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谈谈李渊是如何得天下?唐朝的兴起和衰落是为什么?

枫国冰都

知名会员
注册
2019-03-19
消息
6,943
荣誉分数
877
声望点数
123
第一,法:李渊先立了杨广的儿子为皇帝,然后禅位,自己做了皇帝。这样就具有的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第二, 术:李渊对内先让其他几个起义军互相自相残杀,互相消耗。比如李密跟王世充的对抗,即消弱了李密,又消弱了王世充。然后李密不得不转投李渊。而王世充被李世民围困,也只得投降。然后再分别对付几个其他的不成气候的起义军,搞定。对外,跟突厥搞好关系,把外部环境稳定。

第三,势:李渊在关中起兵,得地势,人力的优势,从西向东,由北向南,横扫千军。

唐朝的没落主要还是制度问题,节度使制度容易造成拥有军政大权的节度使逐步做大,尾大不掉的局面。当节度使拥有足够的财力,军力,而中央势力下降的时候,必然造反。天宝年间的大唐与南诏的战争,以及安西都护府与大食的怛罗斯战役等等都是造成中央势力的萎缩。而安史之乱则是转折点。之后,地方政府吃不了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吃不了地方政府,一直延续到唐末的黄巢起义。最终朱全忠崛起取代了唐朝。
 
第一,法:李渊先立了杨广的儿子为皇帝,然后禅位,自己做了皇帝。这样就具有的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第二, 术:李渊对内先让其他几个起义军互相自相残杀,互相消耗。比如李密跟王世充的对抗,即消弱了李密,又消弱了王世充。然后李密不得不转投李渊。而王世充被李世民围困,也只得投降。然后再分别对付几个其他的不成气候的起义军,搞定。对外,跟突厥搞好关系,把外部环境稳定。

第三,势:李渊在关中起兵,得地势,人力的优势,从西向东,由北向南,横扫千军。

唐朝的没落主要还是制度问题,节度使制度容易造成拥有军政大权的节度使逐步做大,尾大不掉的局面。当节度使拥有足够的财力,军力,而中央势力下降的时候,必然造反。天宝年间的大唐与南诏的战争,以及安西都护府与大食的怛罗斯战役等等都是造成中央势力的萎缩。而安史之乱则是转折点。之后,地方政府吃不了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吃不了地方政府,一直延续到唐末的黄巢起义。最终朱全忠崛起取代了唐朝。

不智君,您就直接开讲24史吧。
 
唐朝已经实行五省群相制,更大地加强皇权。
 
最重要推娃有术,李渊称帝后,老巢太原被端,李世民迅速击败宋金刚,接着打败中原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挫刘黑闼精锐,大唐基业方得稳固,历史告诉CFC,推娃很很重要。。。
 
最重要推娃有术,李渊称帝后,老巢太原被端,李世民迅速击败宋金刚,接着打败中原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挫刘黑闼精锐,大唐基业方得稳固,历史告诉CFC,推娃很很重要。。。
李世民18岁晋阳起兵,28岁称帝,年少有为呀!虎牢战窦建德是经典。
 
最重要推娃有术,李渊称帝后,老巢太原被端,李世民迅速击败宋金刚,接着打败中原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挫刘黑闼精锐,大唐基业方得稳固,历史告诉CFC,推娃很很重要。。。
这样的话还是不推的好。皇位推没了
 
主要还是生了个精通帝王术的儿子
李渊起兵是被李世民逼的,3/4 的天下也是李世民打下的。称帝也是儿子们推上去的。最后因为封赏不公把俩笨儿子弄没了
 
主要还是生了个精通帝王术的儿子
李渊起兵是被李世民逼的,3/4 的天下也是李世民打下的。称帝也是儿子们推上去的。最后因为封赏不公把俩笨儿子弄没了
李渊大军在霍邑被大雨所阻,想要返回太原,李世民在帐前苦求进兵咸阳。最后李渊听取了李世民意见,进兵咸阳。要不,历史将要是另一番景象。
 
李世民英明一世,但是杀兄弑弟逼父的罪名要背千古。
反正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想着怎么毒李世民或者消减李世民势力。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是唐书里面说的那么不堪。
 
反正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想着怎么毒李世民或者消减李世民势力。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是唐书里面说的那么不堪。
李世民曾经向宰相要求查看起居注,结果宰相摸摸腾腾一个月后才把起居注拿出来给太宗看。如果没有修改,肯定过一天整理清楚就可以拿出来看了。而等了一个月后才敢拿出来给皇帝看,说明起居注被修改过了。

史官写史,素来有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所以在描述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时候,肯定写的很隐晦的。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胜利者是李世民,他想要怎样黑化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可以怎样黑化。
 
李世民曾经向宰相要求查看起居注,结果宰相摸摸腾腾一个月后才把起居注拿出来给太宗看。如果没有修改,肯定过一天整理清楚就可以拿出来看了。而等了一个月后才敢拿出来给皇帝看,说明起居注被修改过了。

史官写史,素来有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所以在描述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时候,肯定写的很隐晦的。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胜利者是李世民,他想要怎样黑化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可以怎样黑化。
《中国通史简编》是后人所篆。通史中对李世民用尽溢美之辞:把他说成千古一帝。最知人善任,海纳百川,虚怀纳谏,励精图治。是中国史上第一明君
 
《中国通史简编》是后人所篆。通史中对李世民用尽溢美之辞:把他说成千古一帝。最知人善任,海纳百川,虚怀纳谏,励精图治。是中国史上第一明君
旧唐书,新唐书很大一部分是依据唐朝的实录,起居注来编写。李世民在前期还是不错的,但是贞观后期有待斟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