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甲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16 消息 26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2-06-04 #1 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脚. 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轻视你的人, 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
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脚. 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轻视你的人, 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
难民甲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16 消息 26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2-06-05 #3 说说多伦多的无家可归者 前不久,City TV播放了一段关于某个多伦多收容所的录相,本地英文日报也公布了 有关的照片和新闻。这些媒体大户描述了这个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的收容所 的状况拥挤不 堪,条件恶劣。有人声称,这个收容所提供的人均空间比联合国的难民营标准还要低得多 。 情况被“揭发”出来之后,无家可归者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指责各级政 府对这些人关心不够,严重违反人道主义,以至于省长Eves 也表态要增加拨款,修建更 多的收容所。 各级政府对无家可归者的拨款真的不足吗?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无家可归者的 问题远不是多盖几间庇护所可以解决的,而这段极富煽动性 的录对于许多对此缺乏深入 了解的大众来说很有误导性。 多伦多的主要报纸之一《太阳报》(Toronto Sun)于今年四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比 较深入地探讨了困扰多伦多地区的无家可归者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究竟花了多少钱(不要忘了,这些钱都是阁下无 私“捐助”的税钱)。今年一年,市政府计划用于无家可归 者的款项是一亿七千八百万 元($178M),这其中将近一亿用来维持65个紧急收容所的5,192张床位。其余的资金用来资 助各种救助及咨询中心, 过渡房,雇佣社会工作者及其他服务人员,提供各种食物、饮 料,以及实施安抚性的“危害削减”项目,比如给有需要的人提供毒品及酒类。 这些钱 中大部分是省府和联邦政府的拨款,通过市政府下放。 除了政府拨款,社会上的慈善机构,如the United Way、the Salvation Army,以 及教堂、犹太会堂等,也拿出八百万元,向街头流浪者提供食物,睡袋等。按估计的无家 可归者数目5,700人计算,多伦多在每个无 家可归的人身上的花费达到三万二千六百元。 这个数目相当于一份正式工作的年薪。难怪有些人靠“济贫”而让自己“致富”了。 市政府今年对无家可归者的拨款已经超过了在清除垃圾与铲雪方面拨款的总和。自1997年 拉士曼就任市长以来,市里已新增了近一千五百张床 位,而在每个床位上花的钱也翻了 一翻。据统计,近年来多伦多的收容所床位增长率超过了总人口增长率。 可是,这一笔支出是个无底洞,永远没个头。钱花得越多,街头的流浪汉也越多。 据估计,每夜除了收容所外,在街头露宿的人有五百到一千 五百人左右。究竟如何妥善 处理这些人士,是各级政府十分头疼的难题。政府的各项现行政策,很多都只是临时性的 办法,而那些中期、长期 的计划,大多被实践证明收效甚微。 这些无家可归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据统计,有几乎一半的人是18岁以前就失去 家庭流落街头的,还有一些来自抚养孤儿的家庭。家庭贫困 、家庭变故、失业、受虐待(尤其是未成年时受家长虐待)、酗酒、染上毒瘾、精神失常等 等,都是导致无家可归的原因。 这些人中有不少没有工作能力,精神苦闷,完全依赖酒精及毒品。他们每月从政府 那里领取几百元的福利金,在数天内就统统在毒品上花个精光。他们的饮食完全依靠政府 和慈善机构,睡觉则有时在收容所,有时则在街头。收容所里是无法长期留住这些人的。 条件差的收容所不仅拥 挤,而且易得传染病,弱小的容易受强悍的人欺负,连起码的人 生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而一些条件好的收容所,则很快就会变成毒品窝和色情 交易所, 让警方十分头疼。目前政府花在收容所上的钱每人每夜从三十元到八十元不等。 市政府在有关人士的建议下,曾施行“危害削减项目”(Harm reduction program) 。这是个非常人道、宽大的项目,向瘾君子们提供良好的床位,以及毒品和酒类。如果有 人质问:“纳税人的钱难道是用来给这些人 买酒买毒品的?”社工会无奈地告诉你:“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否则他们在毒瘾发作时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危害公众。”不过,这个危 害削减项 目除了耗费大量资金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帮助这些人戒除毒瘾。 省政府也曾推出强硬的“布莱恩法案(Brian law)”,目的是帮助这些人戒毒。省府 为此为拨出了大笔款项,但实施起来同样困难。就连许多参与这个计划的医生都认为太多 强硬的作法是 侵犯患者的人权。 人权是困扰政府的又一难题。前一段时间竞选省长时,保守党内的著名右派分子Flaherty 曾表示如果自己当选,会把多伦多的街头露宿者全部 安置到收容所,禁止他们在街头流 浪。但这个提议就是在保守党内部都遭到猛烈抨击,左派人士更是抬出了人权宪章,指责 对无家可归者的变 相软禁实际就是违宪。 多伦多最近住房费用高涨也是导致无家可归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以多伦多目前的生 活费用,事实上要变成无家可归者是很容易的事。一个年薪 三万多的人,工资收入仅够 维持温饱,一旦工作一丢,马上就没有房子住。能够负担得起的政府的廉价房屋往往得等 上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轮得 上。而这些人一旦加入流浪者的行列,要再翻身就很难了。即 使手上有几个钱,也没有房东愿意把房子租给没有现居住地址、没有固定收入的 人。 由于失业或者家庭变故而沦入流浪的人,精神状况很快就会崩溃,毒品、酒精顺理 成章成了他们唯一的安慰。这完全是一个恶性循环。 无家可归者来源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需要,远远不是头顶一间屋、身下一 个铺可以解决的。政府对无家可归者的态度,无论宽大的还 是严厉的,都不能真正让他 们满意。他们与主流社区的关系也相当紧张,没有业主或户主会欢迎自己的小区内兴建庇 护所。事实上,不少流浪 者自己也不愿意政府对他们的生活大包大揽,他们放弃福利金 ,自己动手搭建自己的住房。他们憎恨homeless这个头衔,声称自己只是选择了 一种“ 另类生活方式”。
说说多伦多的无家可归者 前不久,City TV播放了一段关于某个多伦多收容所的录相,本地英文日报也公布了 有关的照片和新闻。这些媒体大户描述了这个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的收容所 的状况拥挤不 堪,条件恶劣。有人声称,这个收容所提供的人均空间比联合国的难民营标准还要低得多 。 情况被“揭发”出来之后,无家可归者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指责各级政 府对这些人关心不够,严重违反人道主义,以至于省长Eves 也表态要增加拨款,修建更 多的收容所。 各级政府对无家可归者的拨款真的不足吗?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无家可归者的 问题远不是多盖几间庇护所可以解决的,而这段极富煽动性 的录对于许多对此缺乏深入 了解的大众来说很有误导性。 多伦多的主要报纸之一《太阳报》(Toronto Sun)于今年四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比 较深入地探讨了困扰多伦多地区的无家可归者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究竟花了多少钱(不要忘了,这些钱都是阁下无 私“捐助”的税钱)。今年一年,市政府计划用于无家可归 者的款项是一亿七千八百万 元($178M),这其中将近一亿用来维持65个紧急收容所的5,192张床位。其余的资金用来资 助各种救助及咨询中心, 过渡房,雇佣社会工作者及其他服务人员,提供各种食物、饮 料,以及实施安抚性的“危害削减”项目,比如给有需要的人提供毒品及酒类。 这些钱 中大部分是省府和联邦政府的拨款,通过市政府下放。 除了政府拨款,社会上的慈善机构,如the United Way、the Salvation Army,以 及教堂、犹太会堂等,也拿出八百万元,向街头流浪者提供食物,睡袋等。按估计的无家 可归者数目5,700人计算,多伦多在每个无 家可归的人身上的花费达到三万二千六百元。 这个数目相当于一份正式工作的年薪。难怪有些人靠“济贫”而让自己“致富”了。 市政府今年对无家可归者的拨款已经超过了在清除垃圾与铲雪方面拨款的总和。自1997年 拉士曼就任市长以来,市里已新增了近一千五百张床 位,而在每个床位上花的钱也翻了 一翻。据统计,近年来多伦多的收容所床位增长率超过了总人口增长率。 可是,这一笔支出是个无底洞,永远没个头。钱花得越多,街头的流浪汉也越多。 据估计,每夜除了收容所外,在街头露宿的人有五百到一千 五百人左右。究竟如何妥善 处理这些人士,是各级政府十分头疼的难题。政府的各项现行政策,很多都只是临时性的 办法,而那些中期、长期 的计划,大多被实践证明收效甚微。 这些无家可归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据统计,有几乎一半的人是18岁以前就失去 家庭流落街头的,还有一些来自抚养孤儿的家庭。家庭贫困 、家庭变故、失业、受虐待(尤其是未成年时受家长虐待)、酗酒、染上毒瘾、精神失常等 等,都是导致无家可归的原因。 这些人中有不少没有工作能力,精神苦闷,完全依赖酒精及毒品。他们每月从政府 那里领取几百元的福利金,在数天内就统统在毒品上花个精光。他们的饮食完全依靠政府 和慈善机构,睡觉则有时在收容所,有时则在街头。收容所里是无法长期留住这些人的。 条件差的收容所不仅拥 挤,而且易得传染病,弱小的容易受强悍的人欺负,连起码的人 生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而一些条件好的收容所,则很快就会变成毒品窝和色情 交易所, 让警方十分头疼。目前政府花在收容所上的钱每人每夜从三十元到八十元不等。 市政府在有关人士的建议下,曾施行“危害削减项目”(Harm reduction program) 。这是个非常人道、宽大的项目,向瘾君子们提供良好的床位,以及毒品和酒类。如果有 人质问:“纳税人的钱难道是用来给这些人 买酒买毒品的?”社工会无奈地告诉你:“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否则他们在毒瘾发作时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危害公众。”不过,这个危 害削减项 目除了耗费大量资金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帮助这些人戒除毒瘾。 省政府也曾推出强硬的“布莱恩法案(Brian law)”,目的是帮助这些人戒毒。省府 为此为拨出了大笔款项,但实施起来同样困难。就连许多参与这个计划的医生都认为太多 强硬的作法是 侵犯患者的人权。 人权是困扰政府的又一难题。前一段时间竞选省长时,保守党内的著名右派分子Flaherty 曾表示如果自己当选,会把多伦多的街头露宿者全部 安置到收容所,禁止他们在街头流 浪。但这个提议就是在保守党内部都遭到猛烈抨击,左派人士更是抬出了人权宪章,指责 对无家可归者的变 相软禁实际就是违宪。 多伦多最近住房费用高涨也是导致无家可归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以多伦多目前的生 活费用,事实上要变成无家可归者是很容易的事。一个年薪 三万多的人,工资收入仅够 维持温饱,一旦工作一丢,马上就没有房子住。能够负担得起的政府的廉价房屋往往得等 上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轮得 上。而这些人一旦加入流浪者的行列,要再翻身就很难了。即 使手上有几个钱,也没有房东愿意把房子租给没有现居住地址、没有固定收入的 人。 由于失业或者家庭变故而沦入流浪的人,精神状况很快就会崩溃,毒品、酒精顺理 成章成了他们唯一的安慰。这完全是一个恶性循环。 无家可归者来源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需要,远远不是头顶一间屋、身下一 个铺可以解决的。政府对无家可归者的态度,无论宽大的还 是严厉的,都不能真正让他 们满意。他们与主流社区的关系也相当紧张,没有业主或户主会欢迎自己的小区内兴建庇 护所。事实上,不少流浪 者自己也不愿意政府对他们的生活大包大揽,他们放弃福利金 ,自己动手搭建自己的住房。他们憎恨homeless这个头衔,声称自己只是选择了 一种“ 另类生活方式”。
难民甲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16 消息 26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2-06-06 #4 “我们结帐吧。” “好啊。我已经吃完了。” “……” “怎么啦,干吗那么郁闷?” “我,我应该管她们喊什么?” “喊什么?喊小姐过来结帐啊。” “不是说小姐在中国已经有了其他的含义么?咳咳” “不至于吧。我一直都是小姐叫过来叫过去的。” “我还是觉得不好。” “没关系,听我的没错。” 尽管我的语气十分自信,他还是摇了摇头。抬起头,眼神照例地严肃起来,举手向餐馆里 的两个女孩示意: “服~务~员!~~…………” 声音好大,无数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我们这边 我当时被一口麻辣烫呛住了,咳嗽了足有十分钟 很久以来都没有觉得自己这么土过了
“我们结帐吧。” “好啊。我已经吃完了。” “……” “怎么啦,干吗那么郁闷?” “我,我应该管她们喊什么?” “喊什么?喊小姐过来结帐啊。” “不是说小姐在中国已经有了其他的含义么?咳咳” “不至于吧。我一直都是小姐叫过来叫过去的。” “我还是觉得不好。” “没关系,听我的没错。” 尽管我的语气十分自信,他还是摇了摇头。抬起头,眼神照例地严肃起来,举手向餐馆里 的两个女孩示意: “服~务~员!~~…………” 声音好大,无数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我们这边 我当时被一口麻辣烫呛住了,咳嗽了足有十分钟 很久以来都没有觉得自己这么土过了
难民甲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16 消息 26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2-06-06 #5 因为我们的邻居是一个更大更好的袭击目标 南方网讯 911事件后,美加边境线已成为美国政府心腹之患。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FOX )昨天(6月5日)报道,几乎对所有人都敞开大门的加拿大边境,其安全隐患已引起美国 人的不安。 身份不明的人大批涌入 上周的某一天,在魁北克与纽约州交界处的一个名叫莱克利(Lacolle)边境小镇,竟 有52人向加拿大政府申请要求进入加拿大。其中一名自称来自巴基斯坦的人,身上只背着 一个小旅行袋,既没有护照,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 报道称,然而这些对加拿大来说都不成问题,因为它的有关庇护难民的法律并不需要 申请人携带护照,也不要求什么官方文件。所以象这名自称来自巴基斯坦的难民,以及众 多相类似的人都被允许进入了加拿大,而无需对这些人进行背景检查。 在美国和加拿大长达4000英里的边境线上,大批人就这样涌进了加拿大,而这些绝对 不是可以忽略的小事。因为自从911后,已有多达26000人变成了加拿大的难民,而申请难 民的手续只是简单地走走过场。 加拿大后门大开随便进 美国总统布什3月14日晚6时在白宫同加拿大总理克里司蒂安举行了会谈,并在晚宴前 举行简短新闻会。双方就加强边境安全、反恐战争、非洲问题和贸易关系等方面交换了意 见。 一位对目前加拿大政府所实行的难民政策持批评态度的前加国移民官嘲讽地说:"我 们非常慷慨大方,我们是以四海为家,我们可以吸收任何想来的人。" 一名加拿大前情报官员透露说,加拿大政府对很多人一无所知,进入这个国家所需要 的手续简单得让人惊讶,而对于那些申请难民的人来说,手续简单得令人震惊。 1/4难民消失无踪 报道说,据加拿大移民官员透露,象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公民只需跳上飞机,便可以 无需签证直接进入加拿大。据悉,自911后,已4000多人进入加拿大,而这些人都是来自 被美国政府认为恐怖组织活跃的国家,如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埃及、黎巴嫩以及巴勒 斯坦。 报道指出,加拿大政府允许难民无需证件可自由在国内旅行,直到听难民听审会举行 ,而难民是否有资格在加拿大居留,正是由难民听审会作出最后裁决。 然而,有四分之一难民却从来不曾在听审会上露面,便在这个广袤的国家消失得无影 无踪,也会轻而易举地进入美国边境。 加拿大前移民官员证实说,加拿大至少已向25000名没有出席难民听审的人发出了逮 捕令,也不知道这些人何去何从,更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无法对这些人进行追踪。 恐怖分子已在加拿大安家 加拿大魁北克警方2001年4月18日逮捕6名蓄意在即将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滋 事的加拿大人,从他们身上搜出烟幕弹等装备。 不过,福克斯的报道也同时承认,这并不仅仅是加拿大的问题,美国目前也同样对非 法移民问题无能为力。况且,发动911恐怖袭击的19名劫机分子都住在美国,而不是住在 加拿大。 蒙特利尔反恐专家表示,诸多证据显示,恐怖分子可能已在美国的北部邻居--加拿 大找到了隐藏地。事实上,已有一名住在加拿大的名叫阿迈德.莱萨姆(Ahmed Ressam) 的人,想在千禧年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却幸运地被美国海关抓获。许多加拿大专家相信 ,恐怖分子在加拿大进行运作,目的是在美国发动袭击。 福克斯新闻网最后引用这名加拿大前移民官的话说:“许多加拿大人感到还算舒适, 我们不是那些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因为我们的邻居是一个更大更好的袭击目标。”
因为我们的邻居是一个更大更好的袭击目标 南方网讯 911事件后,美加边境线已成为美国政府心腹之患。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FOX )昨天(6月5日)报道,几乎对所有人都敞开大门的加拿大边境,其安全隐患已引起美国 人的不安。 身份不明的人大批涌入 上周的某一天,在魁北克与纽约州交界处的一个名叫莱克利(Lacolle)边境小镇,竟 有52人向加拿大政府申请要求进入加拿大。其中一名自称来自巴基斯坦的人,身上只背着 一个小旅行袋,既没有护照,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 报道称,然而这些对加拿大来说都不成问题,因为它的有关庇护难民的法律并不需要 申请人携带护照,也不要求什么官方文件。所以象这名自称来自巴基斯坦的难民,以及众 多相类似的人都被允许进入了加拿大,而无需对这些人进行背景检查。 在美国和加拿大长达4000英里的边境线上,大批人就这样涌进了加拿大,而这些绝对 不是可以忽略的小事。因为自从911后,已有多达26000人变成了加拿大的难民,而申请难 民的手续只是简单地走走过场。 加拿大后门大开随便进 美国总统布什3月14日晚6时在白宫同加拿大总理克里司蒂安举行了会谈,并在晚宴前 举行简短新闻会。双方就加强边境安全、反恐战争、非洲问题和贸易关系等方面交换了意 见。 一位对目前加拿大政府所实行的难民政策持批评态度的前加国移民官嘲讽地说:"我 们非常慷慨大方,我们是以四海为家,我们可以吸收任何想来的人。" 一名加拿大前情报官员透露说,加拿大政府对很多人一无所知,进入这个国家所需要 的手续简单得让人惊讶,而对于那些申请难民的人来说,手续简单得令人震惊。 1/4难民消失无踪 报道说,据加拿大移民官员透露,象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公民只需跳上飞机,便可以 无需签证直接进入加拿大。据悉,自911后,已4000多人进入加拿大,而这些人都是来自 被美国政府认为恐怖组织活跃的国家,如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埃及、黎巴嫩以及巴勒 斯坦。 报道指出,加拿大政府允许难民无需证件可自由在国内旅行,直到听难民听审会举行 ,而难民是否有资格在加拿大居留,正是由难民听审会作出最后裁决。 然而,有四分之一难民却从来不曾在听审会上露面,便在这个广袤的国家消失得无影 无踪,也会轻而易举地进入美国边境。 加拿大前移民官员证实说,加拿大至少已向25000名没有出席难民听审的人发出了逮 捕令,也不知道这些人何去何从,更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无法对这些人进行追踪。 恐怖分子已在加拿大安家 加拿大魁北克警方2001年4月18日逮捕6名蓄意在即将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滋 事的加拿大人,从他们身上搜出烟幕弹等装备。 不过,福克斯的报道也同时承认,这并不仅仅是加拿大的问题,美国目前也同样对非 法移民问题无能为力。况且,发动911恐怖袭击的19名劫机分子都住在美国,而不是住在 加拿大。 蒙特利尔反恐专家表示,诸多证据显示,恐怖分子可能已在美国的北部邻居--加拿 大找到了隐藏地。事实上,已有一名住在加拿大的名叫阿迈德.莱萨姆(Ahmed Ressam) 的人,想在千禧年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却幸运地被美国海关抓获。许多加拿大专家相信 ,恐怖分子在加拿大进行运作,目的是在美国发动袭击。 福克斯新闻网最后引用这名加拿大前移民官的话说:“许多加拿大人感到还算舒适, 我们不是那些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因为我们的邻居是一个更大更好的袭击目标。”
难民甲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16 消息 26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2-06-06 #6 美国新入境措施要求留指纹 BBC中文网 : 中文网主页 ------------------------------------------------------------------------------ -- 2002年06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1:14北京时间05:14发表 美国新入境措施要求留指纹 美国司法部长宣布打击恐怖主义的新措施,包括要求进入美国境的外国人登记和留下指纹 。 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说,阻止“嫌疑恐怖分子”进入美国是很重要的。 美国政府关注到自从9・11恐怖袭击以后,对入境的游客、学生和其他外国人都缺乏纪录 。 阿什克罗夫特说,移民部门是反恐战争一条非常重要的防线。 他说,那些可能会引起国家安全考虑的访客,当他们入境时将会被拍下照片和留下指纹, 那些逗留超过30天的人,将需要登记,这是为了纪录新入境的人。 这不是一条新法律,对于那些美国认为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美国早已对从哪里到美国 的人实施这样的措施,目前只是把范围扩大。 阿什克罗夫特说,没有一个国家例外。不过,预料来自中东的年轻男性将会是目标。 一些民权组织和阿拉伯裔美国人团体,早已经批评美国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侵犯人权,也 是一种种族主义
美国新入境措施要求留指纹 BBC中文网 : 中文网主页 ------------------------------------------------------------------------------ -- 2002年06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1:14北京时间05:14发表 美国新入境措施要求留指纹 美国司法部长宣布打击恐怖主义的新措施,包括要求进入美国境的外国人登记和留下指纹 。 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说,阻止“嫌疑恐怖分子”进入美国是很重要的。 美国政府关注到自从9・11恐怖袭击以后,对入境的游客、学生和其他外国人都缺乏纪录 。 阿什克罗夫特说,移民部门是反恐战争一条非常重要的防线。 他说,那些可能会引起国家安全考虑的访客,当他们入境时将会被拍下照片和留下指纹, 那些逗留超过30天的人,将需要登记,这是为了纪录新入境的人。 这不是一条新法律,对于那些美国认为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美国早已对从哪里到美国 的人实施这样的措施,目前只是把范围扩大。 阿什克罗夫特说,没有一个国家例外。不过,预料来自中东的年轻男性将会是目标。 一些民权组织和阿拉伯裔美国人团体,早已经批评美国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侵犯人权,也 是一种种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