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通称“荷赛的”)的结果在荷兰揭晓。中国自由摄影师卢广的一组“河南艾滋病村”照片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武汉晚报的摄影记者邱焰的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日常生活类三等奖。据称,两位中国摄影师同获荷赛奖并无先例。以下是记者与卢广的对话。
-关于获奖
我的运气比较好
记者(以下简称“记”):荷赛大奖是世界上无数新闻摄影记者的梦想,这个奖在你的意料之内吗?
卢:应该说这组片子从题材到拍摄都比较好,但是这个奖是不能预料的,也要看运气,中国每年参加荷赛的片子都有四五百组,但是获奖的少之又少。
记:这次获奖,你觉得是什么东西征服了评委?
卢:艾滋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这都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对于艾滋病的了解还真的很不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它的危害,中国是个很大、人口很多的国家,如果这一块工作稍有疏忽,后果会非常危险。
-关于选题
艾滋病村是一个事实
记:你觉得这些照片给那些不了解中国情况的外国人看了,会把看到的大声说出来不会引起对中国的一种不好的误解?
卢:不会,国外的人看到了我的这些照片,可以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来共同参与帮助这些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村的存在是一个事实,我只不过用镜头反映了这个事实,这些照片的传播会给艾滋病村本身带来更多福音。
知道得越多恐惧感越少
记:在一些人眼中,会不会觉得这些照片特别恐怖?
卢:我觉得只有大家认识了它的可怕,才能去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它,最可怕的是对它的麻木和置之不理。我们对艾滋病,对艾滋病村知道得越多,对它的恐惧也就消除得越多。
-关于拍摄
三年来每月去一次
记:你去过多少次艾滋病村,看到过多少这样的病人?
卢:30多次。2000年第一次踏进去以后,这三年来,我每个月几乎都会去一次,在那里住上几天。
记:你希望用镜头在那里找到什么呢?
卢:最初的目的,我就是想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后来我又不断去发现更多的艾滋病村。
住过五块钱一晚的旅馆
记:每个月都去艾滋病村,你的费用怎么来?
卢:我一般都是从北京坐着火车硬座去,住旅馆我住三四十块的,还住过五块钱一晚的,拍照要钱,我就用便宜的负片。
记:我看过很多你关于艾滋病村的照片,非常震撼,你的镜头里有死亡者、即将死亡者、老人、孤儿……我难以想像你拍摄这些照片时候的心情。
卢:老实说,每到一个村庄,每到一个艾滋病家庭,我的心里都是非常痛苦的,我总是在对比,我的情况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很愿意掏光我的钱袋,去给他们治疗,送他们的孩子上学。
-关于责任
艾滋病家庭需要安慰关怀
记:除了摄影,你在那些村庄里还做些什么事?
卢:我想去看看孩子们上学的情况,再到一些新的(艾滋病)村庄,帮着做一些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村民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防治情况。 最重要的是,很多的艾滋病家庭,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去安慰。 有一件事情对我影响非常深刻,有位村民,老婆得了艾滋病,当地一位领导来考察时,答应下次有时间一定去他家看望。 事隔一年,现在他老婆要死了,打电话给这个领导,领导说,没有时间。听到这个回答后,这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汉哭了。我当时就感到,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怀他们,哪怕是来看一眼,说上几句话,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从那以后,我就决定经常去看望他们,跟他们聊聊天,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记:帮助他们的工作,你还会继续做下去吗?卢:会。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去做,我是艾滋病基金会一个普通的志愿者,我觉得我的镜头会一直记录下去,希望记录到他们更幸福的生活。
用镜头大声说出社会现实
记:你拍摄的其他很多题材也都相当震撼,包括去年暴发的SARS,你选择它们是为了乐趣么?
卢:拍摄已经超越了它给我带来的乐趣,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应该把这个社会的现实,美好的,有污点的,都大声说出来。
-对话人物
卢广,浙江永康人,自由摄影师,做过工人、职员,开过照相馆和广告公司,曾自费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摄影研究生班进修,擅长社会纪实摄影。
主要作品聚焦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西部大淘金、吸毒禁毒、小煤窑、艾滋病村、京杭大运河、三峡、青藏铁路建设、非典等。
作品屡获国内外奖项,曾于2002年获中国新闻摄影金奖,2003年获中国当代摄影师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