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polis
本站元老
- 注册
- 2010-12-10
- 消息
- 8,298
- 荣誉分数
- 1,519
- 声望点数
- 323
三重防御体系 、“明沟暗道”式地下交通——内蒙古后城咀石城考古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12-28文章出处:文博中国作者:孙金松 李亚新 后城咀石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浑河北岸的坡地之上,面积约138万平方米、距今约4300~4500年,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防御最为严密的龙山时代早期石城。2022年9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后城咀遗址名列其中。
一、遗址概况
1980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后城咀石城址即被登记造册,199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丰准铁路”基本建设工程对其开展了小面积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虽揭露一批仰韶、龙山、朱开沟文化时期遗存,但并未发现其城垣遗存。
2005年为配合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的实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开展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过程中首次对后城咀石城城垣走向、石城范围予以明确,并通过测绘与试掘对其面积与年代做出了科学判定,由此,这一占地约138万平方米的龙山时代早期石城逐渐展现在学界面前。
自2019年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系统实施“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研究,对后城咀石城连续开展了五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基本辨明了其规划布局、建筑技术、文化面貌与防御体系特征。
一、遗址概况
1980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后城咀石城址即被登记造册,199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丰准铁路”基本建设工程对其开展了小面积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虽揭露一批仰韶、龙山、朱开沟文化时期遗存,但并未发现其城垣遗存。
2005年为配合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的实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开展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过程中首次对后城咀石城城垣走向、石城范围予以明确,并通过测绘与试掘对其面积与年代做出了科学判定,由此,这一占地约138万平方米的龙山时代早期石城逐渐展现在学界面前。
自2019年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系统实施“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研究,对后城咀石城连续开展了五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基本辨明了其规划布局、建筑技术、文化面貌与防御体系特征。
后城咀石城瓮城总平面图
石城结构布局
二、城防体系
后城咀石城平面大体呈椭圆形,由内城、外城以及瓮城组成,长约1200米、宽约1150米,面积达138万平方米。石城北部制高点是进出石城的唯一通道,也是城防体系构筑的核心区域。
通过近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明确后城咀石城有着龙山时代最为复杂、完备的三重防御体系,即由主城垣、主城门以及在主城门两侧设置的与主城垣相接的 2 座马面构成的第一重防御体系;由瓮城城垣、瓮城城垣上布置的 4 座台基、2 座墩台以及与瓮城城垣外侧毗邻的壕沟构成的第二重防御体系;由外瓮城城墙、城墙两侧马面、台基以及与外瓮城城垣平行布置且与两侧自然冲沟相接的壕沟构成的第三重防御体系。第一二、二三重防御体系分别合为而成“瓮城”和“外瓮城”。
此外,随着地下通道的发现,我们越来越清晰认识到后城咀石城的防御体系除地面上已见的“双瓮城与三重防御”结构外,还包括隐藏在地下由多条地道组成的、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络系统。
由此可见,由瓮城、外瓮城组成的“双瓮城”,并附之以壕沟、地下通道构成的“明沟暗道”地下交通体系,共同构建了后城咀石城独具特色、防守严密、攻防兼备的地上地下立体防御体系,也显现了后城咀石城先民对军事防御功能的高度重视,这可能与后城咀石城位于龙山时代石城分布区最北界,负责扼守石峁联盟北界的功能有关。
后城咀石城平面大体呈椭圆形,由内城、外城以及瓮城组成,长约1200米、宽约1150米,面积达138万平方米。石城北部制高点是进出石城的唯一通道,也是城防体系构筑的核心区域。
通过近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明确后城咀石城有着龙山时代最为复杂、完备的三重防御体系,即由主城垣、主城门以及在主城门两侧设置的与主城垣相接的 2 座马面构成的第一重防御体系;由瓮城城垣、瓮城城垣上布置的 4 座台基、2 座墩台以及与瓮城城垣外侧毗邻的壕沟构成的第二重防御体系;由外瓮城城墙、城墙两侧马面、台基以及与外瓮城城垣平行布置且与两侧自然冲沟相接的壕沟构成的第三重防御体系。第一二、二三重防御体系分别合为而成“瓮城”和“外瓮城”。
此外,随着地下通道的发现,我们越来越清晰认识到后城咀石城的防御体系除地面上已见的“双瓮城与三重防御”结构外,还包括隐藏在地下由多条地道组成的、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络系统。
由此可见,由瓮城、外瓮城组成的“双瓮城”,并附之以壕沟、地下通道构成的“明沟暗道”地下交通体系,共同构建了后城咀石城独具特色、防守严密、攻防兼备的地上地下立体防御体系,也显现了后城咀石城先民对军事防御功能的高度重视,这可能与后城咀石城位于龙山时代石城分布区最北界,负责扼守石峁联盟北界的功能有关。
后城咀石城全景
土坯式台基
土坯式台基
三、主要遗迹
2019年至2023年考古发掘工作紧密围绕瓮城城门、内城高等级建筑群和墓葬区开展,揭露城垣、城门、马面、台基、壕沟、地下通道、房址、墓葬等一批建筑遗存。
城垣 共发现3道城垣,主城垣(Q1)为外城城垣,依山脊走势分布,整体呈“╰╯”形,两端与浑河相接,全长约8.1千米,宽约3~5.7米、残高约0.8~1米。建筑形制可分为单纯石砌和石砌、版筑土墙复合结构两种,其中单纯石砌城垣多沿山脊分布,直接用石块层层错缝垒砌而成,缝隙之间填以黄土或碎石;复合结构城垣是在石砌城垣外侧附加版筑土墙而成,土墙多分段分层版筑而成,每段长约1.5~2米、宽0.4~0.5米,每层宽约0.4~0.6米、厚约0.5~0.8米。瓮城城垣(Q2)位于主城门外侧,整体呈弧形,单纯由石块垒砌而成,宽约5.6米。外瓮城城垣(Q3)位于城门防御体系最外侧,整体呈“∩”形,单纯由红色砂岩垒砌而成,宽约1.5~1.9米。
壕沟 共发现壕沟2条。其中1号壕沟(G1)环绕于瓮城城垣外侧,宽约6米、深2~7米,至瓮城城门处变窄;2号壕沟(G2)环绕于外瓮城城垣内侧,外瓮城城门通道将其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宽约2.4~2.6米、深约1.4~2.2米;西段宽约2.2米、深约3.19米,其内出土大量猪下颌骨、玉器、骨器等。
地下通道 共发现地下通道6条,以外瓮城地下空间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通道距地表约1.5~6米,高约1~2米、宽约1~1.5米,顶部皆呈拱形,与龙山时代窑洞建筑工艺特征相近,直壁,壁面挖掘工具痕迹明显。其中三条地下通道从城外开口并依次穿过外瓮城城垣底部、2号壕沟底部、外瓮城广场与1号壕沟东段相接;两条地下通道开口于1号壕沟壁面之上,经瓮城城垣底部与瓮城广场相连;一条地下通道开口于瓮城城门处,穿过瓮城城垣底部通向外瓮城。纵横交错的六条地下通道和两条壕沟共同构成了后城咀石城极具特色的“明沟暗道”式地下交通体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的研究内容。
2019年至2023年考古发掘工作紧密围绕瓮城城门、内城高等级建筑群和墓葬区开展,揭露城垣、城门、马面、台基、壕沟、地下通道、房址、墓葬等一批建筑遗存。
城垣 共发现3道城垣,主城垣(Q1)为外城城垣,依山脊走势分布,整体呈“╰╯”形,两端与浑河相接,全长约8.1千米,宽约3~5.7米、残高约0.8~1米。建筑形制可分为单纯石砌和石砌、版筑土墙复合结构两种,其中单纯石砌城垣多沿山脊分布,直接用石块层层错缝垒砌而成,缝隙之间填以黄土或碎石;复合结构城垣是在石砌城垣外侧附加版筑土墙而成,土墙多分段分层版筑而成,每段长约1.5~2米、宽0.4~0.5米,每层宽约0.4~0.6米、厚约0.5~0.8米。瓮城城垣(Q2)位于主城门外侧,整体呈弧形,单纯由石块垒砌而成,宽约5.6米。外瓮城城垣(Q3)位于城门防御体系最外侧,整体呈“∩”形,单纯由红色砂岩垒砌而成,宽约1.5~1.9米。
壕沟 共发现壕沟2条。其中1号壕沟(G1)环绕于瓮城城垣外侧,宽约6米、深2~7米,至瓮城城门处变窄;2号壕沟(G2)环绕于外瓮城城垣内侧,外瓮城城门通道将其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宽约2.4~2.6米、深约1.4~2.2米;西段宽约2.2米、深约3.19米,其内出土大量猪下颌骨、玉器、骨器等。
地下通道 共发现地下通道6条,以外瓮城地下空间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通道距地表约1.5~6米,高约1~2米、宽约1~1.5米,顶部皆呈拱形,与龙山时代窑洞建筑工艺特征相近,直壁,壁面挖掘工具痕迹明显。其中三条地下通道从城外开口并依次穿过外瓮城城垣底部、2号壕沟底部、外瓮城广场与1号壕沟东段相接;两条地下通道开口于1号壕沟壁面之上,经瓮城城垣底部与瓮城广场相连;一条地下通道开口于瓮城城门处,穿过瓮城城垣底部通向外瓮城。纵横交错的六条地下通道和两条壕沟共同构成了后城咀石城极具特色的“明沟暗道”式地下交通体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的研究内容。
地下通道体系
地下通道入口
地下通道内景
1、2地下通道近景
城门 共发现城门3座,分别为主城门(CM1)、瓮城城门(CM2)、外瓮城城门(CM3)。主城门位于外城垣中部,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9~11米,由中间的门道、门道两侧的土台基、土台基外侧的城门墙体以及墙垛、柱洞、门槛等构成。城门墙体长约14米,宽约1.5~1.9米,现存高度约0.3米,由大块页岩层层错缝垒筑而成;土台基紧贴门墙内侧修建,长约10米、宽约1.6米、高约0.5米,由黄花土版筑而成;台基平面之上铺砌一层石板且纵向各分布一排直径约20厘米、深约100厘米的柱洞,柱洞之间间隔约一米;门道位于土台基之间,长16米、宽2.7~3.6米,整体呈长方形,笔直宽阔,地面平整且残存大量木构件炭迹;门槛位于门道最北侧,与两侧城门墙体相接,长约3米、宽约10~15厘米,深约10~20厘米,内部存留大量木炭;门道踩踏面及土台基平面、立面、门槛内壁均抹以黄泥,经火烤后呈红色或青灰色。城门出土木炭年代检测为距今4300~4500年。
城门布局图
主城门近景
马面 共发现马面4座,均分布于外城城垣外侧,可分为空心和实心两种。2号马面(MM2)平面呈长方形,长约9米、宽约6~7米,中部空心,中部存一直径约20厘米柱洞,南侧与城垣相接,其余三侧为石块垒砌而成,宽约1.3~1.6米、高约1~1.5米。
高等级建筑群 位于后城咀石城内城近浑河的一处独立台地的顶部,台地四周纵向分布五道平行的石质护坡墙,顶部平台使用石墙合围成院落。高等级建筑群位于院落中部,坐北朝南,前堂后室五联间结构,墙体夯筑,地面与墙面存厚约2厘米的白灰面。建筑群前存石质散水类遗存。
墓葬 目前尚未发现大规模成片墓群,仅在城西南侧发现由8座长方形竖穴土坑石板墓构成的小规模墓地。墓葬均朝向东南,长175~200厘米、宽40~60厘米、深约30~50厘米,墓底部为平整的板石铺就而成、墓圹四壁则使用板石垒砌而成,单人仰身直肢葬,仅随葬少量石质工具及石环、绿松石及骨笄等随身的饰品。
高等级建筑群 位于后城咀石城内城近浑河的一处独立台地的顶部,台地四周纵向分布五道平行的石质护坡墙,顶部平台使用石墙合围成院落。高等级建筑群位于院落中部,坐北朝南,前堂后室五联间结构,墙体夯筑,地面与墙面存厚约2厘米的白灰面。建筑群前存石质散水类遗存。
墓葬 目前尚未发现大规模成片墓群,仅在城西南侧发现由8座长方形竖穴土坑石板墓构成的小规模墓地。墓葬均朝向东南,长175~200厘米、宽40~60厘米、深约30~50厘米,墓底部为平整的板石铺就而成、墓圹四壁则使用板石垒砌而成,单人仰身直肢葬,仅随葬少量石质工具及石环、绿松石及骨笄等随身的饰品。
墓葬发掘全景
四、出土遗物
由于近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集中于城门区域开展,故出土遗物相对较少,但均为永兴店文化典型器物,主要见有陶器、玉石器以及骨器等。
由于近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集中于城门区域开展,故出土遗物相对较少,但均为永兴店文化典型器物,主要见有陶器、玉石器以及骨器等。
后城咀石城出土器物
陶器 完整器较少,以陶片居多。陶质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和磨光黑陶为主,并有少量的泥质黑陶、泥质红褐陶和极少量的砂质灰陶。纹饰以篮纹和绳纹居多,见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几何纹、压印纹、戳印纹等。器类主要有鬲、斝、甗、盉、瓮、罐、豆等。其中出土的宽裆鬲、敛口瓮等兼具老虎山文化和永兴店文化的双重特征。
玉器 出土数量相对较少,多发现于2号壕沟或5号台基附近。器类主要有玉璧、玉铲、玉刀、连璜璧、玉环等,整体器体偏小,玉质较细腻,通体打磨光滑,多为岫岩玉,与陶寺、碧村、石峁、齐家文化出土玉器有较多相同之处。
石器 可分为磨制、打制、啄制三类,器类主要见有斧、刀、镞、凿、石饼、石核、刮削器、门臼石等。其中斧的体形厚重,截面呈圆角方形,刃部尖锐有疤痕,为本地永兴店文化典型器物。
骨器 器类有镞、锥、针笄等,多发现于外瓮城区域的两条壕沟和外城的墓葬内,其中骨锥、骨镞多多发现与外瓮城的壕沟内,骨笄出土于墓葬。均为磨制,器型偏小。
五、学术价值
1、后城咀石城是目前发现河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拥有最为严密、完整、立体防御体系的石城。
经过五年的持续发掘,现已明确后城咀石城由三重城垣及附属建筑构筑的三重防御体系和双瓮城结构与壕沟、地下通道构筑的“明沟暗道”式地下交通体系共同组成了后城咀石城最为严密、完整的立体城防体系。不同地点、多样本的年代检测结果显示其年代主体介于距今4300~4500年之间,远远早于已发现的石峁、碧村等同类石城,为探索龙山时代石城建筑技术传播、防御体系规划提供了崭新的线索。
2、后城咀石城应是河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的中心城址。
河套地区石城可早至庙底沟二期阶段,但规模较小且布局简单;至龙山时代晚期发现的石峁、碧村类石城为学界展现了这一阶段高等级中心城址的历史风貌,而后城咀石城的发现,则恰恰填补了石城发展史上的空白,138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极为复杂的防御体系、类似石峁皇城台的高等级建筑台基、与芦山峁“宫城”形似的建筑群、玉璧、玉璜、玉刀等大量玉器的出土,无不昭示出后城咀石城作为龙山时代早期河套地区中心城址的地位。
3、后城咀石城既是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融合地又是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外传的策源地。
玉器 出土数量相对较少,多发现于2号壕沟或5号台基附近。器类主要有玉璧、玉铲、玉刀、连璜璧、玉环等,整体器体偏小,玉质较细腻,通体打磨光滑,多为岫岩玉,与陶寺、碧村、石峁、齐家文化出土玉器有较多相同之处。
石器 可分为磨制、打制、啄制三类,器类主要见有斧、刀、镞、凿、石饼、石核、刮削器、门臼石等。其中斧的体形厚重,截面呈圆角方形,刃部尖锐有疤痕,为本地永兴店文化典型器物。
骨器 器类有镞、锥、针笄等,多发现于外瓮城区域的两条壕沟和外城的墓葬内,其中骨锥、骨镞多多发现与外瓮城的壕沟内,骨笄出土于墓葬。均为磨制,器型偏小。
五、学术价值
1、后城咀石城是目前发现河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拥有最为严密、完整、立体防御体系的石城。
经过五年的持续发掘,现已明确后城咀石城由三重城垣及附属建筑构筑的三重防御体系和双瓮城结构与壕沟、地下通道构筑的“明沟暗道”式地下交通体系共同组成了后城咀石城最为严密、完整的立体城防体系。不同地点、多样本的年代检测结果显示其年代主体介于距今4300~4500年之间,远远早于已发现的石峁、碧村等同类石城,为探索龙山时代石城建筑技术传播、防御体系规划提供了崭新的线索。
2、后城咀石城应是河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的中心城址。
河套地区石城可早至庙底沟二期阶段,但规模较小且布局简单;至龙山时代晚期发现的石峁、碧村类石城为学界展现了这一阶段高等级中心城址的历史风貌,而后城咀石城的发现,则恰恰填补了石城发展史上的空白,138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极为复杂的防御体系、类似石峁皇城台的高等级建筑台基、与芦山峁“宫城”形似的建筑群、玉璧、玉璜、玉刀等大量玉器的出土,无不昭示出后城咀石城作为龙山时代早期河套地区中心城址的地位。
3、后城咀石城既是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融合地又是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外传的策源地。
房址、院落
后城咀石城出土的宽裆鬲、敛口瓮、斝等典型陶器既有本地永兴店文化、老虎山文化的特征,又与石峁、碧村较早阶段及庙底沟二期文化典型陶器相似;出土的玉器其种类、材质与石峁、陶寺和齐家文化一致;由石质护坡墙构成的台基,台基上修建的院落、房址,与石峁皇城台、芦山峁“宫城”形制相似;石板墓与本地区的小沙湾、下脑包、西岔墓葬及石峁韩家圪旦地点发现的同类型墓葬形制一致;直入式的主城门结构与后期夏家店下层文化北票康家屯城门、商代望京楼东一城门址、偃师商城西二号、三号城门址的结构特点一致;转折式的入城方式与石峁、碧村等石城入城方式一致,但更早可追溯至仰韶文化晚期双槐树遗址。通过上述比较研究可发现,后城咀石城的文化面貌除延续本地区已有的文化传统外,与晋西、陕北、甘青等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产生了密切且频繁的联系,其特有的建筑技术、规划布局思想等考古学文化也对晋西、陕北乃至中原地区后期考古学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执笔:孙金松 李亚新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原标题名为“新发现 | 三重防御体系 、“明沟暗道”式地下交通——内蒙古后城咀石城考古新进展”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执笔:孙金松 李亚新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原标题名为“新发现 | 三重防御体系 、“明沟暗道”式地下交通——内蒙古后城咀石城考古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