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fromchina9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06-04
- 消息
- 300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
: 王 婕
:
: 科技体制弊端
:
: 日本人在2002年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日本三年来获得四项诺贝尔自然科
学
: 奖,在该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可以看成日本的基础科学在整体上崛起的强烈信号
。
: 由于诺贝尔奖的颁发通常有着一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滞后期,因此中国不但现在没有,在
今
: 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性也极小。相形之下,日本达到诺贝尔级水准的成果目前已不在
少
: 数。联想到近年来日本经济虽不甚景气,却依然勒紧裤腰带,异乎寻常地加大对科技的
投
: 入,这一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旅美生物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饶毅先生结合今年诺
贝
: 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直言不讳地对中国的科技体制提出了批评意见。
:
: 1.缺乏远见性的战略课题
:
: 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三位生物学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用线虫进行
发
: 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自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线虫已成为现代生物学主要动
物
: 模式之一。目前,世界上有几千位科学家用线虫进行研究,美国中等以上大学普遍有一
个
: 或数个线虫实验室,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也有。一个突出的缺席是中国内地,只
有
: 极个别的人在做线虫研究。
:
: 像线虫这样一个在科学界"热门"了近20年的模式,在中国大陆却没有。原因之一就
在
: 于:中国科技决策重大项目和方向,常常不是由科学内容和发展规律决定,而是由非科
技
: 专家感兴趣的热点来决定。
:
: 中国普通的行政人员,应该是给专业人员做辅助工作的,却常常能领导和指挥专家
。
: 各机构内部的财务人员,本来只是执行专业领导决策的,却审批甚至决定专业部门的一
些
: 具体项目经费。财务人员对科技经费的影响,就变成了对科技方向的影响。
:
: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决策一些重大项目和方向有时显得奇怪――一般新闻里的科技热
门
: 会被支持,而科技内部本身的热门不被支持,有远见有战略性的课题,则更是难以得到
支
: 持的原因。
:
: 2.中国学术"近亲繁殖"
:
: 国内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不利于形成自由平等的良好学术风气,并窒息中国科学
家
: 的创造力。据说,在哈佛这样的学校,本校学生一旦毕业,一般不会被留下来工作,这
就
: 避免了因为"师出一门"形成的"近亲繁殖"。
:
: 3.平庸之辈将拖垮学术先进
:
: 在优良科学文化欠缺的情况下,中国长期出现以人划线、划派的现象。一些杰出的
专
: 家常常受制于能力泛泛的科技工作者。像霍维茨那样在做助理教授期间成就卓越的人,
如
: 果在中国,却有可能被落后的人以非学术手段限制和拉下。
:
: 中国科技体制要作根本的改进,需要很多人,也许是好多代人的工作。
:
: 王 婕
:
: 科技体制弊端
:
: 日本人在2002年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日本三年来获得四项诺贝尔自然科
学
: 奖,在该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可以看成日本的基础科学在整体上崛起的强烈信号
。
: 由于诺贝尔奖的颁发通常有着一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滞后期,因此中国不但现在没有,在
今
: 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性也极小。相形之下,日本达到诺贝尔级水准的成果目前已不在
少
: 数。联想到近年来日本经济虽不甚景气,却依然勒紧裤腰带,异乎寻常地加大对科技的
投
: 入,这一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旅美生物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饶毅先生结合今年诺
贝
: 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直言不讳地对中国的科技体制提出了批评意见。
:
: 1.缺乏远见性的战略课题
:
: 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三位生物学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用线虫进行
发
: 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自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线虫已成为现代生物学主要动
物
: 模式之一。目前,世界上有几千位科学家用线虫进行研究,美国中等以上大学普遍有一
个
: 或数个线虫实验室,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也有。一个突出的缺席是中国内地,只
有
: 极个别的人在做线虫研究。
:
: 像线虫这样一个在科学界"热门"了近20年的模式,在中国大陆却没有。原因之一就
在
: 于:中国科技决策重大项目和方向,常常不是由科学内容和发展规律决定,而是由非科
技
: 专家感兴趣的热点来决定。
:
: 中国普通的行政人员,应该是给专业人员做辅助工作的,却常常能领导和指挥专家
。
: 各机构内部的财务人员,本来只是执行专业领导决策的,却审批甚至决定专业部门的一
些
: 具体项目经费。财务人员对科技经费的影响,就变成了对科技方向的影响。
:
: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决策一些重大项目和方向有时显得奇怪――一般新闻里的科技热
门
: 会被支持,而科技内部本身的热门不被支持,有远见有战略性的课题,则更是难以得到
支
: 持的原因。
:
: 2.中国学术"近亲繁殖"
:
: 国内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不利于形成自由平等的良好学术风气,并窒息中国科学
家
: 的创造力。据说,在哈佛这样的学校,本校学生一旦毕业,一般不会被留下来工作,这
就
: 避免了因为"师出一门"形成的"近亲繁殖"。
:
: 3.平庸之辈将拖垮学术先进
:
: 在优良科学文化欠缺的情况下,中国长期出现以人划线、划派的现象。一些杰出的
专
: 家常常受制于能力泛泛的科技工作者。像霍维茨那样在做助理教授期间成就卓越的人,
如
: 果在中国,却有可能被落后的人以非学术手段限制和拉下。
:
: 中国科技体制要作根本的改进,需要很多人,也许是好多代人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