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警惕】求职招聘请警惕招聘骗局!

Riven

Administ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28,447
荣誉分数
5,449
声望点数
393
近年来,针对华人群体的网上招聘诈骗案件在加拿大持续增加。诈骗手法花样繁多,稍不留神就可能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甚至身份信息泄露。Comefromchina.com提醒广大网友: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个人信息!


常见招聘诈骗套路:
  1. 收取各种“费用”
    以培训费、押金、材料费、服装费、体检费等各种理由,要求求职者先转账付款。正规公司招聘不会提前收取任何费用,凡是要求先交钱的,基本都是骗局!
  2. 虚假高薪职位
    以“轻松月入上万”“无需经验即可高薪”吸引求职者,实际上根本没有真实岗位,甚至以此进一步诈骗。薪水与付出成正比,天上不会掉馅饼。
  3. 冒充知名公司
    冒用亚马逊、各大银行等知名企业名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求职者信任。接到Offer时,一定要通过官网或官方认证渠道核实。
  4. 骗取个人敏感信息
    以入职登记、银行发薪、身份验证等为借口,要求提供SIN号码、银行账户信息、驾照、护照等。一旦泄露,将面临严重的身份盗用、贷款诈骗等风险。切记:正规招聘不会尚未正式雇佣前要求提供完整敏感信息。
  5. 刷单返利骗局
    招聘所谓“兼职刷单员”,初期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后续诱导大额投入,最终卷款跑路。任何让你先垫资或频繁转账的兼职,都是诈骗。
  6. 培训贷、设备贷陷阱
    以“入职前需要参加付费培训”或“购买指定设备”为由,诱导求职者签订贷款协议,导致背上高额债务。正规公司不会要求员工自掏腰包买设备。
  7. 灰色职业陷阱
    招聘“模特、礼仪、助理”等职位,实则涉及非法或灰色行业。遇到模糊不清、工作内容含糊其辞的招聘广告,应立即拒绝。

华人群体易受骗的原因:
  • 语言障碍,难以核实公司背景。
  • 信息来源不清,轻信微信群、朋友圈的小广告。
  • 缺乏当地法律知识,受骗后维权困难。

求职防骗小贴士:
  • 不提前付款,不轻信高薪诱惑。
  • 多渠道核实公司真实性:官网、Google评论、LinkedIn资料。
  • 绝不随便提供完整SIN卡号、银行账户、驾照照片等敏感信息。
  • 面试中遇到要求私下转账、加私人微信、缴费等异常情况应高度警惕。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如遇诈骗及时报警(报警电话911,非紧急事务可联系当地警局)。


如果被骗了怎么办?

  • 立即停止转账,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
  • 第一时间联系银行申请冻结账户或止付。
  • 及时报警备案,如涉及身份信息泄露,考虑冻结信用并联系移民律师咨询维权措施
Comefromchina.com温馨提醒:
求职路上,谨慎第一!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身份信息。如果你遇到可疑招聘广告,也欢迎在论坛发帖提醒大家,共建安全、互助的华人社区环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