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钱锺书的日常生活
――与杨绛先生谈《钱锺书手稿集》 郭红
今天是钱锺书先生逝世五周年。深受广大读者关注的《钱锺书手稿集》首批三卷《容安馆札记》,已于近日由商务印书馆推出。本报特刊《钱锺书手稿集》责任编辑郭红与杨绛先生的访谈,以飨读者。
――编者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钱锺书手稿集》的前夕,我到杨绛先生家里去看她,带着许多的问题。杨绛先生年逾九旬,仍笔耕不辍。自1934年与钱先生共同生活以来,杨绛见证了钱先生全部的读书生活。他们一起去牛津留学,一起在欧洲游历,共同经历了六十四年的风风雨雨。她对钱先生的了解,既有生活伴侣才有的细致,也有文学家的客观与准确。她曾写道:“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锺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锺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锺书。”
1998年钱先生去世以后,她井井有条地将钱先生遗留的书稿和手稿整理好,并陆续交付出版。她曾笑称自己现在还是“钱办主任”,是她们家留下来“打扫战场”的。多亏有了杨先生这样的“主任”,钱先生身后仍不断有作品出版,使世人得以了解一个文化巨擘丰富的精神成果。
郭:杨先生,您还记不记得钱先生是从什么时候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的?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曾中断过吗?
杨:他小时候就爱读书,他是有书都要读。他一直喜欢“胡说乱道”,作文字游戏。做笔记他一直做的,一直看书一直做的。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锺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锺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郭:你们自1938年回国后,哪段时间做笔记最多?抗战、“文革”期间也做笔记吗?
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就看马恩列斯的原著。那不是可以看吗?看了他也做笔记。《管锥编》就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写出来的。
在“干校”生活的时候,我们女儿每个月都给他寄各种外国报纸。其中凡有好的,有关于文学的、学术性的,他都看。看完了就做笔记。所以即使那一段也没有中断过。
郭:钱先生作笔记一直没有中断过?他几度出院入院,最后笔记截止到哪一年?
杨:他的笔记一直到住进医院才停止。1993年,他住过一回医院,出来以后他选的诗,《槐聚诗存》就是那个时候选定的。1993年的春天住到医院里去,动了一个大手术,在4月1号以前出来的,好了。他觉得身体完全好了,我又病了。因为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月,在生活上护理他。还不让别人护理呢!
郭:全靠你一个人护理?您那时候也有八十多岁了。
杨:八十二岁吧。回来以后我就跌跌歪歪的,走路都扶着墙走了。风一吹都倒的。他又慢慢地硬朗起来了。我说他:你把诗选定了吧。1994年的春天他把诗都选好了。他当时还比较高兴,因为他选定了诗。做完了一件事情。7月底他发高烧,我跟女儿把他送进医院,说他是肺炎,同时发现还有膀胱癌。然后就动手术,经过这一切后,身体很虚弱,以后就老去住院。开始还能起来,后来就没有力量起来了。1998年的年底他就去了。从进了医院起,他就停止记笔记了。但第一次大手术他回家之后,他还在那儿写,记笔记。
郭:对于钱先生来说,这是他的日常生活。并不是说他要写什么才读书,读书本身就是他的生活和享受。
杨:没错,读书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读书也是他的休息。做笔记的时候还经常补进去。后来读的还往前面补。1973年他哮喘抢救之后,有一段时间,他不能走路。走路也是跌跌歪歪,歪来倒去的。那时候他也写笔记。有一本,将来在书里可以看到,(写的字)都飞到格子外头来了。
郭:他如此酷爱读书,有时间做家务吗?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一定很差吧?后来跟您在一起生活以后是不是就变得很能干了?
杨:他一直不能干的。但是他有时候也尽力去干的。他小时候等于没有慈母,爸爸顶严的,伯父顶疼他,也不娇他,就是惯他,算是慈母。有许多东西他都不会,打蝴蝶结不会,拿筷子也不会,穿鞋左脚右脚也分不清。就说划洋火吧,一直等到1974年才第一次划着了一根。
郭:原来他都划不着?还是不会?
杨:他不敢。他又不抽烟,他不会划的。《我们仨》里面我都记了。
郭:除了看书之外,他每天别的事还做不做?家务做吗?
杨:家务他做的。每天早饭都是他的事。我们两个人一起生活的时候,比如我们刚刚到英国,住在人家,包一天的饭菜,他不用管。后来我们搬了一个房子,他就做早饭。我们住到这个房子来以后,假如家里没有阿姨,早饭都是他做,水都是他烧。一家人喝的水,用的水,都归他烧。假如说邮差来送信,在底下叫一声,他耳朵特灵,他就跑下去拿报,所以邮差跟他很要好。他的脚步特别勤快,我都追不上他。
郭:他的外文笔记量最大,有211个本子共计四万多页。钱先生读这么多外文资料,是不是有什么计划?他的外语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杨:他最好的是英文,第二是法文,第三是德文,然后是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是跟我学的。他要找西班牙的什么资料,我就找原文给他。因为西班牙文跟意大利文很接近,他慢慢地就懂了。他有一个规矩,差不多是中文、英文每一天都看的。一、三、五看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这些不是每一天都看的。有客人的话,也是一有工夫就看。锺书在国内和国外大学攻读的都是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
郭:为什么请莫宜佳教授(Professor Dr.Monika Motsch)整理外文笔记?她的整理有什么原则?
杨:莫宜佳是德国的汉学家,也是《围城》的德语本的译者。她会很多种语言。1999年,莫宜佳博士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
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她2000年的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只可惜因为时间匆忙,她没来得及把笔记按年月的顺序排列,只能随手从纸箱里拿一本编一本,因此留下了不少遗憾。比方说最早的两本是1936年的,却被编在了第118和119条。她整理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
郭:手稿里的文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眼神不好的,会看不清;学问不够的,又看不懂。尤其是其中有些残页,头尾都不见了,但是您却把它们整理并粘贴出来,令人叹服。整理的过程是不是很艰苦?
杨:真是很艰苦!他摆得一摊一摊的,他的乱虽然乱,但他自己知道什么东西在哪儿,一拿就有。等到我去弄,我就不知道了。抽屉里是一堆,有的搁在封套里是一堆,有的乱的是一堆。有可能乱的那一堆是要扔的,我就分不出来了。剪下来的那个,我想他是要的。因为要不然他干嘛剪下来呢?第一次“三反”运动之前,我们有小朋友在大学里说,学生要检查老先生日记的。他的日记跟笔记混在一起。他就把日记剪掉,留下的是笔记。他留下的,一沓一沓乱七八糟放在那儿,他大概也没有再看。
郭:后来那些东西是您给拼在一起的。
杨:对,有的东西拼得对上了,有的对不上。比方说,这个纸的条条是一样的,大概是一起的;每读什么有个头,我找它的尾巴。有的尾巴找头,有的头找尾巴。这样接起来,真是费了不少时间。
郭:您自己有那么多的译著,自己创作的既有剧本、小说,还有散文作品。可您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生活上照顾钱先生,还帮助钱先生整理笔记,您曾说过他比您重要。
杨:当然了。我也没有学问,我什么都没有的。
郭:可是您从年青的时候,您一直也读书,做研究。从那时候您是不是觉得钱先生有才华,有可塑性……
杨:那个时候我可没有想过我不重要他重要。没有。
郭:慢慢地才这么想的?
杨:我看着他有那么多东西,舍不得扔掉嘛!
郭:您觉得钱先生最主要的成就是在什么方面?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您说诗人、学者、作家等,哪个更合适呢?
杨:我觉得他既是学者也是作家,是双重的。他还是诗人。他爱诗,非常爱诗。他不是那种豪放的,但他自诩自己顶多是个名家。不过他自己最喜欢读诗。中文的、外文的,他都最喜欢。
郭:你要是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他,是用诗人吗?
杨:不对,他是一个学者。但是爱诗。他写那些品味别人的作品的东西,写得很好。他主要是一个学者。
郭:他写的散文小说,读者们都特别喜欢。您觉得他就天赋而言是更偏重于学者还是文学家诗人这一边呢?
杨:嗯……我很难说。人家很看不起学人写小说学人写诗。他主要是个学人,也写小说也写诗。
郭:他偶然地试试笔,就留下了一本经典。
杨:他是刻意学的,都是自己学的。他不是一个大诗人,他比较注意形式,用字,声、律很讲究。
郭:在准备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不时地有人来问我:《钱锺书手稿集》对普通人有用吗?我想把这个问题请您来回答。
杨:我说它首先是资料性的。他看的时候并不是说我现在要钻研《楚辞》这个题目,他下次看见的时候,发现这可以归为这个题目,就又把它们放到一处。所以它们才会重重叠叠,归类到一个地方。研究有关题目的人到这里去查,这是一个宝库。
郭:他是一个对典籍非常了解的学者,他所能涉猎的资料,应该说是非常全的而且不是普通的学者所会涉猎的。
杨:可是他的《管锥编》并不是从这个里面抄出来的。有时候《管锥编》里他发挥的很多很多,这些都是资料。所有的资料都汇集在一处。
***
莫宜佳说,手稿里面集中了许多钱先生的灵感和智慧。他为什么把许多这样的资料聚集在一起,他在想什么呢?这里面暗含着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思考,研究相关问题的人,从里面一定可以得到许多的灵感和帮助。它们并不是散漫的资料。
有一次,我来取资料,看见临窗的桌前摊满了钱先生的残破的手稿,旁边还摆放着剪刀和胶水,而杨先生的眼睛又异样地红肿。杨先生说她正在拼对钱先生的手稿呢。别的老人在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她却在一连多日,每天数小时,仔细辨认那些因年久而模糊的蝇头小楷,并把它们准确地粘贴起来。不久我就拿到了整整齐齐的一叠“散页”。我想,杨先生图名?钱先生和她早已名满天下;图利?她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却把已得的和将来的全部稿费都捐给了清华大学,设立了一个专门资助贫困学生的“好读书”基金会。我想,这只能是一个学者,一个真正爱书的人,一个了解并尊重钱锺书先生真正的价值的人,也是一位深情的妻子的惟一的选择。
在杨绛先生的名作《干校六记》里,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默存经过菜园,我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默存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笔记本、碑帖等等。
我问:“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
他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文汇报》2003年12月22日
――与杨绛先生谈《钱锺书手稿集》 郭红
今天是钱锺书先生逝世五周年。深受广大读者关注的《钱锺书手稿集》首批三卷《容安馆札记》,已于近日由商务印书馆推出。本报特刊《钱锺书手稿集》责任编辑郭红与杨绛先生的访谈,以飨读者。
――编者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钱锺书手稿集》的前夕,我到杨绛先生家里去看她,带着许多的问题。杨绛先生年逾九旬,仍笔耕不辍。自1934年与钱先生共同生活以来,杨绛见证了钱先生全部的读书生活。他们一起去牛津留学,一起在欧洲游历,共同经历了六十四年的风风雨雨。她对钱先生的了解,既有生活伴侣才有的细致,也有文学家的客观与准确。她曾写道:“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锺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锺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锺书。”
1998年钱先生去世以后,她井井有条地将钱先生遗留的书稿和手稿整理好,并陆续交付出版。她曾笑称自己现在还是“钱办主任”,是她们家留下来“打扫战场”的。多亏有了杨先生这样的“主任”,钱先生身后仍不断有作品出版,使世人得以了解一个文化巨擘丰富的精神成果。
郭:杨先生,您还记不记得钱先生是从什么时候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的?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曾中断过吗?
杨:他小时候就爱读书,他是有书都要读。他一直喜欢“胡说乱道”,作文字游戏。做笔记他一直做的,一直看书一直做的。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锺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锺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郭:你们自1938年回国后,哪段时间做笔记最多?抗战、“文革”期间也做笔记吗?
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就看马恩列斯的原著。那不是可以看吗?看了他也做笔记。《管锥编》就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写出来的。
在“干校”生活的时候,我们女儿每个月都给他寄各种外国报纸。其中凡有好的,有关于文学的、学术性的,他都看。看完了就做笔记。所以即使那一段也没有中断过。
郭:钱先生作笔记一直没有中断过?他几度出院入院,最后笔记截止到哪一年?
杨:他的笔记一直到住进医院才停止。1993年,他住过一回医院,出来以后他选的诗,《槐聚诗存》就是那个时候选定的。1993年的春天住到医院里去,动了一个大手术,在4月1号以前出来的,好了。他觉得身体完全好了,我又病了。因为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月,在生活上护理他。还不让别人护理呢!
郭:全靠你一个人护理?您那时候也有八十多岁了。
杨:八十二岁吧。回来以后我就跌跌歪歪的,走路都扶着墙走了。风一吹都倒的。他又慢慢地硬朗起来了。我说他:你把诗选定了吧。1994年的春天他把诗都选好了。他当时还比较高兴,因为他选定了诗。做完了一件事情。7月底他发高烧,我跟女儿把他送进医院,说他是肺炎,同时发现还有膀胱癌。然后就动手术,经过这一切后,身体很虚弱,以后就老去住院。开始还能起来,后来就没有力量起来了。1998年的年底他就去了。从进了医院起,他就停止记笔记了。但第一次大手术他回家之后,他还在那儿写,记笔记。
郭:对于钱先生来说,这是他的日常生活。并不是说他要写什么才读书,读书本身就是他的生活和享受。
杨:没错,读书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读书也是他的休息。做笔记的时候还经常补进去。后来读的还往前面补。1973年他哮喘抢救之后,有一段时间,他不能走路。走路也是跌跌歪歪,歪来倒去的。那时候他也写笔记。有一本,将来在书里可以看到,(写的字)都飞到格子外头来了。
郭:他如此酷爱读书,有时间做家务吗?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一定很差吧?后来跟您在一起生活以后是不是就变得很能干了?
杨:他一直不能干的。但是他有时候也尽力去干的。他小时候等于没有慈母,爸爸顶严的,伯父顶疼他,也不娇他,就是惯他,算是慈母。有许多东西他都不会,打蝴蝶结不会,拿筷子也不会,穿鞋左脚右脚也分不清。就说划洋火吧,一直等到1974年才第一次划着了一根。
郭:原来他都划不着?还是不会?
杨:他不敢。他又不抽烟,他不会划的。《我们仨》里面我都记了。
郭:除了看书之外,他每天别的事还做不做?家务做吗?
杨:家务他做的。每天早饭都是他的事。我们两个人一起生活的时候,比如我们刚刚到英国,住在人家,包一天的饭菜,他不用管。后来我们搬了一个房子,他就做早饭。我们住到这个房子来以后,假如家里没有阿姨,早饭都是他做,水都是他烧。一家人喝的水,用的水,都归他烧。假如说邮差来送信,在底下叫一声,他耳朵特灵,他就跑下去拿报,所以邮差跟他很要好。他的脚步特别勤快,我都追不上他。
郭:他的外文笔记量最大,有211个本子共计四万多页。钱先生读这么多外文资料,是不是有什么计划?他的外语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杨:他最好的是英文,第二是法文,第三是德文,然后是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是跟我学的。他要找西班牙的什么资料,我就找原文给他。因为西班牙文跟意大利文很接近,他慢慢地就懂了。他有一个规矩,差不多是中文、英文每一天都看的。一、三、五看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这些不是每一天都看的。有客人的话,也是一有工夫就看。锺书在国内和国外大学攻读的都是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
郭:为什么请莫宜佳教授(Professor Dr.Monika Motsch)整理外文笔记?她的整理有什么原则?
杨:莫宜佳是德国的汉学家,也是《围城》的德语本的译者。她会很多种语言。1999年,莫宜佳博士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
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她2000年的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只可惜因为时间匆忙,她没来得及把笔记按年月的顺序排列,只能随手从纸箱里拿一本编一本,因此留下了不少遗憾。比方说最早的两本是1936年的,却被编在了第118和119条。她整理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
郭:手稿里的文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眼神不好的,会看不清;学问不够的,又看不懂。尤其是其中有些残页,头尾都不见了,但是您却把它们整理并粘贴出来,令人叹服。整理的过程是不是很艰苦?
杨:真是很艰苦!他摆得一摊一摊的,他的乱虽然乱,但他自己知道什么东西在哪儿,一拿就有。等到我去弄,我就不知道了。抽屉里是一堆,有的搁在封套里是一堆,有的乱的是一堆。有可能乱的那一堆是要扔的,我就分不出来了。剪下来的那个,我想他是要的。因为要不然他干嘛剪下来呢?第一次“三反”运动之前,我们有小朋友在大学里说,学生要检查老先生日记的。他的日记跟笔记混在一起。他就把日记剪掉,留下的是笔记。他留下的,一沓一沓乱七八糟放在那儿,他大概也没有再看。
郭:后来那些东西是您给拼在一起的。
杨:对,有的东西拼得对上了,有的对不上。比方说,这个纸的条条是一样的,大概是一起的;每读什么有个头,我找它的尾巴。有的尾巴找头,有的头找尾巴。这样接起来,真是费了不少时间。
郭:您自己有那么多的译著,自己创作的既有剧本、小说,还有散文作品。可您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生活上照顾钱先生,还帮助钱先生整理笔记,您曾说过他比您重要。
杨:当然了。我也没有学问,我什么都没有的。
郭:可是您从年青的时候,您一直也读书,做研究。从那时候您是不是觉得钱先生有才华,有可塑性……
杨:那个时候我可没有想过我不重要他重要。没有。
郭:慢慢地才这么想的?
杨:我看着他有那么多东西,舍不得扔掉嘛!
郭:您觉得钱先生最主要的成就是在什么方面?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您说诗人、学者、作家等,哪个更合适呢?
杨:我觉得他既是学者也是作家,是双重的。他还是诗人。他爱诗,非常爱诗。他不是那种豪放的,但他自诩自己顶多是个名家。不过他自己最喜欢读诗。中文的、外文的,他都最喜欢。
郭:你要是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他,是用诗人吗?
杨:不对,他是一个学者。但是爱诗。他写那些品味别人的作品的东西,写得很好。他主要是一个学者。
郭:他写的散文小说,读者们都特别喜欢。您觉得他就天赋而言是更偏重于学者还是文学家诗人这一边呢?
杨:嗯……我很难说。人家很看不起学人写小说学人写诗。他主要是个学人,也写小说也写诗。
郭:他偶然地试试笔,就留下了一本经典。
杨:他是刻意学的,都是自己学的。他不是一个大诗人,他比较注意形式,用字,声、律很讲究。
郭:在准备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不时地有人来问我:《钱锺书手稿集》对普通人有用吗?我想把这个问题请您来回答。
杨:我说它首先是资料性的。他看的时候并不是说我现在要钻研《楚辞》这个题目,他下次看见的时候,发现这可以归为这个题目,就又把它们放到一处。所以它们才会重重叠叠,归类到一个地方。研究有关题目的人到这里去查,这是一个宝库。
郭:他是一个对典籍非常了解的学者,他所能涉猎的资料,应该说是非常全的而且不是普通的学者所会涉猎的。
杨:可是他的《管锥编》并不是从这个里面抄出来的。有时候《管锥编》里他发挥的很多很多,这些都是资料。所有的资料都汇集在一处。
***
莫宜佳说,手稿里面集中了许多钱先生的灵感和智慧。他为什么把许多这样的资料聚集在一起,他在想什么呢?这里面暗含着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思考,研究相关问题的人,从里面一定可以得到许多的灵感和帮助。它们并不是散漫的资料。
有一次,我来取资料,看见临窗的桌前摊满了钱先生的残破的手稿,旁边还摆放着剪刀和胶水,而杨先生的眼睛又异样地红肿。杨先生说她正在拼对钱先生的手稿呢。别的老人在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她却在一连多日,每天数小时,仔细辨认那些因年久而模糊的蝇头小楷,并把它们准确地粘贴起来。不久我就拿到了整整齐齐的一叠“散页”。我想,杨先生图名?钱先生和她早已名满天下;图利?她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却把已得的和将来的全部稿费都捐给了清华大学,设立了一个专门资助贫困学生的“好读书”基金会。我想,这只能是一个学者,一个真正爱书的人,一个了解并尊重钱锺书先生真正的价值的人,也是一位深情的妻子的惟一的选择。
在杨绛先生的名作《干校六记》里,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默存经过菜园,我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默存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笔记本、碑帖等等。
我问:“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
他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文汇报》2003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