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163.com/2004w01/12418/2004w01_1072919043200.html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文章:2003年的国际形势可以说精彩有限、问题众多。在经历了2001年的9・11事件震荡之后,国际局势中的9・11效应继续发酵,世界格局继续处在后9・11时代的痛苦挣扎与调整之中。回首2003年,伊拉克战争与重建、朝核问题可能是这一年能刻写在今后历史上最深的烙印。
***伊拉克战争:美国挑战世界
美国在2003年的表现可以说是1990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战略最大的转折点,后9・11时代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2003年得到了具体的实施。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时代、也不同于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伊拉克战争只不过是这一战略综合性的展示而已。
2002年9月12日,布什总统发表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第一次正式将“先发制人”列为美国推进国家安全的具体手段。2003年,国际社会目睹了美国将“先发制人”从文字变成了现实。问题是,自1945年8月二战结束以来,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将“先发制人”正式使用为国家安全的政策工具。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采取“先发制人”,不仅开辟了当代国际关系进程中新的战略时代,也正式意味着当今国际体系的单极特征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由于美国踢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又在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之后对反战的国家采取报复甚至是制裁的行动,并不顾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见继续将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边缘化,美国后冷战时代的霸权战略出现了向帝国战略的转移。12月8日,美国明目张胆地提出,所有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国家都将被排除在伊拉克重建的合同之外。这一做法显示了美国仗势欺人、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的强势心态。伊拉克战争给世界造成的创伤不仅是联合国被矮化、希望和平与政治解决的国际力量受到打击,更重要的是,2003年是一个起点,未来的世界政治很可能将面临来自美国的更多打击,遭受超强美国对当今国际秩序的更多挑战。
伊拉克战争完全有资格成为历史性的战争,国际关系史也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将永远记住2003年。这场战争的世界历史意义,不在于美国在缺乏有效的国际法依据和确凿的动武理由的情况下采取单边行动,而是在于伊拉克战争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美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而又明显的变化。传统美国海外军事行动最重要的帮手――北约竟然在伊拉克战争及重建过程中无所作为,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由于北约的主要欧洲成员国,如法国和德国坚持反战政策,美国不得不组织“意愿联盟”来进行伊拉克战争。“意愿联盟”的形成,既是美国在当代国际事务中拥有超越普通国家之上的实力和影响力的结果,也是国际力量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的产物。在“意愿联盟”的基础上,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之后,从2003年5月开始全球军事力量部署的重大调整,并将目前的战略重点集中放在改造中东上。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地缘战略的版图也随之出现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文章:2003年的国际形势可以说精彩有限、问题众多。在经历了2001年的9・11事件震荡之后,国际局势中的9・11效应继续发酵,世界格局继续处在后9・11时代的痛苦挣扎与调整之中。回首2003年,伊拉克战争与重建、朝核问题可能是这一年能刻写在今后历史上最深的烙印。
***伊拉克战争:美国挑战世界
美国在2003年的表现可以说是1990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战略最大的转折点,后9・11时代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2003年得到了具体的实施。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时代、也不同于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伊拉克战争只不过是这一战略综合性的展示而已。
2002年9月12日,布什总统发表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第一次正式将“先发制人”列为美国推进国家安全的具体手段。2003年,国际社会目睹了美国将“先发制人”从文字变成了现实。问题是,自1945年8月二战结束以来,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将“先发制人”正式使用为国家安全的政策工具。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采取“先发制人”,不仅开辟了当代国际关系进程中新的战略时代,也正式意味着当今国际体系的单极特征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由于美国踢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又在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之后对反战的国家采取报复甚至是制裁的行动,并不顾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见继续将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边缘化,美国后冷战时代的霸权战略出现了向帝国战略的转移。12月8日,美国明目张胆地提出,所有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国家都将被排除在伊拉克重建的合同之外。这一做法显示了美国仗势欺人、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的强势心态。伊拉克战争给世界造成的创伤不仅是联合国被矮化、希望和平与政治解决的国际力量受到打击,更重要的是,2003年是一个起点,未来的世界政治很可能将面临来自美国的更多打击,遭受超强美国对当今国际秩序的更多挑战。
伊拉克战争完全有资格成为历史性的战争,国际关系史也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将永远记住2003年。这场战争的世界历史意义,不在于美国在缺乏有效的国际法依据和确凿的动武理由的情况下采取单边行动,而是在于伊拉克战争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美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而又明显的变化。传统美国海外军事行动最重要的帮手――北约竟然在伊拉克战争及重建过程中无所作为,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由于北约的主要欧洲成员国,如法国和德国坚持反战政策,美国不得不组织“意愿联盟”来进行伊拉克战争。“意愿联盟”的形成,既是美国在当代国际事务中拥有超越普通国家之上的实力和影响力的结果,也是国际力量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的产物。在“意愿联盟”的基础上,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之后,从2003年5月开始全球军事力量部署的重大调整,并将目前的战略重点集中放在改造中东上。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地缘战略的版图也随之出现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