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polis
本站元老
- 注册
- 2010-12-10
- 消息
- 9,259
- 荣誉分数
- 1,869
- 声望点数
- 323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过1票否决,那张否决票究竟是谁投的?
2023-03-29 00:11:42 来源: 深度问题研究室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一直渴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以提升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然而,印度的入常之路并不顺畅,自从2005年开始申请以来,已经六次遭到拒绝,每次都是以4票通过1票否决的方式结束。那么,究竟是哪个国家投了那张否决票呢?答案并不简单,因为每次投反对票的并不是同一个国家,而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不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出于不同的考虑,单独行使了一票否决权。
据了解,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印度六次申请入常的过程和结果:
2005年:印度首次申请入常,得到美国、中国、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但遭到俄罗斯的否决。原因可能是当时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并不友好,俄罗斯也想借此向印度施压,促使其购买更多俄罗斯的武器装备。
2008年:印度再次申请入常,这次俄罗斯改变态度,表示同意。美国、中国和英国也没有异议,但法国突然投了否决票。原因可能是法国对印度在武器采购上偏向俄罗斯感到不满,也想借此向印度展示自己的影响力。
2011年:印度第三次申请入常,为了讨好法国,印度订购了126架法国制造的战斗机。这次法国表示满意,同意了印度的申请。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也没有反对,但英国却出人意料地投了否决票。原因可能是英国对法国在战机采购中中标感到失落,也想借此向印度表达自己的不满。
2017年:印度第四次申请入常,为了安抚英国,印度又购买了英国的台风战机。这次英国表示认可,同意了印度的申请。中国、法国和俄罗斯也没有阻挠,但美国却突然改变立场,投了否决票。原因可能是美国对印度在亚太地区的角色感到不安,也想借此向印度施加压力。
2019年:印度第五次申请入常,为了拉拢美国,印度加强了与美国的关系,在亚太和印太地区与美国合作牵制中国。这次美国表示赞许,同意了印度的申请。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也没有反对,但中国却出人意料地投了否决票。原因可能是中国对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挑衅和侵占感到不满,也想借此向印度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底线。
2021年:印度第六次申请入常,为了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也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这次中国表示理解,没有阻止印度的申请。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也没有异议,但美国却再次改变立场,投了否决票。原因可能是美国对印度在亚太和印太地区的角色感到不满,也想借此向印度施加压力。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入常的关键并不在于中国,而在于美国。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实际领导者,它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其他国家的选择。美国一直都想在世界上形成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在安理会的改革上,美国势必会以自身利益为主。目前,美国国内对于安理会扩大还有不同的讨论,不少人认为,安理会扩大会削弱美国权力,因此,美国对于印度入常并不是真心支持,而是有所保留和考量。
而且,美国还有一个更大的考虑,那就是日本。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重要的盟友和代理人,美国一直都想让日本入常,以增强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但是日本入常遭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原因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和在军事问题上的野心。如果只让印度入常而不让日本入常,美国就会得罪日本,损害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因此,美国可能会采取一种策略,那就是同时支持印度和日本入常,并试图说服或者施压中国和俄罗斯同意。
但这种策略是否能够成功呢?我认为很难。因为中国和俄罗斯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并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且,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并不只有五常有话语权,其他非常任理事国和普通成员国也有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我们了解到有一个运动叫做“团结谋共识”(Uniting for Consensus),也被称为“咖啡俱乐部”,它由一些反对G4(印度、日本、德国、巴西)入常的国家组成,主要包括意大利、韩国、墨西哥、阿根廷、巴基斯坦等。这些国家主张安理会扩大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以增加安理会的代表性和民主性。这些国家认为,安理会扩大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可以让更多的国家有机会参与安理会的决策,也可以反映不同地区和利益集团的声音,增强安理会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但是,安理会扩大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也有一些坏处。首先,安理会的效率和灵活性可能会降低,因为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增加,意味着安理会的讨论和协商的难度增加,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分歧和僵局,影响安理会及时应对危机和威胁。其次,安理会的权力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因为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增加,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或利益集团在安理会中占据优势或劣势,影响安理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三,安理会的改革可能会更加复杂和困难,因为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增加,意味着安理会的成员结构更加复杂和多元化,需要更多的协调和妥协,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争议和抵制。
另一方面,有些国家主张扩大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以反映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新兴大国的崛起。这些国家认为,安理会扩大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可以让更多的国家有机会参与安理会的长期决策,也可以增加安理会的全球影响力和执行力。
但是,安理会扩大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也有一些坏处。首先,安理会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可能会降低,因为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增加,意味着安理会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增加,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否决和僵持,影响安理会形成有效的共识和行动。其次,安理会的改革可能会更加困难和遥远,因为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增加,意味着安理会的改革需要得到更多的同意和支持,可能会遭到更多的阻挠和反对。第三,安理会的公信力可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因为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增加,可能会导致某些国家或地区感到被边缘化或被忽视,可能会对安理会的决策产生不满或不服从。
有资格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国家,目前没有一个明确和公认的标准。一般来说,需要考虑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人口、地域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以及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根据这些因素,目前有一些国家被认为是有望或有意愿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候选者,如印度、日本、德国、巴西等。
综上所述,安理会扩大非常任理事国和常任理事国的数量,都有其好处和坏处,需要在保持安理会的效率和权威性的同时,增加安理会的代表性和民主性,平衡安理会的利益和责任,反映安理会的变化和发展。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妥协。安理会的改革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会员国的平等主权,促进联合国会员国的合作和团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