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24
- 消息
- 10,826
- 荣誉分数
- 4
- 声望点数
- 218
加国无忧 2002年06月20日,来源:星星生活周报
您怎样看加拿大新移民法?一分分的加减,一条条的推敲,一遍遍的核对,一心一意跟随而变?为中国国内亲友忧虑,对对错错、将心比心想到自己在加的命运?6月19日下午,一个小型座谈会,在加拿大的最大城市多伦多,跳出一个个焦点话题,自技术层面展开,延伸到文化、经济、政治等的立体层面上,扣人心悬。中国申请人,有无对应之良策;加拿大华人,如何正视当前、解决难关,如何真正影响主流、融入主流,如何认清现实,参政议政?这些话题,成了此次会议虽小、牵动却大的主旋律。
加东时间19日下午,本报举行题为“我看加拿大新移民法”座谈会,来自加国华人社区各行业的多位知名人士发表看法、商讨对策,有与会者更向本报记者表示,新移民法是目前关于加国华人移民最重要的新闻,甚至可以说是加国华人移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将对加拿大华人社区、中国国内申请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不少读者与网友通过电邮、传真、电话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加国新移民法的意见。
小型座谈会由本报临时总编辑贺峰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理事长于首三先生,加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咸生林先生,加拿大北京协会会长杨宝凤女士,加拿大资深移民专家陆炳雄先生,自雇人士赵平波博士,加拿大青年社会活动家李公先生,星星生活周报副总裁邱俊嘉先生,加国无忧网(www.51.ca)执行长赵平原先生。著名侨领、德高望重的全加华人联会主席伍卓生先生及其他人士,用传真或电话方式就此表达他们的意见。
移民专家陆炳雄首先介绍了新移民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相对于中国申请人的有利与不利之处。并时而严肃时而轻松地道出一些可供适用者参考用的移民对策:例如单亲者真结婚,先留学,学好法语,考过雅思,争取工作安排,由在加国的中国公司请人等等。会上更关联性忧虑到在加中国移民的现状、处境,“修身、持家、治国,现实一点,一步步来”,在加参政议政、融入主流是必然,更是影响主流的内在要求,这是避免很多出自华人的重要意见不被石沉大海的出路。正如主持人概括所说,融会要贯通、一事连百事。
于首三观点:中国人的声音太弱小了
语言分方面,学法语到多伦多来就没用,学法语也并没提高能力,并没有增加到加拿大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
加拿大在向美国学,留学之后转移民。美国挺少直接移民的。加拿大在复制美国的方法。
中国人的声音太弱小了,成立协会10年多,想要政府的补助,一分钱也拿不到。其它人少的族群,较小的组织,每年都可要到好几百万的。为什么?是因为华人在加拿大的政治上没声音!犹太人在美国控制金融业、国会等,中国人是经济基础不搞,在哪都搞窝里斗。
咸生林观点:中国绿卡是双重国籍的前奏曲
听介绍,按旧法算比率只要百分之六十多合适就能过,按新法,要百分之七十多 。
按新法不符合条件的不要来,将来中国好了,加拿大华人移回中国去。
两个主要意思:第一,25年来没改,是该改的时候。原法有很多漏洞。改之前是政府做了调查与研究。首先改法对加拿大有利,而不是对移民来源国的人有利。种种要求高了,突出一点,提高了在加适应能力。加拿大经验也太挺重要了,过去我也不服气。
我不赞成有关针对中国人的说法,这种说法会把自己给孤立出来了,不要形成政治偏见。
第二,移民政策问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移民国家,都有一个市场需求。供需关系,决定著法律的改变。看来,来不了的,不要来了。在这里的,也可以回流。非出国不可吗?出国才能开创一番事业吗?以后就不是这样。
另外,陆先生提及的中国绿卡、上海绿卡等事宜,这是双重国籍的前奏曲。
赵平波提到的当时香港一年批十几万移民,这抛不开政治方面的因素作用,加拿大作为西方国家,97年回归时,香港舆论工具的原因,让加拿大做出了人道主义的考虑。
华人参政方面,有的人经济条件够了,不愿意从政,有的人想从政,没钱哪。100年前的华工争温饱。今天呢?犹太人的启示太重要。没有经济实力,从政、融入还远呢。真正从政的话,在选区里,要一家家敲门,这一个儿是精神,另一个是实力。
杨宝凤观点:人才储存够了,加拿大现在缺钱
新法里说的语言分这么多没必要,一门就足够了。
新法如果对中国大陆人严了,也等于对其它国家的人也严了。不只对中国人不利,对俄罗斯语也不利。
是否因在加华人,才有移民法的改变,这是小题大作。
技术人才来这干什么事了,国内是高薪,对已经来到这里的人也不公平。应想办法帮这里的移民创造就业机会。
为什么要叫我们的这些高科技人才去打labour工呢?
新法对中国倒好了,一为中国留住了人才,二免得让人才到这受苦。
加拿大讲的就是利益,你看,人才储存够了,现在缺钱了,听陆先生说投资移民放宽的地方就是查钱的来源方面松了。
讲到参政议政。让我想起几年之前六市合并时选大市长的事,现任大多市市长Lastman当时与一个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竞选,她叫Barbara Hull,从理论上讲,Barbara应当胜,并且不少人都相信她说的有句当时流行的名话,大意是说要让Lastman变成小城市的Last Man。这个老太太人人挺正直,我认为如是她当选,多伦多现在可能要好得多。最后结果是老太太失败了。为什么?就是实力较量的问题。参政没钱,从何谈起。
陆炳雄观点:加拿大总理,今后由中国人当都有可能
移民法有25年没有改过,旧法满分110分,70分及格,并且每个人都送8分的人口因素分,新法满分100分,75分及格。有利方面:年龄放宽了,对留学生好,结婚对象是高学历的。另外,对投资移民松了些,原来要解释每笔钱的来源,现在就是说父母亲给的、送的都没关系了。贷款也行。看来,加拿大要了技术后开始要钱了!
仅从扣分角度来计算,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在以下三方面的失分已令他们达标无望:一是无法获得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的就业许可(扣十分),二是不懂法语(扣八分),三是从未在加留学或工作以及在加没有亲属(扣十分)。仅上述三项的失分已高达二十八分,更不用说其它项目的失分了。
对来自于英法语国家的申请者最有利,似乎为他们量身定造。
感觉上是针对中国人,政治因素是有的,MP、总理,中国人今后当都有可能,现在不是有中国人当的总督吗?加拿大主流认为这对他们已是一个威胁。
而想一想,政府单单在语言培训花的资源就是很多的,花了不少钱。
具体的,一个是中国申请人多嘛,去年来了四万多人,香港才2000多,台湾6000多。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积压未审案件太严重。等四年多,即使能过,你会有什么想法?当然考过雅思免面试快得多。
我们一直争取政府承认中国学历,并争取承认移民在中国的经验。
我认为,很多移民公司会倒闭,但我还可以帮加拿大人移民回中国去,我已探讨中国绿卡、上海绿卡等事情。中国管制移民行牌照,但我拿到了。
赵平波观点:中国有实力与加国华人有实力才能影响主流
不认为新法是针对中国人,新法是从加拿大整体利益出发的。第二,中国人原来一直排在首位,现有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香港一年都来过十六七万人的,就不存在过积压案件的现象。那是因为香港人钱多,对加拿大有吸引力一些。认钱不认人,倒是真的。
谈到为什么此次新法的改变并未采纳华人社区的意见,我想,如果当我们中国发展到日本那种状况,能给加拿大带来资金、带来消费的话,或者加拿大的华人也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话,我们的就可以有效影响到加国的主流社会。
炎黄子孙,只能希望祖国强大,有实力以后,不愁来不了,他们想都要想办法挖你走。多维网报过这样一条新闻,拉斯维加斯有一个赌场,就想尽一切办法找寻中国的富翁,并帮办签证等繁杂手续。目的就是因为你有钱和想赚你的钱。
人多没用,要有实力。以色列一个小国家,美国为什么偏袒它,还不是犹太人在美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美国的方方面面。
而看中国人在俄罗斯就不一样,过那儿去的都是有钱人,中国人在那有相当的控制力。
李公观点:修身、持家、治国,现实一点,一步步来
加拿大人权宪章里的东西,蛮好的。参政方面,不能让中国人的帝王思想作怪,在这也要有修身、持家、治国之说。现实一点,一步步来。
对投资移民松了些,这不就是对加拿大有利吗?
赵平原观点:从此不再偏见
我曾经搞过不短时间的媒体,现在是加拿大新移民,还在作加国无忧网站(www.51.ca),因此对这类新闻很感兴趣,希望听到全面的有深度的声音。《星星生活周报》在这个时候举办这个座谈很及时,抓住了加国华人关心的焦点。
刚才听了大家的讨论,很受启发,大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新移民法》的简单分析上,集中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为什么会这样调整?二是这样调整对加拿大华人社区会带来什么影响和变化?这两个问题都很有意义,各位也都表达了各自精辟的观点。
但是,我还想听到更多的声音。俗话说"屁股指挥脑袋",每个人的见解都或多或少的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受自身的经历影响,难免不全面。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我们就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加拿大新移民法,了解加拿大华人的现状,辨明加拿大主流社会的立场。袁先生也多次提,真的,多维网的那句广告词说得好:"从此不再偏见",这是媒体的理想境界,我希望这次对新移民法的报道能够这样。
伍卓生观点:总有一天,这个地球不会再有移民法
伍卓生老先生在发给本报的长达三页的传真件中表示,新移民法是以加拿大本身的利益为前提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以自身利益为行事准则的。他认为,新法也更为在加的年青留学生度身定做,从中国国内来加的留学生数以万计。他感慨而言:总有一天,这个地球不会再有移民法,人们喜欢去哪就去哪,正如孙中山先生所云之大同世界。
此外,新法实施可能影响到一些行业,如移民公司、地产业、汽车行等,主持人还专门就这些问题也在会上发问。
作为研商学社兼加拿大华人专业移民顾问协会会长的陆炳雄,日前应总理府的邀请前往加拿大总理的总理府官邸,与总理克理田、其部分内阁成员David Michael及国会议员Bryon Wilfert等进行会面。陆炳雄已就新移民法案C-11向总理表达初步意见。有报导说,这是加国国家元首开始广泛咨询,有意听取专业人士对移民政策的意见与诉求,这会对新移民、申请者、加拿大都有好处。
您怎样看加拿大新移民法?一分分的加减,一条条的推敲,一遍遍的核对,一心一意跟随而变?为中国国内亲友忧虑,对对错错、将心比心想到自己在加的命运?6月19日下午,一个小型座谈会,在加拿大的最大城市多伦多,跳出一个个焦点话题,自技术层面展开,延伸到文化、经济、政治等的立体层面上,扣人心悬。中国申请人,有无对应之良策;加拿大华人,如何正视当前、解决难关,如何真正影响主流、融入主流,如何认清现实,参政议政?这些话题,成了此次会议虽小、牵动却大的主旋律。
加东时间19日下午,本报举行题为“我看加拿大新移民法”座谈会,来自加国华人社区各行业的多位知名人士发表看法、商讨对策,有与会者更向本报记者表示,新移民法是目前关于加国华人移民最重要的新闻,甚至可以说是加国华人移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将对加拿大华人社区、中国国内申请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不少读者与网友通过电邮、传真、电话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加国新移民法的意见。
小型座谈会由本报临时总编辑贺峰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理事长于首三先生,加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咸生林先生,加拿大北京协会会长杨宝凤女士,加拿大资深移民专家陆炳雄先生,自雇人士赵平波博士,加拿大青年社会活动家李公先生,星星生活周报副总裁邱俊嘉先生,加国无忧网(www.51.ca)执行长赵平原先生。著名侨领、德高望重的全加华人联会主席伍卓生先生及其他人士,用传真或电话方式就此表达他们的意见。
移民专家陆炳雄首先介绍了新移民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相对于中国申请人的有利与不利之处。并时而严肃时而轻松地道出一些可供适用者参考用的移民对策:例如单亲者真结婚,先留学,学好法语,考过雅思,争取工作安排,由在加国的中国公司请人等等。会上更关联性忧虑到在加中国移民的现状、处境,“修身、持家、治国,现实一点,一步步来”,在加参政议政、融入主流是必然,更是影响主流的内在要求,这是避免很多出自华人的重要意见不被石沉大海的出路。正如主持人概括所说,融会要贯通、一事连百事。
于首三观点:中国人的声音太弱小了
语言分方面,学法语到多伦多来就没用,学法语也并没提高能力,并没有增加到加拿大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
加拿大在向美国学,留学之后转移民。美国挺少直接移民的。加拿大在复制美国的方法。
中国人的声音太弱小了,成立协会10年多,想要政府的补助,一分钱也拿不到。其它人少的族群,较小的组织,每年都可要到好几百万的。为什么?是因为华人在加拿大的政治上没声音!犹太人在美国控制金融业、国会等,中国人是经济基础不搞,在哪都搞窝里斗。
咸生林观点:中国绿卡是双重国籍的前奏曲
听介绍,按旧法算比率只要百分之六十多合适就能过,按新法,要百分之七十多 。
按新法不符合条件的不要来,将来中国好了,加拿大华人移回中国去。
两个主要意思:第一,25年来没改,是该改的时候。原法有很多漏洞。改之前是政府做了调查与研究。首先改法对加拿大有利,而不是对移民来源国的人有利。种种要求高了,突出一点,提高了在加适应能力。加拿大经验也太挺重要了,过去我也不服气。
我不赞成有关针对中国人的说法,这种说法会把自己给孤立出来了,不要形成政治偏见。
第二,移民政策问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移民国家,都有一个市场需求。供需关系,决定著法律的改变。看来,来不了的,不要来了。在这里的,也可以回流。非出国不可吗?出国才能开创一番事业吗?以后就不是这样。
另外,陆先生提及的中国绿卡、上海绿卡等事宜,这是双重国籍的前奏曲。
赵平波提到的当时香港一年批十几万移民,这抛不开政治方面的因素作用,加拿大作为西方国家,97年回归时,香港舆论工具的原因,让加拿大做出了人道主义的考虑。
华人参政方面,有的人经济条件够了,不愿意从政,有的人想从政,没钱哪。100年前的华工争温饱。今天呢?犹太人的启示太重要。没有经济实力,从政、融入还远呢。真正从政的话,在选区里,要一家家敲门,这一个儿是精神,另一个是实力。
杨宝凤观点:人才储存够了,加拿大现在缺钱
新法里说的语言分这么多没必要,一门就足够了。
新法如果对中国大陆人严了,也等于对其它国家的人也严了。不只对中国人不利,对俄罗斯语也不利。
是否因在加华人,才有移民法的改变,这是小题大作。
技术人才来这干什么事了,国内是高薪,对已经来到这里的人也不公平。应想办法帮这里的移民创造就业机会。
为什么要叫我们的这些高科技人才去打labour工呢?
新法对中国倒好了,一为中国留住了人才,二免得让人才到这受苦。
加拿大讲的就是利益,你看,人才储存够了,现在缺钱了,听陆先生说投资移民放宽的地方就是查钱的来源方面松了。
讲到参政议政。让我想起几年之前六市合并时选大市长的事,现任大多市市长Lastman当时与一个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竞选,她叫Barbara Hull,从理论上讲,Barbara应当胜,并且不少人都相信她说的有句当时流行的名话,大意是说要让Lastman变成小城市的Last Man。这个老太太人人挺正直,我认为如是她当选,多伦多现在可能要好得多。最后结果是老太太失败了。为什么?就是实力较量的问题。参政没钱,从何谈起。
陆炳雄观点:加拿大总理,今后由中国人当都有可能
移民法有25年没有改过,旧法满分110分,70分及格,并且每个人都送8分的人口因素分,新法满分100分,75分及格。有利方面:年龄放宽了,对留学生好,结婚对象是高学历的。另外,对投资移民松了些,原来要解释每笔钱的来源,现在就是说父母亲给的、送的都没关系了。贷款也行。看来,加拿大要了技术后开始要钱了!
仅从扣分角度来计算,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在以下三方面的失分已令他们达标无望:一是无法获得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的就业许可(扣十分),二是不懂法语(扣八分),三是从未在加留学或工作以及在加没有亲属(扣十分)。仅上述三项的失分已高达二十八分,更不用说其它项目的失分了。
对来自于英法语国家的申请者最有利,似乎为他们量身定造。
感觉上是针对中国人,政治因素是有的,MP、总理,中国人今后当都有可能,现在不是有中国人当的总督吗?加拿大主流认为这对他们已是一个威胁。
而想一想,政府单单在语言培训花的资源就是很多的,花了不少钱。
具体的,一个是中国申请人多嘛,去年来了四万多人,香港才2000多,台湾6000多。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积压未审案件太严重。等四年多,即使能过,你会有什么想法?当然考过雅思免面试快得多。
我们一直争取政府承认中国学历,并争取承认移民在中国的经验。
我认为,很多移民公司会倒闭,但我还可以帮加拿大人移民回中国去,我已探讨中国绿卡、上海绿卡等事情。中国管制移民行牌照,但我拿到了。
赵平波观点:中国有实力与加国华人有实力才能影响主流
不认为新法是针对中国人,新法是从加拿大整体利益出发的。第二,中国人原来一直排在首位,现有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香港一年都来过十六七万人的,就不存在过积压案件的现象。那是因为香港人钱多,对加拿大有吸引力一些。认钱不认人,倒是真的。
谈到为什么此次新法的改变并未采纳华人社区的意见,我想,如果当我们中国发展到日本那种状况,能给加拿大带来资金、带来消费的话,或者加拿大的华人也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话,我们的就可以有效影响到加国的主流社会。
炎黄子孙,只能希望祖国强大,有实力以后,不愁来不了,他们想都要想办法挖你走。多维网报过这样一条新闻,拉斯维加斯有一个赌场,就想尽一切办法找寻中国的富翁,并帮办签证等繁杂手续。目的就是因为你有钱和想赚你的钱。
人多没用,要有实力。以色列一个小国家,美国为什么偏袒它,还不是犹太人在美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美国的方方面面。
而看中国人在俄罗斯就不一样,过那儿去的都是有钱人,中国人在那有相当的控制力。
李公观点:修身、持家、治国,现实一点,一步步来
加拿大人权宪章里的东西,蛮好的。参政方面,不能让中国人的帝王思想作怪,在这也要有修身、持家、治国之说。现实一点,一步步来。
对投资移民松了些,这不就是对加拿大有利吗?
赵平原观点:从此不再偏见
我曾经搞过不短时间的媒体,现在是加拿大新移民,还在作加国无忧网站(www.51.ca),因此对这类新闻很感兴趣,希望听到全面的有深度的声音。《星星生活周报》在这个时候举办这个座谈很及时,抓住了加国华人关心的焦点。
刚才听了大家的讨论,很受启发,大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新移民法》的简单分析上,集中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为什么会这样调整?二是这样调整对加拿大华人社区会带来什么影响和变化?这两个问题都很有意义,各位也都表达了各自精辟的观点。
但是,我还想听到更多的声音。俗话说"屁股指挥脑袋",每个人的见解都或多或少的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受自身的经历影响,难免不全面。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我们就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加拿大新移民法,了解加拿大华人的现状,辨明加拿大主流社会的立场。袁先生也多次提,真的,多维网的那句广告词说得好:"从此不再偏见",这是媒体的理想境界,我希望这次对新移民法的报道能够这样。
伍卓生观点:总有一天,这个地球不会再有移民法
伍卓生老先生在发给本报的长达三页的传真件中表示,新移民法是以加拿大本身的利益为前提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以自身利益为行事准则的。他认为,新法也更为在加的年青留学生度身定做,从中国国内来加的留学生数以万计。他感慨而言:总有一天,这个地球不会再有移民法,人们喜欢去哪就去哪,正如孙中山先生所云之大同世界。
此外,新法实施可能影响到一些行业,如移民公司、地产业、汽车行等,主持人还专门就这些问题也在会上发问。
作为研商学社兼加拿大华人专业移民顾问协会会长的陆炳雄,日前应总理府的邀请前往加拿大总理的总理府官邸,与总理克理田、其部分内阁成员David Michael及国会议员Bryon Wilfert等进行会面。陆炳雄已就新移民法案C-11向总理表达初步意见。有报导说,这是加国国家元首开始广泛咨询,有意听取专业人士对移民政策的意见与诉求,这会对新移民、申请者、加拿大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