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0万无人应(ZT)

一把手

反腐败局局长
注册
2003-07-25
消息
2,666
荣誉分数
8
声望点数
0
年薪30万无人应---透视中国高级技工匮乏症
文章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于 2003-12-7 15:40:00

年薪30万无人应---透视中国高级技工匮乏症

当前,大中专学生就业压力之大,从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中就可窥见一斑。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许多企业开出年薪28万、30万的高价,竟然请不到一名高级技工。

  深圳市近一年里连续几次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中,高级钳工的平均月薪多次超过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社会急需的月薪超过5000元的“十大职位”中,高级技术工人就占了4个;一些企业老总发出“找一个高级技工比找一个工程师还难!”的慨叹;近日更是传出上海某企业70万聘请日本的下岗高级技工的消息。

  高级技工,就是高级技术工人,在企业中的身份就是工人。他不同于普通工人之处在于高级技工拥有的专门技术能够解决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所以在企业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据悉,培养一名高级技工需要20年,所以决不是粗通技术就可以称为高级技工。这种高薪聘请技术工人的行为也绝不能等同于前几年社会上所谓的“脑体倒挂”。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

  在成都市日前举行的第11届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聘请会上,四川一个企业开出年薪30万的高价聘请高级技工,但未能如愿。江苏昆山的一些企业喊出“年薪28万聘请高级电焊工”的口号,依然良将难求。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素来是耕读传家,现在“技工荒”也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瓶颈。即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颇为雄厚的上海市,目前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也只有6.2%。据上海市经委预测,未来3年内上海市年均高级技工的需求约为1.8万人。

  上海、山东、广东、浙江等地爆出过高级技工月薪五六千、年薪十几万的冷门新闻,不少地方正在酝酿出台向一线高级技工倾斜的工资政策,有的地方政府在公开的工资指导价位中,将汽车修理工等技术工人的最高年薪定在相当于或高于博士的水平。更有甚者,部分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60%,而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预定一空,就业率高达99%之多,特别是汽车修理、数控机床、检测等专业更是供不应求。

  物以稀为贵。价格杠杆向供方市场的倾斜反映了中国当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稀缺的现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名,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按照“十五”规划,中国高级技工的比例应当达到15%,目前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数百万。

  高级技工的高薪并不是新闻媒体的哗众取宠,各地高级技工岗位人才奇缺现象恰恰说明了高级技工行业的特殊价值。这种稀缺度决定了其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是必然的。但在下岗工人的数字日益攀升,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高级技工为何能出现稀缺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级技工的缺乏症应当是长期以来畸形的人才观、对职业教育的误解、长期的社会传统文化积淀以及错误的社会风气引导的合力产生的结果。

  畸形“人才观”作祟。高级技工虽然是身怀绝技的技术人才,可能在企业为难之时力挽狂澜,但在整个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却得不到认同和承认。不管是高级技工还是普通的工人,在工厂中一样都要到一线的车间劳动,一样是颐指气使的对象,其身份远远不如车间的办公室人员高。

  “高级技工”在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中不属于“人才”之列,其与干部、管理人员的身份、地位都不相同,工资、奖金、住房、福利待遇也不似干部和管理人员有既定标准,而是完全由市场调节。尽管按照国家规定,技术工人应当享受同级工程技术人员待遇,但大多企业干部和工人的分配还是壁垒分明。按照现行政策,企业从外地引进的外省市高级技工只能作为聘用的劳务工,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份近千名技工问卷调查显示:在“你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一栏中,46%的人回答“工资待遇低”;12%回答“只重学历不重能力”。采访中,一些技工说:“这些年,技术工人在不少企业算不得人才,劳动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激励措施雷声大雨点小,再加上下岗、失业等,都伤害了我们的感情。”

  这种畸形的“人才观”直接导致了“高级技工”后继无人。

  “轻工”的社会传统使然。中国国民意识中一直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所以才会出现成都市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说的“在不少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只有在管理岗位上才能施展才华,得到升迁的机会,而事实上,高级管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趋于饱和,高级技工岗位人才奇缺状况已经展现。”

  现在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都是出入写字楼的“白领”、“金领”,似乎他们就是事业成功的化身。他们笔挺的西装,风度翩翩的形象和“蓝领”们满身的油渍形成的对比在公众的选择中已经形成了潜在的价值判断。在具体的工作层面,这些年追求人才高学历带来了人才消费虚热,不少企业扭曲了用人标准,片面追求高学历。招聘广告上一律要求本科生以上学历,或者研究生学历,冷落了掌握着绝活的高级技术工人。

    目前,许多省市已经认识到了高级技工稀缺对制造业等的制约作用,并不断出台新政策,比如对高级技工施行年薪制、高级技工享受政府津贴等等。同时,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高职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分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已经呈现出优势。而且,随着加入世贸后,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就更加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出大批适应现代加工制造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就在高级技工广东告急、全国告急之时,日本高级技工正通过有关民间组织与中国联系,有意来华“再就业”。上海市已经通过人力资源公司的运作以70万的高价引入日本技工。这一事实已明白地传递出一个信息:随着全球性产业大转移的进程加快,如果国内技工的素质、技能达不到要求,最后将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二是大批“洋技工”来抢饭碗。

  内忧外患的现状对中国的技术教育形成的压力已经日益凸显。社会急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呼唤尊重技术精英的社会氛围的回归。虽然技校多年以来的惨淡状况使得这一状况并非一日就可以扭转,但技术教育迎来“第二春”将是指日可待。

  中华工商时报
 
最初由 msft 发布
年薪30万无人应---透视中国高级技工匮乏症
文章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于 2003-12-7 15:40:00

年薪30万无人应---透视中国高级技工匮乏症

当前,大中专学生就业压力之大,从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中就可窥见一斑。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许多企业开出年薪28万、30万的高价,竟然请不到一名高级技工。

  深圳市近一年里连续几次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中,高级钳工的平均月薪多次超过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社会急需的月薪超过5000元的“十大职位”中,高级技术工人就占了4个;一些企业老总发出“找一个高级技工比找一个工程师还难!”的慨叹;近日更是传出上海某企业70万聘请日本的下岗高级技工的消息。

  高级技工,就是高级技术工人,在企业中的身份就是工人。他不同于普通工人之处在于高级技工拥有的专门技术能够解决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所以在企业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据悉,培养一名高级技工需要20年,所以决不是粗通技术就可以称为高级技工。这种高薪聘请技术工人的行为也绝不能等同于前几年社会上所谓的“脑体倒挂”。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

  在成都市日前举行的第11届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聘请会上,四川一个企业开出年薪30万的高价聘请高级技工,但未能如愿。江苏昆山的一些企业喊出“年薪28万聘请高级电焊工”的口号,依然良将难求。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素来是耕读传家,现在“技工荒”也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瓶颈。即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颇为雄厚的上海市,目前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也只有6.2%。据上海市经委预测,未来3年内上海市年均高级技工的需求约为1.8万人。

  上海、山东、广东、浙江等地爆出过高级技工月薪五六千、年薪十几万的冷门新闻,不少地方正在酝酿出台向一线高级技工倾斜的工资政策,有的地方政府在公开的工资指导价位中,将汽车修理工等技术工人的最高年薪定在相当于或高于博士的水平。更有甚者,部分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60%,而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预定一空,就业率高达99%之多,特别是汽车修理、数控机床、检测等专业更是供不应求。

  物以稀为贵。价格杠杆向供方市场的倾斜反映了中国当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稀缺的现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名,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按照“十五”规划,中国高级技工的比例应当达到15%,目前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数百万。

  高级技工的高薪并不是新闻媒体的哗众取宠,各地高级技工岗位人才奇缺现象恰恰说明了高级技工行业的特殊价值。这种稀缺度决定了其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是必然的。但在下岗工人的数字日益攀升,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高级技工为何能出现稀缺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级技工的缺乏症应当是长期以来畸形的人才观、对职业教育的误解、长期的社会传统文化积淀以及错误的社会风气引导的合力产生的结果。

  畸形“人才观”作祟。高级技工虽然是身怀绝技的技术人才,可能在企业为难之时力挽狂澜,但在整个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却得不到认同和承认。不管是高级技工还是普通的工人,在工厂中一样都要到一线的车间劳动,一样是颐指气使的对象,其身份远远不如车间的办公室人员高。

  “高级技工”在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中不属于“人才”之列,其与干部、管理人员的身份、地位都不相同,工资、奖金、住房、福利待遇也不似干部和管理人员有既定标准,而是完全由市场调节。尽管按照国家规定,技术工人应当享受同级工程技术人员待遇,但大多企业干部和工人的分配还是壁垒分明。按照现行政策,企业从外地引进的外省市高级技工只能作为聘用的劳务工,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份近千名技工问卷调查显示:在“你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一栏中,46%的人回答“工资待遇低”;12%回答“只重学历不重能力”。采访中,一些技工说:“这些年,技术工人在不少企业算不得人才,劳动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激励措施雷声大雨点小,再加上下岗、失业等,都伤害了我们的感情。”

  这种畸形的“人才观”直接导致了“高级技工”后继无人。

  “轻工”的社会传统使然。中国国民意识中一直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所以才会出现成都市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说的“在不少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只有在管理岗位上才能施展才华,得到升迁的机会,而事实上,高级管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趋于饱和,高级技工岗位人才奇缺状况已经展现。”

  现在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都是出入写字楼的“白领”、“金领”,似乎他们就是事业成功的化身。他们笔挺的西装,风度翩翩的形象和“蓝领”们满身的油渍形成的对比在公众的选择中已经形成了潜在的价值判断。在具体的工作层面,这些年追求人才高学历带来了人才消费虚热,不少企业扭曲了用人标准,片面追求高学历。招聘广告上一律要求本科生以上学历,或者研究生学历,冷落了掌握着绝活的高级技术工人。

    目前,许多省市已经认识到了高级技工稀缺对制造业等的制约作用,并不断出台新政策,比如对高级技工施行年薪制、高级技工享受政府津贴等等。同时,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高职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分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已经呈现出优势。而且,随着加入世贸后,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就更加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出大批适应现代加工制造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就在高级技工广东告急、全国告急之时,日本高级技工正通过有关民间组织与中国联系,有意来华“再就业”。上海市已经通过人力资源公司的运作以70万的高价引入日本技工。这一事实已明白地传递出一个信息:随着全球性产业大转移的进程加快,如果国内技工的素质、技能达不到要求,最后将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二是大批“洋技工”来抢饭碗。

  内忧外患的现状对中国的技术教育形成的压力已经日益凸显。社会急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呼唤尊重技术精英的社会氛围的回归。虽然技校多年以来的惨淡状况使得这一状况并非一日就可以扭转,但技术教育迎来“第二春”将是指日可待。

  中华工商时报

That's what we need in China and so don't send all these kids studying abroad for something useless, stay in China to become a technician, which will benefit both themselves and the countries.
 
Re: Re: 年薪30万无人应(ZT)

最初由 lifeisfun 发布


That's what we need in China and so don't send all these kids studying abroad for something useless, stay in China to become a technician, which will benefit both themselves and the countries.

Yeah, 300K is not a surprise at all. I am pretty sure there must be some technicians making 1M.
 
Re: Re: Re: 年薪30万无人应(ZT)

最初由 msft 发布


Yeah, 300K is not a surprise at all. I am pretty sure there must be some technicians making 1M.

Oh, forgot to mention, 1M, after tax. Plus all these: (UK is just an example, you can replace it with US, Canada...)

对于在国内大城市生活的中国人, 英国人的生活很落后, 几乎可以说是有些土. 例如电视, 如果不装卫星接受器只能收到5个台, 就是这还要交一年交100镑的电视费, 很多英国家庭都只看5个台, 因为付不起卫星频道的费用. 例如上网, 英国大多家庭还是用电话线,而在中国城市里几乎都是用宽带. 例如电器, 中国人也许不相信, 英国的家庭大多还是用旧样式的电视, 因为新电视很贵. 而在中国, 数字电视大的吓人, 价格便宜的也吓人. 再例如商场, 英国都是下午5点就关门, 星期天不开. 因为人人都想轻松生活, 没有激励机制. 而在中国, 大商场都是开到晚上9点10点, 24小时营业的小店也很多. 如果比比饮食,那英国至少也落后中国100年. 例如英国人几乎没有见过活鱼, 他们卖的都是冰冻的死鱼. 中国满大街都是各种风味的餐馆, 在英国餐馆多是小门面, 而且菜也很简陋, 也很贵. 特别是晚上过了12点想找个吃饭的地方, 是难上加难. 在中国, 一天24小时都可以找到吃饭的地方. 再说说城市建设, 英国几乎没有立交桥, 包括伦敦, 道路一般都很窄, 多为两车道. 而北京约有100多座立交桥, 多为8车道. 英国没有高楼, 北京上海的高楼大厦林立. 我朋友带一英国人出差到上海, 那英国人拿照相机照个不停, 说这里简直就是纽约, 他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在大多数英国的印象里, 中国还很破旧, 没有什么楼房.
 
一些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作20多年的技术工人, 很多现在面临着工厂企业倒闭, 提前退休, 下岗等窘境. 只有其中的少数人能够组织各小团体接些个小订单对外加工一些产品谋生.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善闯荡,又多有家庭负担-------上有老下有小,也很少考虑自己能够到'外面的世界'应聘, 打工...
 
最初由 丫丫 发布
一些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作20多年的技术工人, 很多现在面临着工厂企业倒闭, 提前退休, 下岗等窘境. 只有其中的少数人能够组织各小团体接些个小订单对外加工一些产品谋生.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善闯荡,又多有家庭负担-------上有老下有小,也很少考虑自己能够到'外面的世界'应聘, 打工...

Not many. According to an official report,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China is only around 5%.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Canada, even US.
 
最初由 msft 发布


Not many. According to an official report,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China is only around 5%.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Canada, even US.

Not that high ! it's just 3.5 %.

More important, nobody in China is un-employed, they are in fact "waiting to be re-employed".
 
价格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大家一窝蜂的去读大学了,高级技工的身价当然会升高
那个微软就别太杠了,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失业率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又何必拿出来说事?
 
最初由 digger 发布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失业率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又何必拿出来说事?

This sounds strange. Please elaborate. Otherwise, you are badmouthing our motherland.
 
最初由 丫丫 发布
一些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作20多年的技术工人, 很多现在面临着工厂企业倒闭, 提前退休, 下岗等窘境. 只有其中的少数人能够组织各小团体接些个小订单对外加工一些产品谋生.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善闯荡,又多有家庭负担-------上有老下有小,也很少考虑自己能够到'外面的世界'应聘, 打工...

不过,高级技工还是很有是市场的, 特别是在江浙等制造业基地,现在在江苏还专门有培训高级技工的学校,甚至对内地招生,学生毕业后全部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并且安排落户,家庭团聚等.
 
Re: Re: Re: Re: 年薪30万无人应(ZT)

最初由 msft 发布


Oh, forgot to mention, 1M, after tax. Plus all these: (UK is just an example, you can replace it with US, Canada...)

对于在国内大城市生活的中国人, 英国人的生活很落后, 几乎可以说是有些土. 例如电视, 如果不装卫星接受器只能收到5个台, 就是这还要交一年交100镑的电视费, 很多英国家庭都只看5个台, 因为付不起卫星频道的费用. 例如上网, 英国大多家庭还是用电话线,而在中国城市里几乎都是用宽带. 例如电器, 中国人也许不相信, 英国的家庭大多还是用旧样式的电视, 因为新电视很贵. 而在中国, 数字电视大的吓人, 价格便宜的也吓人. 再例如商场, 英国都是下午5点就关门, 星期天不开. 因为人人都想轻松生活, 没有激励机制. 而在中国, 大商场都是开到晚上9点10点, 24小时营业的小店也很多. 如果比比饮食,那英国至少也落后中国100年. 例如英国人几乎没有见过活鱼, 他们卖的都是冰冻的死鱼. 中国满大街都是各种风味的餐馆, 在英国餐馆多是小门面, 而且菜也很简陋, 也很贵. 特别是晚上过了12点想找个吃饭的地方, 是难上加难. 在中国, 一天24小时都可以找到吃饭的地方. 再说说城市建设, 英国几乎没有立交桥, 包括伦敦, 道路一般都很窄, 多为两车道. 而北京约有100多座立交桥, 多为8车道. 英国没有高楼, 北京上海的高楼大厦林立. 我朋友带一英国人出差到上海, 那英国人拿照相机照个不停, 说这里简直就是纽约, 他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在大多数英国的印象里, 中国还很破旧, 没有什么楼房.

英国IT人的年薪是37K英镑左右,合人民币也差不多30 多万,在中国30多万能买新房子,很少自己做饭,享受各种高档娱乐.在英国37K英镑只能买旧房子,顿顿在家吃,每月还得花150-200镑左右(二个人)
 
最初由 repsihw 发布


不过,高级技工还是很有是市场的, 特别是在江浙等制造业基地,现在在江苏还专门有培训高级技工的学校,甚至对内地招生,学生毕业后全部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并且安排落户,家庭团聚等.
如果现在那些所谓的制造业基地的人聪明,就去当年曾经的制造业基地,军工下马企业去请那些在东北,西北,西南的山沟沟里机加工工龄超过20年的,闲着没工作,没有维持家庭生计的高级技工们。:o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