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客
至尊VIP
- 注册
- 2003-06-07
- 消息
- 5,902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0
温家宝哈佛演讲 介绍中国昨天和今天并展望明天
中新网12月11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温家宝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并展望明天,阐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具备的条件和前景,提出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的主张。
温家宝在演讲中说:中美两国相隔遥远,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需要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着的、充满希望的中国,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说,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国的文明曾引起西方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兴趣。笛卡尔、莱伯尼兹、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研究。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温家宝说: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解决13亿人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失去了一些机遇。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他指出,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尊重和保障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它的每一步深入,说到底,都是为了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温家宝说:25年间中国创造的巨大财富,不仅使13亿中国人在基本解决了温饱之后,继而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而且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所有这些进步,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来自于中国人民基于自由的创造。
温家宝说,中国政府致力于两个保护:一个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一个是保护财产权利,既要保护公有财产,又要保护私人财产。关于这一点,中国的法律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并付诸实施。
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的人权进步,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为人权进步创造了条件,人权进步为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以为中国只注意发展经济而忽视人权保护,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
他说:我并不认为,今天中国的人权状况是尽善尽美的。对人权方面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弊端和消极现象,中国政府一直认真努力加以克服。在中国,把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结合起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温家宝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温家宝说,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中国已经制订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我们清醒地估计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要克服许许多多可以想见的和难以预料的困难,迎接各种各样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不持有这样的危机感。当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足够的信心,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实现我们的雄心壮志。这是因为:
━━当今世界的潮流是要和平、要发展。中国的发展正面临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坚持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大海,大海容纳百川,永不枯竭。我们立足国情,大胆推进改革开放,勇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充实自己。一个善于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其生机和活力是无限的。
━━改革开放25年来已积累起一定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在世界已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亿万人民追求幸福、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乃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力量。
━━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温家宝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人类因无知或偏见引起的冲突,有时比因利益引起的冲突更可怕。我们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
他说: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温家宝诠释“和而不同”:无知与偏见有时更可怕
2003年12月11日08:49
中新社波士顿十二月十日电(记者赵海燕陈建)中国总理温家宝十日上午应邀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他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人类因无知或偏见引起的冲突,有时比因利益引起的冲突更可怕。他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中美双方的共同点,增进两国人民之见的相互了解。
温家宝是在结束对纽约和华盛顿的访问,于十二月十日抵达波士顿,并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的。他在演讲中强调,加深理解是相互的。他希望美国青年把目光投向中国,也相信中国青年会进一步把目光投向美国。
温家宝真诚地赞扬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从移民时代开始,美利坚民族的顽强意志和拓荒气概,务实和创新精神,对知识的尊重和人才的吸纳,科学和法治传统,铸就了美国的繁荣。美国人民在遭受“九一一”恐怖袭击时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互助和勇气,令人钦佩。
温家宝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通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
演讲中,温家宝提到多位西方哲学家和政治家关于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论述,提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并把孔子和苏格拉底、耶稣相提并论。
温家宝重申,中华民族历来酷爱和平。两千年前,秦始皇修筑的长城是防御性的。一千年前,唐朝开辟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为了把丝绸、茶叶、瓷器等销往世界。五百年前,明朝著名的外交家和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同友邦结好,带去了精美的产品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中国民族尽管灾难深重、饱受凌辱,但始终自强不息、愈挫愈奋。一个民族在灾难和挫折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温家宝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完)
温家宝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奥秘:尊重保障人民自由
2003年12月11日08:45
中新网波士顿12月10日电(记者赵海燕陈建)中国总理温家宝十日上午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奥秘在于逐步解除有形无形的不合理限制,尊重和保障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
温家宝是在结束对纽约和华盛顿的访问,于十二月十日抵达波士顿,并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的。他演讲的题目是《把目光投向中国》。
温家宝引用了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费正清先生关于中国人多地少描述:美国一户农庄所拥有的土地,到了中国却居住着整整一个拥有数百人的村落。美国人尽管在历史上也曾以务农为本,但体会不到人口稠密的压力。
他伸出两个手指,比划着说:“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十三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十三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的。解决十三亿人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他说,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曾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过去人们在择业、迁徙、致富、投资、资讯、旅游、信仰和选择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形无形的不合理限制,被逐步解除。这就带来前所未有、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广大城乡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以释放,特别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得以走出传统村落,进入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数以千万计的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规模庞大的国有资产得以盘活,数万亿元的民间资本得以形成,五千亿美元的境外资本得以流入。
温家宝总结道,这种资本和劳动的结合,在中国土地上演进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极为宏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去二十五年间,中国经济之所以按年均百分之九点四的速度迅速增长,其奥秘就在于此。中国改革开放的精髓,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尊重和保障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深入,说到底,都是为了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中新网12月11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温家宝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并展望明天,阐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具备的条件和前景,提出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的主张。
温家宝在演讲中说:中美两国相隔遥远,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需要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着的、充满希望的中国,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说,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国的文明曾引起西方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兴趣。笛卡尔、莱伯尼兹、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研究。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温家宝说: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解决13亿人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失去了一些机遇。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他指出,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尊重和保障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它的每一步深入,说到底,都是为了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温家宝说:25年间中国创造的巨大财富,不仅使13亿中国人在基本解决了温饱之后,继而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而且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所有这些进步,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来自于中国人民基于自由的创造。
温家宝说,中国政府致力于两个保护:一个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一个是保护财产权利,既要保护公有财产,又要保护私人财产。关于这一点,中国的法律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并付诸实施。
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的人权进步,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为人权进步创造了条件,人权进步为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以为中国只注意发展经济而忽视人权保护,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
他说:我并不认为,今天中国的人权状况是尽善尽美的。对人权方面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弊端和消极现象,中国政府一直认真努力加以克服。在中国,把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结合起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温家宝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温家宝说,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中国已经制订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我们清醒地估计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要克服许许多多可以想见的和难以预料的困难,迎接各种各样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不持有这样的危机感。当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足够的信心,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实现我们的雄心壮志。这是因为:
━━当今世界的潮流是要和平、要发展。中国的发展正面临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坚持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大海,大海容纳百川,永不枯竭。我们立足国情,大胆推进改革开放,勇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充实自己。一个善于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其生机和活力是无限的。
━━改革开放25年来已积累起一定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在世界已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亿万人民追求幸福、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乃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力量。
━━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温家宝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人类因无知或偏见引起的冲突,有时比因利益引起的冲突更可怕。我们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
他说: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温家宝诠释“和而不同”:无知与偏见有时更可怕
2003年12月11日08:49
中新社波士顿十二月十日电(记者赵海燕陈建)中国总理温家宝十日上午应邀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他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人类因无知或偏见引起的冲突,有时比因利益引起的冲突更可怕。他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中美双方的共同点,增进两国人民之见的相互了解。
温家宝是在结束对纽约和华盛顿的访问,于十二月十日抵达波士顿,并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的。他在演讲中强调,加深理解是相互的。他希望美国青年把目光投向中国,也相信中国青年会进一步把目光投向美国。
温家宝真诚地赞扬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从移民时代开始,美利坚民族的顽强意志和拓荒气概,务实和创新精神,对知识的尊重和人才的吸纳,科学和法治传统,铸就了美国的繁荣。美国人民在遭受“九一一”恐怖袭击时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互助和勇气,令人钦佩。
温家宝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通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
演讲中,温家宝提到多位西方哲学家和政治家关于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论述,提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并把孔子和苏格拉底、耶稣相提并论。
温家宝重申,中华民族历来酷爱和平。两千年前,秦始皇修筑的长城是防御性的。一千年前,唐朝开辟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为了把丝绸、茶叶、瓷器等销往世界。五百年前,明朝著名的外交家和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同友邦结好,带去了精美的产品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中国民族尽管灾难深重、饱受凌辱,但始终自强不息、愈挫愈奋。一个民族在灾难和挫折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温家宝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完)
温家宝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奥秘:尊重保障人民自由
2003年12月11日08:45
中新网波士顿12月10日电(记者赵海燕陈建)中国总理温家宝十日上午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奥秘在于逐步解除有形无形的不合理限制,尊重和保障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
温家宝是在结束对纽约和华盛顿的访问,于十二月十日抵达波士顿,并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演讲的。他演讲的题目是《把目光投向中国》。
温家宝引用了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费正清先生关于中国人多地少描述:美国一户农庄所拥有的土地,到了中国却居住着整整一个拥有数百人的村落。美国人尽管在历史上也曾以务农为本,但体会不到人口稠密的压力。
他伸出两个手指,比划着说:“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十三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十三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的。解决十三亿人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他说,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曾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过去人们在择业、迁徙、致富、投资、资讯、旅游、信仰和选择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形无形的不合理限制,被逐步解除。这就带来前所未有、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广大城乡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以释放,特别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得以走出传统村落,进入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数以千万计的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规模庞大的国有资产得以盘活,数万亿元的民间资本得以形成,五千亿美元的境外资本得以流入。
温家宝总结道,这种资本和劳动的结合,在中国土地上演进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极为宏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去二十五年间,中国经济之所以按年均百分之九点四的速度迅速增长,其奥秘就在于此。中国改革开放的精髓,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尊重和保障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深入,说到底,都是为了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