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大国外交格局变化与中国
送交者: 陈有为 2002年7月02日18:37:36 于 [军事天地]
大国外交格局变化与中国
● 陈有为
最近布什访俄罗斯,俄罗斯向美国西欧靠拢,与北约结成新的战
略关系,使世界战略平衡和大国外交格局出现新的变动。这些变化究
竟对中国的大国外交以及安全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人们注意和
关切。
作者认为,几乎所有其他的大国都是在按照美国的意志和要求而
围绕美国转,根本谈不到对美国牵制,更无力和美国争霸;美国的盟
国以及其他国家同美国进行的反恐合作根本是力量悬殊的主从之间的
合作。
九一一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战略格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仍在
世界范围内继续扩大和激荡。在美国驱动全球展开反恐斗争的同时,
美国与各大国,以及其他大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
是最近布什访俄罗斯,俄罗斯向美国西欧靠拢,与北约结成新的战略
关系,使世界战略平衡和大国外交格局出现新的变动。这些变化究竟
对中国的大国外交以及安全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人们注意和关
切。
成立于1999年夏天,以批李登辉“两国论”为活动起点的华府
中国论坛社,于6月23日举办大国外交与中国的研讨会,邀请四位中
外学者专家,从中美日三国,台湾以及两岸关系的角度分别发表分析
见解。来自华盛顿、马里兰、弗吉尼亚的学界、智库、侨界与媒体等
四十多位人士,在会上听取了专家们的演讲,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反恐成为大国外交主要议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认为,九一一事件对大
国关系的主要影响与后果,表现为反恐成为大国外交的一个主要议
题,相互合作成为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基础,尽管大国之间原有的矛
盾分歧并未消除。九一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总的看来是有利有弊,
利大于弊。中美之间本来有很多矛盾没有消除,台湾问题更使之激
化。但九一一后反恐成为美国的优先考虑,使中美关系中的很多冲突
因素降为次要地位,双方都需要进行反恐合作。事实证明,企图通过
大国之间的对抗来获取利益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而考虑相互利益和进
行相互合作,对有关各方都比较有利。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CAN ) 亚洲项目副主任冯德威( David
Fenkelstien ) 认为,中美之间既有矛盾分歧又有共同利益,发生军事
冲突的后果对两国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现在美国对中国最为关切的
是对台用武、武器扩散、军事透明度以及否定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
在。中国对美国最为担心的则是美国对台军售、导弹防御计划的真正
战略意图、美国对日本提升海外作用的背后支持以及美国在中亚的军
事存在。他说,九一一事件和反恐合作的需要,淡化了中美两国原有
的分歧与矛盾。由于双方都面临着内外很多重大问题,必须付出很大
努力,加以妥善处理,因此需要防止中美关系恶化,明确认识到进行
对抗和冲突都不符合两国的利益,需要保持两国关系稳定,进行相互
合作。
日本驻美大使馆参赞片山和之( Kazuyuki Katayama) 说,日本政
府坚决支持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并愿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日
中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现在日中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主要有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和台湾问题。日本遵守“一个中国”的原
则,希望通过海峡两岸的谈判使台湾问题得到和平解决。日中两国在
政治经济以及安全保障方面有很广泛的双边和多边合作领域,应当建
立相互信赖,从长远的共同利益出发来处理双边关系中的问题,使两
国关系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台湾加紧推行台独政策
马里兰大学法学教授丘宏达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政务委员、国统
会委员,参与起草台湾国统纲领。他说民进党政府尽管急于“三通”
但又要按照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实行”三通”,使之无法实现。两岸会
谈因为未能对九二共识问题取得协议,而无法恢复,因为台湾的现政
府由主张“两国论”的人主持。最近我见到唐树备,他说没有九二共
识,一切免谈。丘教授强调,台湾现领导企图利用大国外交的变化和
布什政府调整对台政策,加紧推行“非中国化”的台独政策,美国副
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最近表明反对台湾独立,是对台湾的警告。只要
中国反对,没有美国支持,台湾独立绝对没有可能。
大国关系与大国外交格局变化,是当前国际局势中一个很值得注
意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中国舆论界和学界似乎更多地强调没有大
变,而不大愿意看重它变的一面,因为这牵涉到对中国外交成就的评
价问题。例如一位北京学者认为,“大国关系曲折多变,格局未
破”,九一一前后的大国关系仍然“继续保持常规状态”。另一位上
海学者的看法则相反,认为反恐合作使大国关系出现了类似二次大战
后美苏合作的雅尔塔格局。
多极世界的格局不变
中国一直强调后冷战时期的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多极世界,
所谓格局未变,常轨状态,主要是指这个多极世界的格局没有发生变
化。但九一一以后有几个事实很值得注意:美国展开全球反恐的大规
模行动并未事先征得,也不在乎联合国是否授权,美国反恐军事力量
进入菲律宾、中亚地区和高加索地区,今后还要打伊拉克,没有受到
任何约束,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北约国家参加反恐行动的军事力量越
出了北大西洋公约所规定的欧洲范围;美国在和平时期进一步加强欧
洲北美洲的集团政治,甚至连俄国也等于加盟北约;布什要求各个国
家一一站队,扬言不是支持就是反对美国,等于挟反恐以令天下,让
全世界都围绕美国来转;最近他又在西点军校的讲话中宣布前所未有
的“先发制人”政策。这些都是大国关系和世界局势中突破常规,从
未有过的事情。
在这些变化中,几乎所有其他的大国都是在按照美国的意志和要
求而围绕美国转,根本谈不到对美国牵制,更无力和美国争霸。美国
的盟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确是在和美国进行反恐合作,但是这种合作是
力量悬殊的主从之间的合作,它在规模和性质上能算是美苏主宰世界
的“雅尔塔”式合作吗?过去美苏争夺时期的世界是势均力敌的两极
世界。所谓多极的极,是要有若干力量围绕着一个力量而转才能算是
一极,现在美国和其他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不成比例,究竟是单极世
界还是多极世界,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如果说九一一以前的世界局
势算不上是一超多强的多极世界,那九一一以后就更谈不上了。
伙伴关系空心化
几年以前,中国大力推行以建立伙伴关系为中心的大国外交。一
时间,这也伙伴,那也伙伴,忽然间中国赢得了那么多的伙伴,简直
是外交大丰收。很多学者也争相发表文章见解,把还未实现,甚至根
本实现不了的事情当作成就来颂扬。但中国究竟得到了多少伙伴,有
谁成了中国的真正伙伴?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一风吹不用说,中日伙伴
关系根本建立不起来,就是连北京寄予很大希望的中俄战略伙伴协作
关系,也因为最近普京和布什举行首脑会晤,俄美相互靠拢,莫斯科
要加盟北约而玄乎其玄了。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出现了一种说法,叫
做“大国关系伙伴化,伙伴关系空心化” 。
回想十年之前,北京高层因为中国外交走出了天安门事件的阴
影,而认为中国的周边环境,是自从鸦片战争后一百五十年来最好
的。但十年以后的今天,这个评价还站得住,还符合客观实际吗?
最近传闻北京的一个智囊机构对中国的安全环境进行研究之后得
出了”东扰,西乱,北稳”六个字结论,那就是,中国的东边有台湾
问题困扰,西边有本土的疆独问题和近邻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动荡局
势,而北边形势则因为中俄关系较好,可以算是稳定。虽然这种说法
无法证实,似乎也相当可信。
环顾中国四周,无论是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与日本海、南亚的印
巴冲突、地缘政治突变的中亚,甚至正在急剧转向的俄国,对于中国
在大国外交新格局中的处境,只能说局势更加不稳定,需要应付的难
题越来越多,而可以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
想当年在毛泽东邓小平时代,中国以谋略弥补实力之不足,以四
两拨千斤,在大国外交的牌局中玩起来呼风唤雨,得心应手。然而今
天,当中国的国力远远超过毛邓时代,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时候,却
很少能够看到谋略运作,对国际局势发展演变调度有方,保持主动,
而不是望“洋” 兴叹,眼看人家演戏,自己却处于被动的境地。大
国外交需要的是高瞻远瞩,胸怀韬略,未雨绸谬,挥洒自如,应对有
方,以及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不是以夜空中的火树银花来制造壮观气
氛,为了取悦来客而高歌一曲所能奏效的。
・作者是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
送交者: 陈有为 2002年7月02日18:37:36 于 [军事天地]
大国外交格局变化与中国
● 陈有为
最近布什访俄罗斯,俄罗斯向美国西欧靠拢,与北约结成新的战
略关系,使世界战略平衡和大国外交格局出现新的变动。这些变化究
竟对中国的大国外交以及安全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人们注意和
关切。
作者认为,几乎所有其他的大国都是在按照美国的意志和要求而
围绕美国转,根本谈不到对美国牵制,更无力和美国争霸;美国的盟
国以及其他国家同美国进行的反恐合作根本是力量悬殊的主从之间的
合作。
九一一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战略格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仍在
世界范围内继续扩大和激荡。在美国驱动全球展开反恐斗争的同时,
美国与各大国,以及其他大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
是最近布什访俄罗斯,俄罗斯向美国西欧靠拢,与北约结成新的战略
关系,使世界战略平衡和大国外交格局出现新的变动。这些变化究竟
对中国的大国外交以及安全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人们注意和关
切。
成立于1999年夏天,以批李登辉“两国论”为活动起点的华府
中国论坛社,于6月23日举办大国外交与中国的研讨会,邀请四位中
外学者专家,从中美日三国,台湾以及两岸关系的角度分别发表分析
见解。来自华盛顿、马里兰、弗吉尼亚的学界、智库、侨界与媒体等
四十多位人士,在会上听取了专家们的演讲,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反恐成为大国外交主要议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认为,九一一事件对大
国关系的主要影响与后果,表现为反恐成为大国外交的一个主要议
题,相互合作成为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基础,尽管大国之间原有的矛
盾分歧并未消除。九一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总的看来是有利有弊,
利大于弊。中美之间本来有很多矛盾没有消除,台湾问题更使之激
化。但九一一后反恐成为美国的优先考虑,使中美关系中的很多冲突
因素降为次要地位,双方都需要进行反恐合作。事实证明,企图通过
大国之间的对抗来获取利益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而考虑相互利益和进
行相互合作,对有关各方都比较有利。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CAN ) 亚洲项目副主任冯德威( David
Fenkelstien ) 认为,中美之间既有矛盾分歧又有共同利益,发生军事
冲突的后果对两国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现在美国对中国最为关切的
是对台用武、武器扩散、军事透明度以及否定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
在。中国对美国最为担心的则是美国对台军售、导弹防御计划的真正
战略意图、美国对日本提升海外作用的背后支持以及美国在中亚的军
事存在。他说,九一一事件和反恐合作的需要,淡化了中美两国原有
的分歧与矛盾。由于双方都面临着内外很多重大问题,必须付出很大
努力,加以妥善处理,因此需要防止中美关系恶化,明确认识到进行
对抗和冲突都不符合两国的利益,需要保持两国关系稳定,进行相互
合作。
日本驻美大使馆参赞片山和之( Kazuyuki Katayama) 说,日本政
府坚决支持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并愿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日
中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现在日中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主要有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和台湾问题。日本遵守“一个中国”的原
则,希望通过海峡两岸的谈判使台湾问题得到和平解决。日中两国在
政治经济以及安全保障方面有很广泛的双边和多边合作领域,应当建
立相互信赖,从长远的共同利益出发来处理双边关系中的问题,使两
国关系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台湾加紧推行台独政策
马里兰大学法学教授丘宏达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政务委员、国统
会委员,参与起草台湾国统纲领。他说民进党政府尽管急于“三通”
但又要按照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实行”三通”,使之无法实现。两岸会
谈因为未能对九二共识问题取得协议,而无法恢复,因为台湾的现政
府由主张“两国论”的人主持。最近我见到唐树备,他说没有九二共
识,一切免谈。丘教授强调,台湾现领导企图利用大国外交的变化和
布什政府调整对台政策,加紧推行“非中国化”的台独政策,美国副
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最近表明反对台湾独立,是对台湾的警告。只要
中国反对,没有美国支持,台湾独立绝对没有可能。
大国关系与大国外交格局变化,是当前国际局势中一个很值得注
意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中国舆论界和学界似乎更多地强调没有大
变,而不大愿意看重它变的一面,因为这牵涉到对中国外交成就的评
价问题。例如一位北京学者认为,“大国关系曲折多变,格局未
破”,九一一前后的大国关系仍然“继续保持常规状态”。另一位上
海学者的看法则相反,认为反恐合作使大国关系出现了类似二次大战
后美苏合作的雅尔塔格局。
多极世界的格局不变
中国一直强调后冷战时期的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多极世界,
所谓格局未变,常轨状态,主要是指这个多极世界的格局没有发生变
化。但九一一以后有几个事实很值得注意:美国展开全球反恐的大规
模行动并未事先征得,也不在乎联合国是否授权,美国反恐军事力量
进入菲律宾、中亚地区和高加索地区,今后还要打伊拉克,没有受到
任何约束,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北约国家参加反恐行动的军事力量越
出了北大西洋公约所规定的欧洲范围;美国在和平时期进一步加强欧
洲北美洲的集团政治,甚至连俄国也等于加盟北约;布什要求各个国
家一一站队,扬言不是支持就是反对美国,等于挟反恐以令天下,让
全世界都围绕美国来转;最近他又在西点军校的讲话中宣布前所未有
的“先发制人”政策。这些都是大国关系和世界局势中突破常规,从
未有过的事情。
在这些变化中,几乎所有其他的大国都是在按照美国的意志和要
求而围绕美国转,根本谈不到对美国牵制,更无力和美国争霸。美国
的盟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确是在和美国进行反恐合作,但是这种合作是
力量悬殊的主从之间的合作,它在规模和性质上能算是美苏主宰世界
的“雅尔塔”式合作吗?过去美苏争夺时期的世界是势均力敌的两极
世界。所谓多极的极,是要有若干力量围绕着一个力量而转才能算是
一极,现在美国和其他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不成比例,究竟是单极世
界还是多极世界,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如果说九一一以前的世界局
势算不上是一超多强的多极世界,那九一一以后就更谈不上了。
伙伴关系空心化
几年以前,中国大力推行以建立伙伴关系为中心的大国外交。一
时间,这也伙伴,那也伙伴,忽然间中国赢得了那么多的伙伴,简直
是外交大丰收。很多学者也争相发表文章见解,把还未实现,甚至根
本实现不了的事情当作成就来颂扬。但中国究竟得到了多少伙伴,有
谁成了中国的真正伙伴?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一风吹不用说,中日伙伴
关系根本建立不起来,就是连北京寄予很大希望的中俄战略伙伴协作
关系,也因为最近普京和布什举行首脑会晤,俄美相互靠拢,莫斯科
要加盟北约而玄乎其玄了。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出现了一种说法,叫
做“大国关系伙伴化,伙伴关系空心化” 。
回想十年之前,北京高层因为中国外交走出了天安门事件的阴
影,而认为中国的周边环境,是自从鸦片战争后一百五十年来最好
的。但十年以后的今天,这个评价还站得住,还符合客观实际吗?
最近传闻北京的一个智囊机构对中国的安全环境进行研究之后得
出了”东扰,西乱,北稳”六个字结论,那就是,中国的东边有台湾
问题困扰,西边有本土的疆独问题和近邻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动荡局
势,而北边形势则因为中俄关系较好,可以算是稳定。虽然这种说法
无法证实,似乎也相当可信。
环顾中国四周,无论是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与日本海、南亚的印
巴冲突、地缘政治突变的中亚,甚至正在急剧转向的俄国,对于中国
在大国外交新格局中的处境,只能说局势更加不稳定,需要应付的难
题越来越多,而可以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
想当年在毛泽东邓小平时代,中国以谋略弥补实力之不足,以四
两拨千斤,在大国外交的牌局中玩起来呼风唤雨,得心应手。然而今
天,当中国的国力远远超过毛邓时代,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时候,却
很少能够看到谋略运作,对国际局势发展演变调度有方,保持主动,
而不是望“洋” 兴叹,眼看人家演戏,自己却处于被动的境地。大
国外交需要的是高瞻远瞩,胸怀韬略,未雨绸谬,挥洒自如,应对有
方,以及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不是以夜空中的火树银花来制造壮观气
氛,为了取悦来客而高歌一曲所能奏效的。
・作者是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