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有天分的演员
英若诚194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热衷于演剧活动。新中国诞生后,英若诚考入北京人艺任演员,先后在话剧《龙须沟》、《雷雨》、《明朗的天》、《悭吝人》、《茶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展示了英若诚丰富的知识面和作为演员的可塑性。
提到他在表演上的成就,蓝天野回忆起英若诚刚到人艺时排练《龙须沟》的情况。他说:“英若诚比我还小3岁,进人艺的时候也没受过专业的训练,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大家都以为他不会演戏。但他第一次在《龙须沟》里出演的小茶馆老板刘掌柜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当时他20出头,演的这个老板却是个老头,难度非常大。但是演出过后,大家一致认为他在表演上非常有天分。在这之后,他不到30岁就演出了《茶馆》里的刘麻子,他的天分加上他的努力,很快就使得他表演的人物在舞台上立住了脚。”
对中外戏剧交流功不可没
“文革”结束后,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拓宽,英若诚在中外戏剧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979年,他把老舍名著《茶馆》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为《茶馆》成功地访问西欧作了准备。1980年春,英若诚随曹禺赴英国进行戏剧交流,随后又与英国导演合作,为北京人艺排演了莎翁名剧《请君入瓮》。1983年,他又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译成中文,并与米勒合作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同时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主角威利・洛曼。当时与他合作的朱琳说:“当时英若诚非常劳累,他既是翻译,又要在剧中出演威利・洛曼,他演完这个戏不久就病倒了。他对剧本很熟悉,也很有研究。我觉得《推销员之死》是他演得最好的一出戏。”
《推销员之死》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美国戏剧在中国的首次重大演出。该剧在北京人艺的上演,不仅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中国人戏剧鉴赏力的偏见,还大力增进了中美文化的交流。
1982年8月,英若诚又受邀作为客座教授为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讲授表演课,他结合教学实践为学生们排演了中国话剧《家》,该剧轰动了美国。1984年8月,英若诚再度赴美讲学,为学生们排演了根据中国昆曲《十五贯》改编的话剧,对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的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为戏剧翻译作品树立典范
除了戏剧表演和戏剧交流,英若诚在戏剧翻译领域取得了无可替代的成就。200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将他翻译的8部戏,以英汉或汉英对照的形式,在国内出版了。他曾说过,戏剧语言要求铿锵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翻译过来的戏,要找到真正的‘口语化’的本子十分困难。因此在他翻译的作品里,通篇是上口的舞台口语,这是英若诚为戏剧翻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演影视剧
1964年,他在电影《白求恩大夫》中扮演童秘书,首次在银幕上展现娴熟的英文功底。1982年,在电影《知音》中又扮演了一代大军阀袁世凯,不久后,在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扮演忽必烈,并因此荣获了1982年意大利电视最高奖“银猫奖”最佳男主角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界取得的最高个人国际荣誉。
1987年,英若诚参演了意大利著名导演贝尔多鲁齐的电影《末代皇帝》,该片后来获得了奥斯卡9项大奖,在该片的拍摄中,女主角陈冲还经常向英若诚讨教英语。1987年底,英若诚在央视的《围城》中扮演了高校长,也成为了经典。1993年在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美国电影《小活佛》中,英若诚出演诺布喇嘛,同年,他开始帮助儿子英达创作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并在第二部中参演。此后,他还客串了儿子英达的另一部作品《新72家房客》。
英若诚194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热衷于演剧活动。新中国诞生后,英若诚考入北京人艺任演员,先后在话剧《龙须沟》、《雷雨》、《明朗的天》、《悭吝人》、《茶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展示了英若诚丰富的知识面和作为演员的可塑性。
提到他在表演上的成就,蓝天野回忆起英若诚刚到人艺时排练《龙须沟》的情况。他说:“英若诚比我还小3岁,进人艺的时候也没受过专业的训练,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大家都以为他不会演戏。但他第一次在《龙须沟》里出演的小茶馆老板刘掌柜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当时他20出头,演的这个老板却是个老头,难度非常大。但是演出过后,大家一致认为他在表演上非常有天分。在这之后,他不到30岁就演出了《茶馆》里的刘麻子,他的天分加上他的努力,很快就使得他表演的人物在舞台上立住了脚。”
对中外戏剧交流功不可没
“文革”结束后,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拓宽,英若诚在中外戏剧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979年,他把老舍名著《茶馆》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为《茶馆》成功地访问西欧作了准备。1980年春,英若诚随曹禺赴英国进行戏剧交流,随后又与英国导演合作,为北京人艺排演了莎翁名剧《请君入瓮》。1983年,他又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译成中文,并与米勒合作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同时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主角威利・洛曼。当时与他合作的朱琳说:“当时英若诚非常劳累,他既是翻译,又要在剧中出演威利・洛曼,他演完这个戏不久就病倒了。他对剧本很熟悉,也很有研究。我觉得《推销员之死》是他演得最好的一出戏。”
《推销员之死》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美国戏剧在中国的首次重大演出。该剧在北京人艺的上演,不仅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中国人戏剧鉴赏力的偏见,还大力增进了中美文化的交流。
1982年8月,英若诚又受邀作为客座教授为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讲授表演课,他结合教学实践为学生们排演了中国话剧《家》,该剧轰动了美国。1984年8月,英若诚再度赴美讲学,为学生们排演了根据中国昆曲《十五贯》改编的话剧,对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的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为戏剧翻译作品树立典范
除了戏剧表演和戏剧交流,英若诚在戏剧翻译领域取得了无可替代的成就。2000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将他翻译的8部戏,以英汉或汉英对照的形式,在国内出版了。他曾说过,戏剧语言要求铿锵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翻译过来的戏,要找到真正的‘口语化’的本子十分困难。因此在他翻译的作品里,通篇是上口的舞台口语,这是英若诚为戏剧翻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演影视剧
1964年,他在电影《白求恩大夫》中扮演童秘书,首次在银幕上展现娴熟的英文功底。1982年,在电影《知音》中又扮演了一代大军阀袁世凯,不久后,在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扮演忽必烈,并因此荣获了1982年意大利电视最高奖“银猫奖”最佳男主角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界取得的最高个人国际荣誉。
1987年,英若诚参演了意大利著名导演贝尔多鲁齐的电影《末代皇帝》,该片后来获得了奥斯卡9项大奖,在该片的拍摄中,女主角陈冲还经常向英若诚讨教英语。1987年底,英若诚在央视的《围城》中扮演了高校长,也成为了经典。1993年在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美国电影《小活佛》中,英若诚出演诺布喇嘛,同年,他开始帮助儿子英达创作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并在第二部中参演。此后,他还客串了儿子英达的另一部作品《新72家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