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DeepSeek——中國的十年高科技計劃正在取得成效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Article information
- Author,喬·蒂迪(Joe Tidy)
- Role,BBC記者
- 2025年2月7日
中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DeepSeek的崛起席捲了全球,但對於中國觀察家來說,這並不意外。
作為「中國製造2025」雄心勃勃計劃的一部分,中國過去十年來一直在緩慢累積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高科技產品方面的專業知識。
對於分析師來說,DeepSeek的成功進一步證明了這個宏大專案已經取得成功。
2015年,中國政府高調宣布了「中國製造2025」。
這個想法是將數百萬日常用品底部印著的「低品質製造的標誌」轉變為高品質、高科技至上的標誌。
十大科技業被選定為中國到2025年應主導的重點領域。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電動車、再生能源、電池技術都在詳細文件中被提及。
在許多領域,中國已成功成為主要參與者,在某些領域甚至超越了最樂觀的目標。
倫敦國王學院發展經濟學專家龔雲丹(Yundan Gong)博士表示:「我認為,『中國製造2025』總體上非常成功。」
她說:「在許多行業中,中國正在趕上領先地位,在某些行業中,中國甚至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已經超越了之前的汽車生產中心(德國、日本、美國),由於比亞迪等熱門電動車製造商的崛起,中國汽車銷量超過任何其他國家。
電動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中國目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製造國有關。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在再生能源領域,中國佔全球太陽能板供應鏈的 80‑95%。研究人員表示,中國是再生能源大國,他們預測2028年全球60%的再生能源將來自中國。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比亞迪這樣的公司把中國變成車輛出口的領軍角色
在無人機領域,中國也稱霸天空。據全球市場報告和行業分析機構BCC Research的數據,總部位於深圳的大疆創新在全球擁有70%的市場份額,並表示全球十大無人機製造商中有三家是中國企業。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中國共產黨在一份詳盡的路線圖中列出了250多個小目標。根據《南華早報》分析,其中86%的目標已經達成。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智庫董事總經理、前總統喬拜登顧問林賽·高曼(Lindsay Gorman)表示:「中國成功運用了國家支持的資本主義模式,即政府真正制定研究和資金計劃。」
高曼女士指出,中國有能力吸引外國人才並鼓勵外國公司與中國公司建立合資企業。
還花了巨額資金。根據美國國會的研究,中國政府計劃籌集或花費1.5兆美元用於研發或收購外國公司。據該報告稱,截至2020年已花費超過6,270億美元。
「中國製造2025」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以至於僅僅幾年之後,政府就停止使用這個術語,因為它引起了競爭對手的反感。
但為時已晚,近年來,許多西方國家對其出口到中國的技術實施了越來越嚴格的製裁。
該計劃的目的是減緩發展速度,但在微晶片創新等一些領域,這似乎正在發揮作用。
但一些分析家認為,在其他領域,這些限制措施可能刺激了中國的發展。畢竟,提高自給自足水準是「中國製造2025」的關鍵驅動力。
卡迪夫大學商學院應用經濟學教授週鵬(Peng Zhou)表示:「中國有句古話叫『天道酬勤』。」
他說:「限制和製裁只能改變其根本,而不能改變其方向。」
週教授等專家指出,DeepSeek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美國的出口管制,該公司無法獲得最強大的晶片來訓練其模型。
相反,該公司表示,他們利用功能較弱的舊機器人,並創新了新技術,以更少的錢和更少的設備打造了這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機器人。
這些說法受到了一些競爭對手的質疑,但 DeepSeek對美國造成了衝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稱這是對美國人工智慧巨頭的「警鐘」。
圖像來源,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根據BCC Research的數據,總部位於深圳的大疆佔據全球無人機市場70%的份額
目前,中國人工智慧公司頒發的專利數量超過其他國家,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巨頭在其產品上投入的資金幾乎與谷歌和Open AI等公司一樣多。
但儘管如此,儘管有「中國製造2025」,美國仍然被視為世界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羊。
儘管中國科學家每年發表的量子相關研究論文比其他國家都多,但在量子計算領域,美國在大多數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美國也在加強應對中國的挑戰,投入數千億美元的私人和公共資金用於微晶片製造和科學以及人工智慧基礎設施。
中國面臨的另一個潛在障礙是國家安全問題。作為第一個在全球成為主流的非美國社交網絡,TikTok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美國可能以對間諜活動的擔憂為由對其實施禁令,這對其構成威脅。Temu(特木)和Shein(希音)等中國電子商務應用程式的崛起也可能與DeepSeek一起陷入危險。
然而,只要看看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就會發現西方之外也有生存的空間。該公司在5G設備和手機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從2019年開始,由於國家安全問題而受到製裁和禁令,導致業務下滑。
如今,該公司已將業務轉向世界其他地區,開始生產自己的微晶片,並剛剛創下了驚人的逾1000億美元收入和成長記錄,似乎擺脫了西方限制的束縛。
作為「中國製造2025」雄心勃勃的計劃的一部分,中國過去十年來一直在緩慢累積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高科技產品方面的專業知識。對於分析師來說,DeepSeek的成功進一步證明了這個宏大專案已經取得成功。今年是中國2025計劃最後一年,中國已經取得了哪些長足發展和進步?
www.b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