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CEO:中国是亚洲经济的引擎

cheese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11
消息
3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拉里-埃里森是开“战斗机”来到北京的。

6月12日当他出现在北京嘉里中心时,犹如明星一般立刻成为全场的焦点。这位全球最有个性、最具争议的CEO眼神依然桀骜不驯,刻意修剪的络腮胡子使面部线条有棱有角。他 身着深灰色西服,里面是黑色T恤,周身笼罩着神秘的色彩。新闻发布会时,两位保镖一直站在旁边。

北京现代商报报道,埃里森的言语充满了挑战性,不放过任何一个攻击对手的机会,同时抓住任何机会吹捧自己。

――“只凭一个公司可以创建一个标准吗?微软告诉人们什么是标准,但那不是标准,.NET是私有财产,为盖茨一个人所有。”

――“每当IBM展示他们的大型机的速度跑得有多快时,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数据库扔到垃圾箱里,而使用甲骨文的数据库。”

――“我是站在全人类这一边,所以不是我与盖茨开战,而是我代表全人类向盖茨开战。”

在持续一个上午的演讲和新闻发布会中,他只是偶尔会半坐到高脚凳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俯视着听众。从其演讲时锐利的眼神和有力的手势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年近60的老人。惟一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精力旺盛,是一个驾驶着战斗机俯冲IT产业的斗士。

IT产业并没有放缓

IT产业发展似乎是放缓了:过去硅谷曾经非常繁荣,几乎每个月都有上百家互联网公司诞生,他们带来了许多非常有趣的商业创意。但实际上,人们需要更多的IT设备,人们也更依赖于互联网,所以市场仍在发展。

技术产业确实在发生着变化,像硅谷这样的技术摇篮已经成为少数公司的基地。无论是用户还是开发人员都要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哪些技术、哪些产品供应商五年之后还继续生存下来?我们在中国看到许多新公司的诞生,而在硅谷有很多软件公司死亡了,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如果你选择了正在消亡的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那么你的投资就会白白蒸发掉。

IT产业分化成两大阵营

大量的中小IT技术公司该如何判断产业发展方向,使用哪些技术呢?

IT产业分化成两大阵营,一个阵营是基于JAVA、XML等标准的开放系统,全球有大量的公司和众多的技术人员在支持和开发,这个开放系统是属于全世界的;另一个是以某一个公司为代表的,孤立的.NET系统。用户对于这两大技术阵营的判断会非常简单,是选择.NET,还是开放系统?是选择某个公司的私有财产呢,还是选择世界的标准?答案不言自明。甲骨文公司是基于开放标准的最大软件公司。

如果我是比尔-盖茨,我不会走.NET的老路

只凭一个公司可以创建一个标准吗?微软告诉人们什么是标准,但那不是标准,.NET是私有财产,为一个人(盖茨)所有。标准应该是属于大家的。用户是否欢迎它、它是否能够流行,这取决于市场。如果我是比尔-盖茨,我不会走.NET老路。微软在桌面系统上的垄断,已经是最大的一个商业错误,现在它又想在因特网上垄断,我认为这是个更大的错误。如果我是微软的话,我不会这么做。我认为.NET这个战略最后会失败。盖茨将世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微软的,一部分是不属于微软的,我是站在全人类这一边,所以不是我与盖茨开战,而是我代表全人类与比尔开战。甲骨文和微软的竞争完全是企业团队之间的竞争,而不是我和盖茨个人的竞争,我从来没说过要与他竞争财富。

“他们的业务成功了我们才更成功”

和本地市场的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分销商的合作,是甲骨文能够成功开拓新兴市场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策略就是要通过合作更好地进入中国这样的市场。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甲骨文给了合作的小公司很好的价格,开发的应用软件收入的90%都给你们,而我们只拿10%。

甲骨文正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下载软件、培训等方面支持小软件企业。让他们获得帮助更加便捷。他们的业务成功了,我们才更成功。

说到加州软件危机,我不认为那是危机。事情是怎样的呢――有人说,我们卖给加州的软件比他们需求的多,其实,他们买了比他们需要的多的软件,买的软件超出了需求。这就是危机。记得我在大学时,有一次,我到超市买了一大堆麦片,事实上,那些麦片超过了我需要的,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吃完了这些麦片。

中国现在是亚洲经济的引擎

今年我们在中国的利润太惊人了,非常惊人!IT产业在衰退,而我们的利润率是35%,还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中国的GDP是7%,如果我们不快跑,就无法赶上中国的发展速度。

过去美国引领全球经济,中国的经济变成了整个亚洲的引擎,因此甲骨文全球电子商务和新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分有意义。

在中国,我们与微软、与IBM竞争。我们将提供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价格、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可靠性来赢我们的对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