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一把手前腐后继

Marvin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2-08-23
消息
3,138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148
  (北京讯)中国一些地方或部门的党政领导人因贪污撤职,接任者往往也跟着贪污受惩,这种在同一个“一把手”职位上,接二连三几任领导前“腐”后继的“接力赛”现象,已经引起各方关注,并希望能尽快杜绝这种现象。

  据新华网昨日显著报道,广西宁明县在1991、1992、1993及1998年先后担任县长或县委书记的四个领导人,都因腐败贪污而受到严厉查处。

  报道说,这四人是柳州地委原副书记方贡元、南宁地区司法局原局长闭振联、南宁地区科协原主席欧拥军和南宁地区横县原县委书记汪氵是波。此四人都曾先后在原南宁地区宁明县担任过县委书记、县长。目前,方贡元、闭振联、汪氵是波已分别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欧拥军案正在审查中,方贡元已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8年。

  报道揭露,起带头作用的方贡元的贪污腐败手法,主要有三方面,就是“吃工程”、“动干部”(卖官鬻爵)和“批条子”,这也是闭振联、汪氵是波和欧拥军最热衷的腐败方式和最主要的敛财手段。

  所谓“吃工程”,就是靠搞工程来博取政绩和政治利益,并收取经济利益:在发工程项目时收取贿赂、支付工程款项时再从中抽一笔。

  “批条子”涉及在发放财物和项目时收取利益。

  而“动干部”就是促使一些职位时常换人,而每回都任人唯亲、任人唯钱。

  报道说,这四人组成的“腐败接力赛”,后遗症短期内难以消弭。

  在原南宁地区,宁明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相对比较好的,已形成松香、制糖、水泥、边贸等优势产业。然而,在这四人主政的近10年时间,该县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经济发展指标迅速落到了后面,造成宁明县招商引资环境的恶化,同时为该县留下一大笔债务负担。

  报道指出,腐败接力队伍的形成并非偶然,主要有三大原因:观念错误、渎职越权和缺乏监督。

  报道说,上述四个“一把手”在观念上早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他们为官行事方针是基于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和独断专行。

  方贡元、闭振联、汪氵是波和欧拥军,无一例外都自视为“一方诸侯”、“土皇帝”,大搞“一言堂”、“家长制”,他们插手工程和各类经营,干预人事安排和司法,渎职越权。

  在宁明县,由于缺乏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意识不强,同级之间也无从监督,有的明哲保身,有的更是官官相护、狼狈为奸。同时,群众的监督渠道不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