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期为你解读的书是《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这是一本关于巴菲特的专辑,由巴菲特的亲密好友所撰写而成。 说到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每当谈到他,人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他是全世界最知名的股神,在投资圈里打拼了一辈子,最终成为全球顶级富豪。他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价曾经高达26万美元一股。拥有天才数字的财富,但巴菲特依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樱桃口味可乐和牛肉汉堡是这位大富豪的最爱。巴菲特早就表示,自己去世以后,只会给自己的孩子留下非常少的遗产,剩下的财富全都捐赠给慈善事业。巴菲特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稳健的收益?对科技和互联网不感兴趣的巴菲特会不会在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落伍?巴菲特还能保持多久如此高的投资水准?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滚雪球》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位传奇大富豪。
本书的作者是艾利斯·施罗德,他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业务关系和行业圈子,他和巴菲特熟识,并且成为了非常亲密的朋友。多年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和巴菲特近距离接触。作为巴菲特的忘年交,他第一个向巴菲特提出建议,撰写一本真实的传记来记录巴菲特的经历。巴菲特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给予了施罗德足够的信任、帮助和支持,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及个人的回忆整理。如果你对巴菲特感兴趣,希望了解他的财富人生,那么这本《滚雪球》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非常详实。上半部分将介绍影响巴菲特一生的三个男人。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巴菲特的恩师、著名投资家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事业的好搭档查理·芒格。下半部分,我将为你分享巴菲特财富人生的三个秘诀:浮存金、复利和不可思议的专注精神。
为了阐述清楚内部计分卡对自己的投资生涯的重要作用,巴菲特用了一个选择题来说明。他问:“你是想被当作世界上最伟大,但实际上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呢?” 很显然,巴菲特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
1999年,互联网风起云涌,IT产业爆发性地成长,不仅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富豪,而且让所有人都沉浸在疯狂上涨的股票市场中。巴菲特却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批评了互联网产业,他认为这些公司对未来的依赖太过重,公司的价值都放在不确定的未来,因此他不看好IT产业。 这个言论引发了市场人士的激烈批评。他们认为巴菲特只是在为错过IT产业的机会找借口,就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而在那一年,巴菲特的投资收益比以往每年都要低,因此很多人都等着看巴菲特的笑话,认为这位老富翁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然而,坚持内部计分卡,坚持独立思考的巴菲特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反复强调他对IT产业的不看好。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进入新千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大多数IT新贵都烟消云散,很多投资者都破产倒闭。但是,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毫发未损。
巴菲特在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经历了多次股市崩盘,却依然能够保持卓越的投资收益。这与他在关键时刻坚持内部计分卡,不盲从,相信自己的判断密不可分。
那么你肯定会问,怎么样才能拥有内部计分卡呢?这与你童年的经历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小时候,如果你的父母更关注外界如何看待你,而忽视了你真正的想法,那么不管以后如何调整,你很可能会继续使用外部计分卡。
巴菲特非常幸运,因为他有一位100%使用内部计分卡的父亲,霍华德。在巴菲特成长的过程中,霍华德言传身教,培养了巴菲特强大的内部计分卡。
巴菲特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他和父亲去看棒球比赛。一般比赛间隙会介绍观众席上的社会知名人士。当介绍到霍华德时,因为他在政治和不妥协上得罪了很多人,全场都涌起了嘘声。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巴菲特注意到他的父亲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坦然地面对着嘘声和压力。这个经历让巴菲特深刻理解,他的父亲是一个真正不随大流,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人。
霍华德对巴菲特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在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带他进入了金融世界。巴菲特小时候常常去父亲的办公室玩,那时他就发现自己对金融市场的数字非常感兴趣,他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在七岁时,巴菲特就开始阅读父亲书架上关于债券投资的厚重书籍。在他十岁生日时,他希望的生日礼物是能够去一趟华尔街。霍华德不仅实现了他的愿望,带他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还带着小巴菲特去了华尔街,拜访了高盛集团的传奇CEO温伯格。
在那次会面中,温伯格做了一件让巴菲特终身难忘的事情。当温伯格准备结束会面离开时,他亲切地询问巴菲特:“你最喜欢哪支股票?” 巴菲特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好运气,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他成长在一个家庭环境良好、接受了出色教育的家庭中。巴菲特认为,父母是他在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尽管他从未从父母那里继承过任何财产。
巴菲特去哥伦比亚大学上学的时候, 就已经是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了。 而在哥伦比亚大学,他遇到了一位带领自己走上职业投资人道路的老师, 这个人就是格雷厄姆。
本杰明·格雷厄姆当时被誉为华尔街的教父,是一位非常经验丰富的股票投资专家。他于1949年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股票市场的运作规则,并详细展示了他如何运用理性和数学方法对股票进行评估。在格雷厄姆之前,没有人能够清晰解释股票市场的运行方式,投资更像是赌博,缺乏系统性。巴菲特的大学室友回忆说,当巴菲特读完《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时,他激动异常,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
从格雷厄姆那里,巴菲特不仅学到了科学系统分析股票市场的方法,还领悟到了两个非常关键的投资理念,分别是"烟蒂"和"资产配置的艺术"。
"烟蒂"是指香烟吸到最后,只剩下那个小烟蒂,也有人俗称为烟屁股。格雷厄姆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投资中,认为便宜且被忽视的股票就像是被随手丢弃在地上的烟蒂,它们可能看起来肮脏、毫无价值,但格雷厄姆擅长找到这些"烟蒂",点燃它们,并从中获取最后一点价值。
尽管听起来很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找到这些"烟蒂",因为其中大部分确实是垃圾,只有极少数值得投资。为此,格雷厄姆研究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投资方法,其中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意味着要考虑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确保净资产大于负债,以降低风险。
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是在资本市场中寻找被低估的股票,然后将投资集中在那些实际价值大于股票价值的公司上。然而,要评估公司的真实价值,控制风险,并为自己留出足够的回旋余地,这才是"烟蒂"投资的核心。
在格雷厄姆的指导下,巴菲特接受了系统性的专业投资培训,熟练掌握了格雷厄姆和"烟蒂"投资的精髓,并成功将其实践于市场。在早期的投资阶段,巴菲特就像捡烟蒂一样,购买了许多价格便宜的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烟蒂"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格雷厄姆还传授给巴菲特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资产配置的艺术",即将资金投入能够获得最高回报的领域。格雷厄姆的方法是,将从一项生意中获得的资金投资到具有更高潜力的另一项生意中,以确保在不同的投资周期中保持稳定的回报。这种多元化经营的思路为巴菲特未来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奠定了基础。
巴菲特最初购并伯克希尔·哈撒维(Berkshire Hathaway)时,这家公司还是一家传统的纺织厂,属于日薄西山的传统产业。随后,巴菲特不断向其中注入新的盈利资产,将其打造成了一个拥有股票、债券和大量现金的超级投资帝国。伯克希尔哈撒维旗下的多家保险公司覆盖了整个保险行业,还持有包括美国运通、可口可乐、联邦快递、华盛顿邮报、糖果公司等众多优质公司的股份。这家公司几乎难以归类为某一特定类型的企业。
有人开玩笑说,微软靠出产软件成为了世界500强公司,可口可乐依靠卖可乐成了世界500强公司。那伯克希尔哈萨维呢?它靠生产钱成为了世界最知名的企业。
有人就计算过,如果你在伯克希尔哈萨维成立的时候投资1万美金给巴菲特,那么到今天你将获得超过2亿美金的税后收入。伯克希尔哈萨维的股票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增长,已经从巴菲特入手的时候不到10美元到今天的26万美元一股,估计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查理·芒格——互相影响的合作伙伴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多年来的得力合作伙伴,可以说这两位一起打造了伯克希尔哈撒维帝国,并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投资记录。在许多巴菲特的粉丝看来,有时候很难区分巴菲特和芒格,因为他们两人实在太相像了。
巴菲特和芒格都有一头银发,连梳头发的方式都一模一样,他们的步态也相似,身体向同一个方向倾斜。这两位经常穿着一款灰色的西装,看起来不太讲究打扮。两人还戴着类似的老式眼镜,但从中透出的目光都充满智慧。他们不仅外形相似, 而且思考的方式、投资的策略都很相似。
不仅外表相似,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投资策略也非常相似。以至于后来芒格接受审查时,甚至被相关部门问及是否是巴菲特的分身。面对这种幽默的问题,芒格的回答充满个性。他首先承认自己和巴菲特在行为模式和说话方式上有些相似,但他也表示,自己从不做次要合伙人,他有自己的活动范围。的确如此,在巴菲特和芒格长期的合作中,两人相互影响、吸取对方的长处。这俩人自从1959年在朋友组织的午餐上认识以后, 就一见如故, 热烈的交谈从那个时候开始, 持续到今天已经将近60年。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金融世界里的一段佳话。
虽然在外人看来,巴菲特名气更大一些,但是芒格的粉丝也不少。芒格为巴菲特带来很多新的投资理念, 也帮助巴菲特完善了自己的投资哲学。
比如巴菲特就常常提到芒格的鞋扣理论,并且表示这个理论给了他很深的启发。所谓的鞋扣,就是过去老式皮鞋上的金属扣子,可以固定鞋带的小玩意儿。
鞋扣理论来自芒格的一个同学的父亲。这个同学的父亲有一个朋友,计划在鞋扣市场囤积居奇。因为鞋扣市场非常小,所以这个人最后占据了整个鞋扣市场,以因此沾沾自喜,垄断鞋扣市场,让他感觉良好。就自认为是各个方面的全能专家,对所有的事情都高谈扩论,指手画脚。
芒格认为,这个方式是大错特错的。芒格也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他喜欢步道。但是,他始终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保持谨慎,从来不在这些领域发表看法,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鞋扣的受害者。
查理·芒格究竟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巴菲特又有什么引领他走向成功的财富秘诀呢?
点击阅读全文>>>
消息来源 恒益投资
本期为你解读的书是《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这是一本关于巴菲特的专辑,由巴菲特的亲密好友所撰写而成。 说到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每当谈到他,人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他是全世界最知名的股神,在投资圈里打拼了一辈子,最终成为全球顶级富豪。他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价曾经高达26万美元一股。拥有天才数字的财富,但巴菲特依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樱桃口味可乐和牛肉汉堡是这位大富豪的最爱。巴菲特早就表示,自己去世以后,只会给自己的孩子留下非常少的遗产,剩下的财富全都捐赠给慈善事业。巴菲特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稳健的收益?对科技和互联网不感兴趣的巴菲特会不会在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落伍?巴菲特还能保持多久如此高的投资水准?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滚雪球》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位传奇大富豪。
本书的作者是艾利斯·施罗德,他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业务关系和行业圈子,他和巴菲特熟识,并且成为了非常亲密的朋友。多年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和巴菲特近距离接触。作为巴菲特的忘年交,他第一个向巴菲特提出建议,撰写一本真实的传记来记录巴菲特的经历。巴菲特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给予了施罗德足够的信任、帮助和支持,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及个人的回忆整理。如果你对巴菲特感兴趣,希望了解他的财富人生,那么这本《滚雪球》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非常详实。上半部分将介绍影响巴菲特一生的三个男人。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巴菲特的恩师、著名投资家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事业的好搭档查理·芒格。下半部分,我将为你分享巴菲特财富人生的三个秘诀:浮存金、复利和不可思议的专注精神。
影响巴菲特一生的三个男人
霍华德·巴菲特——来自父亲的无价财富:内部计分卡
为了区别这两位巴菲特,下面讲述的时候,将统一称呼巴菲特的父亲为霍华德。 霍华德是一位职业的股票经纪人,不过他更大的兴趣是政治。 霍华德还曾经一度在华盛顿担任国会议员的职务,但是他为人正职的性格使他在政坛上并没有取得特别高的成就。 此外,作为股票经纪人,霍华德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所以巴菲特并不是富二代,他没有从父亲那里继承财产,但是霍华德却留给巴菲特了一份无价的遗产,叫做内部计分卡。 那么内部计分卡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它的反义词,外部计分卡。 这个词更容易理解。 人是社会动物,做什么事情时,通常会站在别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非常重视外部世界对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按照外部计分卡形式行事的人。 而内部计分卡则恰好相反,一个人从不关注外部世界如何评价自己,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和价值观来行事,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权威的影响。 简而言之,按照内部计分卡行事的人具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这一宝贵的品质使得巴菲特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能够不受外界干扰,独立而理性地思考。 在担任重要的金融职位时,他不会犹豫不决,即使在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时候,仍能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为了阐述清楚内部计分卡对自己的投资生涯的重要作用,巴菲特用了一个选择题来说明。他问:“你是想被当作世界上最伟大,但实际上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呢?” 很显然,巴菲特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
1999年,互联网风起云涌,IT产业爆发性地成长,不仅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富豪,而且让所有人都沉浸在疯狂上涨的股票市场中。巴菲特却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批评了互联网产业,他认为这些公司对未来的依赖太过重,公司的价值都放在不确定的未来,因此他不看好IT产业。 这个言论引发了市场人士的激烈批评。他们认为巴菲特只是在为错过IT产业的机会找借口,就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而在那一年,巴菲特的投资收益比以往每年都要低,因此很多人都等着看巴菲特的笑话,认为这位老富翁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然而,坚持内部计分卡,坚持独立思考的巴菲特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反复强调他对IT产业的不看好。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进入新千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大多数IT新贵都烟消云散,很多投资者都破产倒闭。但是,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毫发未损。
巴菲特在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经历了多次股市崩盘,却依然能够保持卓越的投资收益。这与他在关键时刻坚持内部计分卡,不盲从,相信自己的判断密不可分。
那么你肯定会问,怎么样才能拥有内部计分卡呢?这与你童年的经历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小时候,如果你的父母更关注外界如何看待你,而忽视了你真正的想法,那么不管以后如何调整,你很可能会继续使用外部计分卡。
巴菲特非常幸运,因为他有一位100%使用内部计分卡的父亲,霍华德。在巴菲特成长的过程中,霍华德言传身教,培养了巴菲特强大的内部计分卡。
巴菲特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他和父亲去看棒球比赛。一般比赛间隙会介绍观众席上的社会知名人士。当介绍到霍华德时,因为他在政治和不妥协上得罪了很多人,全场都涌起了嘘声。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巴菲特注意到他的父亲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坦然地面对着嘘声和压力。这个经历让巴菲特深刻理解,他的父亲是一个真正不随大流,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人。
霍华德对巴菲特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在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带他进入了金融世界。巴菲特小时候常常去父亲的办公室玩,那时他就发现自己对金融市场的数字非常感兴趣,他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在七岁时,巴菲特就开始阅读父亲书架上关于债券投资的厚重书籍。在他十岁生日时,他希望的生日礼物是能够去一趟华尔街。霍华德不仅实现了他的愿望,带他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还带着小巴菲特去了华尔街,拜访了高盛集团的传奇CEO温伯格。
在那次会面中,温伯格做了一件让巴菲特终身难忘的事情。当温伯格准备结束会面离开时,他亲切地询问巴菲特:“你最喜欢哪支股票?” 巴菲特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好运气,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他成长在一个家庭环境良好、接受了出色教育的家庭中。巴菲特认为,父母是他在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尽管他从未从父母那里继承过任何财产。
本杰明·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去哥伦比亚大学上学的时候, 就已经是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了。 而在哥伦比亚大学,他遇到了一位带领自己走上职业投资人道路的老师, 这个人就是格雷厄姆。
本杰明·格雷厄姆当时被誉为华尔街的教父,是一位非常经验丰富的股票投资专家。他于1949年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股票市场的运作规则,并详细展示了他如何运用理性和数学方法对股票进行评估。在格雷厄姆之前,没有人能够清晰解释股票市场的运行方式,投资更像是赌博,缺乏系统性。巴菲特的大学室友回忆说,当巴菲特读完《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时,他激动异常,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
从格雷厄姆那里,巴菲特不仅学到了科学系统分析股票市场的方法,还领悟到了两个非常关键的投资理念,分别是"烟蒂"和"资产配置的艺术"。
"烟蒂"是指香烟吸到最后,只剩下那个小烟蒂,也有人俗称为烟屁股。格雷厄姆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投资中,认为便宜且被忽视的股票就像是被随手丢弃在地上的烟蒂,它们可能看起来肮脏、毫无价值,但格雷厄姆擅长找到这些"烟蒂",点燃它们,并从中获取最后一点价值。
尽管听起来很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找到这些"烟蒂",因为其中大部分确实是垃圾,只有极少数值得投资。为此,格雷厄姆研究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投资方法,其中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意味着要考虑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确保净资产大于负债,以降低风险。
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是在资本市场中寻找被低估的股票,然后将投资集中在那些实际价值大于股票价值的公司上。然而,要评估公司的真实价值,控制风险,并为自己留出足够的回旋余地,这才是"烟蒂"投资的核心。
在格雷厄姆的指导下,巴菲特接受了系统性的专业投资培训,熟练掌握了格雷厄姆和"烟蒂"投资的精髓,并成功将其实践于市场。在早期的投资阶段,巴菲特就像捡烟蒂一样,购买了许多价格便宜的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烟蒂"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格雷厄姆还传授给巴菲特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资产配置的艺术",即将资金投入能够获得最高回报的领域。格雷厄姆的方法是,将从一项生意中获得的资金投资到具有更高潜力的另一项生意中,以确保在不同的投资周期中保持稳定的回报。这种多元化经营的思路为巴菲特未来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奠定了基础。
巴菲特最初购并伯克希尔·哈撒维(Berkshire Hathaway)时,这家公司还是一家传统的纺织厂,属于日薄西山的传统产业。随后,巴菲特不断向其中注入新的盈利资产,将其打造成了一个拥有股票、债券和大量现金的超级投资帝国。伯克希尔哈撒维旗下的多家保险公司覆盖了整个保险行业,还持有包括美国运通、可口可乐、联邦快递、华盛顿邮报、糖果公司等众多优质公司的股份。这家公司几乎难以归类为某一特定类型的企业。
有人开玩笑说,微软靠出产软件成为了世界500强公司,可口可乐依靠卖可乐成了世界500强公司。那伯克希尔哈萨维呢?它靠生产钱成为了世界最知名的企业。
有人就计算过,如果你在伯克希尔哈萨维成立的时候投资1万美金给巴菲特,那么到今天你将获得超过2亿美金的税后收入。伯克希尔哈萨维的股票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增长,已经从巴菲特入手的时候不到10美元到今天的26万美元一股,估计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查理·芒格——互相影响的合作伙伴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多年来的得力合作伙伴,可以说这两位一起打造了伯克希尔哈撒维帝国,并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投资记录。在许多巴菲特的粉丝看来,有时候很难区分巴菲特和芒格,因为他们两人实在太相像了。
巴菲特和芒格都有一头银发,连梳头发的方式都一模一样,他们的步态也相似,身体向同一个方向倾斜。这两位经常穿着一款灰色的西装,看起来不太讲究打扮。两人还戴着类似的老式眼镜,但从中透出的目光都充满智慧。他们不仅外形相似, 而且思考的方式、投资的策略都很相似。
不仅外表相似,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投资策略也非常相似。以至于后来芒格接受审查时,甚至被相关部门问及是否是巴菲特的分身。面对这种幽默的问题,芒格的回答充满个性。他首先承认自己和巴菲特在行为模式和说话方式上有些相似,但他也表示,自己从不做次要合伙人,他有自己的活动范围。的确如此,在巴菲特和芒格长期的合作中,两人相互影响、吸取对方的长处。这俩人自从1959年在朋友组织的午餐上认识以后, 就一见如故, 热烈的交谈从那个时候开始, 持续到今天已经将近60年。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金融世界里的一段佳话。
虽然在外人看来,巴菲特名气更大一些,但是芒格的粉丝也不少。芒格为巴菲特带来很多新的投资理念, 也帮助巴菲特完善了自己的投资哲学。
比如巴菲特就常常提到芒格的鞋扣理论,并且表示这个理论给了他很深的启发。所谓的鞋扣,就是过去老式皮鞋上的金属扣子,可以固定鞋带的小玩意儿。
鞋扣理论来自芒格的一个同学的父亲。这个同学的父亲有一个朋友,计划在鞋扣市场囤积居奇。因为鞋扣市场非常小,所以这个人最后占据了整个鞋扣市场,以因此沾沾自喜,垄断鞋扣市场,让他感觉良好。就自认为是各个方面的全能专家,对所有的事情都高谈扩论,指手画脚。
芒格认为,这个方式是大错特错的。芒格也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他喜欢步道。但是,他始终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保持谨慎,从来不在这些领域发表看法,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鞋扣的受害者。
查理·芒格究竟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巴菲特又有什么引领他走向成功的财富秘诀呢?
点击阅读全文>>>
消息来源 恒益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