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进行吃的革命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1月15日消息 据联合早报(王晓华)在沙斯危机爆发近一年后,世界卫生组织终于认定包括果子狸在内的野生动物是沙斯病毒的携带者。这等于承认沙斯危机起源于部分中国人落后的吃法,所以,检讨中国的吃文化并来一场吃的革命势在必行。


行动都是由观念引导的,吃的革命首先应该是吃的观念的革命。中国人大都信奉天人合一,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有些人却把天理解为人的食品仓库,并由此提出了泛滋补主义,就在吃的观念上走上歧途了。


按照这种逻辑,自然万物都是为人的滋补而存在的,其意义就在于强化人体的某种机能。动物由于与人相似而成了首要的牺牲品,它们的肾、心、胆、肝、生殖器官都被抽象化为不同的滋补力量,于是人们在吃这些动物器官时就只想到了隐秘的滋补效果,忘记了动物作为生命体的尊严和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责任。


畸形的美食竞赛


从吃啥补啥的类比思维到珍稀者大补的怪异信念,所谓的食补异化为畸形的美食竞赛,由此所造就的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也日益严重。所以,泛滋补主义于物有害却不一定于人有益,吃什么补什么和珍稀者大补更是纯粹的谬见。


人的基本所需无非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类而已,这些都可以从蔬菜、谷物、常见的肉类中获得,因此,提倡简约主义的饮食文化实际上比胡吃乱补更为有益。欧美不少国家的食谱简单得有些枯燥,但其国民身体素质的某些指标却非华人所能及。中国人中以广东人的食谱最为复杂,然而广东人的体质与食谱相对简单的北方人相比并不占优,而滋补不当的害处却时常见诸报端。


过于复杂的饮食谱系不仅对个人的健康有害,而且会将整个民族抛入危机中:其一,某些来历暧昧的珍稀食物有时是疾病的同义语,由吃野生动物和植物而导致瘟疫的事件在历史上早有先例;其二,中国人追珍猎奇的吃法对生态系统已经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所以,泛滋补主义对于人和自然界都是有害无益的,属于饮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革之除之,代之以全新的饮食观念。


饮食文化的革命还必须落实为吃法的革命。中国人在吃法上至少有两点需要彻底改革:其一是对活杀的崇尚;其二是对分餐制的陌生。


对活杀的崇尚实乃某些炎热地区在农业社会时代的传统,它在冰箱等现代饮食器具诞生后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带来许多危险。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里,动物身上的细菌和病毒会迅速传播,所以,由消毒和保洁能力都非常有限的个人和小商家对动物进行活杀既不利于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意识,更容易造成巨大的社会灾难。


前几年的禽流感和后来的沙斯,都与这种习惯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活杀作为吃法必须废除,代之以统一屠宰和配送体系。与崇尚活杀一样需要革新的是中国人具体的进餐方式。


责任意识缺失的标志


中国人追求大团圆之境界,聚餐时也喜欢不分你我的热闹氛围。一群人围着餐桌,各自用自己的餐具直接获取食物,在把食物和餐具放进口中后再用自己的餐具触及食物。有的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友好,还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这样做虽然给人一种其乐融融的团圆感,但实际上却是大家在交换口水和口水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只要在座的人有一个患者,其他人就可能成为受害者。


此类吃法意味着对他人的不尊重乃至侵犯,是责任意识缺失的标志,不能不说是绝对的陋习。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在现代化,为什么偏偏在饮食方式上保留着如此落后的习惯呢?


也许有人认为中餐的独特性决定了分餐制不可行,但实际上要改变中餐的吃法并不难:其一,中国的宴会可以更多地采取自助餐的形式;其二,在聚餐时使用公筷之类的公用餐具。
 
没比中餐更全更健康的食品了...

是要进行人的革命, 跟食物无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