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4[分享]

~草莓的天空~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1-29
消息
4,93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误区: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


要是还生活在依赖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挣饭吃而食物偏偏又不够充足的年代,这句话无疑算得上是最有意义的小建议,能帮助你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毕竟,饥肠辘辘的时候,在床上趴着总比去干活好吧。“早上像皇帝,中午像诸侯,晚上像乞丐”――谚语之所以深得人心,自然是因为它确实经得住生活实践的检验。假若谁不信,每天晚上非要多吃不可,那就算他不缺粮食,撑着肚子肯定也睡不好。

然而,并非所有的饮食文化都这样认为。而且要证明这一点也不难,最好的例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们的近邻法国人通常在早饭时只喝浅浅的一盘牛奶咖啡,最多再来一小块棍子面包;到了晚餐时则尽情地享用丰盛的美食,而且往往很晚了,“盛宴”才开始。而且,不仅法国人,其他很多民族也都将菜肴丰盛的正餐安排在晚上。在伊斯兰的斋月里,晚上的正餐甚至与对信仰的虔诚联系在一起:整整一个月,每天只有在夜幕降临之后,他们才可以饮食。受这种文化影响,当地的饮食营养专家们认为,“入夜方食”是“利于健康”的。

  今天的西方工业社会,丰盛精美的早餐已经体现不出当年的好处。因为劳动强度改变了,饮食习惯也得随之调整。早餐不再像皇帝的早膳一样极尽铺张,许多人仅满足于一杯咖啡;他们更情愿在美好的夜晚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美食,不愿像过去的乞丐一样可怜兮兮地饿着肚皮熬夜。而且还因为,美丽明亮的灯光可以使人们的“清醒状态”延至深夜,甚至更有不少人愿意在宁静的夜晚从事脑力劳动。所以,不仅是晚饭要多吃点,恐怕还得再来顿夜宵呢。


误区:完美的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说法经久不衰,已经深入人心了,它令人联想到理想的健康状态。但是却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是对谁而言呢?它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来历?更不用说,还会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了。

  向这个公众认识发出挑战的是一家名为“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的美国保险公司。该公司当时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致力于完善他们的保险费额体系。50年代,他们详细研究了这个专题:在体重与死亡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如果有,体重又是怎样影响死亡率的?超重或超轻对于死亡究竟有多高的风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他们可以依此确定保险费:低风险――低保险费,高风险――高保险费。出发点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都市生活”数据的批评主要在于:数据测量通常只适用于衣服尺寸和鞋码大小,身高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来进行估计。此外,作为样本被测量过身高、称过体重的人所反映的只是一个小部分的数值,并不能作为有代表性的某个人口截面平均值。而且在1935~1953年那个年代,可以参加保险的是什么样的人?几乎没有体重轻的,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申请根本就不被保险公司接受。因为保险公司猜测,他们可能患有肺结核或其他疾病,从而导致身体瘦弱、体重偏轻。当时如果一位瘦弱的人想参加保险,他必须证明自己绝对健康,而体重正常或偏重的人则不需这么严格。所以,毫无疑问,回顾过去参加保险的人,他们当中,身体单薄的人的健康状况,总体上反而要比分量足实的人好,因而,保险公司所呈报的死亡率高的人群,自然不会是这些健康的瘦人们。

  与此相应,1980年弗拉明翰研究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是:在男性中,只有当他们的体重至少超过所谓的标准体重25%时才会出现死亡风险的上升,超过39%时才明显提高死亡率;在女性方面的数据是24%。同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安德烈斯发表了一份对近24个研究项目概括分析后的总结报告,文中提到:“关于超重和死亡关系的大规模联合性研究结果不能证明,肥胖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因此提议,不仅先前有关超重的所有建议都应当重新考虑一下;而且很有必要,研究一下丰满的体型潜在的好处。”

  然而所有这些科学研究结果仍然动摇不了坚持标准体重的思想,它根深蒂固。纤瘦细长,甚至瘦骨嶙峋的模特儿依旧还是所有渴望美丽和苗条的人的榜样。但是,谁能从标准体重的谎言中真正受益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无论是那些对此抱有怀疑的人,还是对此深信不疑并坚持节食的人,都绝对不是受益者(参阅《减肥者,都长寿》);真正受益的是另外的一些人,是那些向别人承诺能把他们领上美好的标准体重之路的人,那些用信誓旦旦的目标引导别人并因此大发横财的人,他们是:低热量食品和各种减肥食谱、苗条胶囊和泻药的生产制造者,发行女士杂志和男士健康期刊、各种建议小册子及减肥菜谱的出版社,以及各种健身瘦身房、私人饮食咨询及减肥机构――总称为减肥业;而且医学界也会依其所需从中受益,他们只需优雅地宣布各种有关体重、胆固醇水平或者铁元素含量等等新的调节“标准”或者“临界值”,便可以“有所作为”而且收入源源不断了。


误区:借助卡路里表满足对身体的能量供应


那些接受营养咨询的人,一般都会带着一项任务回家。这些人将在一周内不厌其烦地将所有吃过、喝过的食品记录下来。在下次接受咨询的时候,专家会将这些数据输入电脑,并很快得出通过食物获得的身体热能供应量。这个量值是将各种数据漂亮地叠加在一起而得出的。如果谁不信,可以在事后自己重算一遍。这个尽人皆知的食物热量含量表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通过它我们能够知道,每天有多少热量被我们狼吞虎咽掉了。这个数据甚至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一般人们还会把这个数据和另外一张表比较,这张表说明了对于一般的从事中等体力强度工作的人,每天多少热量是足够的。对很多人来说,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是赶快制订针对自己情况的热量节省计划了。

  但是这样独断的数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到底是怎么确定,一种食物中究竟含有多少热量,并且有多少热量在人体的肠道中被释放了?毕竟消化过程比起发动机的燃烧做功过程要复杂得多,也不能将两种情景对比后就胡乱进行假设。不是任何能够产生热量的物质都能给身体提供能量。最好的例子就是:汽油。它绝对能够给汽车提供动力,但谁要是给人服用汽油,恐怕结果会是很惨的。

  物质的热量含量是通过一个所谓的特号卡路里测量器收集来的。人们首先要将被测量的物质放入一个金属筒中,这个金属筒中有炙热的金属丝。然后加热筒内物质使之燃烧,直至该物质充分碳化。而后将筒置入水容器中,通过测量水温的增加量计算出该物质释放出的热量(卡路里值)。毫无疑问,用这种方法人们很容易就会测量出诸如煤油这类物质含有热量的数值。这些物质在燃烧后留下的只是灰烬与废气。而与燃烧过程不同,人体是有规律地消化食物,且需要在新陈代谢后排到体外的残渣数量也很多。这也不奇怪,人类身体通过消化食物获得的能量原本就比通过卡路里测量器得到的理论值少得多。

  因此如果只计算我们食用了多少热量值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考虑在这些被吃掉的热量中又有多少被排出体外。可能专业人员要通过许多年的努力,才能让读者相信这个道理:我们吃什么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被吃掉的食物中,有多少被我们消化吸收了。人体的排泄物并不是只由那些未被消化的饭菜组成,还有一大部分是与人体分离的肠细胞和肠菌群。这两者的数量多得难以计算。可能是因为在卡路里测量器中装入粪便会影响实验人员的胃口,他们一般只是估计排泄物的卡路里含量。这种估计从生理学角度看,是一种理论人体能量消耗值。当它反映到能量消耗表上时,就多少对人体有些苛求了。

  但问题还不仅局限于此。还有很多疑问我们这里可以一一列举:我们平时吃的食物的构成成分是波动的。比如:由于过量施肥,蔬菜的水分含量奇高;每个苹果的养分构成都有所不同;并没有一种矿泉水能够涵盖所有矿物质。在自然界中,食物的养分构成波动是很正常的。但到了那些蹩脚的营养咨询专家那里却变成了我们的生活负担。他们喜欢使用平均值计算,尽管即使一个苹果由于地点等情况的不同,维生素的构成也会有千差万别。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除了吃樱桃,也很爱吃烤制的樱桃饼。人们怎么才能确定樱桃饼的能量值呢?当然,在营养咨询专家们办公室的电脑中会有“精确”的数值。但这些数据就这么可靠吗?樱桃饼成分的构成因为糕点房的不同可能会千差万别。这完全取决于,糕点师在生面团中加入了什么种类的油脂或者樱桃饼的馅料是什么。糕点师到底采用了自制的樱桃果酱还是直接用了买来的成品?果酱中是樱桃含量多还是香精及人造物质含量多?这些作为馅料的果酱是很稀松(表明水分很高,能量值少)还是十分的黏稠?每一块樱桃饼到底有多重,是75克还是150克?

  在这里我们对樱桃饼的刨根问底也完全适用于其他我们日常吃的食物。我们在职工食堂中作为午餐喝的汤,其营养构成绝对和我们晚上到饭馆中喝的不一样。在您中午吃的三明治中加入了几片香肠?这些香肠是被切厚了还是被切薄了?这些香肠在工厂生产时的产品构成是什么?您在面包上涂黄油了吗?涂了多少克?对于营养咨询专家们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他们为他人提供的营养构成计划和食物热量含量表的数值是十分精确的――反正不管准不准,马上就算出来。更邪门的是,电脑竟然知道来自柏林的糕点的重量,还不多不少地知道咨询者一餐的准确用餐量。但有件事您还是否记得:在食堂吃饭的时,您有多少饭没吃完又给倒掉了?您能准确回忆起来吗?


误区:没有任何办法能够缓解酩酊大醉的痛苦


单单这个题目就是对几百年来,不,几千年来人们经验和充满献身精神实验的蔑视!虽然如何解酒的生物化学知识已经从实验室逐渐流入民间,但是那些嗜酒的人早就在用自己的实践来寻求解药了,他们希望能够借此证明那些家传的偏方是否能够给他们带来所期待的清醒。大博学家普利尼乌斯(公元24年―公元79年)建议罗马市民把猫头鹰蛋作为酗酒后的早餐。中世纪的帕提略文让酗酒后的人吃剁烂的鳗鱼拌苦杏仁。今天人们会在酒后喝上两碗肉汤。那些极富经验的酒仙们竟会在酩酊大醉之后再喝些科隆啤酒使自己重新清醒.

尽管酒醉后的痛苦在大众中司空见惯,但是营养医学至今为止既没有警告这个现象会加重国民经济的负担,也没有研究出一套公认的生物化学理论,更没有给出能被大众认同的治疗酒后症状的建议。这个明显的学术漏洞亟待消除。由瑞典毒理学家发展的一个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认为,乙醛酶是酒后痛苦症状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当酒精在肝中被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乙醛酶。作为佐证,瑞典科学家举了日本人的例子。日本人就像很多其他亚洲国家的人一样,身体内缺乏酒精脱氢酶,这种酶是分解体内酒精所必需的酶。因此日本人虽爱喝酒,但很快就会感到恶心和头晕脑涨。

  英国一些生物化学家对这个结论提出异议。根据他们的研究,很多酒醉后的症状是在酒精和乙醛酶早就消失后才出现的。他们认为甲醇才是真正的病因。很多劣质烧酒和低价酒中都含有甲醇。甲醇产生于发酵过程,并且应该在蒸馏时被去掉。在英勇的志愿者们参与的实验中(事实证明,这些对实验地点感到陌生并酩酊大醉的实验参与者,是对实验室仪器的巨大威胁),英国科学家们解开了这个谜题――为什么在醉酒后很多强烈的令人不适的症状会随之而来。

  甲醇和乙醇(酒精)是被同一种酶分解的,但是乙醇(酒精)有被分解的绝对优先权。只有当酒精被全部分解掉以后才会轮到甲醇。由于从甲醇中会产生有相当毒性的蚁酸,就会导致产生头疼等一系列酒后的不适。这也是为什么醉酒者即使清醒后还会感到头晕脑涨的原因。如果我们遵照建议,在这类酒后症状出现后,再饮上一小杯酒,确实会起到缓解的作用。因为通过新的酒精补充,又会把酶的分解作用从甲醇移到酒精上。这时已经生成的蚁酸就会陆续被分解,直到酶的数量再次多到可以开始分解甲醇时为止。因此在医学上,对于甲醇中毒会采用乙醇(酒精)疗法。

  经过科学家的努力,能够有效抵消酒后不适症状的药物被研制出来。在这方面,慕尼黑的化学家们走在了最前列。他们研制的物质叫做N?乙酰基巯基丙氨酸。该物质能给身体提供巯基丙氨酸。身体需要足够的巯基丙氨酸在体内生成足量的谷胱甘肽,而该物质可以帮助身体有效排毒。也许普利尼乌斯让大家吃猫头鹰蛋的建议并不离奇:蛋类含有大量的巯基丙氨酸。当然猫头鹰蛋是否真的具有更多数量的巯基丙氨酸,还需要科学家们证实。

  被揭开谜底的还有酒后剧烈的干渴的感觉。从科学家的角度看,这种干渴感也是导致极度头疼的原因。酒精干扰了大脑垂体中的一个重要腺体,这个腺体是调节荷尔蒙平衡的器官。接着由于每种荷尔蒙都失去了约束,它们都要从身体中吸收水分。这就导致了身体中更多的水分和钠盐被排出体外,并超过了我们身体的摄入量。因此身体就从很多其他器官中吸收水分。伦敦国立医院的神经学专家伊安・卡德担心,这样会导致我们大脑一定程度上的脱水。由于大脑皮层与颅骨之间维系着非常敏感的联系,因此即使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变化也会引起强烈的头疼。

  民间流传的对付酒后痛苦的老偏方也从侧面证实了这种观点。通常人们用一碗肉汤来缓解不适的感觉:这样做能够为身体提供盐分,解除饥渴――尽管此时我们毫无食欲。甚至连一头扎到床上之前喝些矿泉水之类的经验都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水分的补充使身体中敏感器官的脱水减慢,进而缓解第二天早上的难受感觉――当然前提是,喝醉后我们还有能力打开一瓶矿泉水。好了,还是让我们干杯吧!
 
不同意!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是正确的。
你上面的论据更本就不充足!法国人那么吃,只是他们自己的习惯而已,又不表示一定是正确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