、涂料成份、汽车配件和工具等。


温家宝这次美国之行一个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劝说美国撤消有关纺织品和电视机的决定。如果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产品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那么,中国的领导人将很难像他们对世界贸易组织所承诺的那样做到全面开放中国市场。


温家宝在美国国会议员中间也取得了初步成功。艾奥瓦州共和党人、众议院亚洲委员会(House Subcommittee on Asia)主席詹姆斯・李奇(James Leach)表示,他在8月28日和温家宝会谈时,温留给他的印象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他补充说,他对中国技术型领导人的看法非常正面。如今中国强调的重点是发展经济,意识形态已经远离了决策内容。李奇并不在那些主张限制中国贸易的国会议员之列。由于在温家宝访美期间,美国国会休会,因此温家宝失去了一个在国会山说服中国批评者的机会。


但温家宝和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明确表示,他们的日程中有很多紧迫的国内问题,无暇与美国企业界管理人士会谈。温家宝自3月份上任以来,已经与部份美国商业社团成员进行了一些会谈,虽然这些会谈也卓有成效,但都是公事公办,并非那种能够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的场合。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软件公司赛贝思公司(Sybase)的首席执行长兼总裁程守宗(John Chen)于10月15日随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代表团在北京会见了温家宝。程守宗回忆说,当时温家宝打断了他们的开场白,开门见山地说“我认为你们不是来谈这个的”,令众人大吃一惊。程守宗表示,温家宝的意图非常明确:如果要谈,就要谈出成效。


程守宗补充说,在双方谈论美国贸易逆差和人民币不可兑换等问题的时候,温家宝显得非常公事公办,非常正式。他并不准备聊自己的女儿在哪里上学。另一位参加此次会谈的人表示,和朱槠基会谈则能得到与此不同的一种亲密感。朱槠基可以自由发挥。


温家宝目前在中国和亚洲大部份地区的形象基本上都确定于他继任总理后的第一次出访。那是4月份在曼谷举行的亚洲领导人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对付SARS的问题。当时,中国的领导人,包括温家宝在内,都因为曾一度掩盖疾病传染情况而成为亚洲各国批评的对象。


在曼谷仅有的24个小时中,温家宝显示出应付繁重工作的传奇能力。他参加了9个会议,包括会见泰国、柬埔寨、新加坡的总理和香港特首。他甚至挤出时间9次会见了记者。


此外,温家宝还流露出在中国领导人身上少见的情感丰富的一面。当他在一天深夜会见中国企业界人士和使馆人员谈论SARS问题时,他的眼里含满了泪水。他说,他的心情沉重,最近一段时间睡觉前经常泪流满面。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曾经目睹了温家宝在曼谷、巴厘岛和中国国内的表现。他对《远东经济评论》表示,温家宝身上有一种谦逊精神,让他很容易与其他亚洲领导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吴作栋说,“有许多次,我看见当几个领导人走向一扇只能容纳1至2人同时通过的门时,他会主动让到一边,让其他领导人先走。他并没有流露出‘我是中国,所以我先来’的意思。”吴作栋说,这种情形在以前发生过。


温家宝在10月份的巴厘岛会议上彰显了其个人魅力。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成为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盟)的首个“战略性伙伴”。此前,许多人认为东盟因为边界和意识形态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对中国心存芥蒂,而现在,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