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英若诚喝彩 唐斯复
英若诚的舞台大幕落下来了,2003年12月28日凌晨,他74年的人生戏剧永远闭幕。他在人生舞台上,塑造了表演艺术家、导演、翻译家、文化使者、文化部长诸多形象,经历了充满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他活得堪称精彩!在戏剧舞台和银幕上,他塑造的诸多艺术形象熠熠生辉,从北京走向世界,赢得外国人为中国喝彩!在舞台下面,他为人、为友,令人铭记。
英若诚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在剧院黄金时代的艺术家行列中,他渊博的学识使他在同行中独具个性。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刚走出校门,在剧院演戏,小字辈演“小字辈”,对这些演员老师们,都是仰视的。第一次见到英若诚是个背影,他虎背熊腰,骑着辆半旧的轻便自行车,深蓝的,和他穿的上衣一个颜色。他双手捏闸,停在路边上,右脚踩着马路沿子,跟人聊天,聊个没完。“这是英若诚,大伙管他叫‘英大学问’。你瞧,话匣子又打开了吧。”
英若诚是名门之后,祖父英敛之是《大公报》创始人,父亲英千里是大学问家,他自幼却淘气得邪乎。父亲把他送到天津一所教会学校读小学,回北京时一口流利的英语,用英语骂人比外国孩子还“溜”。用今天的词儿形容,英若诚的父辈见他这副模样,真是跌掉了眼镜。后来,他顺理成章地进了清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即将毕业时,英若诚携未婚妻吴世良辍学,投奔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立志当演员。初入剧院他演戏怎么也开不了窍,无奈,院领导把他安排到图书馆做个管理员。至今,剧院图书馆的书籍管理系统,仍沿袭英若诚当年的规划。他努力学习,蓄力待发,终于,机会来了――剧院请一位前苏联导演来排高尔基名剧《布加乔夫和他周围的人们》,英若诚争取到扮演一个小角色。排演从做小品开始,剧情规定是个严寒的夜晚,英若诚上场后直奔柴火熊熊的壁炉,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不烤手脚,而是转过身来烤屁股。外请导演喜不自禁地高呼:好,能干!就这样,英若诚从图书馆走到了舞台中央,扮演话剧《龙须沟》的茶馆掌柜,《骆驼祥子》的刘四爷,《茶馆》的老刘麻子、小刘麻子,《雷雨》的鲁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法官,电影《白求恩大夫》的童翻译……
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夜之间,舞台上的名演员成了阶下囚。英若诚为什么被关押3年多,至今也没人来说清楚。事后,我问他:当时紧张吗?英若诚讲话中气很足,语速缓慢:“人到了那个时候,相信自己。第一天夜里,我把鞋卷在脱下来的长裤里当枕头,沉沉地睡了一大觉。”
他的夫人吴世良比他关押的时间还要长。英若诚先回到被砸烂的家里,首先找到一张幸免于难的唱片,摆弄好唱机,铿锵的乐声响了起来。听着音乐,他自己动手,重整家园,一排排书架是用竹竿做的,因为当年木头很金贵。当我1982年成为《文汇报》驻京记者走进前厂胡同10号时,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院落、温馨的家,受到好客的女主人用棒碴粥、大白馒头夹酱肉的款待。这一家人几乎都是劫后逢生,但是,看不到灾难留下的阴影。小外孙子睡醒了,扯着嗓子喊:“英若诚!英若诚!”那时英若诚的母亲健在,轻声喝斥着:“没大没小,叫外公。”小孩仍旧呼叫着“英若诚!”他是要外公趴到床上给他当马骑。英达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在他身边长大的,他注视他们的目光,那叫舔犊情深。
改革开放,英若诚被推上国际舞台。最早派出的文化代表团访问英国,曹禺是团长,英若诚随行。在莎士比亚故乡与剧团成员见面时,英国同行提出:中国人也知道莎士比亚?!语气里有蔑视,也有隔阂。曹禺用目光向英若诚示意,只见英若诚慢慢站起身来,用英语娓娓朗读一首莎士比亚十四行抒情诗。英国人惊愕不已,这一瞬间,中国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改变了。意大利人制作的大影片《马可・波罗》在中国拍摄,要选一位能说英语的中国演员扮演忽必烈。那时,英若诚正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知音》剧组演袁世凯,厂长介绍意大利制片人与他见面,三言两语的交谈,制片人当场拍板:忽必烈就是您!当他从衣袋里拿出其他人推荐的字条,上面写的正是:英若诚。英若诚拍摄的第一场戏是马可・波罗晋见忽必烈,这场长镜头戏等于是对他的考试,全剧组围观,包括几位世界著名的大明星在内。英若诚的皇家气度、充分的准备、漂亮的语言,整场戏一气呵成,博得全场热烈掌声。同名电视剧同时诞生。由此,中国人第一次在意大利荣获影视表演最高奖“银猫奖”,他和妻子应邀坐上古典马车,在观众欢呼声中巡游罗马。之后,英若诚又在影片《末代皇帝》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去拍摄现场采访,看到现场有三辆豪华的房车,导演、主演尊龙各一辆,再就是英若诚专用的,我为中国人被尊敬而高兴。英若诚出访过很多国家,是出色的文化使者。促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英国人合作,排演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在美国,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讲课、排戏,为美国人导演曹禺的《家》,并与黄宗江用英语合演《十五贯》片段。因为英若诚的魅力,才有日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美国阿瑟・米勒合作排演《推销员之死》,与赫顿合作排演《哗变》,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盛事。英若诚担任剧本翻译和联合导演,他用艺术实践阐述剧本翻译的个人宗旨:中国人演外国戏,一定要说活生生的中国人的话。有趣的是,一句中文不懂的阿瑟・米勒看过英氏译本,觉得自己会中文了,因为,看似很中国化的翻译,却极其严格地中英文对照。观察英若诚在排练场与外国人合作,从容、机智、游刃有余、谈笑风生,同样精彩。
忽然有一天传出消息:英若诚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了!那是1986年。我立即去他家探虚实――消息是真的。英若诚当时担心的是离开戏剧队伍被架了起来,两眼一抹黑。于是,跟我约法三章:我及时将动态告诉他,文化部有重大举措,他第一个接受我采访。那天,他们夫妇送我到门口,真的是三击掌而告别。
有人说英若诚做部长没什么发挥,我倒认为还是有建树的。他上任不久便公开提出:“小政府,大社会”的观点,意思是要调动社会的力量办文化,这在20年前是很要胆量的,很有新意、很超前的。有一次会后晚餐的时候,我告诉他《文汇报》想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请到上海演出。他非常支持,回到北京立即对剧院领导说:相信唐斯复,她能把事情做好。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认真地对待时隔27年之后的上海之行,《天下第一楼》、《哗变》、《狗儿爷涅?》剧组的原班人马都回剧院排练了,惟独调动不了英若诚,他已离开剧院,让我去做工作。在他的办公室,他双手拍着满桌的文件:“我去不了!”演《推销员之死》和《茶馆》没有他怎么行?!我急中生智:“文件可以由秘书处理。现任的文化部长给老百姓演戏,过去没有,以后也难有,您失去这个机会,后悔一辈子。”他抬起眼睛盯着我:“你这么想?”我说:“是”。他深深地吸一口气:好,跟你演戏去!
卸任部长,他又回到舞台,有的是事情要做。不料,在他导演的萧伯纳剧作《芭芭拉上校》演出后台,他的鼻子突然大量喷血。夜间,又喷一次,急诊送进协和医院。我闻讯赶去看他,说话间,又喷起血来,似泉涌,极其恐怖。时好时坏3年,1994年虎背熊腰的英若诚彻底病倒了,开始与病床相伴的日日夜夜……
最后一次去看他,据说是他清醒的最后时刻。他双目盯着天花板。想什么呢?我轻声问。“溥仪是很难受的,他一辈子净做不愿意的事情。”英若诚是在联想自己不情愿9年被疾病所困?还是想到父亲英千里离乡背井50年孤寂地在台湾去世?是为生养7个子女的母亲连生前都没能到丈夫坟前上柱香而悲哀?夫人1987年英年早逝没赶上过好日子?……他对所有悲哀的表现只是一声叹息,重重的一声叹息。写到此,眼前忽然出现英若诚在病房中的一次兴高采烈:“现在医学发达了,人可以活到150岁!”那天我离开的时候,他以绅士的礼节吻了我的手。病入膏肓的英若诚,乐观地渴望生命,依然精彩!
英若诚走了,他跟人聊完了,话匣子关上了,骑上他那辆半旧的深蓝色自行车,依旧虎背熊腰,扬起手告别――定格在银幕上,造型在一束追光中。
2003年12月30日凌晨
《文汇报》2004年1月2日
英若诚的舞台大幕落下来了,2003年12月28日凌晨,他74年的人生戏剧永远闭幕。他在人生舞台上,塑造了表演艺术家、导演、翻译家、文化使者、文化部长诸多形象,经历了充满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他活得堪称精彩!在戏剧舞台和银幕上,他塑造的诸多艺术形象熠熠生辉,从北京走向世界,赢得外国人为中国喝彩!在舞台下面,他为人、为友,令人铭记。
英若诚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在剧院黄金时代的艺术家行列中,他渊博的学识使他在同行中独具个性。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刚走出校门,在剧院演戏,小字辈演“小字辈”,对这些演员老师们,都是仰视的。第一次见到英若诚是个背影,他虎背熊腰,骑着辆半旧的轻便自行车,深蓝的,和他穿的上衣一个颜色。他双手捏闸,停在路边上,右脚踩着马路沿子,跟人聊天,聊个没完。“这是英若诚,大伙管他叫‘英大学问’。你瞧,话匣子又打开了吧。”
英若诚是名门之后,祖父英敛之是《大公报》创始人,父亲英千里是大学问家,他自幼却淘气得邪乎。父亲把他送到天津一所教会学校读小学,回北京时一口流利的英语,用英语骂人比外国孩子还“溜”。用今天的词儿形容,英若诚的父辈见他这副模样,真是跌掉了眼镜。后来,他顺理成章地进了清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即将毕业时,英若诚携未婚妻吴世良辍学,投奔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立志当演员。初入剧院他演戏怎么也开不了窍,无奈,院领导把他安排到图书馆做个管理员。至今,剧院图书馆的书籍管理系统,仍沿袭英若诚当年的规划。他努力学习,蓄力待发,终于,机会来了――剧院请一位前苏联导演来排高尔基名剧《布加乔夫和他周围的人们》,英若诚争取到扮演一个小角色。排演从做小品开始,剧情规定是个严寒的夜晚,英若诚上场后直奔柴火熊熊的壁炉,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不烤手脚,而是转过身来烤屁股。外请导演喜不自禁地高呼:好,能干!就这样,英若诚从图书馆走到了舞台中央,扮演话剧《龙须沟》的茶馆掌柜,《骆驼祥子》的刘四爷,《茶馆》的老刘麻子、小刘麻子,《雷雨》的鲁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法官,电影《白求恩大夫》的童翻译……
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夜之间,舞台上的名演员成了阶下囚。英若诚为什么被关押3年多,至今也没人来说清楚。事后,我问他:当时紧张吗?英若诚讲话中气很足,语速缓慢:“人到了那个时候,相信自己。第一天夜里,我把鞋卷在脱下来的长裤里当枕头,沉沉地睡了一大觉。”
他的夫人吴世良比他关押的时间还要长。英若诚先回到被砸烂的家里,首先找到一张幸免于难的唱片,摆弄好唱机,铿锵的乐声响了起来。听着音乐,他自己动手,重整家园,一排排书架是用竹竿做的,因为当年木头很金贵。当我1982年成为《文汇报》驻京记者走进前厂胡同10号时,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院落、温馨的家,受到好客的女主人用棒碴粥、大白馒头夹酱肉的款待。这一家人几乎都是劫后逢生,但是,看不到灾难留下的阴影。小外孙子睡醒了,扯着嗓子喊:“英若诚!英若诚!”那时英若诚的母亲健在,轻声喝斥着:“没大没小,叫外公。”小孩仍旧呼叫着“英若诚!”他是要外公趴到床上给他当马骑。英达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在他身边长大的,他注视他们的目光,那叫舔犊情深。
改革开放,英若诚被推上国际舞台。最早派出的文化代表团访问英国,曹禺是团长,英若诚随行。在莎士比亚故乡与剧团成员见面时,英国同行提出:中国人也知道莎士比亚?!语气里有蔑视,也有隔阂。曹禺用目光向英若诚示意,只见英若诚慢慢站起身来,用英语娓娓朗读一首莎士比亚十四行抒情诗。英国人惊愕不已,这一瞬间,中国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改变了。意大利人制作的大影片《马可・波罗》在中国拍摄,要选一位能说英语的中国演员扮演忽必烈。那时,英若诚正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知音》剧组演袁世凯,厂长介绍意大利制片人与他见面,三言两语的交谈,制片人当场拍板:忽必烈就是您!当他从衣袋里拿出其他人推荐的字条,上面写的正是:英若诚。英若诚拍摄的第一场戏是马可・波罗晋见忽必烈,这场长镜头戏等于是对他的考试,全剧组围观,包括几位世界著名的大明星在内。英若诚的皇家气度、充分的准备、漂亮的语言,整场戏一气呵成,博得全场热烈掌声。同名电视剧同时诞生。由此,中国人第一次在意大利荣获影视表演最高奖“银猫奖”,他和妻子应邀坐上古典马车,在观众欢呼声中巡游罗马。之后,英若诚又在影片《末代皇帝》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去拍摄现场采访,看到现场有三辆豪华的房车,导演、主演尊龙各一辆,再就是英若诚专用的,我为中国人被尊敬而高兴。英若诚出访过很多国家,是出色的文化使者。促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英国人合作,排演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在美国,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讲课、排戏,为美国人导演曹禺的《家》,并与黄宗江用英语合演《十五贯》片段。因为英若诚的魅力,才有日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美国阿瑟・米勒合作排演《推销员之死》,与赫顿合作排演《哗变》,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盛事。英若诚担任剧本翻译和联合导演,他用艺术实践阐述剧本翻译的个人宗旨:中国人演外国戏,一定要说活生生的中国人的话。有趣的是,一句中文不懂的阿瑟・米勒看过英氏译本,觉得自己会中文了,因为,看似很中国化的翻译,却极其严格地中英文对照。观察英若诚在排练场与外国人合作,从容、机智、游刃有余、谈笑风生,同样精彩。
忽然有一天传出消息:英若诚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了!那是1986年。我立即去他家探虚实――消息是真的。英若诚当时担心的是离开戏剧队伍被架了起来,两眼一抹黑。于是,跟我约法三章:我及时将动态告诉他,文化部有重大举措,他第一个接受我采访。那天,他们夫妇送我到门口,真的是三击掌而告别。
有人说英若诚做部长没什么发挥,我倒认为还是有建树的。他上任不久便公开提出:“小政府,大社会”的观点,意思是要调动社会的力量办文化,这在20年前是很要胆量的,很有新意、很超前的。有一次会后晚餐的时候,我告诉他《文汇报》想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请到上海演出。他非常支持,回到北京立即对剧院领导说:相信唐斯复,她能把事情做好。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认真地对待时隔27年之后的上海之行,《天下第一楼》、《哗变》、《狗儿爷涅?》剧组的原班人马都回剧院排练了,惟独调动不了英若诚,他已离开剧院,让我去做工作。在他的办公室,他双手拍着满桌的文件:“我去不了!”演《推销员之死》和《茶馆》没有他怎么行?!我急中生智:“文件可以由秘书处理。现任的文化部长给老百姓演戏,过去没有,以后也难有,您失去这个机会,后悔一辈子。”他抬起眼睛盯着我:“你这么想?”我说:“是”。他深深地吸一口气:好,跟你演戏去!
卸任部长,他又回到舞台,有的是事情要做。不料,在他导演的萧伯纳剧作《芭芭拉上校》演出后台,他的鼻子突然大量喷血。夜间,又喷一次,急诊送进协和医院。我闻讯赶去看他,说话间,又喷起血来,似泉涌,极其恐怖。时好时坏3年,1994年虎背熊腰的英若诚彻底病倒了,开始与病床相伴的日日夜夜……
最后一次去看他,据说是他清醒的最后时刻。他双目盯着天花板。想什么呢?我轻声问。“溥仪是很难受的,他一辈子净做不愿意的事情。”英若诚是在联想自己不情愿9年被疾病所困?还是想到父亲英千里离乡背井50年孤寂地在台湾去世?是为生养7个子女的母亲连生前都没能到丈夫坟前上柱香而悲哀?夫人1987年英年早逝没赶上过好日子?……他对所有悲哀的表现只是一声叹息,重重的一声叹息。写到此,眼前忽然出现英若诚在病房中的一次兴高采烈:“现在医学发达了,人可以活到150岁!”那天我离开的时候,他以绅士的礼节吻了我的手。病入膏肓的英若诚,乐观地渴望生命,依然精彩!
英若诚走了,他跟人聊完了,话匣子关上了,骑上他那辆半旧的深蓝色自行车,依旧虎背熊腰,扬起手告别――定格在银幕上,造型在一束追光中。
2003年12月30日凌晨
《文汇报》2004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