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客
至尊VIP
- 注册
- 2003-06-07
- 消息
- 5,902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0
外交官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也是个有点神秘的职业。在北京,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挂着“使”字牌照的汽车在街上行驶,这些都是外国驻华使领馆的车。中国也有数千外交官活跃在世界各国。外交官们在美酒宴席之间、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为维护本国的最高利益工作着。那么,各国是如何管理外交官的呢?记者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那里获得了一些信息。
外交官来源不一,许多美国大使不是职业外交官
多数国家的大使、公使、参赞都是职业外交官。一般来说,大使、公使、政务参赞由外交部或相关部门派出。但美国的许多大使并不是职业外交官。美国新总统上任后,都要任命一批驻外大使。其中,有些就是在总统竞选中出过财力、物力或智力的百万富翁或名人。驻外使馆的商务、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参赞及他们的下属一般都由各国的商务部、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派出。武官及其所属人员则由国防部派出,而且多数是职业外交人员。不过,美、英、法等国派驻外国的武官却大都不是职业武官。另外,各国驻外大使馆通常设立领事部,指派外交官员负责领事事务,或兼任领事官员,其主要任务是办理签证。
为了节省开支,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使领馆一般直接从驻在国雇翻译、司机、招待员、清洁工等工作人员。美国驻外使领馆甚至还雇当地人担任礼宾官。当然,他们雇驻在国人员前,会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而且一般不会让当地受雇者接触使领馆的机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驻外使领馆则自派翻译、文书、司机、招待员、厨师等人员,从效益上看,这种做法并不高明,所以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对此进行改革。
选拔外交官政治要求很严格,俄罗斯公开竞聘很透明
总的来看,世界多数国家的公民认为,外交官是一种高尚体面、收入不错的职业,因此,许多人愿意当外交官。但是,外交官职位毕竟有限,所以多数国家采取公开竞争职位的办法。美国外交官罗伯特告诉记者,美国会在向一国派外交官的前两年公开职位,符合条件的人可以自由申请。其中,首次申请担任外交官的人要参加考试,考试要求非常严格。至于对外交官的业务等其他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忠于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熟悉相关领域的情况、懂驻在国语言等。
俄罗斯外交官彼得罗夫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在派驻外交官方面缺乏透明度。现在,我们进行了改革,已开始公开竞争职位了。但要求还是跟过去一样,相当严格。”他说的是实话。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外交官的素质较高,他们的外语、调研、办案、驾车能力,基本都是“优秀等级”。
收入跟驻在国条件直接挂钩,空气污染也可拿补贴
外交官的收入,既要考虑驻外人员的辛苦与风险,也要顾及他们与国内相关人员的收入平衡。因为这样才能既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外交队伍,又保证国内相关人员不生抱怨。
美、英、德、法等国外交官的收入包括下面几大部分:基本工资、地区补贴(因物价指数不同而产生的补贴)、艰苦补贴(因地方病、气候恶劣等原因而产生的补贴)、战乱补贴。可以说,这些国家对各类补贴的分类比较科学。
美国外交官舒尔茨告诉记者:“我们的财政部在制定外交官的收入标准时,都要首先进行调查研究。如果我被派到东京工作,就会比派到中国的收入多,因为东京的物价比北京高很多。可如果我被派到苏丹工作,我的收入就比派往东京高,因为那里消费水平低,艰苦补贴也很高。”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说,前几年,因为北京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他们国家派驻北京的外交官还可以享受空气污染补贴。
走马上任有讲究,丹麦外交官只用一天交接
外交官走马上任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因为弄不好,很可能因为外交官交接给国家的外交带来麻烦。在这方面各个国家在时间安排上都很谨慎。美国和多数欧洲国家外交官的交接时间为两周,匈牙利则规定外交官的交接时间只有3天。在这方面,丹麦、瑞典的规定更具特点,外交官必须当天交接。
一位即将赴华盛顿任职的欧洲国家外交官说:“外交官交接时间太长弊大于利。一是离任者在接到国内的离任通知前,实际上已做好了回国准备,只要继任者到馆,就不会再有太多心思做工作。因此,交接时间长不仅不利于接任者开展工作,反而会影响工作;二是交接时间过长,难免会造成浪费;三是交接工作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只要抓好交接手续这一关键,交接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
不能随便请客吃饭,美国外交官请客人“签到”
在请客这个问题上,美欧多数国家采取限额制。也就是,外交官根据职位不同,每年的宴请等社交活动费用有相应限额。在限额内的宴请及其他社交费实报实销。
超过限额部分由请客者自付。宴请及其他社交费用只能当年使用,不能移到下一年再用。美、德、英多数国家的外交官大约每年宴请客人6至8次左右,其中正餐约4至5次,每次请客6至8人。自助餐式请客每年2至3次,每次请客20―40人。为了省钱和营造气氛,他们大都在官邸宴请,因此也不排除有人弄虚作假。
但美、英、德等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首先是充分相信外交官;其次,建立严格的审查和惩罚机制;其三,外交官自己采取避嫌措施。比如,一些美国外交官在官邸请客时,往往让客人在签名簿上签名。这一方面是为了留个纪念,另一方面也便于财务部门核查。
外交用车有讲究,外交官私车公用有补贴
多数国家的驻外使领馆除配有少量公车外,外交官都有私车。一般中小使领馆配有两辆小轿车和一辆小面包车。两辆小轿车分别供大使和其他外交官办理公务用。小面包车则供国内代表团来访时用。多数国家的外交官都采用到任后在当地购买免税车的办法解决用车问题,但这笔买车的钱一般要由自己掏。如果新赴任者确实无钱买车,也可先从使领馆预支,如波兰外交官到任后,可先从使领馆借80%购车款,只要该车款在一年内还清就可。
由于使领馆公车有限,于是产生了私车公用问题。对私车公用的补贴方式,各国标准不一。美国的驻外使领馆都按其国内标准,即每公里补贴31美分;法国、西班牙外交官的交通费则打进其工资中,私车公用不再补贴;瑞典等少数国家则采取固定车补的办法。一位德国外交官说:“我认为私车公用按实际里程补贴比较科学,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有的外交官为省钱而不参加外事活动。”另外,多数国家外交官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将私车免税带回国,这样就更划算了。
外交住房要达到请客标准,子女上学则由国家掏钱
关于住房,美、英、德、法、意等西方国家除大使官邸外,一般采取租用而不是购买的办法。这主要是为了省钱和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多数国家对外交官的租房有明确标准,超标者只能自付。总的来看,西方外交官的住房基本都达到了请客标准,即必须有客厅、餐厅、主人卧室、客人卫生间等等。
另外,子女上学也是外交官面临的一个问题。美欧发达国家外交官的子女在驻在国上学的费用多由政府支付,但如果子女进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费超出部分则由外交官本人掏腰包。如立陶宛外交官子女在驻在国上学每人每年补5000美元,超过5000美元的,个人支付10%。俄罗斯驻外使领馆一般建有俄语学校,外交官子女多在俄语学校学习。
此外,多数国家都对外交官的工作进行了量化规定,这也算是对外交官实行管理的一个“紧箍咒”吧。▲
相关资料:
外交人员就是在外交代表机关工作,具有外交官身份的人。外交官包括大使、公使、代办、公使衔参赞、参赞(一般设数名,分别负责政治、商务、文化、教育、科技、农业等不同领域)、武官、总领事。上述人员属于高级外交官。此外,外交官还包括一秘、二秘、三秘、随员及档案秘书等。
外交官要懂几门语言
美国驻华外交官要学两年中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美、俄、英、德的许多外交官会说驻在国语言。比如,在北京街头经常遇到会说流利汉语的美国驻华外交官。美国外交官罗伯特说,美国国务院、国防部等部门一般要求其外交官能看懂,并能用驻在国语言进行一般性对话。
那么,他们是怎么达到这个要求的呢?罗伯特告诉记者,美国外交官的语言水平主要靠两种方法来保证:一是从学过驻在国语言的官员中选拔;二是进行赴任前的外语培训。美国国务院所属的外交学院负责对外交官进行外语培训。美国驻外武官、副武官则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防务语言学院外语中心受训。派往小语种国家的武官有时也在国务院的外交学院受训。另外,美国还根据外语的难易程度确定外交官外语训练时间的长短,中文一般要培训两年,与英文接近的外语一般要培训半年。他们都要求必须达到二级语言水平,即能简单会话,可以阅读。
俄罗斯外交官多懂一门外语多拿一份补贴
其他国家也有一些类似美国的规定。瑞典国防部要求其驻外武官必须能独立用驻在国语言或英语工作。武官培训一般为6周,其夫人也要进行2至3周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一般采取上课、参观或听讲座等形式。记者发现一些能用英语工作的俄罗斯外交官熟悉驻在国语言的速度也很快。一打听才知道,俄罗斯外交部、国防部等部门对其驻外人员一直实施激励机制:多懂一门外语者,经过考试认可后,除多拿补贴外,还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提前晋升或驻外。
有一些非英语国家则要求其外交官能用英语工作,但不要求必须懂驻在国语言。他们要求非外语专业毕业的外交官出国前必须经过英语考试,合格者才能赴任。总体上看,这种措施不仅能保证外交官胜任工作,而且也有利于避免“走后门”的事情发生。
有的国家不鼓励外交官精通驻在国语言
也有少数国家只鼓励外交官略会几句驻在国语言,但不愿他们精通驻在国语言或成为驻在国问题专家。“因为政府担心我们会对驻在国产生感情,导致我们在外交工作中做出影响国家利益的决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国外交官对记者说。▲
(南北)
《环球时报》
外交官来源不一,许多美国大使不是职业外交官
多数国家的大使、公使、参赞都是职业外交官。一般来说,大使、公使、政务参赞由外交部或相关部门派出。但美国的许多大使并不是职业外交官。美国新总统上任后,都要任命一批驻外大使。其中,有些就是在总统竞选中出过财力、物力或智力的百万富翁或名人。驻外使馆的商务、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参赞及他们的下属一般都由各国的商务部、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派出。武官及其所属人员则由国防部派出,而且多数是职业外交人员。不过,美、英、法等国派驻外国的武官却大都不是职业武官。另外,各国驻外大使馆通常设立领事部,指派外交官员负责领事事务,或兼任领事官员,其主要任务是办理签证。
为了节省开支,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使领馆一般直接从驻在国雇翻译、司机、招待员、清洁工等工作人员。美国驻外使领馆甚至还雇当地人担任礼宾官。当然,他们雇驻在国人员前,会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而且一般不会让当地受雇者接触使领馆的机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驻外使领馆则自派翻译、文书、司机、招待员、厨师等人员,从效益上看,这种做法并不高明,所以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对此进行改革。
选拔外交官政治要求很严格,俄罗斯公开竞聘很透明
总的来看,世界多数国家的公民认为,外交官是一种高尚体面、收入不错的职业,因此,许多人愿意当外交官。但是,外交官职位毕竟有限,所以多数国家采取公开竞争职位的办法。美国外交官罗伯特告诉记者,美国会在向一国派外交官的前两年公开职位,符合条件的人可以自由申请。其中,首次申请担任外交官的人要参加考试,考试要求非常严格。至于对外交官的业务等其他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忠于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熟悉相关领域的情况、懂驻在国语言等。
俄罗斯外交官彼得罗夫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在派驻外交官方面缺乏透明度。现在,我们进行了改革,已开始公开竞争职位了。但要求还是跟过去一样,相当严格。”他说的是实话。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外交官的素质较高,他们的外语、调研、办案、驾车能力,基本都是“优秀等级”。
收入跟驻在国条件直接挂钩,空气污染也可拿补贴
外交官的收入,既要考虑驻外人员的辛苦与风险,也要顾及他们与国内相关人员的收入平衡。因为这样才能既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外交队伍,又保证国内相关人员不生抱怨。
美、英、德、法等国外交官的收入包括下面几大部分:基本工资、地区补贴(因物价指数不同而产生的补贴)、艰苦补贴(因地方病、气候恶劣等原因而产生的补贴)、战乱补贴。可以说,这些国家对各类补贴的分类比较科学。
美国外交官舒尔茨告诉记者:“我们的财政部在制定外交官的收入标准时,都要首先进行调查研究。如果我被派到东京工作,就会比派到中国的收入多,因为东京的物价比北京高很多。可如果我被派到苏丹工作,我的收入就比派往东京高,因为那里消费水平低,艰苦补贴也很高。”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说,前几年,因为北京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他们国家派驻北京的外交官还可以享受空气污染补贴。
走马上任有讲究,丹麦外交官只用一天交接
外交官走马上任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因为弄不好,很可能因为外交官交接给国家的外交带来麻烦。在这方面各个国家在时间安排上都很谨慎。美国和多数欧洲国家外交官的交接时间为两周,匈牙利则规定外交官的交接时间只有3天。在这方面,丹麦、瑞典的规定更具特点,外交官必须当天交接。
一位即将赴华盛顿任职的欧洲国家外交官说:“外交官交接时间太长弊大于利。一是离任者在接到国内的离任通知前,实际上已做好了回国准备,只要继任者到馆,就不会再有太多心思做工作。因此,交接时间长不仅不利于接任者开展工作,反而会影响工作;二是交接时间过长,难免会造成浪费;三是交接工作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只要抓好交接手续这一关键,交接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
不能随便请客吃饭,美国外交官请客人“签到”
在请客这个问题上,美欧多数国家采取限额制。也就是,外交官根据职位不同,每年的宴请等社交活动费用有相应限额。在限额内的宴请及其他社交费实报实销。
超过限额部分由请客者自付。宴请及其他社交费用只能当年使用,不能移到下一年再用。美、德、英多数国家的外交官大约每年宴请客人6至8次左右,其中正餐约4至5次,每次请客6至8人。自助餐式请客每年2至3次,每次请客20―40人。为了省钱和营造气氛,他们大都在官邸宴请,因此也不排除有人弄虚作假。
但美、英、德等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首先是充分相信外交官;其次,建立严格的审查和惩罚机制;其三,外交官自己采取避嫌措施。比如,一些美国外交官在官邸请客时,往往让客人在签名簿上签名。这一方面是为了留个纪念,另一方面也便于财务部门核查。
外交用车有讲究,外交官私车公用有补贴
多数国家的驻外使领馆除配有少量公车外,外交官都有私车。一般中小使领馆配有两辆小轿车和一辆小面包车。两辆小轿车分别供大使和其他外交官办理公务用。小面包车则供国内代表团来访时用。多数国家的外交官都采用到任后在当地购买免税车的办法解决用车问题,但这笔买车的钱一般要由自己掏。如果新赴任者确实无钱买车,也可先从使领馆预支,如波兰外交官到任后,可先从使领馆借80%购车款,只要该车款在一年内还清就可。
由于使领馆公车有限,于是产生了私车公用问题。对私车公用的补贴方式,各国标准不一。美国的驻外使领馆都按其国内标准,即每公里补贴31美分;法国、西班牙外交官的交通费则打进其工资中,私车公用不再补贴;瑞典等少数国家则采取固定车补的办法。一位德国外交官说:“我认为私车公用按实际里程补贴比较科学,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有的外交官为省钱而不参加外事活动。”另外,多数国家外交官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将私车免税带回国,这样就更划算了。
外交住房要达到请客标准,子女上学则由国家掏钱
关于住房,美、英、德、法、意等西方国家除大使官邸外,一般采取租用而不是购买的办法。这主要是为了省钱和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多数国家对外交官的租房有明确标准,超标者只能自付。总的来看,西方外交官的住房基本都达到了请客标准,即必须有客厅、餐厅、主人卧室、客人卫生间等等。
另外,子女上学也是外交官面临的一个问题。美欧发达国家外交官的子女在驻在国上学的费用多由政府支付,但如果子女进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费超出部分则由外交官本人掏腰包。如立陶宛外交官子女在驻在国上学每人每年补5000美元,超过5000美元的,个人支付10%。俄罗斯驻外使领馆一般建有俄语学校,外交官子女多在俄语学校学习。
此外,多数国家都对外交官的工作进行了量化规定,这也算是对外交官实行管理的一个“紧箍咒”吧。▲
相关资料:
外交人员就是在外交代表机关工作,具有外交官身份的人。外交官包括大使、公使、代办、公使衔参赞、参赞(一般设数名,分别负责政治、商务、文化、教育、科技、农业等不同领域)、武官、总领事。上述人员属于高级外交官。此外,外交官还包括一秘、二秘、三秘、随员及档案秘书等。
外交官要懂几门语言
美国驻华外交官要学两年中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美、俄、英、德的许多外交官会说驻在国语言。比如,在北京街头经常遇到会说流利汉语的美国驻华外交官。美国外交官罗伯特说,美国国务院、国防部等部门一般要求其外交官能看懂,并能用驻在国语言进行一般性对话。
那么,他们是怎么达到这个要求的呢?罗伯特告诉记者,美国外交官的语言水平主要靠两种方法来保证:一是从学过驻在国语言的官员中选拔;二是进行赴任前的外语培训。美国国务院所属的外交学院负责对外交官进行外语培训。美国驻外武官、副武官则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防务语言学院外语中心受训。派往小语种国家的武官有时也在国务院的外交学院受训。另外,美国还根据外语的难易程度确定外交官外语训练时间的长短,中文一般要培训两年,与英文接近的外语一般要培训半年。他们都要求必须达到二级语言水平,即能简单会话,可以阅读。
俄罗斯外交官多懂一门外语多拿一份补贴
其他国家也有一些类似美国的规定。瑞典国防部要求其驻外武官必须能独立用驻在国语言或英语工作。武官培训一般为6周,其夫人也要进行2至3周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一般采取上课、参观或听讲座等形式。记者发现一些能用英语工作的俄罗斯外交官熟悉驻在国语言的速度也很快。一打听才知道,俄罗斯外交部、国防部等部门对其驻外人员一直实施激励机制:多懂一门外语者,经过考试认可后,除多拿补贴外,还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提前晋升或驻外。
有一些非英语国家则要求其外交官能用英语工作,但不要求必须懂驻在国语言。他们要求非外语专业毕业的外交官出国前必须经过英语考试,合格者才能赴任。总体上看,这种措施不仅能保证外交官胜任工作,而且也有利于避免“走后门”的事情发生。
有的国家不鼓励外交官精通驻在国语言
也有少数国家只鼓励外交官略会几句驻在国语言,但不愿他们精通驻在国语言或成为驻在国问题专家。“因为政府担心我们会对驻在国产生感情,导致我们在外交工作中做出影响国家利益的决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国外交官对记者说。▲
(南北)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