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为什么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汝窑?

茶马盐铁

我想看看自定义头衔到底能有多少字。继续加,看系统什么时候把这个字符串截断。呃,居然还有?那就继续吧。
注册
2015-08-14
消息
29,660
荣誉分数
7,483
声望点数
273
“很多人问,宋代为什么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汝窑?

汝窑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天青色必须1200度,在宋代的条件下极其困难,于是每炉放进去200个汝窑,总能有一个能刚好达到1200度;

如果都没达到,就全部砸掉,再烧10炉,总会有一个合格品——每个汝窑的成本就是一个顶级工匠窑胚*2000。

中国人才也是如此:

中国每年高考考生1000万,总要从里面录取8000个清华+北大毕业生,剩下999万的考生都是陪葬品、分母、耗材、边角料;

于是总能掐出来8000个人,要么进入中央部委从政,要么被红杉等顶级基金定点投资孵化,要么全来硅谷当耗材;

如果这8000个人都不成器,就让这8000个人也一起当耗材,再高考一年,再筛选出8000个人,再次修炼筛选,看看谁是天选之人。

用尹老师的话说,“一篮子鸡蛋,一次性全都扔在地上,剩下没碎的那个就是人才”。”
 
在这小村里过这耗材的生活,操着汝窑的心,这辈子,值了。
 
“很多人问,宋代为什么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汝窑?

汝窑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天青色必须1200度,在宋代的条件下极其困难,于是每炉放进去200个汝窑,总能有一个能刚好达到1200度;

如果都没达到,就全部砸掉,再烧10炉,总会有一个合格品——每个汝窑的成本就是一个顶级工匠窑胚*2000。

中国人才也是如此:

中国每年高考考生1000万,总要从里面录取8000个清华+北大毕业生,剩下999万的考生都是陪葬品、分母、耗材、边角料;

于是总能掐出来8000个人,要么进入中央部委从政,要么被红杉等顶级基金定点投资孵化,要么全来硅谷当耗材;

如果这8000个人都不成器,就让这8000个人也一起当耗材,再高考一年,再筛选出8000个人,再次修炼筛选,看看谁是天选之人。

用尹老师的话说,“一篮子鸡蛋,一次性全都扔在地上,剩下没碎的那个就是人才”。”
奇怪的比喻。

那啥,不论摔碎没有,你是同意被人叫做鸡蛋? :cool:
 
“很多人问,宋代为什么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汝窑?

汝窑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天青色必须1200度,在宋代的条件下极其困难,于是每炉放进去200个汝窑,总能有一个能刚好达到1200度;

如果都没达到,就全部砸掉,再烧10炉,总会有一个合格品——每个汝窑的成本就是一个顶级工匠窑胚*2000。

中国人才也是如此:

中国每年高考考生1000万,总要从里面录取8000个清华+北大毕业生,剩下999万的考生都是陪葬品、分母、耗材、边角料;

于是总能掐出来8000个人,要么进入中央部委从政,要么被红杉等顶级基金定点投资孵化,要么全来硅谷当耗材;

如果这8000个人都不成器,就让这8000个人也一起当耗材,再高考一年,再筛选出8000个人,再次修炼筛选,看看谁是天选之人。

用尹老师的话说,“一篮子鸡蛋,一次性全都扔在地上,剩下没碎的那个就是人才”。”
成本控制而已。 中国人多, 没必要走精耕细作的培养路线, 大进大出, 大浪淘沙, 这才是中国的培养方式。

说到瓷器烧窑, 以前去景德镇旅游的时候听当地的地接跟我们说的:
以前景德镇烧瓷窑的核心功夫是控制窑温,但是瓷窑一旦封闭开始烧, 你是没办法进去的, 更何况, 即便打开了, 中国当时也没有测量温度的手段和工具,连标准都没有。

于是景德镇的核心科技, 就是老师傅往窑壁上吐口水。
老师傅们能通过一口口水吐到窑壁上, 观察口水蒸发的速度,来精准判断窑内的温度, 然后指挥手下进行加火和熄火的操作。

这种操作代代相承, 是景德镇匠户们的独门绝技。 上千年来都是如此。直到上世纪中日战争, 日本人入侵,整个江西都被打穿。 日本人也是识货的,专门派人占领了景德镇,并让窑工开窑烧火, 说保证战火不会影响到烧瓷。

景德镇老师傅们身负国仇家恨, 被迫烧窑, 但是绝不把这种独门绝技告诉小鬼子。 让他们烧一窑, 废一窑。

结果,没想到小鬼子直接在窑里装了温度计, 一边读数, 一边控制火候。 没吐口水, 就把瓷器给烧出来了。

从此, 这种口水绝技就逐渐失传了。
 
恕我直言,中国现在所有人都是耗材,只有分母,没有分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