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怡
皇室家族--虞姬
- 注册
- 2002-08-08
- 消息
- 2,206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木然
本报上期发表了星星生活记者微尘的《探亲的老人,为何叹息?》一文后,编辑部“倾诉热线”“火烫”起来。来电者既有年老的知识分子,也有刚移民的年轻人,他们各说各道理,中心议题始终围绕着在移民后这样的“新环境”下,两代甚至三代人间的关系如何相处?
直率地说,“星星生活”的读者对“代沟”存在的困惑反响确实出乎我们所料。根据读者的建议,本期我们继续刊载了《婆婆来探亲,媳妇怎么办?》( “倾诉空间”/七版)和《进退两难的老人》( “苦乐移民”/十版)。我们期待通过“星星生活”所创造的“倾诉空间”,让更多的人走到一起。读者的来电使我们更迫切感受到,在远离故土的今天,无论误解多深,蕴积在我们内心的情感愈深愈脆弱。与以往相比,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家”,需要亲情,需要理解。
“老人难,我们难不难?”
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读者在清晨打通编辑部的电话,那天正好是笔者值班,她谈到老人问题时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我承认老人过来后会面对许多委屈,但这仅是单方的感受。对于年轻人来说,出国后谁不委屈,有时候后辈所经历的那种艰难,是很多父母所不知道的。他们不清楚儿女所要面对找工作,供车买房子,随时会被LAY OFF,这些压力不处身现实,是无法体验得到的。老人再委屈,也只是在‘家’这样窄小的环境下。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环境,那种感受老人怎能体验到。而且,做儿女的也不能和老人讲这些。一讲就会被误解,以为我们在想法儿赶他们走。”
这位读者的话让我沉思了许久。确实,当一个“家”放弃原来所拥有的一切漂洋过海,来到一个陌生的,在文化和生存观念完全不同的环境下重新开始,此时所要面对的艰难,不是所有的老人所能理解的。他们所看到的只是生活的表象,比如空气怎样清新,食物怎样丰富,福利怎样周到,买房子购汽车的人生梦不用到“大款”就可以实现,他们感受不到“生存”“立足”的压力。
另一位颇明事理的女士在来电中表示:“我承认老人确实会面对这些不堪的压力,但他们不是最艰难的。最艰难的是做儿子的,往往夹在父母与妻子间,两头不讨好。”
这位女士的话让我无言,对于她所说的情况我是熟悉的。
我的一位邻居因幼女需要照顾拟申请老人过来照顾,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决定是让父母过来还是让岳父母过来时犹豫不决。而聪明的妻子在这个问题上一直用沉默来考验丈夫。邻居对我说:“两家老人都想来,从我内心上说,我当然是想自己的父母能过来,这不是谁‘亲’谁‘薄’的问题。男人都是有面子的,不想父母说我有了老婆就刻薄父母,我这样做某种情况也是为妻子好,不希望父母因此结怨于她。”丈夫这种“好心”仅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当他小心翼翼准备说服妻子时,妻子一句“你父母那么老过来能做什么事情,要一不小心摔一跤半死不活的,医药费你给得起吗?”丈夫经妻子这么一教育,马上就改了主意。没多久岳父母安然而至,之后住了有半年,妻子看丈夫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就提出让婆婆过来旅游,做丈夫一得到妻子的恩准,马上着手办理了母亲来加,之后的结果正如《探亲的老人,为何叹息?》一样,婆婆在妻子一家的冷嘲热讽中挥泪而去。知悉邻居在其母探亲未完就将其送回国,我确实为他母亲鸣不平,但邻居居然站在妻子那边指责自己的母亲:“该做的我已做了,是她不争气,怨不了谁。”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新移民中确实太多太多。
本来,两代人的矛盾,与出国不出国没关系。中国的伦理教育,万事以“孝”为先。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不但致使老一代人心中有把衡量的尺子,儿子和女儿心中同样各有另一把尺子,这些矛盾其实一直存在着。过去在国内,因为生存的空间层面较大,象老人,可以在同事、亲戚、邻居、儿子或者女儿中选择,所以很多矛盾会因为空间的转移得到掩盖。比如和儿媳不和,可以选择到女儿家去生活,惹不起还可以躲。但到了国外,因为生存空间相对狭窄,惹不起还不能躲,这是矛盾激烈尖锐的关键。
确实,出国是一种“变”,这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无论是生存观念或者道德理念,出国后都要面对一个重新定位的更新过程,这不是一家两家谁难谁不难的问题。笔者以为,无论对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来说,既然选择了出国,不管是移民还是探亲,都应该接受这种“变”,要学会理解和接受。如果固守原有的观念,各自守着自己的利益空间毫不利人,结果将一定是家将不“家”。与其这样,真没必要选择出国,选择新生活的开始。
呼吁老人对年轻人更多的理解
家庭矛盾,过往更多是在婆媳之间作突破口。但出国后,这种矛盾的体现表现为多角性:妻子与公公婆婆、妻子与自己的父母、妻子与丈夫;丈夫与自己的父母、丈夫与岳父母等等都会随时出现,家庭关系的维系特别单薄,要防止家庭关系的瓦解,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是现代化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对人权的尊重凸显了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平等,人的独立自主意识的加强,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是家庭中每个人的地位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而负面的作用是,这种平等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有相冲突之处,这为移民家庭关系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对此,出国的老人应注意这种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比如家务方面,孩子教育方面,都应该以理解的心态去认识和接受,不能用排斥的,批判的观念去判定,否则“天伦之乐”会演变成“天伦之悲”。
其次,要理解年轻人出国后在就业、生存方面所承受的压力。有些老人总在抱怨年轻人下班后或者周末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事实是:刚出国发展的年轻人,由于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准备不足,在就业方面所承受的压力远比国内要大很多,过重的压力致使他们失去了营造生活乐趣的积极性,这种无精打采漠视他人感受的惰性心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存在着,并不是谁不重视谁的问题。
第三,因为生活的压力,以及生活的简单化,造成倾诉的空间变得狭窄。很多的心理话,那怕是父女间也不能很畅顺地得到表达。本来两代人就必然存在着“代沟”,彼此需要沟通和理解。现在因为倾诉的空间狭窄了,很多话不能表达,很多情感被深深压抑,作为老人此时如果不能对年轻人予以足够的理解和宽容,稍为苛刻,则如火上添油,“长相好”只是一句空话。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试一下,为了儿女,也为了自己,退一步,不需要委屈,只需要理解和接受,这样彼此相处的空间会大些,舒服些。
最后,对当家的女性,无论是丈夫对妻子,还是父母对女儿,抑或是公婆对媳妇,都要予以充分的尊重。之所以特别提出对女性尊重问题,是因为作为女性新移民,她们所承受的压力远比男性要加重,原因当一个家庭初来乍到,男性多只考虑事业因素,而女性则处于事业、生育、孩子教育、家庭财政收支平衡等多难的选择中,加上在家庭观念上,男性主观上认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应体贴周到,而事实上女性在多重压力下,心理健康受到极端的挑战,在情绪上,家务接受上,都会表现出与原有状态不相符的反常,此时,无论是丈夫,还是公婆,或者父母,都应该多给予女性主人以关怀和爱护,这是家庭和睦所必要的。
笔者以为,当我们在刻求家庭和睦的同时,首先要刻求彼此尊重和关怀,这是和睦生活的前提。
呼唤亲情归来
“我觉得,出国后假如生活基础没打好,最好不要叫老人过来,宁愿辛苦些,我觉得不管是谁的父母,老人一过来,矛盾就会尖锐,矛盾一尖锐,这个家就很危险。”这是不止一位读者给我们来电时说到的。
这应算是一种“躲”的方式,但却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因为对双方父母“谁都不申请”,其实是一种割断亲情的作法。这种以割断亲情求取“安定团结”的作法,事实已经在动摇了“家”的基础。
我们为什么要移民?因为我们渴望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仅是买房子添车子年薪数万元?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物质生活对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但组成一个可称之为“家”的元素,除了用金钱换回来的物质享受外,还有什么?
一个家,不但有丈夫妻子,不但有儿女,还应该有父母和岳父母,还有公公和婆婆,这是“家”的整体。如果你失去了其中之一,这个家就是缺陷的家。也许你曾经不曾珍惜过,这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因为你还有明天。
明天,你会珍惜他们吗?我所说的是你的家,以及关于“家”的一切。
2003年10月10日
本报上期发表了星星生活记者微尘的《探亲的老人,为何叹息?》一文后,编辑部“倾诉热线”“火烫”起来。来电者既有年老的知识分子,也有刚移民的年轻人,他们各说各道理,中心议题始终围绕着在移民后这样的“新环境”下,两代甚至三代人间的关系如何相处?
直率地说,“星星生活”的读者对“代沟”存在的困惑反响确实出乎我们所料。根据读者的建议,本期我们继续刊载了《婆婆来探亲,媳妇怎么办?》( “倾诉空间”/七版)和《进退两难的老人》( “苦乐移民”/十版)。我们期待通过“星星生活”所创造的“倾诉空间”,让更多的人走到一起。读者的来电使我们更迫切感受到,在远离故土的今天,无论误解多深,蕴积在我们内心的情感愈深愈脆弱。与以往相比,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家”,需要亲情,需要理解。
“老人难,我们难不难?”
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读者在清晨打通编辑部的电话,那天正好是笔者值班,她谈到老人问题时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我承认老人过来后会面对许多委屈,但这仅是单方的感受。对于年轻人来说,出国后谁不委屈,有时候后辈所经历的那种艰难,是很多父母所不知道的。他们不清楚儿女所要面对找工作,供车买房子,随时会被LAY OFF,这些压力不处身现实,是无法体验得到的。老人再委屈,也只是在‘家’这样窄小的环境下。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环境,那种感受老人怎能体验到。而且,做儿女的也不能和老人讲这些。一讲就会被误解,以为我们在想法儿赶他们走。”
这位读者的话让我沉思了许久。确实,当一个“家”放弃原来所拥有的一切漂洋过海,来到一个陌生的,在文化和生存观念完全不同的环境下重新开始,此时所要面对的艰难,不是所有的老人所能理解的。他们所看到的只是生活的表象,比如空气怎样清新,食物怎样丰富,福利怎样周到,买房子购汽车的人生梦不用到“大款”就可以实现,他们感受不到“生存”“立足”的压力。
另一位颇明事理的女士在来电中表示:“我承认老人确实会面对这些不堪的压力,但他们不是最艰难的。最艰难的是做儿子的,往往夹在父母与妻子间,两头不讨好。”
这位女士的话让我无言,对于她所说的情况我是熟悉的。
我的一位邻居因幼女需要照顾拟申请老人过来照顾,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决定是让父母过来还是让岳父母过来时犹豫不决。而聪明的妻子在这个问题上一直用沉默来考验丈夫。邻居对我说:“两家老人都想来,从我内心上说,我当然是想自己的父母能过来,这不是谁‘亲’谁‘薄’的问题。男人都是有面子的,不想父母说我有了老婆就刻薄父母,我这样做某种情况也是为妻子好,不希望父母因此结怨于她。”丈夫这种“好心”仅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当他小心翼翼准备说服妻子时,妻子一句“你父母那么老过来能做什么事情,要一不小心摔一跤半死不活的,医药费你给得起吗?”丈夫经妻子这么一教育,马上就改了主意。没多久岳父母安然而至,之后住了有半年,妻子看丈夫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就提出让婆婆过来旅游,做丈夫一得到妻子的恩准,马上着手办理了母亲来加,之后的结果正如《探亲的老人,为何叹息?》一样,婆婆在妻子一家的冷嘲热讽中挥泪而去。知悉邻居在其母探亲未完就将其送回国,我确实为他母亲鸣不平,但邻居居然站在妻子那边指责自己的母亲:“该做的我已做了,是她不争气,怨不了谁。”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新移民中确实太多太多。
本来,两代人的矛盾,与出国不出国没关系。中国的伦理教育,万事以“孝”为先。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不但致使老一代人心中有把衡量的尺子,儿子和女儿心中同样各有另一把尺子,这些矛盾其实一直存在着。过去在国内,因为生存的空间层面较大,象老人,可以在同事、亲戚、邻居、儿子或者女儿中选择,所以很多矛盾会因为空间的转移得到掩盖。比如和儿媳不和,可以选择到女儿家去生活,惹不起还可以躲。但到了国外,因为生存空间相对狭窄,惹不起还不能躲,这是矛盾激烈尖锐的关键。
确实,出国是一种“变”,这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无论是生存观念或者道德理念,出国后都要面对一个重新定位的更新过程,这不是一家两家谁难谁不难的问题。笔者以为,无论对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来说,既然选择了出国,不管是移民还是探亲,都应该接受这种“变”,要学会理解和接受。如果固守原有的观念,各自守着自己的利益空间毫不利人,结果将一定是家将不“家”。与其这样,真没必要选择出国,选择新生活的开始。
呼吁老人对年轻人更多的理解
家庭矛盾,过往更多是在婆媳之间作突破口。但出国后,这种矛盾的体现表现为多角性:妻子与公公婆婆、妻子与自己的父母、妻子与丈夫;丈夫与自己的父母、丈夫与岳父母等等都会随时出现,家庭关系的维系特别单薄,要防止家庭关系的瓦解,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是现代化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对人权的尊重凸显了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平等,人的独立自主意识的加强,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是家庭中每个人的地位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而负面的作用是,这种平等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有相冲突之处,这为移民家庭关系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对此,出国的老人应注意这种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比如家务方面,孩子教育方面,都应该以理解的心态去认识和接受,不能用排斥的,批判的观念去判定,否则“天伦之乐”会演变成“天伦之悲”。
其次,要理解年轻人出国后在就业、生存方面所承受的压力。有些老人总在抱怨年轻人下班后或者周末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事实是:刚出国发展的年轻人,由于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准备不足,在就业方面所承受的压力远比国内要大很多,过重的压力致使他们失去了营造生活乐趣的积极性,这种无精打采漠视他人感受的惰性心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存在着,并不是谁不重视谁的问题。
第三,因为生活的压力,以及生活的简单化,造成倾诉的空间变得狭窄。很多的心理话,那怕是父女间也不能很畅顺地得到表达。本来两代人就必然存在着“代沟”,彼此需要沟通和理解。现在因为倾诉的空间狭窄了,很多话不能表达,很多情感被深深压抑,作为老人此时如果不能对年轻人予以足够的理解和宽容,稍为苛刻,则如火上添油,“长相好”只是一句空话。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试一下,为了儿女,也为了自己,退一步,不需要委屈,只需要理解和接受,这样彼此相处的空间会大些,舒服些。
最后,对当家的女性,无论是丈夫对妻子,还是父母对女儿,抑或是公婆对媳妇,都要予以充分的尊重。之所以特别提出对女性尊重问题,是因为作为女性新移民,她们所承受的压力远比男性要加重,原因当一个家庭初来乍到,男性多只考虑事业因素,而女性则处于事业、生育、孩子教育、家庭财政收支平衡等多难的选择中,加上在家庭观念上,男性主观上认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应体贴周到,而事实上女性在多重压力下,心理健康受到极端的挑战,在情绪上,家务接受上,都会表现出与原有状态不相符的反常,此时,无论是丈夫,还是公婆,或者父母,都应该多给予女性主人以关怀和爱护,这是家庭和睦所必要的。
笔者以为,当我们在刻求家庭和睦的同时,首先要刻求彼此尊重和关怀,这是和睦生活的前提。
呼唤亲情归来
“我觉得,出国后假如生活基础没打好,最好不要叫老人过来,宁愿辛苦些,我觉得不管是谁的父母,老人一过来,矛盾就会尖锐,矛盾一尖锐,这个家就很危险。”这是不止一位读者给我们来电时说到的。
这应算是一种“躲”的方式,但却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因为对双方父母“谁都不申请”,其实是一种割断亲情的作法。这种以割断亲情求取“安定团结”的作法,事实已经在动摇了“家”的基础。
我们为什么要移民?因为我们渴望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仅是买房子添车子年薪数万元?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物质生活对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但组成一个可称之为“家”的元素,除了用金钱换回来的物质享受外,还有什么?
一个家,不但有丈夫妻子,不但有儿女,还应该有父母和岳父母,还有公公和婆婆,这是“家”的整体。如果你失去了其中之一,这个家就是缺陷的家。也许你曾经不曾珍惜过,这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因为你还有明天。
明天,你会珍惜他们吗?我所说的是你的家,以及关于“家”的一切。
200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